一种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43659发布日期:2022-09-07 11:2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


背景技术:

2.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皮肤性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加,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有关。另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影响器官发育,因此也与遗传有关。皮脂腺的发育及皮脂腺的产生受雄激素的支配,而雄激素的增加受内分泌、生活环境、年龄等因素影响。痤疮患者的皮脂腺较大,皮脂腺分泌产生较正常人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脂中亚油酸水平相对减少,影响脂肪的合成,导致滤泡上皮缺乏脂肪酸,从而诱导滤泡过度角化,使上皮细胞不能正常脱落,导致毛囊口过度变小,皮脂不能顺畅排出,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3.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菌,主要寄生在毛囊内,以油脂为食,是痤疮的主要特征菌。随着游离的脂肪酸增加,堆积的脂肪酸使毛囊周围产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另外痤疮的主要致病菌还包括糠秕孢子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痤疮丙酸杆菌还可分泌低分子多肽,吸引中性粒细胞进入毛囊,导致其水解酶释放,使毛囊上皮渗漏破裂,导致毛囊内容物进入周围真皮组织,造成了从单纯炎症到丘疹、脓肿、结节、囊肿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4.目前文献报道大多数祛痘产品采用膏霜的剂型,但诱发痤疮的原因之一是油脂分泌过多,因此祛痘膏的治疗效果不好,使用感觉也不理想。痤疮患者日常护理重点是控油补水,调节油脂分泌平衡,应选择油脂含量少且保湿的化妆品剂型。凝胶剂是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广、对药物释放具有缓释、控释等优点。凝胶制剂主要是凝胶基质溶胀后与保湿剂、皮肤调理剂等经过简单混合制成,油脂含量少,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锁水膜,因此凝胶制剂是研制祛痘产品的理想剂型。
5.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6.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已有药理动物实验表明,葛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改善心肌代谢及血管微循环、扩张冠状血管、缓解高血压、预防心律失常、改善脑血管循环、发挥雌激素样效果、保护肝肾、抗自由基、抗缺氧症状、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解酒等作用。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为异黄酮类,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从葛根中分离出数十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等。
7.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出的主要有效成分,其结构式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呈白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神经细胞的作用,可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炎及调控骨代谢等,目前在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胃癌、结肠癌、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
应用。
8.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是一种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其是豆科植物红三叶草的主要活性成分。芒柄花黄素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抗增殖方面的有力证据表明它可以作为抗多种癌症的药物,而且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体外癌细胞模型中均可观察到这些抗癌特性,在各种体内研究中同样发现芒柄花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芒柄花黄素还可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以及诱导细胞周期阻滞。
9.目前,将溶菌酶与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组合用于祛痘凝胶领域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痤疮,活性成分来源天然的祛痘凝胶制剂。
11.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祛痘凝胶制剂,其中活性成分溶菌酶、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的重量比为1:(1-5):(1-5)。
12.优选的,所述祛痘凝胶制剂中,溶菌酶、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的重量比为1:(1-3):(1-3)。
13.更优选的,所述祛痘凝胶制剂中,溶菌酶、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的重量比为1:3:1。
14.优选的,所述溶菌酶提取自鸡蛋清。
15.优选的,所述祛痘凝胶制剂中进一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6.更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凝胶基质、保湿剂、增溶剂和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凝胶基质、保湿剂、增溶剂和溶剂。
18.优选的,所述凝胶基质选自卡波姆、泊洛沙姆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凝胶基质为卡波姆和泊洛沙姆的组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凝胶基质为卡波姆940和泊洛沙姆407的组合物,所述卡波姆940和泊洛沙姆407的重量比为(1:5)-(5:1);最优选的,所述凝胶基质为重量比为2:1的卡波姆940和泊洛沙姆407的组合物。
19.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或丙二醇;更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甘油。
20.优选的,所述增溶剂为吐温80或吐温60;更优选的,所述增溶剂为吐温80。
21.优选的,所述溶剂为蒸馏水。
22.更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卡波姆940、泊洛沙姆407、甘油、吐温80和蒸馏水。
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祛痘凝胶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0.2%溶菌酶、0.6%葛根素、0.2%芒柄花黄素、6%卡波姆940、3%泊洛沙姆407、15%甘油、5%吐温80和70%蒸馏水。
24.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祛痘凝胶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1)将溶菌酶、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与增溶剂混合均匀,得到药液;
26.(2)在凝胶基质中加入保湿剂,混匀后与步骤(1)制备的药液混匀;
27.(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
28.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上述祛痘凝胶制剂在制备抑制细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29.优选的,所述细菌为痤疮丙酸杆菌。
30.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上述祛痘凝胶制剂在制备治疗痤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31.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上述祛痘凝胶制剂在制备降低血清中tnf-α和/或il-6含量的药物中的应用。
32.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祛痘凝胶制剂在制备同时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的药物中的应用。
33.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34.令人惊奇的是,经过反复多次试验,本发明意外发现将溶菌酶与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组合使用,对于抑制细菌生成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本发明的祛痘凝胶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三种活性成分在发挥各自功效的同时,又能协同治疗由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痤疮。另外,溶菌酶、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来源天然,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和试验例中使用的溶菌酶均为提取自鸡蛋清中的溶菌酶。
36.实施例1、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g1
37.将0.2g溶菌酶、0.6g葛根素和0.2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6g卡波姆940和3g泊洛沙姆407混合物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g1。
38.实施例2、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g2
39.将0.2g溶菌酶、0.4g葛根素和0.4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6g卡波姆940和3g泊洛沙姆407混合物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g2。
40.实施例3、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g3
41.将0.2g溶菌酶、0.2g葛根素和0.6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6g卡波姆940和3g泊洛沙姆407混合物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g3。
42.实施例4、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g4
43.将0.2g溶菌酶、0.6g葛根素和0.2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4.5g卡波姆940和4.5g泊洛沙姆407混合物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g4。
44.实施例5、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g5
45.将0.2g溶菌酶、0.6g葛根素和0.2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3g卡波姆940和6g泊洛沙姆407混合物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g5。
46.对比例1、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c1
47.将0.2g溶菌酶和0.8g葛根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6g卡波姆940和3g泊洛沙姆407混合物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c1。
48.对比例2、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c2
49.将0.2g溶菌酶和0.8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6g卡波姆940和3g泊洛沙姆407混合物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c2。
50.对比例3、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c3
51.将0.2g溶菌酶、0.6g葛根素和0.2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9g卡波姆940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c3。
52.对比例4、含溶菌酶的祛痘凝胶制剂c4
53.将0.2g溶菌酶、0.6g葛根素和0.2g芒柄花黄素与5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药液;在9g泊洛沙姆407中加入15g甘油,混匀后与药液混匀;继续加入蒸馏水70g,搅拌溶胀,静置24小时,即得祛痘凝胶制剂c4。
54.试验例1、本发明祛痘凝胶制剂对家兔耳痤疮模型的疗效
55.1、试验方法
56.模型组家兔左耳内侧面耳导管开口处约2cm
×
2cm范围每日涂2%煤焦油溶液1次,每次0.5ml,连续14d。空白组(10只)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14d后模型组于隔日接种兔耳皮内注射0.5麦氏比浊标准的痤疮丙酸杆菌悬液50μl,如若出现可见囊肿即可停止接种。注射后,每天测量1次耳廓厚度,连续7d。成模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本发明实施例1-3组和对比例1-2组,每组10只,在造模部位2cm
×
2cm范围涂抹对应药物/基质,连续给药14d,每天1次,其中实施例1-3组和对比例1-2组每日按照0.5g/kg体重的剂量涂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祛痘凝胶,空白组、模型组每日涂抹等剂量不含活性成分的空白凝胶基质(基质配方同实施例1)。各试验组家兔末次给药24h后心脏取血,3200r/min,4℃离心20min,取上清液,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
57.2、试验结果
58.本发明各试验组对家兔耳痤疮模型的影响如下表1所示。
59.表1本发明祛痘凝胶对家兔耳痤疮模型的疗效
[0060][0061][0062]
上表1试验结果表明,经本发明实施例1-3的祛痘凝胶治疗后的模型家兔血清中
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小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预示着本发明的祛痘凝胶可以有效治疗因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痤疮,临床祛痘效果佳。此外,实施例1-3的治疗效果同样优于对比例1-2(活性成分中分别省略了芒柄花黄素和葛根素),证实在活性成分总量不变(活性成分总量均为1g/100g凝胶制剂)的基础上,本发明三种活性成分的组合在治疗痤疮方面明显优于两种活性成分的组合,表明三种活性成分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含重量比为1:3:1的溶菌酶、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的祛痘凝胶(实施例1)治疗效果甚至优于其他活性药物配比的制剂(实施例2-3),产生了难以预期的优异效果。
[0063]
试验例2本发明祛痘凝胶制剂化学稳定性研究
[0064]
1、试验方法
[0065]
本试验设定5个试验组,其中试验组1-3分别使用实施例1和4-5制备的本发明祛痘凝胶制剂,试验组4-5使用对比例3-4制备的祛痘凝胶制剂,每个试验组重复3个样品。将上述5个试验组分别在60℃和75%rh条件下存放2周,取出后分别测定各试验组制剂中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的含量,计算各试验组中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放置后含量的平均值。
[0066]
2、试验结果
[0067]
各试验组中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含量平均值如下表2所示。
[0068]
表2本发明祛痘凝胶制剂在高温
·
高湿下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含量
[0069]
试验组葛根素含量(%)芒柄花黄素含量(%)试验组198.42%98.58%试验组297.27%96.51%试验组396.54%97.38%试验组493.60%92.75%试验组592.96%93.83%
[0070]
由上表活性成分含量数据可知,试验组1-3(实施例1和4-5)凝胶制剂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存储后,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含量均无显著降低,活性成分含量均能保持在96%以上。与之相比,试验组4(对比例3)中省略泊洛沙姆407,试验组5(对比例4)中省略卡波姆940,存储后凝胶制剂中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含量均不足94%,表明存储期间两种活性成分均生成大量杂质,稳定性不佳。上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选择的凝胶基质可以有效抑制葛根素和芒柄花黄素杂质的生成,预期本发明凝胶制剂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