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44889发布日期:2022-08-06 05:1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等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世界第三大常见疾病和第二大致残性神经疾病,全球约有10亿人受其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及医疗负担。偏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常规西药控制的方式,西药治疗可对患者起到短期内的病情控制效果,但长时间服用存在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如焦虑烦躁、消化道不适等,并且疾病控制效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导致疗效降低,甚至会加重病情控制难度。此外,西药治疗容易导致受试者出现药物依赖甚至成瘾性,有些药使用不当还会引起药物性头痛,加重患者的痛苦。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病”范畴,中医药治疗头风病的报道从古至今记载于大量的古籍文献中,尽管中药的直接止痛作用具有个体差异性,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而且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无药物依赖等特点,同时还可以辅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人体内分泌环境,对于偏头痛相关的失眠、焦虑、抑郁的防治,中医药显露出巨大的潜力。
3.尽管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目前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但是绝大多数针对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组方繁复,治疗证型单一,多在古方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防风、细辛、白芷、薄荷、清茶、甘草)和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杜仲、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益母草、牛膝)的基础上加减。故中成药品种中多为平肝潜阳或疏散风邪之品,治疗证型单一。当今社会,偏头痛的诱发因素愈加复杂多变,其相关的失眠、抑郁、焦虑等人群占比也在逐年递增,证候类型也日渐复杂,很多患者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证候要素。目前已上市的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尽管安全性较好,但是往往不能满足广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需求。此外,目前的中成药组方繁复,价格较高,往往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为此,发挥中医中药优势、研发疗效显著和价格低廉的偏头痛的药物,成为中医药临床工作者担负的职业使命。
4.中日友好医院刘尊敬教授常年致力于头痛的研究,根据临床经验及头痛发病机制和中日友好医院史载祥教授合作开发了该中药组方。史载祥教授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基于中医治疗偏头痛辨病、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汲取了古今医家对“头风病”的诊疗经验,在经典名方基础上反复摸索、不断精简化裁而成。目前已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协定处方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无明显副作用,对于多种兼证的非单一证型偏头痛及顽固性偏头痛均有明显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副作用少的用于治疗偏头痛的
中药组合物,以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7.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8.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川芎15-30份、生地黄10-30份、钩藤10-30份、全蝎3-8份。
9.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川芎30份、生地黄15份、钩藤15份、全蝎6份。
10.在经典处方基础上,针对“阴虚阳亢,风痰瘀阻”这一关键病机,通过不断实践,逐渐摸索出治疗各种类型偏头痛的核心处方:川芎15-30份、生地黄10-30份、钩藤10-30份、全蝎3-8份。临床上应用该法治疗对于多种兼证的非单一证型偏头痛及顽固性偏头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11.具体地,本发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核心处方,包括:川芎15-30份、生地黄10-30份、钩藤10-30份、全蝎3-8份;
12.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川芎30份、生地黄15份、钩藤15份、全蝎6份。
1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制剂。
14.进一步,所述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15.进一步,所述药物制剂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16.制备本发明所述制剂单元时,将本发明提取所得的有效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制剂技术,即可制备得到临床上常规所需的药物剂型。
17.在本发明中,所述赋形剂为制成各种剂型所需要的赋形剂,可以是填充剂,如乳糖、糊精、微晶纤维、淀粉、山梨醇、甘露醇、预胶化淀粉等;可以是崩解剂,如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等,可以是粘合剂,如淀粉浆、淀粉浆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等,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等,可以是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18.进一步,所述药物制剂中还可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助悬剂、助溶剂、矫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等;
19.优选地,所述助悬剂可以是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桃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硅皂土等;
20.优选地,所述助溶剂可以是盐酸、磷酸、丙酸、醋酸、乳酸、枸橼酸、酒石酸、硼酸、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乳糖酸、苹果酸、苏糖酸、葡庚糖酸、2,5-二羟基苯甲酸、酸式氨基酸等;
21.优选地,所述矫味剂可以是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乙酰舒泛-k、甘油、山梨醇、甘露醇、蔗糖、单糖浆、芳香糖浆等;
22.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可以是苯酚、甲酚、氯甲酚、麝香草酚、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硼酸及其盐类、丙酸、甲醛、戊二醛、苯甲醇、苯乙醇、三氯叔丁醇、氯仿、氯己定等;
23.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和稳定剂可以是亚硫酸、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焦亚硫酸盐、连二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硫脲、谷胱甘肽、二巯基丙醇、巯基乙酸及盐、硫代乳酸及
盐、硫代二丙酸及盐、没食子酸及盐、咖啡酸或其药用盐、阿魏酸或其药用盐、二叔丁基对苯酚、2,5-二羟基苯甲酸或其盐、水杨酸或其盐、抗坏血酸及抗坏血酸盐、异抗坏血酸及异抗坏血酸盐、烟酰胺、酒石酸、磷酸盐、醋酸药用盐、柠檬酸盐、edta及edta盐等。
24.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具体选用什么赋形剂、助悬剂、助溶剂、矫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和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搭配,根据所需要制成的制剂而定,制成普通的制剂时,选用何种赋形剂、助悬剂、助溶剂、矫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25.进一步,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剂型;
26.优选地,所述口服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丸剂、滴丸剂。
27.作为非限制性的实施例,药物制剂的剂型的制备如下:
28.颗粒剂:以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物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分装,制得含有所述治疗偏头痛中药组合物的中药颗粒剂。
29.片剂:以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干燥,再加入药物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衣,制得含有所述治疗偏头痛中药组合物的中药片剂,所述片剂可以是素片,也可以是包衣片,如包糖衣、胃溶衣、肠溶衣等。
30.胶囊剂:以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干燥,再加入药物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制得含有所述治疗偏头痛中药组合物的中药胶囊剂,所述胶囊剂可以是硬胶囊制剂,也可以是软胶囊剂。
31.口服液:以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加水搅拌混匀,再加入药物辅料,搅拌均匀,滤过,灌封,灭菌,包装,制得含有所述治疗偏头痛中药组合物的中药口服液。
32.丸剂:以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经干燥粉碎后,加入药物辅料,置糖衣锅内,转动糖衣机,加入极性溶剂,搅拌,成丸,干燥,包衣,包装,制得含有所述治疗偏头痛中药组合物的中药丸剂。
33.滴丸剂:以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经干燥粉碎后,加入药物辅料,混匀,加热熔融,搅拌均匀,制丸,洗丸,干燥,包装,制得含有所述治疗偏头痛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滴丸剂。
34.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35.进一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中药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极性溶剂提取1-5次,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制得所述中药组合物。
36.进一步,所述极性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任意几种的混合;混合时,优选为水与乙醇、甲醇或丙酮的混合溶媒。
37.所述提取为浸泡提取、水煎煮提取、渗漉提取、回流提取或超临界提取中的任意一种。
38.本发明中,所述的干燥,包括但不限于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39.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偏头痛和/或其多种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40.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偏头痛和/或其多种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41.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的多种并发症包括失眠、焦虑、抑郁等偏头痛并发症。
42.本发明针对偏头痛“久病入络,血瘀风动”的关键病机,在治疗偏头痛经典名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反复实践摸索、精简化裁而成的创新方。本方特点为组方精简,药简力专,方中川芎味辛、温,既可上行头角,引清阳之气而止痛,又可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调经,是为君药;生地黄味甘,寒,可“逐血痹,填骨髓”,滋肝木之阴俾风自止,是为臣药;钩藤味甘、微寒,清热平肝息风,全蝎味辛,性平,主入足厥阴肝经,息风通络止痛,此二者为佐使药物。全方用药精简,君臣有度,寒温相伍,融“育阴、通络、息风、止痛”之意。对于新发偏头痛和经年不治之顽固性偏头痛均有效验,故云“头痛停”。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43.本发明主要治疗偏头痛及多种并发症,包括偏头痛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等。各种原料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育阴息风,通络止痛”的功效,改善偏头痛及上述并发症的疗效显著,而且价格低廉、无明显副作用。
4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给出了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各种类型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在考察的病例中,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偏头痛治疗4周后,总体头痛严重程度积分和vas评分改善的有效率为87.5%;单次头痛持续时间平均缩短14.63小时,有效率为89.06%。证实了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偏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45.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给出了本院治疗的几个典型病例患者的随访观察,随访的患者,长期应用本方,症状显著改善,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4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47.(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利用各组成原料药物自身的特性,合理组方,科学配比,以达到最佳的药效协同;所述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治疗偏头痛的作用,而且相对于西药而言,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
48.(2)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保留药物组分的有效成分,且生产成本低,适合广大偏头痛患者服用,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此外,临床实践充分证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49.(3)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简单,功效显著。本发明首次发现仅采用川芎、生地黄、钩藤和全蝎4种原料药联合即可发挥显著有效的偏头痛治疗效果,经临床验证,所述4种原料药联合对偏头痛的总体有效率高达87.5%,这一结果属于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50.图1为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的结果图;
51.图2为治疗前后单次头痛持续时间变化的结果图;
52.图3为治疗前后头痛严重程度变化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
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使用的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54.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方有效部位提取
55.川芎30份、生地黄16份、钩藤16份、全蝎6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56.按重量称取药材,粉碎成粗粉,以10倍量7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即得活性部位。
57.实施例2乙醇渗漉提取法提取本发明有效部位
58.川芎30份、生地黄20份、钩藤16份、全蝎6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59.按重量称取药材,粉碎成粗粉,以10倍60%的乙醇渗漉提取,至渗漉液颜色变淡,合并渗漉提取液,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即得活性部位。
60.实施例3煎煮提取法制备本发明有效部位
61.川芎30份、生地黄15份、钩藤15份、全蝎6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62.按重量称取药材,粉碎成粗粉,以10倍水煎煮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即得活性部位。
63.实施例4浸泡提取法制备本发明有效部位
64.川芎30份、生地黄16份、钩藤16份、全蝎10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65.按重量称取药材,粉碎成粗粉,以12倍量水浸泡12小时,浸泡液过滤,如此提取三次,合并浸泡提取液,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即得活性部位。
66.实施例5直接粉碎法制备本发明活性部位
67.川芎10份、生地黄5份、钩藤5份、全蝎2份,每份按重量为1g计。
68.称取药材,混合,粉碎成细粉,细粉过80目筛,即得。
69.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70.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71.川芎30份、生地黄16份、钩藤16份、全蝎6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72.川芎30份、生地黄30份、钩藤16份、全蝎6份,每份按1kg计。
73.以上各配方,按实施例1的方法,提取制备有效部位。
74.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75.川芎10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76.川芎15份、生地黄5份、钩藤5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77.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6份,每份按1kg计。
78.以上各配方,以水煎煮法提取制备有效部位。
79.实施例8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80.川芎10份、生地黄6份、钩藤6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81.川芎15份、生地黄10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82.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5份,每份按1kg计。
83.以上各配方,以渗漉法提取制备有效成分。
84.实施例9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85.川芎15份、生地黄8份、全蝎3份,每份按1kg计。
86.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5份,每份按1kg计。
87.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6份,每份按1kg计。
88.以上各配方,以水浸泡法提取制备有效部位。
89.实施例10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
90.称取: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91.或者,称取:川芎20份、生地黄10份、钩藤10份、全蝎6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92.各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滤液,滤液60℃减压浓缩至密度约为1.15的稠膏,得活性提取物。
93.上述活性提取物,加入制药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包装,即得本发明颗粒剂。
94.实施例11本发明片剂的制备
95.称取: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96.各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加8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滤液60℃减压浓缩、干燥,得活性提取物。
97.上述活性提取物,加入制药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如乳糖、微晶纤维素、蔗糖、硬脂酸镁,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然后再加入硬脂酸镁,压片,即得本发明所述片剂。
98.实施例12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
99.称取:川芎30份、生地黄16份、钩藤16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100.各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加70%的乙醇渗漉提取,至渗漉液颜色变淡,合并漉提取液,滤液60℃减压浓缩、干燥,得活性提取物。
101.上述活性提取物,加入制药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淀粉,混合均匀,装入硬胶囊中,即得本发明所述胶囊剂。
102.实施例13本发明口服液的制备
103.称取: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重量为1kg计。
104.各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加10倍量水浸泡提取3次,每次12h,过滤,合并滤液,滤液60℃减压浓缩至密度约为1.00的清膏,静置,过滤,取上清液,加入调味剂如阿斯巴甜,防腐剂如山梨酸钾,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混匀,罐装,即得口服液。
105.实施例14本发明煎煮汤剂的制备
106.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1g计算。
107.将上述药材合并,5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0.5h,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摇匀,即得汤剂。
108.实施例15本发明散剂的制备
109.川芎15份、生地黄8份、钩藤8份、全蝎3份,每份按1g计。
110.上述药材混合,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所得细粉包装,即得本发明散剂。
111.实施例1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112.以下从临床药效治疗上来评价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偏头痛病症的治疗效果,所选用的具体组合物配比,不应理解为是限制本发明药物重量组成比例,结合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本领域一般常识,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
据下列实施例,做出任何修改或改变,这种改变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113.自2008年起,在经典处方基础上,针对“阴虚阳亢,风痰瘀阻”这一关键病机,发明人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摸索出治疗偏头痛的核心处方:每剂中,川芎30份、生地黄15份、钩藤15份、全蝎6份。
114.1、病例来源
115.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连续性纳入64例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年龄范围18~54岁,其中男性11人,女性53人。采用“头痛停”中药汤剂(川芎30份、生地黄15份、钩藤15份、全蝎6份)干预4周。
116.2、诊断标准
117.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8年发布的第3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3),本研究纳入的偏头痛受试者包括无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118.①
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0119][0120]

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0121][0122]
3、纳入标准
[0123]

符合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偏头痛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年龄18~55岁;

近3个月每月至少发作1次偏头痛;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0124]
4、排除标准
[0125]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合并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之外的其他严重的脑、心、肺、肾、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需要药物治疗者;

合并有感染性疾病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

由颅脑及其他器质性病变继发偏头痛者;

特殊类型偏头痛,如偏瘫型偏头痛、药物过度依赖性偏头痛等类型。
[0126]
5、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
[0127]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头痛停”中药汤剂(川芎30份、生地黄15份、钩藤15份、全蝎6份)对64例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如下:
[0128]
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经过头痛停治疗4周后,偏头痛患者的vas评分、头痛频次、头痛程度等级、单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严重程度积分、中医证候积分、hit-6评分以及sas评分均显著降低,msq评分显著升高,提示头痛停能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头痛影响及焦虑状态,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0129]
与治疗前vas评分相比,64例患者中有56例vas评分降低,总体vas评分改善率为
87.5%(见图1);与治疗前单次头痛持续时间相比,64例患者中有57例头痛时间减少,总有效率89.06%(见图2);与治疗前严重程度积分相比,64例患者中有56例头痛严重程度积分减轻,总体有效率为87.5%(见图3)。
[01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头痛停)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头痛影响及焦虑状态,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131]
表1头痛停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变化
[0132][0133][0134]
注:vas:疼痛视觉量表;hit-6:头痛影响测试;msq: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
[0135]
实施例17典型病例及采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头痛停”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
[0136]
1、无先兆偏头痛案
[0137]

××
,女,52岁,初诊日期:2021-1-29
[0138]
右侧、前额、巅顶部搏动性疼痛2年余,疼痛为中重度,发作频繁,每周发作3次,便干,两天一次,气急易怒,眠差,每天睡5小时,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0139]
处方:“头痛停”协定方
[0140]
川芎15g生地黄8g钩藤8g全蝎3g(后下)
[0141]
水煎服,14剂,每日1剂
[0142]
2021-2-26头痛基本控制,近20天头痛发作一次,程度较前明显减轻,气急易怒好转,睡眠较前改善。舌淡红苔薄黄,脉细缓。
[0143]
上方合用二仙汤,14剂,每日一剂。
[0144]
2021-5-26诸症好转,精神好。
[0145]
2、月经性偏头痛案
[0146]

××
,女,42岁。初诊:2021-3-11
[0147]
现病史:月经前后偏头痛5年余,左侧或右侧头部搏动性、胀痛,每个月经周期发作10次左右,每次持续24小时以上,经期第1、2天最明显,严重时伴有呕吐、头晕,服用芬必得后头痛略可缓解。大便偏干,舌红,苔淡黄略厚腻,脉沉滑。
[0148]
处方:“头痛停”协定方
[0149]
川芎15g生地黄8g钩藤8g全蝎3g(后下)
[0150]
水煎服,28剂,每日一剂
[0151]
二诊:2021-4-6本月经期前后头痛发作4次,每次持续8小时左右,程度较前减轻,不需服用芬必得止痛。大便较前好转,舌淡红,苔薄微黄略腻。脉沉滑。
[0152]
3、无先兆偏头痛案
[0153]

××
,女,40岁。初诊:2021-2-8
[0154]
主诉:左侧头部胀痛1年余。
[0155]
现病史: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头部胀痛,发作不规律,每个月发作3-4天,每次持续24小时以上,月经来潮、焦虑、睡眠不足、疲劳可诱发头痛,严重时影响工作。平素气急易怒,口干,舌淡红苔微黄腻,脉细弦滑。
[0156]
处方:“头痛停”协定方
[0157]
川芎15g生地黄8g钩藤8g全蝎3g(后下)
[0158]
水煎服,28剂,每日一剂
[0159]
二诊:2021-3-16近1月头痛发作2次,每次持续6小时,程度较前明显减轻,两次发作均不影响工作。继服上方14剂。
[0160]
三诊:2021-6-15近3个月头痛未发作,诸症好转,精神好。
[0161]
4、月经性偏头痛案
[0162]

××
,女,32岁。初诊:2019-9-23
[0163]
主诉:经期头痛3年,加重半年。
[0164]
现病史:患者经期时头痛3年余,胀痛,搏动性痛,有时痛甚欲裂。需服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2~3片),疼痛持续3~7天。非经期亦偶有轻微头痛。伴恶心,怕冷,腰痛。月经量可(生育后经量减少),有血块,颜色略暗。心慌,气短,口干。偶有便秘,舌质暗,苔薄白稍腻,脉沉细短。
[0165]
处方:
[0166][0167]
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0168]
二诊:2019-10-21经期虽有头痛发作,但明显缓解,无须服用止痛药,月经量增多,无血块。心悸,气短诸证缓解。舌质嫩,少苔,脉沉细弦。去山萸肉,坤草,加炒白术10g,乌贼骨30g,茜草15g。
[0169]
随访:2020-1-15随访患者经期头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未服用止痛药。
[0170]
5、顽固性偏头痛案
[0171]
zul
××
,女,35岁,俄国人。初诊:2016-2-25
[0172]
主诉:阵发头痛10年,加重半年。
[0173]
现病史: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眼眶疼痛剧烈,持续,呈搏动性,波及整个头部。近半年来每天发作,午后至夜间病重。影响睡眠(每晚仅睡4~5小时);伴心悸,气短,恶心,面烘。发作时血压升高(150/100mmhg)。当地mri显示空蝶鞍,willis环左动脉狭窄。经西药多种治疗,乏效。前额眼眶疼痛剧烈,形体肥胖,头痛剧烈,伴眩晕欲扑。视物模糊,口苦,口干,腹胀,失眠,咽痛,口臭,痰多,心悸,面烘,苔黄腻根厚质暗。脉沉细弦滑。
[0174]
处方:
[0175][0176]
6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0177]
二诊:2016-3-3服后第2天起头痛止。已停服止痛片。心悸、气短、眩晕、视物模糊、口干苦、痰多腹胀均显减。夜寐可达8小时/天。续服6剂。
[0178]
三诊:2016-3-8头痛、眩晕、心悸、气短已完全消失。血压110/80mmhg,带药回国善后巩固。
[0179]
6、无先兆偏头痛案
[0180]

××
,女,46岁,初诊日期:2021-3-16
[0181]
右侧及巅顶部搏动性疼痛10年余,疼痛为中重度,发作频繁,每周发作2-3次,入睡困难,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0182]
处方:
[0183]
川芎30g生地黄30g钩藤30g全蝎8g(后下)
[0184]
水煎服,14剂,每日1剂
[0185]
2021-3-30头痛基本控制,近20天头痛发作一次,程度较前明显减轻,睡眠较前改善。舌淡红苔薄黄,脉细缓。
[0186]
上方继服14剂,每日1剂。
[0187]
2021-4-20诸症好转,精神好。
[0188]
7、月经性偏头痛案
[0189]

××
,女,25岁,初诊日期:2020-8-18
[0190]
月经来潮前2天发作性头痛,左侧搏动性疼痛2年余,疼痛为中重度,每次发作持续12小时以上,需要服止痛药,月经量少,色暗,偶有血块,舌质偏暗,苔薄黄,脉细。
[0191]
处方:
[0192]
川芎25g生地黄20g钩藤20g全蝎6g(后下)
[0193]
水煎服,14剂,每日1剂
[0194]
2020-10-13末次月经时间2020-9-30,头痛发作一次,持续时间5小时,程度较前明显减轻,月经量较前增多。舌淡红苔薄黄,脉细缓。
[0195]
上方继服14剂,每日1剂。
[0196]
2020-11-24末次月经时间2020-10-28,无头痛发作,舌淡红苔薄黄,脉型见宽。
[0197]
8、无先兆偏头痛案
[0198]

××
,女,26岁。初诊:2017-3-21
[0199]
主诉:右侧头部胀痛3年余。
[0200]
现病史: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发作不规律,每个月发作2-3天,每次持续10小时左右,焦虑等情绪波动、睡眠不足、疲劳可诱发头痛,严重时影响工作,不需要卧床。舌暗红苔黄腻,脉细弦滑。
[0201]
处方:
[0202]
川芎15g生地黄10g钩藤10g全蝎3g(后下)
[0203]
水煎服,7剂,每日一剂
[0204]
二诊:2017-3-28近1周未发作头痛,舌暗红苔薄黄,脉细。继服上方14剂。
[0205]
三诊:2017-4-25近2周未发作头痛,舌暗红苔薄黄,脉细。继服上方14剂。
[0206]
四诊:2017-5-16近2个月头痛发作1次,持续时间5小时,舌淡红苔薄黄,脉细。继服上方14剂。
[0207]
五诊:2017-6-6近1个月未发作头痛,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0208]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变,这些修改和改变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