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6316发布日期:2022-10-18 21:2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冲击波治疗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冲击波在临床上的治疗已有大量的医学文献报道并肯定了这一治疗的安全有效,可以用来治疗疼痛和促进组织康复的机理。
3.该设备产生的冲击波可以来改变伤患处的化学环境,使组织产生并释出抑制疼痛的化学物质,同时冲击波可以破坏疼痛受体的细胞膜,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及传导,此外,冲击波引致内腓肽的产生,降低患处对疼痛的敏感,以上几种机制针对伤患的合成作用,可以对患者疼痛达到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通过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和减轻患处的炎性反应,冲击波治疗同时促进组织的康复,其机理包括松解患处钙质沉着,减轻水肿及增加组织的机械负荷。
4.目前现有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的手柄并不是一次性用品,多人使用,在未及时或遗忘消毒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细菌相互传播的可能,同时连接手柄的线管过长裸露在外,会给人造成牵绊,或对使用者造成缠绕,并且现有冲击波治疗仪在使用时不够方便,没有专门配套的耦合剂挤出机构,需要工作人员每次手动挤压耦合剂,操作麻烦。
5.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手柄方便拆卸和更换,搭配收线组件,避免了连接手柄的导线过长裸露在外,会给人造成牵绊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手柄不便拆卸和更换,并且连接手柄的导线过长裸露在外,会给人造成牵绊,且操作不够方便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手柄方便拆卸和更换,搭配收线组件,避免了连接手柄的导线过长裸露在外,会给人造成牵绊等优点。
7.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主机和可拆卸手柄,主机包括机壳主体、电器组件、后盖板、显示屏合件一、显示屏合件二、底座和进气组件,电器组件安装在机壳主体的内腔,后盖板安装在机壳主体的后端,显示屏合件一和显示屏合件二均安装在机壳主体的外部,底座安装在机壳主体的下方,底座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后盖板的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散热扇,后盖板的后端面设置有用于机壳主体内腔进气的进气组件,可拆卸手柄的导线通过收线组件进行收纳,机壳主体的外部设置有电动耦合剂挤出组件;收线组件包括收线箱、下压机构和滑杆,收线箱固定设置在机壳主体的外壁,收线箱上方外壁内部设有通孔一,收线箱上方外壁内部还设有通孔二,可拆卸手柄的导线设有
插头的一端通过通孔二进入到收线箱内部且由通孔一延伸至收线箱外部,下压机构位于收线箱的内部,下压机构处于可拆卸手柄导线位于收线箱内部部分的上方,下压机构通过滑杆的限位在收线箱的内部上下滑动;电动耦合剂挤出组件包括储料筒、控制杆、挤压盘、驱动组件和加热出料组件,储料筒位于机壳主体的外部,控制杆滑动插接在储料筒的上方外壁,控制杆位于储料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挤压盘,且挤压盘与储料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控制杆通过驱动组件进行电控移动,储料筒的底端出口设置有加热出料组件。
8.进一步的,可拆卸手柄包括手柄主体、腔膛套、密封圈一、准直式探头、硅胶圈、转换套、密封圈二和探头端盖,所示腔膛套、密封圈一、准直式探头、硅胶圈、转换套、密封圈二和探头端盖可拆卸式组合配合,且腔膛套的一端与探头端盖螺纹连接,腔膛套设有子弹体的一端与手柄主体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可拆卸手柄的导线与通孔二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可拆卸手柄的导线与通孔一的内壁固定连接,下压机构包括固定杆和下压柱,固定杆处于导线位于收线箱内部部分的上方,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下压柱,且下压柱的下方外壁与的导线贴合,固定杆的内部设有滑孔,且固定杆通过滑孔滑动套接在滑杆的外部,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收线箱的上下内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收线箱侧板的内部开设有让位槽,且让位槽至少设有两个,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数量与让位槽相同,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让位槽延伸至收线箱的外部,连接件位于收线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
11.进一步的,进气组件包括固定箱、隔板、隔室一、隔室二、流动管一和流动管二,固定箱固定设置在主机的外壁,隔板固定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固定箱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设有隔室一和隔室二,隔室一的内部设置有流动管一,且流动管一至少设有两个,流动管一的一端穿过固定箱的外壁延伸至固定箱的外部且与固定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流动管一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延伸至隔室二的内部且与隔板固定连接,流动管一位于隔室一内部部分的外壁设有微孔,且微孔设置有若干个,微孔均匀分布在流动管一位于隔室一内部部分的外壁,隔室一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隔室二的内部设置有流动管二,且流动管二与流动管一的数量相同,流动管二的一端与流动管一位于隔室二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互相贯通,流动管二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箱的外壁和后盖板延伸至机壳主体的内腔,且流动管二与固定箱外壁和后盖板的贯穿连接处固定连接,隔室二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
12.进一步的,流动管一与流动管二均为多排蜿蜒的蛇形状管道,流动管一位于固定箱外部一端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粉尘过滤网。
13.进一步的,储料筒外壁的上方设置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14.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轴承座、螺杆、移动块、减速马达、升降杆和连接盘,螺杆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置在储料筒一侧,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螺杆通过减速马达进行电控转动,移动块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一端穿过轴承座延伸至轴承座的上方,升降杆位于轴承座上方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与控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螺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且移动块滑动套接在定位杆的外部。
15.进一步的,加热出料组件包括加热管、加热层和控制器,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储料筒出料口端且与出料口贯通,加热管呈螺旋环绕状,加热管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层,且加热层通
过控制器进行电控,加热层由电加热线均匀缠绕在加热管外壁而成。
16.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机准备,将可拆卸手柄的导线插头插入主机输出插座,将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步骤二:更换合适的治疗探头:步骤三:调节治疗仪的参数:步骤四:通过将压板上移使得收线箱内部的可拆卸手柄导线放松;步骤五:涂抹耦合剂,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层对加热管进行加热,并且通过启动减速马达对耦合剂进行挤出,将耦合剂涂抹到治疗部位;步骤六:手持可拆卸手柄进行冲击波治疗操作;步骤七: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用热毛巾将皮肤上的残留物质擦拭干净,用温毛巾对可拆卸手柄进行清洁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将手柄设置为可拆卸手柄,从而可以通过将探头端盖与腔膛套的一端进行拆卸对内部的密封圈一、准直式探头、硅胶圈、转换套和密封圈二进线更换,使得使用更加卫生,并且腔膛套设有子弹体的一端与手柄主体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腔膛套拆卸对子弹体进行更换,因此使得治疗手柄便于拆卸和更换,使得使用更加卫生,而通过设置收线组件、底座和万向轮,从而可以通过底座和万向轮使得治疗仪可进行移动,因此无需准备过长的手柄导线,并且通过收线组件,可以使得在治疗仪静置时,手柄导线可以收纳在收线箱的内部,避免导线位于外部造成牵绊和缠绕,而通过下压机构对导线进行收卷和放松,从而可以使得导线的收纳操作更加方便和快速,而通过设置进气组件,从而使得治疗仪在通过排气扇进行排气散热时,机壳主体内腔的进气可以通过流动管一和流动管二进入,在进气时会分别在隔室一和隔室二内部进行吸湿和降温工作,从而既可以提高机壳主体的散热效果也可以使得机壳主体内部的进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空气影响机壳主体内腔的电气元件,而通过设置电动耦合剂挤出组件,从而可以通过电动控制,使得耦合剂的挤出更加方便和轻松,并且通过设置加热出料组件,从而使得耦合剂在挤出时可以进行加热,避免耦合剂温度过低,造成人员不适,因此通过以上设置,使得本治疗仪功能更加全面,运行更加稳定,并且操作更加方便,使用更加卫生。
17.(2)本发明通过将流动管一与流动管二均设置为呈多排蜿蜒的蛇形状,从而可以增加空气在流动管一和流动管二的流动时间,提高吸湿和冷却效果,并且可以增加空气在流动管一和流动管二流动时间的同时避免流动管一和流动管二占地长度过长,而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为螺旋环绕状,从而可以加长耦合剂在加热管内部的流动时间,提高耦合剂的加热时间,使得耦合剂可以充分加热,并且也不会大幅度增加加热管的占地长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主机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可拆卸手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收线箱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7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固定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图1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电动耦合剂挤出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储料筒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图11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机;2、可拆卸手柄;3、收线组件;4、通孔一;5、通孔二;6、滑孔;7、让位槽;8、连接件;9、压板;10、导线;11、机壳主体;12、电器组件;13、后盖板;14、显示屏合件一;15、显示屏合件二;16、底座;17、进气组件;18、电动耦合剂挤出组件;19、粉尘过滤网;21、手柄主体;22、腔膛套;23、密封圈一;24、准直式探头;25、硅胶圈;26、转换套;27、密封圈二;28、探头端盖;31、收线箱;32、下压机构;33、滑杆;321、固定杆;322、下压柱;131、排气扇;161、万向轮;171、固定箱;172、隔板;173、隔室一;174、隔室二;175、流动管一;176、流动管二;177、干燥剂;178、冷却液;179、后封板;170、水管;181、储料筒;182、控制杆;183、挤压盘;184、驱动组件;185、加热出料组件;186、进料管;187、密封盖;188、把手;189、挂杆;1841、轴承座;1842、螺杆;1843、移动块;1844、减速马达;1845、升降杆;1846、连接盘;1847、定位杆;1851、加热管;1852、加热层;185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类似于“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如图1-2所示,包括主机1和可拆卸手柄2,其中主机1包括机壳主体11、电器组件12、后盖板13、显示屏合件一14、显示屏合件二15、底座16和进气组件17,其中电器组件12安装在机壳主体11的内腔,后盖板13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安装在机壳主体11的后端,从而可以通过拆卸后盖板13对机壳主体11内部的电器组件12进行维修,而显示屏合件一14和显示屏合件二15均安装在机壳主体11的外部用于治疗仪工作信息的显示和治疗仪的操控,底座16安装在机壳主体11的下方,且底座16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161,从而对治疗仪进行移动,后盖板13的内部的上方安装有排气扇131,从而将机壳主体11内腔的高温空气排出进行散热,而后盖板13的后端面设置有进气组件17,从而在排气扇131排气散热时通过进气组件17对机壳主体11内腔进行进气;为了便于更换手柄的治疗头、子弹体和胶垫,从而将手柄设置为可拆卸手柄2,具体的,如图3所示,可拆卸手柄2包括手柄主体21、腔膛套22、密封圈一23、准直式探头24、硅
胶圈25、转换套26、密封圈二27和探头端盖28,其中腔膛套22、密封圈一23、准直式探头24、硅胶圈25、转换套26、密封圈二27和探头端盖28可拆卸式组合配合,且腔膛套22的一端与探头端盖28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将探头端盖28与腔膛套22的一端进行拆卸对内部的密封圈一23、准直式探头24、硅胶圈25、转换套26和密封圈二27进线更换,并且腔膛套22设有子弹体的一端与手柄主体21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腔膛套22拆卸对子弹体进行更换;为了避免在治疗仪静置时,可拆卸手柄2的导线10暴露在外部而容易牵绊,将可拆卸手柄2的导线10通过收线组件3进行收纳,具体的,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收线组件3包括收线箱31、下压机构32和滑杆33,其中收线箱31固定设置在机壳主体11的侧壁,且收线箱31上方外壁内部的前端设有通孔一4,收线箱31上方外壁内部的后端设有通孔二5,可拆卸手柄2的导线10设有插头的一端穿过通孔二5进入到收线箱31的内部且穿过通孔一4延伸至收线箱31的外部,可拆卸手柄2导线10与通孔二5的内壁滑动连接,可拆卸手柄2导线10与通孔一4的内壁连接处固定连接,而下压机构32位于收线箱31的内部,且下压机构32处于导线10位于收线箱31内部部分的上方,下压机构32通过滑杆33的限位在收线箱31的内部上下滑动,滑杆33的两端分别与收线箱31的上下内壁固定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将下压机构32下压,使得下压机构32将可拆卸手柄2的导线10下压,因此,可以使得导线10位于收线箱31外部的部分通过通孔二5拽入至收线箱31的内部,从而使得可拆卸手柄2的导线10进入到收线箱31的内部并且进行折叠收纳,避免可拆卸手柄2的导线10位于收线箱31外部造成牵绊,并且通过下压机构32下压使得导线10收纳,从而无需通过电力器件进行控制,更加节能,并且操作简单和快速,只需将下压机构32上下滑动就能完成导线10的收纳和放松;具体的,如图4所示,下压机构32包括固定杆321和下压柱322,其中固定杆321处于导线10位于收线箱31内部部分的上方,固定杆321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下压柱322,且下压柱322的表面保持光滑,下压柱322的下方外壁与导线10贴合,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固定杆321下压,使得固定杆321带动下压柱322下移,从而两个下压柱322可以将导线10下压使得可拆卸手柄2位于收线箱31外部的导线10被拽入至收线箱31的内部进行收纳,为了使得固定杆321的下移更加平稳,在固定杆321的内部设有滑孔6,且固定杆321通过滑孔6滑动套接在滑杆33的外部,从而通过滑孔6和滑杆33的配合对固定杆321的移动进行限位;具体的,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收线箱31的侧板通过螺丝与收线箱31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收线箱31内部进行维修,而收线箱31侧板的内部开设有让位槽7,且让位槽7设置有两个,固定杆32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件8,且连接件8数量与让位槽7相同,连接件8的一端通过让位槽7延伸至收线箱31的外部,连接件8位于收线箱31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9,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控压板9对固定杆321的升降进行控制;具体的,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进气组件17包括固定箱171、隔板172、隔室一173、隔室二174、流动管一175和流动管二176,其中固定箱171固定设置在后盖板13后端面的下方,隔板172固定设置在固定箱171的内部中段位置,且固定箱171的内部通过隔板172分隔设有隔室一173和隔室二174,隔室一173的内部设置有流动管一175,且流动管一175设置有八个,八个流动管一175呈两排分布,流动管一175的一端穿过固定箱171的外壁延伸至固定箱171的外部且与固定箱171的外壁固定连接,流动管一175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72延伸至隔室二174的内部且与隔板172固定连接,流动管一175位于隔室一173内部部分的外壁设有微孔,且微孔设置有若干个,通过微孔使得流动管一175与隔室一173的内部贯通,微孔均
匀分布在流动管一175位于隔室一173内部部分的外壁,隔室一173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177,且干燥剂177的粒径大于微孔内径,而隔室二174的内部设置有流动管二176,且流动管二176与流动管一175的数量相同,流动管二176的一端与流动管一175位于隔室二174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互相贯通,而流动管二176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箱171的外壁和后盖板13延伸至机壳主体11的内腔,且流动管二176与固定箱171外壁和后盖板13的贯穿连接处固定连接,隔室二174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178,流动管一175与流动管二176均为多排蜿蜒的蛇形状管道,流动管二176材质为铜;因此,当治疗仪在进行工作时,机壳主体11内腔的高温空气会通过排气扇131排出,之后机壳主体11内部会产生负压,因此,外界的空气会进入到机壳主体11的内腔,而由于机壳主体11的内腔与外界通过流动管一175和流动管二176进行互通,因此外界的空气会通过流动管一175和流动管二176进入到机壳主体11的内腔,在外界空气通过流动管一175时,由于隔室一173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剂177,因此流动管一175内部的空气会通过微孔被干燥剂177进行吸湿,从而降低进入到机壳主体11内腔空气的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机壳主体11内腔的电器元件,之后经过吸湿的空气会进入到流动管二176的内部,并且通过流动管二176进入到机壳主体11的内腔,当空气在流动管二176的内部流动时,由于隔室二174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178,从而通过换热原理,可以使得流动管二176内部的空气被进行换热降温,因此使得进入到机壳主体11内腔的空气保持低温,提高治疗仪的散热冷却效果,同时将流动管一175与流动管二176均设置为多排蜿蜒的蛇形状管道,从而可以增加空气在流动管一175和流动管二176的流动时间,提高吸湿和冷却效果,并且可以增加空气在流动管一175和流动管二176流动时间的同时避免流动管一175和流动管二176占地长度过长,如图9和图10所示,隔室一173的后封板179为可拆卸连接,而隔室二174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水管170,且水管17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87;流动管一175位于固定箱171外部一端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粉尘过滤网19;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冲击波治疗仪进行使用,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在机壳主体11的前端设置有电动耦合剂挤出组件18,具体的,电动耦合剂挤出组件18包括储料筒181、控制杆182、挤压盘183、驱动组件184和加热出料组件185,其中,储料筒181位于机壳主体11的前端,且储料筒181上方为封闭状,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控制杆182滑动插接在储料筒181的上方外壁,且控制杆182位于储料筒18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挤压盘183,且挤压盘183与储料筒181的内壁滑动配合,控制杆182通过驱动组件184的电控进行上下移动,储料筒181的底端出口设置有加热出料组件185,储料筒181外壁的上方设置有进料管186,且进料管18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87,进料管186位于挤压盘183的下方;具体的,如图11和图13所示,驱动组件184包括轴承座1841、螺杆1842、移动块1843、减速马达1844、升降杆1845和连接盘1846,其中,轴承座1841设置有两个,两个轴承座1841分别固定设置在储料筒181一侧的上方与下方,螺杆184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轴承座1841之间,螺杆184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843,螺杆1842通过减速马达1844进行电控转动,移动块184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升降杆1845,且升降杆1845的一端穿过轴承座1841延伸至轴承座1841的上方,升降杆1845位于轴承座1841上方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盘1846,且连接盘1846与控制杆182的顶端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升降杆1845的升降可以控制控制杆182的升降,为了提高移动块1843的升降稳定性,在螺杆1842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1847,
且移动块1843滑动套接在定位杆1847的外部,通过移动块1843与定位杆1847的滑动配合对移动块1843的移动进行限位,因此,在使用治疗仪时,首先将耦合剂通过进料管186挤入至储料筒181的内部,之后在需要挤出耦合剂时,只需将减速马达1844启动,减速马达1844带动螺杆1842转动,通过螺纹传递原理使得移动块1843带动升降杆1845上下移动,升降杆1845可以带动控制杆182升降,从而使得挤压盘183在储料筒181的内部进行升降,因此使得挤压盘183下移将储料筒181内部的耦合剂通过加热出料组件185挤出,使得耦合剂的挤出操作更加方便;具体的,如图11所示,加热出料组件185包括加热管1851、加热层1852和控制器1853,其中,加热管1851固定设置在储料筒181出料口且与出料口贯通,且加热管1851呈螺旋环绕状,加热管1851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层1852,且加热层1852通过控制器1853进行电控,控制器1853安装在储料筒181外壁,具体的,加热层1852由电加热线均匀缠绕在加热管1851外壁而成,因此,在进行涂抹耦合剂时,可以首先通过控制器1853启动加热层1852,当耦合剂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加热管1851内部时,可以通过加热管1851外壁的加热层1852进行加热,使得耦合剂涂抹在人员皮肤处时更加舒适,避免耦合剂温度过低而造成人员的不适,而通过将加热管1851设置为螺旋环绕状,从而可以加长耦合剂在加热管1851内部的流动时间,提高耦合剂的加热时间,使得耦合剂可以充分加热,并且也不会大幅度增加加热管1851的占地长度;如图1和图11所示,储料筒18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把手188,且机壳主体11的前端设置有挂杆189,储料筒181通过把手188挂在挂杆189处,具体的,减速马达1844的启动器可设置在把手188处,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22.基于脉冲声波转换的高精准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机准备,将可拆卸手柄2导线10插头插入主机1输出插座,将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步骤二:更换合适的治疗探头:步骤三:通过显示屏合件一14和显示屏合件二15调节治疗仪的参数:步骤四:将可拆卸手柄2导线10放松,使得可拆卸手柄2可以移动,将压板9上移,使得固定杆321上移,固定杆321带动下压柱322上移,从而下压柱322无法对可拆卸手柄2的导线10进行下压,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收线箱31内部的导线10抽出;步骤五:涂抹耦合剂,将储料筒181取下,启动控制器1853,通过控制器1853启动加热层1852,将减速马达1844启动,减速马达1844带动螺杆1842转动,通过螺纹传递原理使得移动块1843带动升降杆1845下移,升降杆1845可以带动控制杆182下移,从而使得挤压盘183在储料筒181的内部进行下移,因此使得挤压盘183下移将储料筒181内部的耦合剂通过加热出料组件185挤出,将耦合剂涂抹到治疗部位,当耦合剂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加热管1851内部时,可以通过加热管1851外壁的加热层1852进行加热,使得耦合剂涂抹在人员皮肤处时更加舒适;步骤六:手持可拆卸手柄2进行冲击波治疗操作;步骤七: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用热毛巾将皮肤上的残留物质擦拭干净,用温毛巾对可拆卸手柄2进行清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