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患者生理信息反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9177发布日期:2022-10-05 01:2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患者生理信息反馈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医信息化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患者生理信息反馈系统。


背景技术:

2.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基础数据库,对于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的重要内容,对于发挥中医原创优势、推动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西医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对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中医领域运用的运用,还缺乏相关研究和运用,造成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长期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水平,影响了中医药技术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患者生理信息反馈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患者生理信息反馈系统,包括实时监控并采集患者生理信息的采集端、传送信息并处理数据的客户端、云服务器、中医端、服务端,所述客户端与采集端数据连接,所述云服务器分别与客户端、中医端、服务端数据连接,所述采集端安装有采集app、客户端安装有客户app、中医端安装有中医app、服务端安装有管理app,所述云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大数据库、用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的云算法池、用于对会员数据和权限进行管理的会员管理系统、用于中医进行交互的中医诊断系统;患者生理信息通过采集端采集数据、经过客户端传输到云服务器,经过云算法池的运算和处理后,得到诊断结果输出至客户端;中医通过中医端对患者数据进行诊疗分析,通过云服务器、客户端向患者进行反馈;所述云算法池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以不断提高诊断的结果的精确性。云算法池对患者生理信息进行智能诊断,以得到诊断结果。
6.优选的,所述中医诊断系统与中医端进行数据交互,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提供人为干预,以优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中的参数,通过中医人工干预,不断提高云算法池的计算的准确度,并积累诊断数据。进一步的,当患者通过客户端向会员管理系统发起专家人工诊断请求,云服务器的中医诊断系统转接中医端,患者与中医通过中医端、云服务器、客户端建立连接,从而实现在线诊疗。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端对患者生理信息可进行24小时监控,对异常信息由云服务器发送至中医端由中医实时诊断给出结论,并将信息反馈给客户端,同时将数据经会员管理系统存入大数据库。
7.为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睡眠等进行监测,优选的,所述采集端设有微压力矩阵传
感器、微循环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对患者生理信息进行采集;还设有蓝牙、wifi、4g/5g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与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
8.优选的,所述会员管理系统对客户端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调用所述云算法池的算法处理,加入客户标签,并归档存入所述大数据库。
9.优选的,所述会员管理系统分别与客户端、服务端、中医端建立数据连接;患者、中医分别通过客户端、中医端对个人信息进行预设置、提交请求;服务者通过服务端对客户信息、中医信息进行维护,对云算法池、大数据库进行维护。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学习功能的患者生理信息反馈系统,运用中医典籍《难经》的中医“望闻问切”诊断手段,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充分使中医诊疗理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实现由多传感器对患者生理信息24小时动态监测,及时反馈有关诊断情况,将物联网运用于人体生物信息采集,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信息预处理、中医诊断自学习,将中医校核、诊断运用于提升诊断精度和可靠度并提升云算法池能力,全过程对患者提供生活指导和纠偏,全方位对患者实行会员服务、提供中医保健和医疗的建议,使其生命在正确的轨迹上运行,使中医之精华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更精准的全过程各方面中医诊疗反馈服务。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采集端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患者生理信息数据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1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患者诊断结果反馈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患者生理信息反馈系统,包括实时监控并采集患者生理信息的采集端、传送信息并处理数据的客户端、云服务器、中医端、服务端,所述客户端与采集端数据连接,所述云服务器分别与客户端、中医端、服务端数据连接,所述采集端安装有采集app、客户端安装有客户app、中医端安装有中医app、服务端安装有管理app,所述云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大数据库、用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的云算法池、用于对会员数据和权限进行管理的会员管理系统、用于中医进行交互的中医诊断系统;患者生理信息通过采集端采集数据、经过客户端传输到云服务器,经过云算法池的运算和处理后,得到诊断结果输出至客户端;中医通过中医端对患者数据进行诊疗分析,通过云服务器、客户端向患者进行反馈;所述云算法池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以不断提高诊断的结果的精确性。云算法池对患者生理信息进行智能诊断,以得到诊断结果。这里,中医端、客户端可采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
17.所述中医诊断系统与中医端进行数据交互,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提供人为干
预,以优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中的参数,通过中医人工干预,不断提高云算法池的计算的准确度,并积累诊断数据。进一步的,当患者通过客户端向会员管理系统发起专家人工诊断请求,云服务器的中医诊断系统转接中医端,患者与中医通过中医端、云服务器、客户端建立连接,从而实现在线诊疗。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端对患者生理信息可进行24小时监控,对异常信息由云服务器发送至中医端由中医实时诊断给出结论,并将信息反馈给客户端,同时将数据经会员管理系统存入大数据库。
18.为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睡眠等进行监测,所述采集端设有微压力矩阵传感器、微循环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对患者生理信息进行采集;还设有蓝牙、wifi、4g/5g通信模块,以与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
19.所述会员管理系统对客户端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调用所述云算法池的算法处理,加入客户标签,并归档存入所述大数据库。
20.所述会员管理系统分别与客户端、服务端、中医端建立数据连接;患者、中医分别通过客户端、中医端对个人信息进行预设置、提交请求;服务者通过服务端对客户信息、中医信息进行维护,对云算法池、大数据库进行维护。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