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具有良肢位保持功能的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4448发布日期:2022-09-03 05:5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具有良肢位保持功能的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脑卒中包含脑出血和脑梗死,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导致偏瘫这种临床症状出现。
3.偏瘫患者的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出现障碍,严重时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偏瘫的治疗时间长,注重日常护理,需要持之以恒,偏瘫患者在长时间卧床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或挛缩、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等疾病,良肢位摆放能有效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还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但由于偏瘫患者家属的精力有限,无法24小时及时的看护及监管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不利于偏瘫患者后续的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患者体型大小的脑卒中患者用具有良肢位保持功能的康复装置,为了解决偏瘫患者家属的精力有限,无法24小时及时的看护及监管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不利于偏瘫患者后续的康复治疗的缺点。
5.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具有良肢位保持功能的康复装置,包括有床体,床体的左侧设有用于适应不同患者体型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保持患者患侧躯体始终处于良肢位的两个固定限位机构,调节机构和固定限位机构配合,用于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固定限位机构上设有用于刺激患者患侧肌肉的按摩机构。
6.进一步的是,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固定板固接于床体的左侧,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适应不同患者体型的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上均设有第一电动转轴,两个滑块的左侧面均设有的把手,两个滑块上均设有调节限位组件,调节限位组件用于固定滑块。
7.进一步的是,调节限位组件包括有减速板,减速板固接于固定板上侧面的左部,减速板上开有若干个限位槽,两个滑块上均滑动连接有减速块,两个减速块均和减速板上的限位槽配合,用于减缓两个滑块左右移动的速度,两个减速块分别和相邻的滑块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滑块上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的下侧面均和相邻减速块的上侧面接触配合,用于限制两个滑块左右移动,两个限位块分别和相邻的把手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
8.进一步的是,固定限位机构包括有固定框,固定框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框分别固接于相邻的第一电动转轴上,前侧固定框的长度长于后侧固定框的长度,固定框设置为凹形,固定框上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固定框内固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两个第一固定架上
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架,两个第一固定架和第一滑动架之间分别固接有两个第三弹簧,第一滑动架的左上侧设有第二电动转轴,第一滑动架上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转杆,第二电动转轴和相邻的三个第一转杆呈矩形排列,第二电动转轴和三个第一转杆之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连接,第二电动转轴和三个第一转杆之间套设有用于固定患者患侧肢体的支撑布,支撑布设置为弹性透气亲肤的材料。
9.进一步的是,按摩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架,第二滑动架滑动连接于相邻的第一滑动架上,第二滑动架上侧面的左右两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架,第三滑动架与固定框滑动连接,两个第三滑动架和第二滑动架之间均固接有拉簧,两个第三滑动架上均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架,两个第四滑动架的相向侧均设有用于按摩患者患侧躯体的若干个按摩轮,若干个按摩轮均与相邻的第三滑动架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架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固定架,两个第二固定架上均转动连接有圆柱齿轮,固定框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接有第一齿板,两个第一齿板分别和相邻的圆柱齿轮啮合,两个第三滑动架的下侧面均固接有第二齿板,两个第二齿板分别和相邻的圆柱齿轮啮合,相邻的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交错设置,固定框内设有用于往复按摩患者的患侧并调节按摩力度的按摩调节组件。
10.进一步的是,左右相邻的两个第三滑动架相向侧均设置为弧形面,左右相邻的两个第四滑动架相向侧上若干个按摩轮均沿相邻第三滑动架的弧形面周向等间距设置,用于贴紧患者患侧的躯体。
11.进一步的是,第三滑动架的后侧面均设置为倾斜面,固定框上侧面的左右两部均开设有异形槽,异形槽由矩形槽和直角梯形槽组合而成,两个第三滑动架分别和固定框上异形槽挤压配合,防止两个第四滑动架相向侧的若干个按摩轮挤压患者患侧的躯体。
12.进一步的是,按摩调节组件包括有用于调节按摩患者肢体力度的螺纹杆,螺纹杆设有两个,两个螺纹杆均转动连接于相邻的第四滑动架,两个螺纹杆均和相邻的第三滑动架螺纹连接,第一滑动架的下部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转轴,第三电动转轴上连接有用于传动第二滑动架前后移动的第一往复丝杠,第一往复丝杠与第二滑动架螺纹连接。
13.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清理机构分别设于相邻的固定框内,清理机构用于对支撑布清理并消毒,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固接于第一往复丝杠上,第一滑动架上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滑动架上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杠,第二往复丝杠和第二转杆之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连接,第一滑动架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清理相邻支撑布的第五滑动架。
14.进一步的是,第五滑动架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喷头,且第五滑动架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液,用于对支撑布消毒,第五滑动架内部的下侧面设置为倾斜面,用于清理支撑布。
1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利用把手带动滑块左右移动,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利用减速块与减速板上的限位槽配合,对左右移动的滑块进行减速,避免滑块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移动速度过快,不便于滑块去停留至不同体型的患者的相应位置,利用第二弹簧传动限位块向右移动对滑块进行限位,避免使用人员在后续过程中,滑块左右移动,致使患者无法保持良肢位,减弱良肢位
摆放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固定限位机构,利用支撑布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固定,利用第二电动转轴传动支撑布转动,避免患者长时间放置于支撑布上的同一位置,不利于保持支撑布与患者患侧肢体接触处皮肤的清洁干燥;通过按摩机构,利用第三电动转轴传动相邻第四滑动架上的若干个按摩轮往复移动,对患者患侧上肢进行按摩,避免患者在长时间卧床的过程中,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或痉挛,利用螺纹杆,调节第四滑动架上的若干个按摩轮与患者患侧肢体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患者肢体的大小,同时调节第四滑动架上的若干个按摩轮挤压患者患侧肢体的力度,实现对患者患侧肢体施加于不同刺激力度进行治疗的目的;通过清理机构,利用第三电动转轴传动第五滑动架左右往复移动,对支撑布进行清理并消毒,避免支撑布上沾满患者的体液与微小皮肤碎片,致使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减速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固定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20.图5为本发明按摩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21.图6为本发明按摩机构的拉簧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按摩机构的圆柱齿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按摩机构的第三滑动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第五滑动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1-床体,201-固定板,202-滑块,203-第一电动转轴,204-把手,205-减速板,206-减速块,207-第一弹簧,208-限位块,209-第二弹簧,301-固定框,302-第一固定架,303-第一滑动架,304-第三弹簧,305-第二电动转轴,306-第一转杆,307-支撑布,401-第二滑动架,402-第三滑动架,403-拉簧,404-第四滑动架,405-第二固定架,406-圆柱齿轮,407-第一齿板,408-第二齿板,409-螺纹杆,410-第三电动转轴,411-第一往复丝杠,501-第一锥齿轮,502-第二转杆,503-第二锥齿轮,504-第二往复丝杠,505-第五滑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否则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28.实施例1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具有良肢位保持功能的康复装置,如图1-图8所示,包括有床体101、调节机构和固定限位机构,床体101的左侧设有用于适应不同患者体型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有用于保持患者患侧躯体始终处于良肢位的两个固定限位机构,调节机构和固定限位机构配合,用于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固定限位机构上设有用于刺激患者患侧肌肉的按摩机构,固定限位机构和按摩机构配合,避免患者患侧躯体肌肉萎缩,通
过调节机构、固定限位机构和按摩机构配合,对不同体型患者患侧的肢体进行良肢位摆放,并间断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
29.当需要对患者患侧躯体进行良肢位摆放时,医生左右移动调节机构,直至两个调节机构分别带动其上的固定限位机构移动,直至两个调节机构分别移动至适应患者体型时,医生将患者患侧躯体的上肢和下肢分别放置于相邻的固定限位机构内,两个固定限位机构分别在相邻患者患侧躯体的重量挤压下,两个固定限位机构分别对患者患侧躯体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固定,对患者患侧躯体进行良肢位的摆放,预防偏瘫患者患侧躯体处于痉挛模式。
30.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每间隔一段时间启动按摩机构,促进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升高,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避免患者患侧躯体肌肉萎缩。
31.当不需要良肢位摆放时,医生将患者患侧躯体的上肢和下肢经相邻的固定限位机构内取出,固定限位机构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板201,固定板201螺栓连接于床体101的左侧,固定板201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适应不同患者体型的两个滑块202,两个滑块202上均设有第一电动转轴203,两个滑块202的左侧面均设有把手204,通过把手204传动滑块202左右移动,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两个滑块202上均设有调节限位组件,调节限位组件用于固定滑块202。
33.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限位组件包括有减速板205,减速板205焊接于固定板201上侧面的左部,减速板205上开有若干个限位槽,两个滑块202上均滑动连接有减速块206,两个减速块206均和减速板205上的限位槽配合,用于减缓两个滑块202左右移动的速度,两个减速块206分别和相邻的滑块202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207,两个滑块202上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08,两个限位块208的下侧面均和相邻减速块206的上侧面接触配合,用于限制两个滑块202左右移动,两个限位块208分别和相邻的把手204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209,通过减速块206与减速板205上的限位槽配合,对左右移动的滑块202进行减速,避免滑块202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移动速度过快,不便于滑块202去停留至不同体型的患者的相应位置。
34.如图4所示,固定限位机构包括有固定框301,固定框301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框301分别焊接于相邻的第一电动转轴203上,前侧固定框301的长度长于后侧固定框301的长度,固定框301设置为凹形,固定框301上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固定框301内分别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302,在同一固定框301内,两个第一固定架30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架303,两个第一固定架302和第一滑动架303之间分别固接有两个第三弹簧304,第一滑动架303的左上侧设有第二电动转轴305,第一滑动架303上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转杆306,第二电动转轴305和相邻的三个第一转杆306呈矩形排列,第二电动转轴305和三个第一转杆306之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连接,第二电动转轴305和三个第一转杆306之间套设有用于固定患者患侧肢体的支撑布307,支撑布307设置为弹性透气亲肤的材料,通过第二电动转轴305传动支撑布307转动,避免患者长时间放置于支撑布307上的同一位置,不利于保持支撑布307与患者患侧肢体接触处皮肤的清洁干燥。
35.如图5-图8所示,按摩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架401,第二滑动架401滑动连接于相邻的第一滑动架303上,第二滑动架401上侧面的左右两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架402,第三
滑动架402与固定框301滑动连接,两个第三滑动架402和第二滑动架401之间均固接有拉簧403,两个第三滑动架402上均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架404,两个第四滑动架404的相向侧均设有用于按摩患者患侧躯体的若干个按摩轮,若干个按摩轮均与相邻的第三滑动架402滑动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第三滑动架402相向侧均设置为弧形面,左右相邻的两个第四滑动架404相向侧上若干个按摩轮均沿相邻第三滑动架402的弧形面周向等间距设置,用于贴紧患者患侧的躯体,两个第三滑动架402的后侧面均设置为倾斜面,固定框301上侧面的左右两部均开设有异形槽,异形槽由矩形槽和直角梯形槽组合而成,两个第三滑动架402分别和固定框301上异形槽挤压配合,防止两个第四滑动架404相向侧的若干个按摩轮挤压患者患侧的躯体,第一滑动架303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固定架405,两个第二固定架405上均转动连接有圆柱齿轮406,固定框30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焊接有第一齿板407,两个第一齿板407分别和相邻的圆柱齿轮406啮合,两个第三滑动架402的下侧面均焊接有第二齿板408,两个第二齿板408分别和相邻的圆柱齿轮406啮合,相邻的第一齿板407和第二齿板408交错设置,通过第一滑动架303传动两个第三滑动架402向相向侧移动避免偏瘫患者的患侧躯体受到两个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长时间挤压,造成压迫性溃疡,固定框301内设有用于往复按摩患者的患侧并调节按摩力度的按摩调节组件。
36.如图5-图8所示,按摩调节组件包括有用于调节按摩患者肢体力度的螺纹杆409,螺纹杆409设有两个,两个螺纹杆409均转动连接于相邻的第四滑动架404,两个螺纹杆409均和相邻的第三滑动架402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409,调节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与患者患侧肢体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患者肢体的大小,实现对患者患侧肢体施加于不同刺激力度进行治疗的目的,第一滑动架303的下部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转轴410,第三电动转轴410上连接有用于传动相邻第二滑动架401前后移动的第一往复丝杠411,第一往复丝杠411和第二滑动架401螺纹连接通过第三电动转轴410传动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往复移动,对患者患侧上肢进行按摩,避免患者在长时间卧床的过程中,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或痉挛。
37.当需要对患者患侧躯体进行良肢位摆放时,使用人员握住后侧的把手204,在此过程中用手指拉动相邻的限位块208向左移动,并挤压相邻的第二弹簧209,第二弹簧209受到挤压产生反向的作用力。
38.限位块208向左移动不再对相邻的减速块206限位,使用人员拉动把手204带动滑块202左右移动去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在此过程中,减速块206与减速板205上的限位槽配合,在第一弹簧207的作用下,减速块206上下往复移动,对左右移动的滑块202进行减速,避免滑块202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移动速度过快,不便于滑块202去停留至不同体型的患者的相应位置,直至滑块202移动至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适应位置时,使用人员松开把手204和相邻的限位块208,在第二弹簧209的作用下,限位块208向右移动复位,并与相邻减速块206的上侧面接触配合,限制减速块206向上移动,对滑块202进行限位,避免使用人员在后续过程中,滑块202左右移动,致使患者无法保持良肢位,减弱良肢位摆放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39.当后侧的滑块202移动至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适应位置后,使用人员抬起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将偏瘫患者患侧上肢放置于相邻的支撑布307上,对患者患侧的肢体限位,并对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在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重力作用下,支撑布307通过第二电动转轴
305和三个第一转杆306传动第一滑动架303向下移动,第一滑动架303向下移动挤压相邻的四个第三弹簧304,四个第三弹簧304受到挤压产生反向的作用力。
40.在上述过程中,第一滑动架303通过两个第二固定架405带动相邻的圆柱齿轮406向下移动,两个圆柱齿轮406向下移动在相邻第一齿板407的作用下转动,两个圆柱齿轮406转动分别通过相邻的第二齿板408,传动两个第三滑动架402向相向侧移动,并分别拉伸相邻的拉簧403,两个拉簧403均产生相反的作用力。
41.直至两个圆柱齿轮406不再与相邻的第一齿板407啮合时,两个第三滑动架402不再向相向侧移动,此时两个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并没有接触到患者的患侧躯体,避免偏瘫患者的患侧躯体受到两个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长时间挤压,造成压迫性溃疡。
42.当后侧的滑块202移动至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适应位置后,使用人员握住前侧的把手204,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前侧的滑块202移动至偏瘫患者患侧下肢的适应位置。
43.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每间隔一段时间启动第三电动转轴410,第三电动转轴410带动第一往复丝杠411转动,第一往复丝杠411通过第二滑动架401带动两个第三滑动架402移动,在此过程中,两个第三滑动架402后侧面的倾斜面和相邻的固定框301上异形槽挤压配合,传动两个第三滑动架402相向侧移动,直至两个第三滑动架402不再向相向侧移动时,两个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接触到患者患侧的肢体。
44.当两个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接触到患者患侧的肢体后,在第一往复丝杠411的作用下,第二滑动架401通过两个第三滑动架402传动相邻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往复移动,对患者患侧上肢进行按摩,避免患者在长时间卧床的过程中,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或痉挛。
45.当按摩结束后,通过第三电动转轴410、第一往复丝杠411、第二滑动架401和两个第三滑动架402,传动相邻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复位至其并没有接触到患者的患侧躯体位置时,在相邻拉簧403的作用下,两个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复位至初始状态。
46.通过转动螺纹杆409,调节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与患者患侧肢体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患者肢体的大小,同时调节第四滑动架404上的若干个按摩轮挤压患者患侧肢体的力度,实现对患者患侧肢体施加于不同刺激力度进行治疗的目的。
47.当支撑布307对患者患侧肢体长时间支撑并限位固定后,第二电动转轴305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和相邻的三个第一转杆306带动支撑布307转动,避免患者长时间放置于支撑布307上的同一位置,不利于保持支撑布307与患者患侧肢体接触处皮肤的清洁干燥。
48.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清理机构分别设于相邻的固定框301内,清理机构用于对支撑布307清理并消毒,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一锥齿轮501,第一锥齿轮501键连接于第一往复丝杠411上,第一滑动架303上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502,第二转杆502上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3,第二锥齿轮503和第一锥齿轮501啮合,第一滑动架303上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杠504,第二往复丝杠504和第二转杆502之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连接,第一滑动架303上
滑动连接有用于清理相邻支撑布307的第五滑动架505,第五滑动架505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喷头,且第五滑动架505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液,用于对支撑布307消毒,第五滑动架505内部的下侧面设置为倾斜面,用于清理支撑布307,通过第三电动转轴410传动第五滑动架505左右往复移动,对支撑布307进行清理并消毒,避免支撑布307上沾满患者的体液与微小皮肤碎片,致使细菌感染。
49.在按摩患者患侧肢体的过程中,第三电动转轴410通过第一锥齿轮501和第二锥齿轮503传动第二转杆502转动,第二转杆502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第二往复丝杠504转动,第二往复丝杠504转动传动第五滑动架505左右往复移动。
50.在第五滑动架505左右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第五滑动架505内部消毒液经其上的若干个喷头喷出,对支撑布307进行消毒,同时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五滑动架505挤压支撑布307,便于消毒剂进入支撑布307的内部,进行深层消毒,同时对支撑布307进行清理,避免支撑布307上沾满患者的体液与微小皮肤碎片,致使细菌感染。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