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

文档序号:31653034发布日期:2022-09-27 21:4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

1.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


背景技术:

2.贴敷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穴位等部位的治疗方法。
3.目前,药灸大多是将药物制成药胶布,在使用时,将药胶布直接粘贴在治疗部位,或者将药物制成膏剂、药饼填充在槽内,再对准治疗部位进行药灸,然而,上述方法药物吸收较慢,透皮吸收效率较低;此外,现有药灸用穴位贴,在贴敷一段时间,药效降低后只能进行更换整个穴位贴,无法仅仅更换药物或补充药物,导致穴位贴使用量加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了治疗费用。
4.中国专利申请:cn101869582a公开了一种中医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三伏贴穴位贴膜。该装置可以根据所治疾病选取不同中药药膏,填敷于贴膜的储药池中,便于医者进行穴位敷贴治疗疾病。可方便穴位贴敷时的药物更换,提高三伏贴工作效率,减轻医者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其该三伏贴穴位贴膜由医用橡皮膏、储药池、覆盖膜组成,使用时只需在储药池中填入中药药膏,贴敷于相应穴位即可。但该装置敷贴疗效不高,无法充分发挥其中药疗效。
5.中国专利申请:cn108126022a公开了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贴,包括敷药层和保护层,述敷药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有基料。以及专利:cn106310509a公开了一种涌泉穴穴位贴,它包括基布层,贴合在基布层上面中心位置处的防药物扩散圈,以及涂覆在基布层上面防药物扩散圈周边的远红外胶层;在所述防药物扩散圈内的基布层上设置有药膏层;在所述药膏层内设置有胶圈;所述胶圈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卡装有用于按摩足底涌泉穴的按摩珠。上述两种装置的结构都过于简单,且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治疗需求。
6.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使用便捷,可操作性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新的药液或补充原有药液,以及实现加热功能,促进药效挥发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增加穴位贴疗效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但是关于这种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此特提供一种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包括敷贴本体、保护膜和条形乳胶贴;其所述的敷贴本体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背衬层、磁粉层、自发热层、防渗层、防渗圈、药海绵层,且所述的背衬层、磁粉层、自发热层和防渗层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且所述的防渗圈设置在所述防渗层上,所述药海绵层设置在所述防渗圈的内部;且在背衬层的两端还固定设置有条形乳
胶贴,在所述防渗圈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保护膜。
10.在上述所述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防渗圈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上设置有橡胶塞。
11.在上述所述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防渗圈材质为乳胶。
12.在上述所述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药海绵层的高度与防渗圈的高度持平。
13.在上述所述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自发热层为囊袋结构,所述囊袋内设置有自发热材料。
14.在上述所述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防渗透层材质为防水面料。
15.在上述所述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保护膜的一侧设置有一拉片。
16.在上述所述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条形乳胶贴上还设置有离型纸。
17.本发明优点在于:
18.1、本发明操作便捷,结构简单,整体采用药液的形式进行药灸,其能够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增加了透皮吸收度,促进了药物吸收,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该穴位敷贴中通过在防渗圈上设置通孔,进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针筒经通孔中的橡胶塞注射新的药液或补充原有药液,有效解决了在不更换穴位贴的基础上更换药液或补充药液的问题。
19.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磁粉层、自发热层,能够有效刺激患者部位的经络和穴位,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提高透皮吸收速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20.附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不包括条形乳胶贴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贴结构示意图。
21.附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包括条形乳胶贴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贴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3.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24.1.敷贴本体2.保护膜3.条形乳胶贴4.背衬层5.磁粉层6.自发热层7.防渗层8.防渗圈9.药海绵层10.通孔11.橡胶塞12.拉片
13.离型纸
ꢀꢀ
25.实施例
26.请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附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不包括条形乳胶贴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贴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包括条形乳胶贴的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贴仰视图。
27.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中药敷贴无法满足更换药物或补充药物,从而导致穴位贴使用量加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治疗费用等问题。对此设计一种可更换药液的液灸穴位敷贴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新的药液或补充原有药液,有效解决了在不更换穴位贴的基础上更换药液或补充药液的问题。其该装置主要包括敷贴本体1、保护膜2和条形乳胶贴3;其所述的敷贴本体1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背衬层4、磁粉层5、自发热层6、防渗层7、防渗圈8、药海绵层9,且所述的背衬层4、磁粉层5、自发热层6和防渗层7层叠设置且依次连接;且所述的防渗圈8设置在所述防渗层7上,所述药海绵层9设置在所述防渗圈8的内部;且在背衬层4的两端还固定设置有条形乳胶贴6,在所述防渗圈8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保护膜2。
2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防渗圈8上还设置有通孔10,所述的通孔10上设置有橡胶塞11。该设置能够避免注射后的液体从一侧流出,橡胶材质制成的橡胶塞还能够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本身自带的韧性可直接手持注射针筒向内注射药液,提高注射的便捷性。
2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防渗圈8材质为乳胶,该设置能够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3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药海绵层9的高度与防渗圈8的高度持平。该设置能够便于与患者的穴位部位进行充分接触,使其完全作用于穴位处。
3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自发热层6为囊袋结构,其囊袋内设置有自发热材料。其所述自发热层的设置可以实现加热功能,促进药效挥发和人体穴位处对药物的吸收,增加穴位敷贴的疗效。
3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防渗透层7材质为防水面料。该设置能够阻挡注入的液体外溢,但底部结构并不影响自发热层和磁粉层的作用的传递。
3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保护膜2的一侧设置有一拉片12,且所述的拉片12能够便于撕开保护膜,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
3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条形乳胶贴3上还设置有离型纸13,其所述离型纸13的设置可以对条形乳胶贴上的粘性进行防护,避免其粘贴性受到污染,影响其固定效果。
35.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时,用手拉开拉片揭开保护膜,将药液注射到药海绵层上,再撕拉条形乳胶贴上的离型纸,将带有药液的海绵层按照穴位部位固定,期间通过背衬层两端条形乳胶贴进行缠绕粘贴固定;待贴敷一段时间后,可以采用针筒经橡胶塞向防渗圈内的药海绵层中注射新的药液或补充原药液,继续进行贴敷。
36.或者,在使用时,通过拉片揭开保护膜,再采用条形乳胶贴按照穴位部位进行固定后,可以采用针筒经橡胶塞向防渗圈内的药海绵层中注射药液;待贴敷一段时间后,可以再采用针筒经橡胶塞向防渗圈内的药海绵层中注射新的药液或补充原药液,继续进行贴敷。
37.且在敷贴的过程中,注射后的药液会在原磁粉层和自发热层的作用下,通过防渗圈内的药海绵层传递到所敷贴的穴位处,对其经络和穴位部位形成刺激,以及促进血液循环。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操作便捷,结构简单,整体采用药液的形式进行药灸,其能够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增加了透皮吸收度,促进了药物吸收,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该穴位敷贴中通过在防渗圈上设置通孔,进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针筒经通孔中的橡胶塞注射新的药液或补充原有药液,有效解决了在不更换穴位贴的基础上更换药液或补充药液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有磁粉层、自发热层,能够有效刺激患者部位的经络和穴位,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提高透皮吸收速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