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9875发布日期:2022-10-01 07:3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磁共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2.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
3.现有技术的核磁共振检查床大多较高,对于一些矮小、年迈老人或其他行动极其不便的病人来说,无法进行上下床或自行上下检查床比较费力,且可能摔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不具备自主行走能力的患者则需要至少两个以上的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辅助患者上检查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比较费事,且搀扶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病床等也无法满足直接的病人转移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的磁共振检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包括磁共振主体、检查床,所述检查床设置于所述磁共振主体一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检查床一侧的辅助转移机构,所述辅助转移机构包括安装台和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制动部;
7.所述滑块上方设置有主油缸,所述主油缸输出端设置有主输出杆和转动组件,贯穿所述转动组件设置有副油缸,所述副油缸输出端安装有副输出杆,所述副输出杆游离端通过调节组件安装有第一辅助床板,所述第一辅助床板两端转动设置有第二辅助床板;
8.所述第一辅助床板与所述第二辅助床板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加强部;
9.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用于将所述安装台折叠为“c”型并固定,折叠后的所述安装台供患者踩踏。
10.优选的:所述制动部设置为长方体且其上端嵌入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包括沉头部和直孔部;
11.所述沉头部内滑动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沉头部包括的沉头端面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下端面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直孔部内侧;
12.所述制动部还包括嵌入所述制动部上表面且垂直设置的两个盲槽,第一所述盲槽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滑动组件固定连接的限位杆,第二所述盲槽内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杆的位移路径上。
13.如此设置,通过制动部完成对于滑块相较于滑槽的限位,继而实现对于床板的固定,避免对于患者的转移过程中,床板位移引发跌落危险。
14.优选的:所述安装台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两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侧。
15.如此设置,通过滚轮实现对于滑块相较于滑槽的摩擦力减小,进而降低医护人员位移床板的体力消耗。
16.优选的:所述加强部包括:
17.第一支柱,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床板下方;
18.第二支柱,呈“l”型设置于所述第二辅助床板下方;
19.所述第一支柱侧壁设置有半球形凹槽。
20.如此设置,提升所述第一辅助床板和第二辅助床板的连接性能,避免由于翻转、冲击造成的第一辅助床板和第二辅助床板连接件松脱,进而诱发危险。
21.优选的:所述副油缸轴线与所述主油缸轴线垂直,所述连杆与第二所述盲槽下端面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22.如此设置,实现力的变向,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油缸对于床板的位置进行移动,便于完成对于所述连杆的位置限定,进而实现对于所述限位杆的自锁。
23.优选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副安装台,所述第一副安装台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台远离所述磁共振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副安装台远离所述安装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副安装台,所述第一副安装台和所述第二副安装台上表面均转动安装有若干第一支杆,以及嵌入所述第一副安装台和所述第二副安装台上表面设置的,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支杆的收纳槽。
24.如此设置,通过折叠组件实现对于所述安装台、所述第一副安装台、所述第二副安装台的折叠,且通过第一支杆限位,即折叠后,所述安装台、所述第一副安装台、所述第二副安装台相互之间均呈90
°
,形成一踩踏板,便于患者攀爬至所述检查床上方进行磁共振检查。
25.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踩踏板,所述连杆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踩踏板,所述连杆与第二所述盲槽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设置。
26.如此设置,无需医护人员用手拨动,操作方便简单。
2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28.安装于所述第一辅助床板下表面的安装座;
29.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限位柱;
30.以及连接所述副输出杆和所述安装座的螺杆和螺母;
31.其中一个所述螺母外壁设置有力臂。
32.如此设置,通过调节组件实现所述第一辅助床板相对于所述副输出杆的转动微调,从而实现第一辅助床板和所述第二辅助床板倾斜,便于患者由辅助床板上滑到检查床上。
3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杆游离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为橡胶材质。
34.如此设置,通过橡胶材质提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上表面的摩擦力。
35.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床板和所述第二辅助床板上表面均嵌入设置有弧面槽。
36.如此设置,改变所述第一辅助床板和所述第二辅助床板的上表面弧度,患者在床板上平躺,受重力和弧面槽影响,患者会向床板中心处位移,进而实现对于患者的进一步防护,避免患者跌落。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8.本发明通过设置与传统核磁共振设备配套的可升降的辅助转移机构,在帮助行动困难的病人实现快速便捷的登上检查床进行磁共振检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
39.通过床板和油缸的配合,实现对于患者的半自动化转运,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尤其是对于无法自主行走或无自理能力的患者,仅需一位医护人员就可以将患者由病床转移至检查床上,且无需消耗较多体力,降低人力需求;
40.相较于多位医护人员或家属搀扶,本装置具备更快的转移速度,降低磁共振检查整体时间,而针对于具备自主行走能力的患者,可将本装置包括的床折叠,通过安装台上的滑槽收纳至磁共振主体一侧,以免对患者攀爬检查床过程造成影响和干扰。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结构视图;
43.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安装台的第一结构视图;
44.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安装台的第二结构视图;
45.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安装台的侧视图;
46.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主油缸的结构视图;
47.图6是本发明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制动部的结构视图;
48.图7是本发明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制动部的剖视图;
49.图8是本发明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的制动部包括盲槽的内部结构视图;
50.图9是本发明上述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51.图10是本发明上述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5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53.1、磁共振主体;101、检查床;2、安装台;2-1、第一副安装台;2-2、第二副安装台;201、滑槽;202、滑块;203、主油缸;204、主输出杆;205、转动组件;206、滑轮;3、副油缸;301、副输出杆;302、第一辅助床板;302-1、第二辅助床板;303、第一支柱;304、第二支柱;4、制动
部;401、第一踩踏板;402、第二踩踏板;403、滑动组件;404、第二支杆;405、第一弹簧;406、锥形块;5、转轴;501、连杆;502、限位杆;503、第二弹簧;504、盲槽;6、沉头孔;6-1、沉头部;6-2、直孔部;7、第一支杆;701、收纳槽;8、螺杆;801、安装座;802、限位柱;803、螺母;803-1、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
5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57.参照图1-图10所示,一种具有辅助病人转移功能的磁共振检查设备,包括磁共振主体1和检查床101,检查床101设置于磁共振主体1一侧,还包括设置于检查床101一侧的辅助位移机构;其中磁共振主体1和检查床10为现有的核磁共振设备,不作具体介绍。
58.辅助位移机构设置于检查床101一侧,具体包括设置于检查床101一侧的安装台2,以及嵌入安装台2上表面设置的滑槽201;优选地,安装台2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每个滚轮上设置有滚轮止动机构。
59.请参照图2-图4,滑槽201内设置有滑块202,滑块202两侧转动安装有滑轮206;
60.具体的,安装台2设置为“c”型或“凹”型滑台;优选地,滑块202能够卡在滑槽201内进行滑动。
61.更为具体的,滑轮206滚动于滑槽201内侧,用于降低滑块202与滑槽201的摩擦力,尤其是患者平躺于床板上时,患者自身的重力通过副输出杆301、副油缸3、转动件、主输出杆204和主油缸203施加至滑块202上方,医护人员推动滑块202较为吃力,安装滚轮即可将滑块202与滑槽201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
62.请参照图2、图3和图10,安装台可通过与折叠组件配合,折叠组件在折叠状态下与安装台折叠为“c”型结构,供患者踩踏,方便攀爬检查床;
63.具体的,折叠组件包括第一副安装台2-1,第一副安装台2-1转动设置于安装台2远离磁共振主体1的一端,第一副安装台201远离安装台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副安装台2-2,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上表面均转动安装有若干第一支杆7,以及嵌入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上表面设置的,用于容纳第一支杆7的收纳槽701;
64.可选择实施例,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上均与安装台2一样对应设置有同规格的滑槽201,滑块201可以在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上的滑槽201内滑动。具体的,安装台2的长度与检查床长度相同或小于检查床长度,第一辅助床板和第二辅助床板完全展开长度小于检查床长度,以方便病人需要通过折叠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作为踩踏机构时,方便登上辅助床。
65.更为具体的,常规使用时,第一支杆7置于收纳槽701内;
66.当需要安装台2、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折叠为踏板时,将安装台2、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朝相向方向折叠,由于第一支杆7的限制,安装台2、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两两之间均呈90
°
,即第二副安装台2-2与安装台2平行且位于安装台2上方,即形成踏板,便于患者踩踏,攀爬磁共振检查床101;
67.可选择的,请参照图5-图8,位于滑块202的一侧还设置有制动部4,用于实现滑块202与滑槽201的相对限位固定,制动部4与滑块202固定连接;制动部4可以采用市面现有的止动件,如锁止机构,只要能够实现对滑块202的锁止即可。
68.可选地实施例,为更为适应本技术方案的具体需求,本技术单独提供了一种更为适合医护人员使用的止动部4,制动部4用于限制滑块202位于滑槽201内的位置,避免转运患者的过程中,滑块202在滑槽201内位移,带动主油缸203和床板移动,进而导致危险;制动部4设置为正方体且其上表面中心处嵌入设置有沉头孔6,沉头孔6包括沉头部6-1与直孔部6-2;
69.沉头孔6包括的沉头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弹簧405,第一弹簧405远离沉头端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403,滑动组件403靠近第一弹簧405的端面安装有第二支杆404,第二支杆404设置于第一弹簧405内侧且其远离滑动组件4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块406;
70.滑动组件403远离第一弹簧405的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踩踏板401;
71.具体的,锥形块406为橡胶材质,用于提升第二支杆404与滑槽201端面的摩擦力,从而实现滑块202相对于滑槽201的制动限位;
72.制动部4还包括嵌入设置于制动部4上表面的两个盲槽504,盲槽504均采用矩形槽;
73.具体的,第一盲槽504与沉头孔6连通,第二盲槽504一端与第一盲槽504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制动部4外壁;
74.第一盲槽504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502,限位杆502与滑动组件403固定连接,第二盲槽504内转动设置有转轴5和连杆501,连杆501通过转轴5与第二盲槽504内壁转动设置,连杆501远离第一盲槽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踩踏板402,连杆501外壁与第二盲槽504的端面通过第二弹簧503连接;
75.具体的,限位杆502在滑动组件403的竖向位移带动下,进行竖向位移,连杆501端部位于限位杆502的位移路径上;
76.限位杆502受第二弹簧503限位,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与制动部4上表面平行;
77.更为具体的,设置第一踩踏板401和第二踩踏板402,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用手拨动安装台2,更便于照顾和辅助患者位移;
78.请参照图2、图3,滑块202上方嵌入设置有主油缸203和主输出杆204,主输出杆204远离主油缸20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件,垂直于转动件轴线且贯穿转动件设置有副油缸3,副
油缸3输出端连接有副输出杆301;
79.具体的,副输出杆301采用“l”型杆,转动件与主输出杆204端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副油缸3通过螺栓规定安装于转动件内侧;
80.请参照图2、图3和图9,副输出杆301远离副油缸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辅助床板302,副输出杆301游离端与第一辅助床板302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组件8;第一辅助床板302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二辅助床板302-1;
81.调节组件8包括:安装于第一辅助床板302下表面的安装座801,安装座80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82.设置于两个安装座801之间的限位柱802;
83.以及用于连接副输出杆301和安装座801的螺杆8和螺母803,即副输出杆301置于两个安装座801之间,螺杆8依次穿过安装座801和副输出杆301,并在螺杆8两端旋紧螺母803进行紧固;
84.其中一个螺母803外壁连接有力臂803-1;
85.具体的,副输出杆301与第一辅助床板302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法兰,第一辅助床板302通过安装法兰和螺钉固定安装于副输出杆301端部;
86.更为具体的,由于调节组件8的设置,当两个螺母803均与螺杆8旋紧时,即实现对于安装座801和副输出杆301之间的相对固定,当两个螺母803均与螺杆8松动时,即可实现第一辅助床板302和副输出杆301相对于安装座801的转动,即对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患者由辅助床板上滑至检查床101上,且设置有力臂803-1用于降低医护人员旋紧螺栓的体力消耗,医护人员手持力臂803-1远离螺母803的一端,通过杠杆原理即可降低旋动螺母803的体力消耗;
87.为了避免第一辅助床板302和副输出杆301相对于安装座801的转动角度过大,位于两个安装座801之间且位于副输出杆301两侧,设置有限位柱802,用于限制附输出杆301的转动角度,进而避免由于辅助床板的偏转角度过大导致的患者从床上跌落,造成损伤;
88.请参照图3、图4,第一辅助床板302与第二辅助床板302-1连接处设置有加强部,用于加强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在展开状态下的抗应力强度;
89.加强部包括设置于第一辅助床板302下方的第一支柱303,以及设置于第二辅助床板302-1下方的第二支柱304,第二支柱304为“l”型柱且其远离第二辅助床板302-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球,第一支柱303侧壁嵌入设置有半球形凹槽;
90.具体的,加强部的数量设置为至少4个,用于降低第二床板向第一床板施加的垂直压应力;
91.更为具体的,橡胶球和半球形凹槽用于降低第二辅助床板302-1翻转至第一辅助床板302两侧时的冲击力,避免长期使用时,第一辅助床板302与第二辅助床板302-1连接处受冲击松动或损坏,从而导致接下来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9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安装台2移动至或固定安装于检查床101一侧的地面上,检查滑块202位于滑槽201内的滑动是否顺畅,翻转检查第二辅助床板302-1和第一辅助床板302的转动是否流畅,人力踩踏第一踩踏板401,释放制动部4,即滑块202与滑槽201可以进行相对位移,手动推动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检查制动部4是否可以完成对于滑块202相较于滑槽201的相对限位,踩踏第二踩踏板402并人力推动滑块202,检查是
否可以实现对于制动部4的释放;
93.对于能够自主行走的患者,将两个第二辅助床板302-1均翻转至第一辅助床板302上,释放制动部4,将滑块202沿滑槽201位移至磁共振主体1一侧,并通过上述折叠安装台2、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的方法,将安装台2、第一副安装台2-1和第二副安装台2-2折叠为踏板,供身高较低或行动不便的患者踩踏,并攀爬至检查床101上,即可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94.针对于无法自主行走的患者,医护人员将患者的移动病床推至安装台2一侧,拉动第一辅助床板302,至滑块202处于滑槽201中部,展开第二辅助床板302-1;
95.调节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的高度,具体操作为:启动主液压缸,主液压缸可以升降,带动主输出杆204竖向位移,由于第一辅助床板302与主输出杆204通过副油缸3和副输出杆301连接,即实现对于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高度的调节,启动副液压缸,带动副输出杆301位移,由于第一辅助床板302与副输出杆301固定连接,即实现对于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与主油缸203水平距离的调节;
96.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高度调节完成后,将患者移动至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组合的床板上;
97.确认患者已平躺于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形成的床板上,医护人员推动床板一端,由于转动组件205的设置,床板绕主油缸203输出端的主输出杆204转动,至磁共振检查床101上,重复上述调节床板竖向高度和水平位置的操作,将患者由床板移动至检查床101上;
98.具体的,移动患者至床板上包含两种方法;
99.其一,进一步的调整患者所躺的可移动病床的位置,固定可移动病床(常规可移动病床均具备制动组件),并通过制动部4固定滑块202的位置,启动主油缸203,带动主输出杆204位移,带动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进行竖向位移,调节两个辅助床板与患者平躺的可移动病床的床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启动副油缸3,带动副输出杆301探出,带动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位移,至第一辅助床板302与第二辅助床板302-1的一边与患者平躺的可移动病床侧边接触,辅助患者翻身,直至患者翻滚至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上;
100.上述主油缸203和副油缸3源于现有技术,主油缸203和副油缸3均用于输出直线的推力,其控制方法、具体结构、安装方式和工作原理均源于现有技术,不对其做具体描述;
101.其二,此方法相对于上述将患者移动至床板上的方法中,区别在于将第一辅助床板302和第二辅助床板302-1插入患者身下,以及当辅助床板置于检查床101上方时,医护人员采用上述调节组件8的使用方法对辅助床板相较于检查床101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患者由辅助床板上滑至检查床101上,对于部分重症的、移动不便、或由于疼痛不适合移动的患者,无需患者翻身,相对提升使用舒适性,;
102.具体的,制动固定安装台2的操作为:踩下第一踩踏板401,第一踩踏板401通过滑动组件403和第二支杆404带动锥形块406位移,锥形块406接触滑槽201上表面,即增大滑块202与滑槽201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现限位,而滑动组件403位移即带动限位杆502位移,由于连杆501转动设置于第二盲槽504内侧,限位杆502向下位移过程中,接触并拨动连杆501转动,即限位杆502位移至连杆501下方,此时连杆501受第二弹簧503的输出压力复位,医护
人员即便不向第一踩踏板401施力,在限位杆502和连杆501的限位下,限位组件也无法在第一弹簧405的作用下向上位移,即锥形块406无法脱离滑槽201上端面,即完成制动;
103.释放对安装台2的制动操作为:基于上述制动操作,医护人员踩踏第二踩踏板402,即带动连杆501转动,当连杆501转动至
°
以上时,即不对限位杆502产生阻挡,滑动组件403在第一弹簧405的作用下回弹,带动锥形块406脱离滑槽201上表面,即回复滑块202与滑槽201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完成对于安装台2的解除制动;
104.更为具体的,第二弹簧503向连杆501的施力能否抵抗第一弹簧405通过滑动组件403向限位杆502的施力,可通过更换不同压力的弹簧实现,无需考虑弹簧大小、圈数、应力值等参数,此处源于机械领域公知常识,通过计算即可获得;
105.上述将患者从床板上位移至检查床101上的操作、将患者由检查床101移动至床板上,以及将患者由床板上移动至可移动病床上,均采用上述将患者从可移动病床上移动至床板上的操作,区别在于调节主油缸203、副油缸3以及制动部4的启闭;
106.本发明通过床板和油缸的配合,实现对于患者的半自动化转运,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尤其是对于无法自主行走或无自理能力的患者,仅需一位医护人员就可以将患者由病床转移至检查床101上,且无需消耗较多体力,降低人力需求,且相较于多位医护人员和家属搀扶,本装置具备更快的转移速度,降低磁共振检查整体时间,而针对于具备自主行走能力的患者,可将本装置包括的床折叠,通过安装台2收纳至磁共振主体1一侧,以免对患者攀爬检查床101过程造成影响和干扰。
10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