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74704发布日期:2023-03-08 03:3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是与眼睛检测装置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2.一般而言,传统的眼睛检测装置中所设置的预设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的位置通常为固定的(例如左右两侧)。在正常的情况下,眼睛检测装置的预设光源会在受测者的眼睛的可视范围内,以提供光源以引导眼睛进行检测。在眼睛检测装置对受测者的眼睛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眼睛检测装置有时需移动以调整眼睛检测装置与受测者的眼睛之间的距离。
3.然而,当眼睛检测装置朝向受测者的眼睛移动时,由于眼睛检测装置与受测者的眼睛的距离缩短,导致眼睛检测装置的两个预设光源很可能都会落在受测者的眼睛的可视范围之外,使得受测者的眼睛需要一次转动相当大的角度,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
5.依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于此实施例中,引导固定方法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对眼睛进行检测之期间。眼睛检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预设光源及第二预设光源。引导固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于第一预设光源与第二预设光源之间设置至少一虚设光源;(b)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改变时,由虚设光源发光以引导眼睛的注视;以及(c)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停止改变时,切换为由第一预设光源及/或第二预设光源发光以引导眼睛的注视。
6.于一实施例中,步骤(b)中的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改变是指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缩短。
7.于一实施例中,眼睛检测装置朝向眼睛移动致使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缩短。
8.于一实施例中,若眼睛至第一预设光源的视线与眼睛至第二预设光源的视线之间的夹角为原始转动角度,则眼睛从注视第一预设光源发光改变为注视虚设光源发光所转动的第一转动角度以及眼睛从注视虚设光源发光改变为注视第二预设光源发光所转动的第二转动角度均小于原始转动角度,致使眼睛不需一次转动太大的角度。
9.于一实施例中,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尚未改变时,第一预设光源位于眼睛的可视范围内。
10.于一实施例中,在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改变的期间,虚设光源位于眼睛的可视范围内。
11.于一实施例中,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停止改变时,第一预设光源及/或第
二预设光源位于眼睛的可视范围内。
12.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光源、第二预设光源及虚设光源为彼此直线排列。
13.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光源、第二预设光源及虚设光源为彼此斜排。
14.于一实施例中,虚设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
15.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眼睛检测装置与受测者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期间,本发明的引导固定方法会切换为由设置于第一预设光源与第二预设光源之间的虚设光源提供光源来引导受测者的眼睛的注视,可有效避免受测者的眼睛一次转动太大的角度,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
16.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17.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的流程图。
18.图2a为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尚未改变时,第一预设光源位于眼睛的可视范围内的示意图。
19.图2b为在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改变的期间,虚设光源位于眼睛的可视范围内的示意图。
20.图2c为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停止改变时,第二预设光源位于眼睛的可视范围内的示意图。
21.图3a及图3b为根据两光点来判断眼睛检测装置与受测者的眼睛之间是否已达到适当的工作距离的示意图。
22.图4a为第一预设光源、第二预设光源及虚设光源彼此直线排列的示意图。
23.图4b为第一预设光源、第二预设光源及虚设光源为彼此斜排的示意图。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5.s10~s14...步骤
26.ed...眼睛检测装置
27.eye...眼睛
28.ls1...第一预设光源
29.ls2...第二预设光源
30.dm...虚设光源
31.d...距离
32.r...可视范围
33.d’...距离
34.m...光点
35.n...光点
具体实施方式
36.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并在附图中说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37.依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于此实施例中,引导固定方法是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对受测者的眼睛进行检测的期间,但不以此为限。眼睛检测装置可提供一种或多种的眼睛检测功能,且其至少包括第一预设光源及第二预设光源。
38.图1为根据此实施例的应用于眼睛检测装置的引导固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此实施例的引导固定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
39.步骤s10:于第一预设光源与第二预设光源之间设置至少一虚设光源;
40.步骤s12: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改变时,由虚设光源发光以引导眼睛的注视;以及
41.步骤s14:当眼睛检测装置至眼睛的距离停止改变时,切换为由第一预设光源及/或第二预设光源发光以引导眼睛的注视。
42.于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光源、第二预设光源及虚设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或其他形式的光源,并无特定的限制。步骤s12所述眼睛检测装置至受测者的眼睛的距离改变,可例如为眼睛检测装置朝向受测者的眼睛移动致使眼睛检测装置至受测者的眼睛的距离缩短,但不以此为限。
43.需说明的是,由于虚设光源为设置于第一预设光源与第二预设光源之间,因此,假设受测者的眼睛至第一预设光源的视线与受测者的眼睛至第二预设光源的视线之间的夹角为原始转动角度,则受测者的眼睛从注视第一预设光源发光改变为注视虚设光源发光所转动的第一转动角度以及受测者的眼睛从注视虚设光源发光改变为注视第二预设光源发光所转动的第二转动角度均会小于原始转动角度,致使受测者的眼睛无需转动太大的角度。
44.于一实施例中,眼睛检测装置ed可设置有距离侦测器来侦测眼睛检测装置ed与受测者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是否改变,但不以此为限。当距离侦测器侦测眼睛检测装置ed与受测者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改变时,眼睛检测装置ed即切换成由设置于第一预设光源与第二预设光源之间的虚设光源发光,以引导受测者的眼睛的注视。反之,眼睛检测装置ed切换回由第一预设光源及/或第二预设光源发光,以引导受测者的眼睛的注视。
45.于一实施例中,当眼睛检测装置至受测者的眼睛的距离尚未改变时,第一预设光源位与受测者的眼睛的可视范围内。在眼睛检测装置至受测者的眼睛的距离改变的期间,虚设光源位与受测者的眼睛的可视范围内。当眼睛检测装置至受测者的眼睛的距离停止改变时,第一预设光源及/或第二预设光源位与受测者的眼睛的可视范围内。
46.举例而言,如图2a所示,当眼睛检测装置ed至受测者的眼睛eye的距离d尚未改变时,眼睛检测装置ed的第一预设光源ls1位与受测者的眼睛eye的可视范围r内,此时眼睛检测装置ed为由第一预设光源ls1发光,以提供光源来引导受测者的眼睛eye的注视。
47.如图2b所示,当眼睛检测装置ed朝向受测者的眼睛eye移动时,在眼睛检测装置ed至受测者的眼睛eye的距离改变的期间,眼睛检测装置ed为切换成由设置于第一预设光源ls1与第二预设光源ls2之间的虚设光源dm发光,以引导受测者的眼睛eye的转动注视。此时,受测者的眼睛eye不需转动太大的角度。需说明的是,在眼睛检测装置ed至受测者的眼睛eye的距离改变的期间,第一预设光源ls1及第二预设光源ls2可能会位与受测者的眼睛eye的可视范围r之外,但不以此为限。
48.如图2c所示,当眼睛检测装置ed停止朝向眼睛eye移动,亦即眼睛检测装置ed至眼睛eye的距离变为d’而停止改变时,眼睛检测装置ed切换成由第二预设光源ls2发光,以引导受测者的眼睛eye的转动注视。此时,受测者的眼睛eye不需一次转动太大的角度。
49.如图3a及图3b所示,图3a中的光点m与光点n是作为工作距离的侦测目的,当光点m与光点n位于眼睛eye的可视范围r内的左右对称位置且聚焦时,代表眼睛检测装置ed与受测者的眼睛eye在x、y、z三轴向上的相对距离已达到适当的工作距离。
50.当受测者的眼睛eye转动时,光点m与光点n也会随之移动,一旦如同现有技术中的受测者的眼睛eye一次转动太大的角度,则光点m及/或光点n很可能会跑出眼睛eye的可视范围r之外,如图3b所示。因此,如图2a至图2c所示,本发明通过虚设光源dm的设置,使得受测者的眼睛eye不需一次转动太大的角度,故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光点m及/或光点n跑出眼睛eye的可视范围r之外的情形发生。
51.于实际应用中,眼睛检测装置ed的第一预设光源ls1、第二预设光源ls2及虚设光源dm可依照实际需求而采用不同排列方式。举例而言,如图4a所示,第一预设光源ls1、第二预设光源ls2及虚设光源dm可彼此直线排列;如图4b所示,第一预设光源ls1、第二预设光源ls2及虚设光源dm可彼此斜排。
52.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眼睛检测装置与受测者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期间,本发明的引导固定方法会切换为由设置于第一预设光源与第二预设光源之间的虚设光源提供光源来引导受测者的眼睛的注视,可有效避免受测者的眼睛一次转动太大的角度,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