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56105发布日期:2022-09-07 14:3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当前,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更加关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不断变化,亚健康群体日益增加,公众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养生则是为了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这些与人们当前的需求相契合。
3.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4.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看,在中国专业养生服务方面,中医养生必将是养生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医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其养生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食膳、药膳、针灸、按摩、气功五大类,此外还有心理养生等方法。当然,中医养生也需要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等。我国有1/3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医养生行业市场将逐渐发展起来。
5.而现有的中医养生行业市场,目前还没有关于时间和体质、脏腑相关的中医养生理论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方法及系统。
7.第一方面,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方法,步骤包括:
8.获取时间转换值;
9.获取体质转换值和养生种类转换值;
10.根据所述时间转换值、体质转换值以及养生种类转换值计算得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11.根据所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并判断养生适宜性。
12.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时间转换值,具体包括:
13.获取时间数据;
14.根据所述时间数据得到对应的节气和时辰;
15.根据所述节气获取节气转换值,根据所述时辰获取时辰转换值。
16.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体质转换值和养生种类转换值,具体包括:
17.获取用户体质和待判断养生种类;
18.根据所述用户体质获取体质转换值,根据所述待判断种类获取养生种类转换值。
1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时间转换值、体质转换值以及养生种类转换值计算得到
养生种类适应性值,具体为:
20.根据所述节气转换值、养生种类转换值以及体质转换值计算得到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21.根据所述时辰转换值、养生种类转换值以及体质转换值计算得到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2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具体为:
23.根据计算公式r=n*0.6+m*0.4,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
24.其中,r为养生适宜性偏差值,n为节气养生种类适宜性值,m为时辰养生种类适宜性值。
25.第二方面,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系统,包括:
26.第一转换模块:用于获取时间转换值;
27.第二转换模块:用于获取体质转换值和养生种类转换值;
28.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转换值、体质转换值以及养生种类转换值计算得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29.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并判断养生适宜性。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31.获取时间数据;
32.根据所述时间数据得到对应的节气和时辰;
33.根据所述节气获取节气转换值,根据所述时辰获取时辰转换值。
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35.获取用户体质和待判断养生种类;
36.根据所述用户体质获取体质转换值,根据所述待判断种类获取养生种类转换值。
3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38.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39.根据所述节气转换值、养生种类转换值以及体质转换值计算得到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40.根据所述时辰转换值、养生种类转换值以及体质转换值计算得到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4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42.根据计算公式r=n*0.6+m*0.4,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
43.其中,r为养生适宜性偏差值,n为节气养生种类适宜性值,m为时辰养生种类适宜性值。
4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将节气、时辰、体质以及养生种类转换为具体数值进行对应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通过养生适应性偏差值的大小来判断时间对不同体质人群和养生种类的适宜性,为用户提供了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帮助用户在不同时间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4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方法流程图;
47.图2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系统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9.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50.如图1所示,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方法,步骤包括:
51.s1:获取时间转换值;
52.具体地,获取特定的时间数据,该时间数据可以为当前时间,也可以为任意一个时间,时间格式为至少包括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值,如时间数据可以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某秒,也可以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还可以为某月某日某时。根据时间数据从24个节气和12个时辰中,得到该时间所对应的节气和时辰,再根据节气对应表1获取节气转换值j,根据时辰对应表2获取时辰转换值s。
53.节气转换值芒种、夏至5小寒、大寒12立夏、小满4立春、雨水1白露、秋分8惊蛰、春分2小暑、大暑6清明、谷雨3寒露、霜降9立冬、小雪10大雪、冬至11立秋、处暑7
54.表1节气转换值对应表
55.时辰转换值午5丑12
巳4寅1酉8卯2未6辰3戌9亥10子11申7
56.表2时辰转换值对应表
57.s2:获取体质转换值和养生种类转换值;
58.具体地,获取用户体质和待判断养生种类,其中,体质分为九大体质,包括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以及特禀型,养生种类包括养心、养肝、养脾、养肺、养肾、养大肠、养小肠、养胃、养心包、养三焦、养胆以及养膀胱。每种体质和每种养生种类均对应了不同的计算值,将体质和养生种类转换为方便计算的数值,即根据用户体质对应表3获取体质转换值t,根据想要进行判断的养生种类对应表4获取养生种类转换值y。
59.[0060][0061]
表3体质转换值对应表
[0062]
[0063][0064]
表4养生种类转换值对应表
[0065]
s3:根据所述时间转换值、体质转换值以及养生种类转换值计算得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0066]
具体地,根据节气转换值j、养生种类转换值y以及体质转换值t计算得到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n,计算公式为:
[0067]
n=|j-y|*t
[0068]
如果n》6,则n=12-n
[0069]
根据时辰转换值s、养生种类转换值y以及体质转换值t计算得到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m,计算公式为:
[0070]
m=|s-y|*t
[0071]
如果m》6,则m=12-m
[0072]
其中,j为节气转换值,s为时辰转换值,y为养生种类转换值,t为体质转换值,n为节气养生种类适宜性值,m为时辰养生种类适宜性值。
[0073]
s4:根据所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并判断养生适宜性;
[0074]
具体地,得到节气养生种类适宜性值n和时辰养生种类适宜性值m后,根据计算公式r=n*0.6+m*0.4,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r。r为0表示偏差值最小,即适宜性最好,r越大表示偏差值越大,表明该体质与待判断养生类型适宜性越差,r越小表示偏差值越小,表明与待判断养生类型适宜性越好。
[0075]
例如,判断2021年7月6日中午12点30分对气虚型体质人群的养心适宜性,计算过程如下:
[0076]
s11:根据时间得到对应的节气和时辰,即2021年7月6日中午12点30分所对应的节气为夏至,查表1可得节气转换值j=5,所对应的时辰为午时,查表2可得时辰转换值s=5。
[0077]
s21:对应表3可得气虚型体质人群的体质转换值t=1,对应表4可得养心型对应的养生种类转换值y=5。
[0078]
s31:根据节气转换值j、养生种类转换值y以及体质转换值t计算得到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n,即
[0079]
n=|j-y|*t=|5-5|*1=0
[0080]
根据时辰转换值s、养生种类转换值y以及体质转换值t计算得到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m,即
[0081]
m=|s-y|*t=|5-5|*1=0
[0082]
s41:根据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n和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m,计算得到养生适宜性偏差值r,即
[0083]
r=n*0.6+m*0.4=0*0.6+0*0.4=0
[0084]
因此,2021年7月6日中午12点30分对气虚型体质人群的养心适宜性偏差值为0,表明养心适宜性最好。
[0085]
例如,判断2021年1月1日上午10点30分对阴虚型体质人群的养肾适宜性,计算过程如下:
[0086]
s12:根据时间得到对应的节气和时辰,即2021年1月1日上午10点30分所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查表1可得节气转换值j=11,所对应的时辰为巳时,查表2可得时辰转换值s=4。
[0087]
s22:对应表3可得阴虚型体质人群的体质转换值t=1,对应表4可得养肾型对应的养生种类转换值y=8。
[0088]
s32:根据节气转换值j、养生种类转换值y以及体质转换值t计算得到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n,即
[0089]
n=|j-y|*t=|11-8|*1=3
[0090]
根据时辰转换值s、养生种类转换值y以及体质转换值t计算得到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m,即
[0091]
m=|s-y|*t=|4-8|*1=4
[0092]
s42:根据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n和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m,计算得到养生适宜性偏差值r,即
[0093]
r=n*0.6+m*0.4=3*0.6+4*0.4=3.4
[0094]
因此,2021年1月1日上午10点30分对阴虚型体质人群的养肾适宜性偏差值为3.4,表明养肾适宜性一般。
[0095]
本发明通过将节气、时辰、体质以及养生种类转换为具体数值进行对应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通过养生适应性偏差值的大小来判断时间对不同体质人群和养生种类的适宜性,为用户提供了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帮助用户在不同时间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0096]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时间判断中医养生种类和适宜性的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0097]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获取时间转换值;
[0098]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获取体质转换值和养生种类转换值;
[0099]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转换值、体质转换值以及养生种类转换值计算得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0100]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并判断养生适宜性。
[010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0102]
获取时间数据;
[0103]
根据所述时间数据得到对应的节气和时辰;
[0104]
根据所述节气获取节气转换值,根据所述时辰获取时辰转换值。
[01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0106]
获取用户体质和待判断养生种类;
[0107]
根据所述用户体质获取体质转换值,根据所述待判断种类获取养生种类转换值。
[01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0109]
根据所述节气转换值、养生种类转换值以及体质转换值计算得到节气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0110]
根据所述时辰转换值、养生种类转换值以及体质转换值计算得到时辰养生种类适应性值。
[01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0112]
根据计算公式r=n*0.6+m*0.4,计算得到养生适应性偏差值;
[0113]
其中,r为养生适宜性偏差值,n为节气养生种类适宜性值,m为时辰养生种类适宜性值。
[011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