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禁用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84609发布日期:2022-10-12 12:2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失禁用品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可以为失禁裤、失禁垫、轻度卫生巾,特别涉及一种男女通用的失禁用品。


背景技术:

2.目前,全球有数百万的成年人因糖尿病、怀孕、分娩、更年期、前列腺、盆腔手术、肥胖等因素而出现尿失禁病症,失禁人群已经不仅仅出现在老年人中,在上班族中也越来越常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可能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尿失禁除了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尴尬的情境,因此,全国各大卫生吸收用品公司开始对失禁用品进行了研究。
3.但现有的失禁用品的生产过程中粉尘较多,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现有的失禁用品的吸收性能较差,不能保证尿液被快速吸收,使得表层的干爽性较差,与人体接触易造成接触部位透气性差;另外还会发生尿液渗漏和存在异味的现象;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究一种吸收性好、干爽性且防侧漏和防异味的失禁卫生吸收用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失禁用品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收用品具有液体下渗速度快、吸收性好、干爽性好、防异味和防侧漏的优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失禁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用品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透液性表层、导流层、吸收芯体和透气底层;
6.所述导流层包括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所述第一导流层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层之上;
7.所述第一导流层上设有打孔结构;所述第二导流层上复合有凉爽因子;所述吸收芯体的两侧均设有压缝;所述压缝中均复合有抑菌因子。
8.优选地,所述透液性表层为细旦热风无纺布,所述细旦热风无纺布的单丝纤度为0.5~2.5旦。
9.优选地,所述透液性表层的两侧还设有立体护围。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层为pe膜;所述打孔结构贯穿所述第一导流层;
11.所述打孔结构的孔型为选自漏斗形、圆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心形或波浪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打孔结构的孔型优选为漏斗形;
12.所述打孔结构的孔径为2~5mm。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层为聚丙烯木浆无纺布;
14.所述凉爽因子复合于所述第二导流层的下表面;
15.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凉爽因子的复合量为所述第二导流层质量的 0.1~0.5%。
16.优选地,所述凉爽因子包括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其中,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的重量比为(0.1~0.5):(0.5~3)。
17.优选地,所述失禁用品还包括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用于包裹所述吸收芯体;所述包
裹层为高吸水树脂复合纸。
18.优选地,所述吸收芯体包括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所述第一吸收层为偶数层。
19.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吸收层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之间。
20.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层为无尘纸,所述第二吸收层由蓬松无纺布和高吸水树脂复合得到。
21.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吸收层中的所述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复合有高吸水树脂。
22.优选地,所述压缝的形状为选自长方形、弧形或波浪形中的至少一种;
23.所述压缝的长度为3~20cm,宽度为0.5~2.5mm。
24.优选地,所述抑菌因子为三七和芦荟;所述三七和芦荟的重量比为 (2.5~3.5):(0.5~1.5)。
25.优选地,所述透气底层采用聚乙烯膜制成,所述透气底层上设有压点结构。
26.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1)制备吸收芯体;在所述吸收芯体的两侧进行压缝处理,并在压缝中复合抑菌因子;
28.(2)制备导流层;在pe打孔膜上设置打孔结构,得到第一导流层;在聚丙烯木浆无纺布的下表面复合凉爽因子,得到第二导流层,将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胶黏复合,得到所述导流层;
29.(3)采用包裹层对所述吸收芯体进行全包裹,在所述包裹层的上表面依次复合所述导流层、透液性表层和立体护围,在所述包裹层的下表面复合透气底层,得到所述失禁用品。
3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1)本发明提供的失禁用品,采用双导流层结构,第一导流层上设有打孔结构,第二导流层上复合有凉爽因子,双导流层结构不仅能够使液体快速下渗和扩散至吸收芯体,而且还能有效防止液体反渗至透液性表层,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用品的干爽性,同时还能给人以清凉感,进一步提高了透液性表层的舒适度;
32.(2)本发明提供的失禁用品,吸收芯体采用无尘纸、蓬松无纺布和高吸水树脂的复合结构,并在吸收芯体的两侧设置压缝,使得该吸收芯体能够快速吸收液体,并且能够起到阻流的作用,防止液体渗漏到吸收芯体之外;
33.(3)本发明提供的失禁用品,吸收芯体的两侧设有压缝,并在压缝中复合抑菌因子,从而赋予了吸收芯体高吸收性能、阻流功能以及抑菌祛味性能,达到了三效合一的效果;
34.(4)本发明提供的失禁用品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较高,而且能够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失禁用品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失禁用品的导流层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失禁用品的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失禁用品的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失禁用品的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40.图中:100:透液性表层;200:导流层;201:第一导流层;202:第二导流层;300:吸收芯体;301:第一吸收层;302:第二吸收层;400:包裹层;500:透气底层;600:立体护围。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失禁用品,其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失禁用品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透液性表层100、导流层200、吸收芯体300 和透气底层500;
43.所述导流层200包括第一导流层201和第二导流层202,所述第一导流层201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层202之上,与所述透液性表层100的下表面相贴;
44.所述第一导流层201上设有打孔结构;所述第二导流层202上复合有凉爽因子;
45.如图3至5所示,所述吸收芯体300的两侧均设有压缝,所述压缝用于促进液体下渗;
46.所述压缝中均复合有抑菌因子,所述抑菌因子用于抑菌祛味。
47.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无纺布等作为导流层,会使得导流层中的液体不能及时下渗和扩散,并且在受压后,导流层中的液体会存在反渗的现象,从而降低透液性表层的干爽性,使得使用者的舒适度下降;本发明采用双层结构作为导流层,并在第一导流层上设置打孔结构,利用第一导流层优异的隔液能力和打孔结构,不仅能够保证表层的液体快速下渗至吸收芯体中,并且导流层中的液体受压后不会反渗,使得表层的干爽性大大提升;另外,第二导流层上凉爽因子的设置还能够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透液性表层的舒适度。
48.为了进一步促进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如图3至5所示,本发明在吸收芯体的两侧设置了压缝;该压缝可以设置在吸收芯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也可以设置在吸收芯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本发明中的压缝除了能够加快液体的吸收速度之外,还能够起到防止液体渗漏得到吸收芯体之外的作用,当压缝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时,能够防止液体侧漏,当压缝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侧时,能够防止液体后漏;当然,压缝也可以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和宽度方向的两侧,这时,吸收芯体可以兼具防侧漏和防后漏的功能。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在压缝中复合了抑菌因子,为了防止抑菌因子发生错位或脱落,本发明中的压缝不贯穿吸收芯体,压缝的深度优选为2~4mm(例如,可以为 2mm、2.5mm、3mm、3.5mm或4mm),抑菌因子的存在不仅不会对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产生影响,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因尿液聚集产生的异味,抑制细菌的滋生。
49.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液性表层100为细旦热风无纺布,所述细旦热风无纺布的单丝纤度为0.5~2.5旦(例如,可以为0.5旦、1旦、1.5 旦、2旦或2.5旦),该单丝纤度的细旦热风无纺布较为柔软,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舒适度高,而且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从
而避免液体停留在透液性表层,影响表层的干爽性能。
50.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液性表层100的两侧还设有立体护围 600,所述立体护围600用于防止液体渗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立体护围可以由透液性表层向上翻转折叠得到,也可以采用拒水无纺布折叠后复合在透液性表层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优选地,本发明中的立体护围中还复合有橡筋。
51.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流层201为pe膜;所述打孔结构贯穿所述第一导流层20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一导流层采用pe打孔膜,由pe膜(聚乙烯薄膜)加上特殊的微孔构成的化学纤维材料,具有透水速率较快,液体不易回渗的特点,以其作为第一导流层不仅能够提高导流层的吸液速度和扩散速度,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发生反渗;另外,由于该无纺布具备一定的挺度,因此能够防止导流层中的打孔结构发生变形,从而有效避免对吸液性能和扩散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发明中的聚乙烯膜可以通过市面上购买获得;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打孔结构的孔型为选自漏斗形、圆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心形或波浪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打孔结构的孔径为2~5mm(例如,可以为2mm、2.5mm、3mm、3.5mm、4mm、 4.5mm或5mm);在本发明中,打孔结构是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导流层中的,并且所述打孔结构贯穿所述第一导流层,所述打孔结构的孔型优选为上孔径大,下孔径小的漏斗形,当孔型为漏斗形时,上孔径为3~5mm(例如,可以为3mm、3.5mm、4mm、4.5mm或5mm),下孔径为2~3mm(例如,可以为2mm、2.5mm或3mm),该孔型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导流层的导流扩散性能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液体发生反渗;当孔型为非圆形时,孔型的孔径均是以非圆形的外切圆孔径进行表示。
52.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流层202为聚丙烯木浆无纺布;本发明中聚丙烯木浆无纺布主要是由木浆形成的湿纤维网与聚丙烯无纺布退卷形成的底层基布通过水刺工艺水刺复合成型,该无纺布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其与第一导流层的打孔的pe膜相互配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导流层优异的导液性能、扩散性能以及抗反渗性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卫生用品的舒适度,本发明还在第二导流层上复合了凉爽因子,具体将凉爽因子粉末研磨至120目以下并按比例混合,并在第二导流层下表面喷上热熔胶后将凉爽因子均匀撒至第一导流层下表面。在本发明中凉爽因子优选为复合于第二导流层的下表面,如此能够有效避免导流层中的凉爽因子发生渗漏;并且凉爽因子的复合量为所述第二导流层质量的0.1~0.5%(例如,可以为0.1%、 0.2%、0.3%、0.4%或0.5%),在上述范围内既能够进一步增加卫生用品的舒适度,也不会对卫生吸收用品的吸液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53.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凉爽因子包括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其中,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的重量比为(0.1~0.5):(0.5~3)(例如,可以为0.1:0.5、0.1:1、0.1:2、0.1:3、0.3:0.5、0.3:1、0.3:2、0.3:2.5、0.5:0.5、 0.5:1、0.5:2或0.5:3);在本发明中,凉爽因子包括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具有清热解毒和消炎止痛的功效,将二者采用上述比例进行混合后复合于第二导流层的下表面,不仅不会对吸收用品的吸液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能够给人以清凉的感觉,防止长期佩戴产生闷热,进一步提高卫生吸收用品的舒适度。
54.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失禁用品还包括包裹层400,所述包裹层400用于包裹所述吸收芯体300;所述包裹层400为高吸水树脂复合纸。
55.本发明中采用高吸水树脂复合对吸收芯体进行包裹,因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具有优
异的吸液能力和锁液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用品的吸液量。高吸水树脂复合纸是由湿法造纸过程中将高吸水树脂颗粒均匀分布在两层原纸层之间得到,本发明中,包裹层的克重为20~300g/m2,优选为70~150g/m2。
56.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收芯体300包括第一吸收层301和第二吸收层302;所述第一吸收层301为偶数层。
57.根据一些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吸收层302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301之间。
58.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吸收层301为无尘纸,所述第二吸收层302由蓬松无纺布和高吸水树脂复合得到。
59.根据一些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吸收层302中的所述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复合有高吸水树脂。
60.本发明中的吸收芯体为复合结构,包括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并且第一吸收层为偶数层,例如,可以为2层或4层;第一吸收层为无尘纸,第二吸收层为蓬松无纺布和高吸水树脂的复合结构,将第二吸收层夹在两层第一吸收层之间,之后进行喷胶复合,即得到本发明中的吸收芯体。分别在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喷胶后,将高吸水树脂颗粒均匀的撒至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即得到本发明中的第二吸收层;蓬松无纺布即为在0.1~0.5kpa压力测试条件下,压缩率超过20%的无纺布,采用该无纺布与高吸水树脂进行复合,不仅能够提高吸收芯体的吸液性能,而且能够增加吸收芯体的柔软性。
61.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吸收芯体中,以重量分数计,高吸水树脂为55%~81.5%,无尘纸为10~25%、蓬松无纺布为8%~15%,喷胶量为0.5%~5%;若高吸水树脂的含量低于上述范围,则会导致吸收芯体的干爽性变差,若无尘纸、蓬松无纺布和喷胶量的含量高于上述范围,不仅会导致吸收芯体的反渗量增加,也会提高成本。
62.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缝的形状为选自长方形、弧形或波浪形中的至少一种;
63.所述压缝的长度为3~20cm(例如,可以为3cm、5cm、8cm、10cm、12cm、 15cm、18cm或20cm),宽度为0.5~2.5mm(例如,可以为0.5mm、0.8mm、 1.0mm、1.5mm、2mm或2.5mm)。
64.在本发明中,压缝是对称分布在吸收芯体的两侧,如图3至5所示,每侧压缝的条数可以为1条、2条或3条,当压缝位于长度方向两侧和宽度方向两侧时,压缝的缝宽相同,但压缝的长度不相同,在本发明中,当压缝设置在吸收芯体宽度方向的两侧时,压缝的长度为8~20cm,优选为15~20cm (例如15cm,16cm,17cm,18cm,19cm或20cm),当压缝设置在吸收芯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时,压缝的长度为3~8cm,优选为3~5cm(例如3cm,4cm,或5cm),如此能够使得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和阻流效果最佳。
65.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抑菌因子为三七和芦荟;所述三七和芦荟的重量比为(2.5~3.5):(0.5~1.5)(例如,可以为2.5:0.5、3:1、2.5: 1、3:1.5、3.5:0.5、3.5:1或3.5:1.5)。
66.一般来讲,现有技术容易想到的是在吸收芯体上设置压缝来提高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然而本发明首次在吸收芯体的压缝的缝隙中复合抑菌因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发明在压缝的缝隙中复合抑菌因子后,不仅不会降低吸收芯体的吸收速度,而且能够赋予吸收芯体良好的抑菌祛味效果,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吸收用品在吸收大量尿液后,也不会产
生难闻的气味;本发明通过在吸收芯体中设置压缝,并在压缝中复合抑菌因子,从而赋予了吸收芯体高吸收性能、阻流功能以及抑菌祛味性能,达到了三效合一的效果。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抑菌因子包括但不限于三七和芦荟,根据实际抑菌祛味需求,也可以选自其他种类的抑菌因子,例如金银花、艾草或丁香等,本发明中抑菌因子优选为三七和芦荟,二者均具有抑菌祛味的功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吸液能力,将二者进行混合复合于压缝的缝隙中,并通过控制二者的重量比,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二者的协同配合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而且能够使得吸收芯体具备优异的抑菌祛味效果,当三七和芦荟的重量比低于或高于上述范围时,均会对吸收芯体的抑菌祛味和吸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本发明中,压缝中复合抑菌因子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抑菌因子研磨至110~130目混合后进行喷胶,之后将其复合于压缝的缝隙中;其中,喷胶量为2~8g/m2,若抑菌因子的目数过高则会对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两种抑菌因子不易混合,若喷胶量过高也会对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产生不利影响。
68.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气底层500采用聚乙烯膜制成,所述透气底层500上设有压点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透气底层为透气不透水的聚乙烯膜,如此能够在保证透气性的基础上,有效避免漏液。
6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0.(1)制备吸收芯体300;在所述吸收芯体的两侧进行压缝处理,并在压缝中复合抑菌因子;
71.吸收芯体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分别在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复合高吸水树脂,得到第二吸收层302;将所述第二吸收层302复合于第一吸收层301之间,得到吸收芯体;之后在吸收芯体的两侧进行压缝处理,并将抑菌因子复合在压缝中;
72.(2)制备导流层200;在pe打孔膜上设置打孔结构,得到第一导流层 201;在聚丙烯木浆无纺布的下表面复合凉爽因子,得到第二导流层202,将第一导流层201和第二导流层202胶黏复合,得到所述导流层200;
73.(3)采用包裹层400对所述吸收芯体300进行全包裹,在所述包裹层 400的上表面依次复合所述导流层200、透液性表层100和立体护围600,在所述包裹层400的下表面复合透气底层500,得到所述失禁用品。
74.在本发明中,各层之间是通过喷胶进行复合,其中,喷胶量为2~8g/m2,同时,本发明中的失禁用品在未使用状态时,透气底层的下表面复合离型纸,在使用时,可以将离型纸揭下后粘贴至衣物上。
75.在本发明中的图1中,各层结构层之间是相互剥离的,这是为了清晰的表明本发明各结构层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应当理解,本发明实际上各结构层之间是紧密贴合和/或部分贴合的。
76.本发明对失禁用品各层的长度、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采用现有常规的长度、厚度即可。
77.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78.实施例1
79.一种失禁用品,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透液性表层(采用细旦热风无纺布制成,单丝纤度为0.5旦)、导流层、吸收芯体和透气底层(采用聚丙烯膜制成,并且膜上设有压点结构);
80.(1)制备吸收芯体;吸收芯体包括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
81.分别在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喷胶后,将高吸水树脂复合至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得到第二吸收层;将第二吸收层复合在两层第一吸收层无尘纸之间,得到吸收芯体;其中,以重量分数计,高吸水树脂70%,无尘纸20%,蓬松无纺布8%,喷胶量1%;之后采用压缝辊在吸收芯体两侧 (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压缝处理(压缝深度3mm);其中,长度方向的压缝长度为16cm,宽度方向的压缝长度为3cm,缝宽均为1mm;将重量比为3:1的三七和芦荟进行研磨,得到130目的抑菌因子颗粒;对抑菌因子进行喷胶,并将其复合在压缝中;其中,喷胶量为2g/m2;
82.(2)制备导流层:在pe打孔膜上设置贯穿的漏斗形打孔结构(上孔径为3mm,下孔径为2mm),得到第一导流层;将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按质量比为0.3:2进行混合,对凉爽因子进行喷胶,并将其涂覆于聚丙烯木浆无纺布的下表面(凉爽因子的量为聚丙烯木浆无纺布质量的0.2%),得到第二导流层,将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胶黏复合,得到导流层;
83.(3)采用包裹层(采用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制成)对吸收芯体进行全包裹,之后在包裹层的上表面一次胶黏复合导流层、透液性表层和立体护围(采用拒水无纺布制成),在包裹层的下表面胶黏复合透气底层,得到失禁用品。
84.实施例2
85.一种失禁用品,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透液性表层(采用细旦热风无纺布制成,单丝纤度为1旦)、导流层、吸收芯体和透气底层(采用聚丙烯膜制成,并且膜上设有压点结构);
86.(1)制备吸收芯体;吸收芯体包括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
87.分别在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喷胶后,将高吸水树脂复合至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得到第二吸收层;将第二吸收层复合在两层第一吸收层无尘纸之间,得到吸收芯体;其中,以重量分数计,高吸水树脂77%,无尘纸14%,蓬松无纺布8%,喷胶量1%;之后采用压缝辊在其两侧(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压缝处理(压缝深度3mm);其中,长度方向的压缝长度为15cm,宽度方向为5cm,缝宽为1.5mm;将重量比为2.5:1.5的三七和芦荟进行研磨,得到120目的抑菌因子颗粒;对抑菌因子进行喷胶,并将其复合在压缝中;其中,喷胶量为1g/m2;
88.(2)制备导流层:在pe打孔膜上设置贯穿的漏斗形打孔结构(上孔径为3.5mm,下孔径为2.5mm),得到第一导流层;将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按质量比为0.1:5进行混合,对凉爽因子进行喷胶,并将其涂覆于聚丙烯木浆无纺布的下表面(凉爽因子的量为聚丙烯木浆无纺布质量的0.1%),得到第二导流层,将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胶黏复合,得到导流层;
89.(3)采用包裹层(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对吸收芯体进行全包裹,之后在包裹层的上表面一次胶黏复合导流层、透液性表层和立体护围(拒水无纺布),在包裹层的下表面胶黏复合透气底层,得到失禁用品。
90.实施例3
91.一种失禁用品,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透液性表层(采用细旦热风无纺布制成,单丝纤度为1旦)、导流层、吸收芯体和透气底层(采用聚丙烯膜制成,并且膜上设有压点结构);
92.(1)制备吸收芯体;吸收芯体包括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
93.分别在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喷胶后,将高吸水树脂复合至蓬松无纺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得到第二吸收层;将第二吸收层复合在两层第一吸收层无尘纸之间,得到吸收芯体;其中,以重量分数计,高吸水树脂67%,无尘纸20%,蓬松无纺布12%,喷胶量1%;之后采用压缝辊在吸收芯体的两侧(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压缝处理(压缝深度4mm);其中,长度方向的压缝长度为20cm,宽度方向的压缝长度为7cm,缝宽均为2.5mm;将重量比为3.5:0.5的三七和芦荟进行研磨,得到110目的抑菌因子颗粒;对抑菌因子进行喷胶,并将其复合在压缝中;其中,喷胶量为1g/m2;
94.(2)制备导流层:在pe打孔膜上设置贯穿的菱形打孔结构(孔径为3mm),得到第一导流层;将冰片粉末和金银花粉末按质量比为0.3:3进行混合,对凉爽因子进行喷胶,并将其涂覆于聚丙烯木浆无纺布的下表面(凉爽因子的量为聚丙烯木浆无纺布质量的0.5%),得到第二导流层,将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胶黏复合,得到导流层;
95.(3)采用包裹层(高吸水树脂复合纸)对吸收芯体进行全包裹,之后在包裹层的上表面一次胶黏复合导流层、透液性表层和立体护围(拒水无纺布),在包裹层的下表面胶黏复合透气底层,得到失禁用品。
96.实施例4
97.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1)中,吸收芯体中,以重量分数计,高吸水树脂50%,无尘纸28%,蓬松无纺布20%,喷胶量2%。
98.实施例5
99.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在蓬松无纺布的一面复合高吸水树脂后,在高吸水树脂的表面复合无尘纸,得到第二吸收层;其中,以重量分数计,高吸水树脂80%,无尘纸10%,蓬松无纺布8%,喷胶量2%;
100.实施例6
101.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第一导流层中的打孔结构为圆形,孔径为3mm。
102.实施例7
103.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抑菌因子为艾草和金银花3:1。
104.实施例8
105.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均为热风无纺布。
106.实施例9
107.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第一导流层为热风无纺布。
108.实施例10
109.实施例1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2)中,仅在吸收芯体的长
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压缝。
110.实施例11
111.实施例1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仅在吸收芯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压缝。
112.实施例12
113.实施例1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3)中,包裹层为纺粘无纺布。
114.对比例1
115.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吸收芯体采用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复合得到,且无抑菌因子。
116.对比例2
117.对比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吸收芯体的压缝中不复合抑菌因子。
118.对比例3
119.对比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吸收芯体的两侧无压缝,且无抑菌因子。
120.对比例4
121.对比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第一导流层上不设置打孔结构。
122.对比例5
123.对比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第二导流层上不复合凉爽因子。
124.对比例6
125.对比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导流层仅包括第一导流层,在pe膜上设置贯穿的漏斗形打孔结构(上孔径为3mm,下孔径为2mm),得到第一导流层。
126.本发明中对实施例1至12和对比例1至6的失禁吸收用品分别进行了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27.测试方法一:用漏斗对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吸收用品进行加液,取0.9%盐水80ml两份,分别在0min、10min加液,记录每次吸收完成的时间为吸收速度,单位s,记录前两次的扩散长度,单位cm,在每次加液后5min时用直径11.00cm滤纸,3.5kg压3分钟,测试反渗量,单位g。
128.测试方法二:随机挑选20人,对上述失禁用品进行佩戴试用,判定抑菌祛味效果和凉爽效果。
129.表1
[0130][0131]
通过以上对比数据看出,实施例1至3中的失禁用品的液体吸收速度较快,反渗量较低、当液体量大时具有优异的抑菌祛味效果以及优异的防漏效果(防侧漏和后漏),并且能够给人以清凉舒适感;在实施例4中,当吸收芯体中的高吸水树脂量低于上述范围,无尘纸和蓬松无纺布的含量高于上述范围时,则会使得吸收用品的吸液速度下降,反渗量增加,进而影响表层的干爽性;在实施例5中,当吸收芯体不采用本发明中的结构时,也会使得吸收用品的吸液速度变慢,反渗量增加;在实施例6中,当第一导流层的打孔结构为圆形时,与漏斗形相比,导流层的反渗量增加,导致表层的干爽性降低;在实施例8和9中,当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均为热风无纺布或其中一层为热风无纺布时,均会使得导流层的导液性能和反渗性能变差;在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中,若仅在吸收芯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压缝或仅在吸收芯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压缝,均会对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阻流效果和抑菌祛味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在对比例1中,当吸收芯体不采用本发明中的结构,而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复合结构时,会导致吸收芯体的吸收性能、干爽性能变差;而当对比例2中的吸收芯体不复合抑菌因子时,不仅对吸收芯体的吸液速度无太大影响,而且会导致吸收芯体无抑菌祛味功能;在对比例3中,当吸收芯体中不设置压缝、不复合抑菌
因子时,制备得到的吸收用品不仅吸液速度较慢,并且无防漏功能和抑菌祛味功能。
[013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