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5878发布日期:2022-10-28 22:1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面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保养,而人的皮肤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因此人们对面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同的面膜其作用也不同,有的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状况,有的能够为皮肤补充水分,有的能够减少皱纹的生成,有的还能起到对皮肤表面进行清洁的作用。同时,随着压力的增大和工作上的劳累,人们在日常中常有头痛的情况发生,因此人们对身体的健康也更加注重。而生物电芯片在对护理和医疗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3.但是,目前市面上普通的面膜往往只有对皮肤表面简单的保养,并不能起到对头痛的缓解作用,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起到保养皮肤的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一定保健作用的面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其中,包括面膜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内侧的顶部固定层、环形固定层、下部固定层和生物电芯片;所述顶部固定层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的顶部,所述环形固定层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层的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层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的下方;所述顶部固定层、所述环形固定层和所述下部固定层与所述面膜本体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生物电芯片,所述生物电芯片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固定层上的生物芯片分别对应攒竹穴、阳白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和承泣穴设置。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固定层上的生物芯片分别对应上关穴、下关穴、颊车穴和大迎穴和设置。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提拉层,所述第一提拉层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和所述下部固定层之间;所述第一提拉层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所述生物电芯片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提拉层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对应迎香穴设置。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提拉层,所述第二提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拉层和所述下部固定层之间;所述第二提拉层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所述生物电芯片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提拉层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对应地仓穴设
置。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膜本体的材料为蚕丝、棉和生物纤维;所述顶部固定层、所述环形固定层和所述下部固定层的材料为橡胶。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部固定层、所述环形固定层、所述下部固定层与所述面膜本体之间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芯片外包覆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ptfe。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能够通过在面膜的特定部位上设置生物电芯片来对面部的特定穴位进行振动按摩,从而缓解皮肤压力,并能够通过刺激穴位来有效缓解头痛,能够在保养皮肤的同时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其中,包括面膜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内侧的顶部固定层2、环形固定层3、下部固定层4和生物电芯片5;所述顶部固定层2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的顶部,所述环形固定层3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层2的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层4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的下方;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与所述面膜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面膜上对应面部穴位的位置设置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包括整流单元、电源单元、共振回路、输出单元和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所述整流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共振回路连接,所述共振回路与所述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收发天线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无线连接的智能控制装置来发送信号至收发天线,收发电线接收信号后通过整流单元来激活电源单元,使得电源单元驱动共振回路产生共振电流,再通过输出单元来进行振动,从而通过多个生物电芯片5来引导细胞进行共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共振来按摩,来达到舒缓头痛和保健的目的。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固定层3上的生物芯片分别对应攒竹穴、阳白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和承泣穴设置。所述下部固定层4上的生物芯片分别对应上关穴、下关穴、颊车穴和大迎穴和设置。攒竹穴主治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和面肿;阳白穴主治头痛和目眩;
丝竹空穴主治偏正头痛、目眩、目赤和远眺;瞳子髎穴主治眼部疾患和头痛;承泣穴主治面部神经麻痹、眼跳和面部疾患;上关穴主治偏头痛和面部神经麻痹;下关穴主治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主治面部神经麻痹及颈软、牙痛和下颌关节紧闭;大迎穴主治面部神经麻痹及颈软、牙痛、下颌肿痛和面部浮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可以是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智能电子设备来实时监控和调整生物电芯片5的运行参数,如电流大小、振动频率等。
25.在生物电芯片5设置在面膜上进行共振时,会出现由于振动而使得面膜与皮肤贴合时出现移动,从而影响面膜的贴合性,甚至会使得面膜出现脱落情况,因此,通过顶部固定层2设置在面膜本体1上,通过顶部固定层2与皮肤进行贴合来增加面膜的贴合度,同理,环形固定层3和下部固定层4也能够进一步增加面膜和面部皮肤的贴合度,使得面膜更紧密的贴合面部的边缘和眼圈周围,来避免整个面膜的滑动和脱落。
26.实施例二:
27.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其中,包括面膜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内侧的顶部固定层2、环形固定层3、下部固定层4和生物电芯片5;所述顶部固定层2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的顶部,所述环形固定层3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层2的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层4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的下方;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与所述面膜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28.为了进一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更进一步保证面膜在鼻翼周围的皮肤贴合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提拉层6,所述第一提拉层6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同上述的固定层一样,第一提拉层6使用比面膜本体1与面部贴合更紧密的材料,来增加面膜的贴合度,防止面膜在振动时滑动和脱落。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迎香穴设置。迎香穴主治面部神经麻痹和面肿。
30.实施例三:
31.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其中,包括面膜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内侧的顶部固定层2、环形固定层3、下部固定层4和生物电芯片5;所述顶部固定层2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的顶部,所述环形固定层3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层2的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层4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的下方;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与所述面膜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还包括第一提拉层6,所述第一提拉层6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32.为了更进一步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更进一步的保证面膜在嘴唇周围贴合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提拉层7,所述第二提拉层7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拉层6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同上述的第一提拉层6一样,第二提拉层7使用比面膜本体1与面部贴合更紧密的材料,来增加面膜的贴合度,防止面膜在振动时滑动和脱落。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地仓穴设置。地仓穴主治面部神经麻痹和痉挛。
34.实施例四:
35.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其中,包括面膜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内侧的顶部固定层2、环形固定层3、下部固定层4和生物电芯片5;所述顶部固定层2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的顶部,所述环形固定层3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层2的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层4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的下方;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与所述面膜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36.为了进一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提拉层6,所述第一提拉层6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迎香穴设置。
37.为了更进一步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提拉层7,所述第二提拉层7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拉层6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地仓穴设置。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膜本体1的材料为蚕丝、棉和生物纤维;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的材料为橡胶。
39.实施例五:
40.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其中,包括面膜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内侧的顶部固定层2、环形固定层3、下部固定层4和生物电芯片5;所述顶部固定层2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的顶部,所述环形固定层3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层2的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层4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的下方;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与所述面膜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41.为了进一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提拉层6,所述第一提拉层6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迎香穴设置。
42.为了更进一步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提拉层7,所述第二提拉层7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拉层6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地仓穴设置。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所述下部固定层4与所述面膜本体1之间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粘贴层的设置是为了加固芯片与固定层之间的连接。
44.实施例六:
45.本实施例提供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生物电智能面膜,其中,包括面膜本
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内侧的顶部固定层2、环形固定层3、下部固定层4和生物电芯片5;所述顶部固定层2设置在所述面膜本体1的顶部,所述环形固定层3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层2的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层4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的下方;所述顶部固定层2、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与所述面膜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46.为了进一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提拉层6,所述第一提拉层6设置在所述环形固定层3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一提拉层6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迎香穴设置。
47.为了更进一步来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提拉层7,所述第二提拉层7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拉层6和所述下部固定层4之间;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设置有所述生物电芯片5,所述生物电芯片5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提拉层7上的所述生物电芯片5对应地仓穴设置。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芯片外包覆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ptfe。防水层的设置是为了保护芯片不受面膜本身湿度性质的干扰。
49.本发明的主要功能:应用于各类面膜,通过在面膜上设置生物电芯片来辅助进行振动,并通过对对应穴位的按摩来舒缓头痛,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5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5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53.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