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电极的电外科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0204发布日期:2023-03-31 18:1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移动电极的电外科器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外科器械,特别是一种包括电极以及流体喷嘴的混合器械。


背景技术:

2.从de 36 16 616 a1已知了一种被标识为射频切割装置的器械,该射频切割装置由软管组成,带螺纹衬套插入在该软管的远侧端部中。该带螺纹衬套的面相对于柔性软管的远侧面在近侧方向上向后偏移。带螺纹衬套包括在其远侧端部处变窄的通路开口。保持在保持器中的电极延伸穿过带螺纹衬套的变窄区域。保持器定位在通路通道中,但是不延伸到变窄区域中。
3.在该文献中示出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路通道为锥形的,其中保持器也以锥形方式构造。同样在该实施例中,保持器不可向上移动至器械的远侧端部,或者也只能移动到带螺纹衬套中。
4.进一步,通用现有技术从ep 1 752 108 a1、ep 2 156 801 a1、ep 1 726 267 b1以及us 6 193 717 b1已知。
5.在此类器械中,电极通常被构造为中空细丝(filigree)小管,其在器械内部被定位于缩回位置,并且从器械的远侧端部突出在延伸位置。电极由此为细长的(即,相对于其直径为长的),并且因此经受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器械。
7.该目的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外科器械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器械包括具有远侧端部表面和通路通道的远侧端部件,由此远侧端部表面包围嘴部开口,通路通道在该嘴部开口处向外开放。保持器布置在通路通道中,该保持器能够在缩回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在轴向方向上线性地移动。轴向方向从端部件的近侧区段朝向嘴部开口延伸。在延伸位置,保持器的端部与端部表面齐平或者从该端部表面突出。保持器的远侧端部区段包括承座开口,电极布置在该承座开口中。电极以一区段从承座开口向外突出。
8.由于该构造,电极的从保持器突出的区段的长度被最大限度地减小,由此,与电极的保持器维持在端部件的远侧端部表面后面的构造(如现有技术中的情况那样)相比,电极断裂的风险降低。在本发明中,电极的从保持器突出的区段的长度被保持得尽可能短,由此可增加该区段的长度与其直径之间的比例(纵横比)。另外,这对于为中空电极(即,包括管腔,液体可利用该管腔引导穿过电极并在电极的远侧端部处排放)的薄电极而言特别有利。此类电极可例如由钨或硬金属通过金属注射成型方法(mim)或通过其它合适的方法来制造。在根据本发明的布置中,保持器可用作用于电极的散热器,该电极可在操作期间加热。保持器的热容量用于冷却电极并且因此减少有害的热相关现象,诸如电极的材料的脆化、组织的粘附、在后续的激活之间的强制断裂持续时间等。利用本发明的构造,保持器可跨过
短距离吸收从电极发出的热量。
9.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允许电极的长度被最大限度地减小。电极的长度由从保持器突出的区段的长度和保持在保持器中的区段的长度组成。如果电极包括流体通道,那么其长度会被最大限度地减小,并且因此其流动阻力也被最大限度地减小。由此,流体压力被降低,这为必要的,以便在电极的远侧端部处产生适合于下层组织(sub-tissue)注射的流体射流。因此,可减少供应流体所需的泵功率。
10.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允许电极的简化组装。其可插入于定位在远侧端部件中的保持器中,并且接着被固定在其中。为了固定电极,可在电极与保持器之间使用激光焊接接头。只要保持器处于延伸位置,就可应用该激光焊接接头。在保持器与电极之间的接头部位因此定位在与端部件的远侧端部表面相同的平面中,或者甚至定位在其前方的远侧,并且因此可易于接近。
1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形成在端部件中的通路通道包括变窄的远侧区段,该变窄的远侧区段经由肩部毗连其余的通路通道(优选地为圆柱形的)。肩部形成用于保持器的止动器件,其延伸部延伸穿过变窄区段。肩部可为环形肩部。特别地,肩部可包括平坦的环形表面或定位在圆锥体的表面上的环形表面,该圆锥体具有大于90
°
,优选大于120
°
或160
°
的张角(opening angle)。环形表面形成用于保持器的止动表面。优选地,延伸部至少与变窄区段一样长,使得延伸部的端部与端部件的正面远侧端部表面齐平,或者在延伸位置突出越过端部件的正面远侧端部表面。用于电极的承座开口优选地穿过整个延伸部延伸到保持器中。
附图说明
12.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细节取决于权利要求书,并且从附图和/或相关联的描述进一步显而易见。附图示出:图1以示意图示出连接到供应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器械,图2以放大的透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器械的远侧端部,图3以纵向剖切基本图示出根据图1和图2的器械的远侧端部,其中电极处于操作位置(延伸位置),图4示出根据图3的器械的远侧端部,然而,其中保持器和电极处于缩回位置,图5以纵向剖切放大图示出器械的远侧端部的部分的图示,并且图6以根据图5的图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器械的经修改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13.在图1中,示出了外科装置10,由此器械11以及设备12(提供设备12以用于器械11的供应)为装置10的部分。设备12被构造成提供加压的流体,特别是加压的液体(诸如氯化钠溶液),并且包括用于该目的的相应供应装置13。此外,设备12包括例如可构造成用于射频交流电压的发射的外科发生器14。器械11以其近侧端部15连接到设备12的相应连接装置16,并且因此供应有所提供的介质(例如,液体和治疗电流)。发生器14还包括未示出的中性连接部,可连接到该中性连接部的同样未示出的中性电极可附接到患者。
14.器械11包括从器械11的近侧端部区段延伸直到其远侧端部区段18的柔性软管17。
例如,此类器械可在内窥镜下使用,其中该器械通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插入在患者的身体中,以便在患者的身体中进行外科治疗。器械由此优选地为混合器械,该混合器械允许借助于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销或针状电极19来治疗组织以及借助于图1中示意性地指示的流体射流20来治疗(液体可借助于流体射流20而被引入到组织中)。例如,以该方式,可在生物组织中产生液体贮存(liquid reservoir),以便将一个组织层与另一组织层分离。一种应用为中空器官中的组织部分的切除(例如,肿瘤的移除),在这期间,首先在肿瘤下方产生液体垫(liquid cushion),并且接着借助于电极19切割肿瘤。这样,液体垫将肿瘤与下方组织分离,以便允许肿瘤的仔细治疗和移除。
15.器械11在其远侧端部区段18处包括端部件21,构造和形状从图3-6特别明显。远侧端部件21由陶瓷或另一优选非导电的材料(诸如塑料等)构造。端部件21包括头部22,其正面端部表面23还为器械11的远侧端部表面。如从图2明显看到的那样,头部22为近似圆盘形,优选地具有从远侧端部表面23至圆周表面的倒圆过渡部24。柄部25毗连头部22,其中柄部25被插入到软管17的管腔26中,软管17可邻接抵靠头部22。端部件21优选地以关于软管17的纵向轴线旋转对称的方式构造,并且包括中心通路通道27。其延伸穿过柄部25,因此形成管延伸部。通路通道27优选地为近似圆柱形。通路通道27在环形肩部28处变窄,并且接着过渡到直径减小区段29中,该直径减小区段29在端部表面23处限定嘴部开口30(图4)。
16.代替柔性软管,还可提供刚性柄部。端部件21可被插入到柄部中,或者可为柄部的部分。其还可为软管的整体构件。
17.在图3和图4中示出的器械11的远侧区段18中,布置了用于电极19的保持器31。保持器31布置在通路通道27中,并且沿纵向可移动地支承在通路通道27中。软管连接延伸部32在近侧方向上从保持器31延伸。在软管连接延伸部32上,流体软管33以该方式被保持并与保持器31连接。流体软管33延伸穿过器械的整个长度直到其近侧端部。流体软管优选地以抗拉和抗压方式构造,具体地,以便能够从器械的近侧端部在缩回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保持器31和电极19。
18.为了向电极19供应治疗电流,可经由线45向保持器31提供电流,该线45被引导穿过流体软管33的管腔。线45经由连接装置16与外科发生器14连接。作为备选,线45可布置在流体软管33的壁内部。
19.电极19(分别向该电极19提供电压和电流)可被用于切割组织,其中其刺入在组织中并且接着横向地移动。施加到电极19的电压在组织与电极19之间产生火花,该火花使组织凝固和蒸发。以该方式,可创建切口。
20.保持器31包括承座开口34,该承座开口34从远侧端部同轴地延伸至保持器和端部件21、到保持器31中,也特别地如从图5明显看见的那样。承座开口与流体通道35连通,该流体通道35延伸穿过软管连接延伸部32直到保持器31的近侧端部,并且因此可经由流体软管33供应液体。
21.保持器31包括圆柱形区段(如从图5显而易见的那样),该圆柱形区段以可轴向移动的小游隙坐置在通路通道27中。从该圆柱形区段,延伸部36在远侧方向上延伸穿过端部件21的直径减小区段29。延伸部36由此在嘴部开口30处终止或者稍微突出越过其,如在图5中指示的那样。
22.肩部37形成在延伸部36与保持器31的其余区段之间,其中肩部可邻接抵靠环形肩
部28。如果肩部37邻接抵靠环形肩部28,则保持器31和与保持器31在一起的电极19一起处于根据图3的延伸位置。然而,如果保持器31在近侧方向上移位,使得电极19在近侧方向上定位在远侧端部表面23处或后面,则保持器31和与保持器31在一起的电极19一起处于缩回位置。保持器31和电极19的位置可借助于流体软管33控制,其中,流体软管33在远侧或近侧方向上沿轴向移位。用于流体软管33的轴向移动的相应器件可设在近侧端部15上或设在另一地点处,并且未在图中示出。
23.电极19可构造为毛细管,即,构造为包围流体通道38的薄壁细长中空圆柱体。流体通道可在电极19的远侧端部处的喷嘴开口39中终止。喷嘴开口39可由流体通道38的开放端部形成。作为备选,喷嘴开口39可通过流体通道38在其远侧端部处的变窄而形成。
24.电极19可由硬金属、钨等组成。其包括从保持器31突出的区段40和保持在承座开口34中的区段41。区段41由此优选地比延伸部36长,并且因此还比直径减小区段29长。区段40的长度优选地为电极19的直径的数倍。特别地,长度40优选地大于区段40的直径的5倍,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大于区段40的直径的10倍。
25.电极19优选地以物质联结(substance bond)的方式与保持器31连接。为了该目的,延伸部36可借助于一个或多个焊接接头42与电极19连接,特别是在延伸部36的正面端部处。例如,焊接接头42可为激光焊接接头。激光焊接接头可包括焊缝或者一个或多个焊点。
26.图6示出以上描述的器械11,其中,在下面描述改型:延伸部36在其远侧端部处包括在焊接接头42处终止的锥形渐缩部43(即,锥形区段43)。如果保持器41从其缩回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并且由此延伸部36必须进入端部件21的直径减小区段,则锥形渐缩部43可用作插入辅助。此外,如果电极19经受径向力,则锥形区段43可用于减小焊接接头42附近的电极19中的局部应力。
27.此外,肩部37可包括锥形区段44。其在保持器31插入到端部件21中期间用作插入辅助,这简化了组装。
28.除此之外,针对结构和功能,对图1-5提供的解释和注释附加地适用。
29.迄今为止所描述的外科装置10如下操作:在操作期间,器械11连接到设备12。相应的操作类型(即,皮下注射或切除)由使用者借助于未示出的控制器件(例如,踏板)来选择。器械11通过适当的装置(例如,内窥镜)插入到患者的身体中。例如,如果外科医生此时希望对组织切片进行皮下注射,则他或她将保持器31和与保持器31在一起的电极19过渡成处于根据图4的缩回位置。通过激活流体源13,外科医生可经由流体软管33将流体供应到中空电极19的流体通道38中,使得流体以尖锐射流20的形式在喷嘴开口39处离开。对于皮下注射而言,治疗人员可将器械11的远侧端部表面23放置到相应的身体组织上。尖锐的流体射流20穿透组织并在其中产生液体贮存。
30.在该过程结束之后,治疗人员可将设备12和器械11从皮下注射模式切换成切除模式。为此,保持器31和与保持器31在一起的电极19过渡到根据图3、图5或图6的延伸位置。保持器31由此在远侧方向上移动得如此远,以致于其肩部37邻接抵靠环形肩部28。供应装置13被停用,并且发生器14被激活。
31.利用相应的所施加的电压以及所施加的电流的电极19,现在可从组织结构切割期望的组织切片,就像利用手术刀并且如此从患者的身体移除一样。
32.在器械11的使用期间,其可在皮下注射模式与切除模式之间以任何数量的次数切换。
33.根据本发明的电外科器械11包括构造为软管17或中空杆的基体,端部件21构造在该基体上,或者端部件21插入到该基体中。端部件21包括通路通道27,该通路通道27在其远侧端部处包括变窄区段29。电极19保持在保持器31中,该保持器31包括包围电极19的延伸部36。延伸部36构造成延伸穿过通路通道27的变窄区段29直到端部表面23,使得其在变窄区段29的嘴部开口30处露头(在电极19处于延伸位置的情况下)。在延伸部36的定位在嘴部开口30处的这一区段处,电极19与延伸部36连接,优选地焊接到延伸部36。
34.附图标记列表:10 外科装置11 器械12 设备13 流体源14 外科发生器15 器械11的近侧端部区段16 连接装置17 软管18 软管17的远侧端部区段19 电极20 流体射流21 端部件22 头部23 器械11的远侧端部表面24 圆形过渡部25 柄部26 软管17的管腔27 端部件21的通路通道28 环形肩部29 通路通道27的直径减小区段30 嘴部开口31 保持器i 保持器31的缩回位置ii 保持器31的延伸位置32 软管连接延伸部33 流体软管34 承座开口35 保持器31的流体通道36 延伸部37 肩部
38 电极19的流体通道39 喷嘴开口40 电极19的远侧悬臂区段41 保持在承座开口34中的电极19的区段42 焊接接头43 延伸部36的锥形渐缩部44 肩部37的锥形区段45 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