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4870发布日期:2022-10-12 08:0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血钳。


背景技术:

2.外科手术过程中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需要对目标组织周围血管进行结扎,以阻止出血。止血技术已经成为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核心之一,人体任何部位的外科操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一般使用止血钳结扎夹闭合止血。
3.外科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止血钳对目标组织周围血管进行结扎,往往是先将待夹闭血管置于两个夹臂形成的v形钳口内,v形钳口内预先放置有v形结扎夹,再通过闭合两个夹臂使v形结扎夹闭合夹闭血管。然而,现有的止血钳在夹闭过程中,通过将v形钳口完全闭合来夹闭容纳其内的v形结扎夹,由于两个钳臂形成的v形钳口的形状、尺寸是确定的,v形钳口完全闭合后的形状、尺寸也是确定的,因此v形钳口完全闭合施加给一种类型v形结扎夹的夹闭力是固定的,固定形状、尺寸的v形钳口与固定类型v形结扎夹的配合使用只能适用夹闭其对应直径类型的血管,无法根据待夹闭血管直径的不同,调整固定形状尺寸的v形钳口完全闭合施加给固定类型v形结扎夹的夹闭力,即固定形状尺寸的v形钳口与固定类型v形结扎夹的配合使用无法满足夹闭不同粗细血管的要求。
4.存在一种止血钳,如图1所示,该止血钳包括带仓结构、送带结构、击发结构、钳臂和套管;带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条状止血带以及容纳至少一个条状止血带的带仓,至少一个止血带在远近方向上依次排列储存于带仓的内部;带仓结构固定容纳于套管内;钳臂的近端固定安装于套管内,钳臂的远端具有弯钩部,弯钩部伸出套管以外,钳臂上开设有送带槽,送带槽的近端位于套管内与带仓的仓内空间连通形成送带通道,送带槽的远端位于弯钩部内侧并且沿弯钩部的造型弯曲;送带结构的远端插入套管内,送带结构与止血带配合;击发结构穿设于套管内,击发结构与弯钩部配合。
5.该止血钳夹闭血管过程中,待夹闭血管位于弯钩部形成的钳口内,位于送带通道最远端的止血带为待入钳止血带,送带结构向远移动,推送送带通道内的所有止血带向远移动,送带结构位于送带远端终止位置时,待入钳止血带的远端沿送带槽造型弯曲成环状部以包围待夹闭血管,待入钳止血带的远端端部伸出送带槽以外;击发结构向远移动,拍合待入钳止血带的环状部,实现待夹闭血管的夹闭。
6.上述止血钳,可以实现通过控制击发结构的行程,控制击发结构和钳臂的弯钩部施加给待夹闭血管的夹闭力,从而借助于一个止血钳便适用于夹闭不同粗细的血管,无需根据待夹闭血管的直径不同,频繁更换不同型号的止血钳。具体的,借助于一个止血钳便适用于夹闭不同粗细的血管,说明如下:粗血管的血管壁较厚,细血管的血管壁较薄,为使止血钳稳定夹闭血管,击发结构与弯钩部之间的距离应该小于等于待夹闭血管的两个血管壁厚度,但是击发结构与弯钩部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过于小于待夹闭血管的两个血管壁厚度,过于小于会引起血管壁组织坏死;上述止血钳,通过控制击发结构的行程,能够调整击发结构与弯钩部之间的距离以适当小于等于待夹闭血管的两个血管壁厚度,即能够控制击发结
构和钳臂的弯钩部施加给待夹闭血管的夹闭力,进而可以适用于夹闭不同粗细的血管。
7.然而,击发结构闭合待夹闭血管的工作进程发生在止血钳封闭壳体的内部并且位于人体内部,医生在外部无法准确获知击发结构的工作进程,进而很难通过调节击发结构的行程,以控制击发结构和钳臂的弯钩部施加给待夹闭血管的夹闭力,来夹闭不同粗细的血管。


技术实现要素:

8.(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9.鉴于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进行解决。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止血钳,能够在适配器的壳体上显示击发结构的工作进程,指导用户夹闭不同粗细的血管。
10.(二)技术方案
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12.本发明提供一种止血钳,包括适配器和带仓组件;
13.带仓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带仓结构、送带结构、击发结构、钳臂,以及由近至远依次固定连通的管体和套管;
14.第一致动件容纳于管体内;带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条状止血带以及容纳至少一个在远近方向上依次排列的条状止血带的带仓,带仓结构容纳于套管内并与套管固定连接;钳臂的近端固定安装于套管内,钳臂的远端具有伸出套管以外的弯钩部,钳臂上开设有送带槽,送带槽的近端位于套管内与带仓的仓内空间连通形成送带通道,送带槽的远端位于弯钩部内侧并且沿弯钩部的造型弯曲;送带结构的近端与第一致动件连接,送带结构的远端插入套管内,送带结构与止血带配合;击发结构穿设于套管内,击发结构的近端与第一致动件连接,击发结构的远端与弯钩部配合;
15.夹闭血管过程中,位于送带通道最远端的止血带为待入槽止血带,第一致动件驱动送带结构向远移动,推送送带通道内的所有止血带向远移动,送带结构位于送带远端终止位置时,待入槽止血带的远端沿送带槽造型弯曲成环状部;第一致动件驱动击发结构向远移动,拍合待入槽止血带的环状部;
16.适配器包括壳体和指示结构,壳体的远端形成第一插入通道,第一插入通道内穿设有驱动轴;管体的近端插接于第一插入通道,驱动轴与第一致动件近端连接;
17.指示结构包括容纳于壳体内的运动指示针和形成在壳体上并与运动指示针对应设置的观察位;运动指示针与驱动轴联动设置,运动指示针跟随驱动轴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指示针的指示端始终位于观察位内;在观察位上或壳体上靠近运动指示针指示端运动轨迹的位置标注有由近至远排列的至少两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
18.可选地,指示结构还包括用于放大机械运动幅度的放大结构,放大结构的运动输入端与驱动轴连接,放大结构的运动放大输出端与运动指示针连接。
19.可选地,观察位为设置在壳体上的透明罩。
20.可选地,透明罩为沿远近方向延伸的腰型。
21.可选地,运动指示针垂直于驱动轴的轴向固定安装于驱动轴上,运动指示针位于驱动轴的近端。
22.可选地,在观察位上或壳体上靠近运动指示针指示端运动轨迹的位置标注有三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三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分别为由近至远排列的粗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中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和细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
23.可选地,三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的长短不同;其中,粗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最长,细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最短。
24.可选地,在透明罩或壳体上对应于每一个击发完成指示刻度的位置标注有该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所属直径血管类型的标识“l”、“m”或“s”,其中“l”表示粗型血管,“m”表示中型血管,“s”表示小型血管。
25.可选地,适配器还包括第二致动件;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可选择插接驱动组件的第二插入通道,第二致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容纳于壳体内并与驱动轴连接,第二致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位于第二插入通道内并与驱动组件连接。
26.可选地,适配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提示单元和设置在驱动轴上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提示单元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位移传感器采集驱动轴的位移数据,控制单元根据位移数据和预设的击发结构行程轨迹确定击发结构的当前行程信息,通过提示单元输出确定结果。
27.(三)有益效果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通过设置与驱动轴保持联动的运动指示针和设置在壳体上的观察位相配合,并在观察位上或壳体上靠近运动指示针指示端运动轨迹的位置标注有由近至远排列的至少两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使得运动指示针指示端移动至某一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时,驱动轴驱动带仓组件击发该直径血管完成,实现了用户能够在止血钳外部透过观察位根据观察到的运动指针的运动情况来获知止血钳内部的工作进程信息,进而指导用户使用止血钳对不同粗细的血管进行夹闭。
附图说明
30.本发明借助于以下附图进行描述:
31.图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止血钳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送带结构位于送带初始位置,击发结构位于击发初始位置;
32.图2是图1中止血钳的远端结构放大示意;
33.图3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止血钳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送带结构位于送带终止位置;
34.图4是图3中止血钳的远端结构放大示意;
35.图5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止血钳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击发结构位于击发终止位置;
36.图6是图5中止血钳的远端结构放大示意;
37.图7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钳臂远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8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钳臂的后视示意图;
39.图9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0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带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止血钳的剖面示意图;
42.图12是图11中适配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止血钳的侧视示意图;
44.图14是图13中适配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5.【附图标记说明】
46.1:带仓组件;
47.11:管体;12:套管;
48.2:钳臂;
49.21:钩状部;22:送带槽;23:直形面;24:弧形面;25:弯折面;26:第一安装槽;27:第二安装槽;28:第一卡条;29:第二卡条;30:第一复位件;31:第二复位件;32:第一导向面;33:第二导向面;
50.41:止血带;42:带仓;43:待入槽止血带;44:侧顶壁;45:单向止动槽;46:止挡壁;47:滑出壁;
51.51:拍合头;52:拍合面;
52.6:传动件;
53.61:弹性推件;62:第一翘起端;63:弹性止动件;64:第二翘起端;65:水平部;66:倾斜部;67:固定端;
54.7:送带片;
55.71:单向推槽;72:推动壁;73:斜壁;
56.8:适配器;
57.81:第一插入通道;82:驱动轴;83:壳体;84:运动指示针;85:透明罩;86:粗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7:中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8:细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9:第二插入通道;
58.9:手柄;
59.91:驱动组件;92: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60.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近”指靠近操作者的一侧,“远”指靠近患者的一侧。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名词以图11定向为参照,其中,由近至远的方向也为由后至前的方向。
61.为进一步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止血钳,现根据附图1-10作为一个示例进行详细描述。
62.如图1至图6所示,本示例提供的止血钳包括适配器8和带仓组件1。
63.带仓组件1包括第一致动件(致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已在cn201911021573.1的中国专利中体现,申请日为2019年10月25日,公开日为2021年04月27日,本发明全文引用该专利,此处不再赘述)、带仓结构、送带结构、击发结构、钳臂2,以及由近至远依次排列的管体11和套管12。
64.管体11的远端与套管12的近端连通,并且套管12的近端固定连接于管体11的远端。第一致动件容纳于管体11内。
65.带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条状止血带41以及容纳至少一个条状止血带41的带仓42,至少一个止血带41在远近方向上依次排列储存于带仓42的内部,带仓结构容纳于套管12内,并且带仓结构与套管12固定连接。钳臂2具有由近至远依次连接的直形部和钩状部21,直形部的近端固定安装于套管12内,钩状部21伸出套管12以外,钳臂2上形成有送带槽22,送带槽22的近端(即送带槽22的第一端)位于直形部,送带槽22的远端(即送带槽22的第二端)位于钩状部21内侧(即钩状部21朝向套管12的一侧)并且沿钩状部21的造型弯曲。带仓底板放置于直形部上,送带槽22位于带仓底板的远侧,送带槽22的近端底面与带仓底板的顶面共面,送带槽的近端端部设置有朝向带仓的开口以与带仓42的仓内空间连通;送带过程中,送带结构推送止血带离开带仓底板从送带槽22的近端开口进入送带槽22内。
66.送带结构的远端插入套管12内,送带结构与止血带41配合,送带结构的近端插入管体11内,送带结构的近端与第一致动件连接,以使第一致动件驱动送带结构在远近方向上移动,用于(第一致动件驱动送带结构向远移动时)推送送带通道中的止血带41向远移动,以及用于(第一致动件驱动送带结构向近移动时)将推送止血带41后的送带结构复位至初始状态。夹闭血管过程中,位于带仓42最远端的止血带为待入槽止血带43,送带结构向远移动,推送带仓42中的所有止血带向远移动,其中推送待入槽止血带43进入送带槽22内,送带结构位于送带远端终止位置时,待入槽止血带43的远端沿送带槽22造型弯曲成圈状部(如图3和图4所示),待入槽止血带43的远端端部伸出送带槽22以外。
67.击发结构的近端插入管体11内,击发结构的近端与第一致动件连接,以在送带结构完成送带后,使第一致动件驱动击发结构在远近方向上移动,用于(第一致动件驱动击发结构向远移动时)击发结构拍合待入槽止血带43的圈状部(如图5和图6所示),以及用于(第一致动件驱动击发结构向近移动时)将拍合止血带41后的击发结构复位至初始状态。其中,本发明所称的圈状是指能够形成空心的任何包围形状,不单指圆圈形状。
68.如此设置的带仓组件1,初始状态下,送带结构位于送带初始位置,击发结构位于击发初始位置。使用带仓组件1中钳臂2的钩状部21钩取待夹闭血管,接着第一致动件驱动送带结构向远移动,推送带仓中的所有止血带41向远移动,其中待入槽止血带43被推送至进入送带槽22,送带结构位于送带终止位置,待入槽止血带43的远端沿送带槽22造型弯曲至圈状部,待夹闭血管位于圈状部以内(即圈状部将待夹闭血管包围起来)。之后第一致动件驱动击发结构向远移动至击发终止位置,令击发结构的远端拍合待入槽止血带43的圈状部,使待入槽止血带43夹闭血管。最后第一致动件驱动击发结构和送带结构复位至初始状态,复位过程中,首先第一致动件驱动击发结构从击发终止位置向近移动至击发初始位置,然后第一致动件驱动送带结构从送带终止位置向近移动至送带初始位置,将夹闭的血管脱离钩状部21形成的钳口。
69.适配器8包括第一插入通道81以及穿设在第一插入通道81中的驱动轴82。
70.管体11的近端插入第一插入通道81中,管体11的近端与第一插入通道81连接,驱动轴82位于第一致动件的近侧,驱动轴82的远端与第一致动件的近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致动件。在本示例中,管体11的近端与第一插入通道81在远近方向上相对不动。
71.优选地,带仓42包括位于带仓42远端的带仓顶板(图中未示出),带仓顶板的两个
侧部分别与带仓42的两个侧壁连接;在带仓顶板上设置有沿送带方向并向送带槽22翘起的弹性压紧片;送带过程中,待入槽止血带43进入送带槽22的过程中,待入槽止血带43由弹性压紧片压紧。
72.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在送带槽22远端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沿送带槽22走向的第一安装槽26,在送带槽22的右侧面上对应于第一安装槽26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7;第一安装槽26内安装有第一卡条28,第一卡条28的第一侧部伸入第一安装槽26以内,第一卡条28的第二侧部伸出第一安装槽26以外,第一卡条28的第一侧部与第一安装槽26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复位件30连接;第二安装槽27内安装有第二卡条29,第二卡条29的第一侧部伸入第二安装槽27以内,第二卡条29的第二侧部伸出第二安装槽27以外,第二卡条29的第一侧部与第二安装槽27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二复位件31连接;第一卡条28与送带槽22的底部之间,以及第二卡条29与送带槽22的底部之间形成用于止血带41前进的弯曲通道。第一复位件30和第二复位件31可以是拉簧、压簧、橡胶件等。
73.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待入槽止血带43在送带过程中脱离送带槽22,送带稳定,同时利于待入槽止血带43的远端稳定沿送带槽22造型弯曲至圈状部。此外,在击发结构的远端拍合待入槽止血带43圈状部的过程中,击发结构施加力拍合待入槽止血带43作用于第一卡条28和第二卡条29,第一复位件30和第二复位件31屈服,促使第一卡条28和第二卡条29分别缩进第一安装槽26和第二安装槽27内,此时由于夹闭的止血带41和夹闭的血管组成的夹闭整体厚度(即两层止血带41的厚度与两层待夹闭血管壁的厚度之和)较大,夹闭整体的两个侧部会分别抵住第一卡条28和第二卡条29,限制第一卡条28从第一安装槽26中伸出,限制第二卡条29从第二安装槽27中伸出,从而在击发结构复位之后,易于夹闭整体从送带槽22中释放。
74.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卡条28的第二侧部上具有从送带槽22外伸向送带槽22内的第一导向面32,第一导向面32朝向送带槽22外设置,第一导向面32从第一卡条28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卡条28的第二端,第二卡条29的第二侧部上具有从送带槽22外伸向送带槽22内的第二导向面33,第二导向面33朝向送带槽22外设置,第二导向面33从第二卡条29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卡条29的第二端。如此,通过第一导向面32和第二导向面33,利于击发结构施加力拍合待入槽止血带43作用于第一卡条28和第二卡条29,使第一复位件30和第二复位件31屈服。
75.进一步优选地,弯曲通道的第一端位于送带槽22的近端,弯曲通道的第二端位于钩状部21的顶部,待入槽止血带43沿送带槽22前进送带的过程中,待入槽止血带43的远端进入送带通道的同时,待入槽止血带43的近端由弹性压紧片49压紧。如此,进一步提高待入槽止血带43在送带槽22内的送带稳定性,防止机构卡死。
76.优选地,在本示例中,击发结构、送带结构、带仓结构和钳臂2在套管12内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进一步优选地,送带结构位于送带远端终止位置时,待入槽止血带43整体沿送带槽22造型弯曲成圈状部。
77.优选地,如图2所示,送带槽22的底面远端包括依次相连的弧形面24和弯折面25,弧形面24从钩状部21的底部延伸至钩状部21的顶部,弧形面24的走向与钩状部21的走向一致,弯折面25位于钩状部21的顶部,弯折面25的走向偏离钩状部21的走向向下,弯折面25自由端的切线方向向近朝向钩状部21的底部。如此,通过设置弧形面24,利于止血带41沿着钩
状部21的走向弯曲,通过设置弯折面25,利于止血带41向下弯折形成圈状部以包裹待夹闭血管。进一步优选地,弧形面24为圆弧形面。
78.进一步优选地,弧形面24具有用于与弯折面25连接的第一连接位,弯折面25具有用于与弧形面24连接的第二连接位,第一连接位在远近方向上的切线方向与第二连接位在远近方向上的切线方向形成的夹角大于100
°

79.优选地,如图3所示,击发结构的远端具有用于拍合止血带41圈状部的拍合头51,拍合头51的远侧部具有适应弧形面24设置的拍合面52;击发过程中,拍合头51向远移动至钩状部21的钩槽内。进一步优选地,拍合头5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送带片7远端端部通过的凹槽(图中未示出)。
80.送带结构包括传动件6和送带片7。如图1所示,传动件6位于带仓42内部,邻近于末止血带41放置,也即,传动件6的远端在需要时能够抵接至该末止血带41的尾部,以推动该末止血带41,从而推动除待入槽止血带43以外的其余止血带41往远端运动。
81.传动件6包括能够与送带片7形成单向传动连接关系的第一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可以是图10示例性示出的形成在传动件6上的弹性推件61。弹性推件61在自然状态(即当传动件6从带仓42内部取出时)下,优选为预成形的细长条形悬臂结构,该悬臂结构从传动件6的远端往传动件6的近端、并且往传动件6上方翘起,与传动件6形成一夹角设置,同时悬臂结构的自由端形成抵接至送带片7的第一翘起端62。送带片7上同时会形成与该弹性推件61、尤其是与该弹性推件61的第一翘起端62形成单向传动连接关系的第二传动结构,该第二传动结构为图2示例性示出的、开设于送带片7底部的数个单向推槽71,用于与设置在传动件6上的弹性推件61接合。
82.优选地,单向推槽71的近端壁为推动壁72,单向推槽71的远端壁为朝向远端倾斜的斜壁73;弹性推件61在自然状态下位于多个单向推槽71中的一个,在送带片7向带仓42远端移动时,该单向推槽71的近端壁与弹性推件61形成同向推动传动,也即,弹性推件61的第一翘起端62接合在其中一个单向推槽71中,并与该接合的单向推槽71中的近端壁发生抵接,那么在送带片7向远端运动时,由于翘起端与近端壁的抵接,使得传动件6同步向远端运动。送带片7完成一次送带入送带槽22弯曲部后,向带仓42近端移动复位时,弹性推件61的第一翘起端62脱离与近端壁抵接的状态,并沿该单向推槽71的远端壁滑动至二者脱离并进入下一个单向推槽71中。
83.传动件6还包括形成在其上用于防止该传动件6往带仓42近端运动的第一止挡结构,该第一止挡结构可以是一弹性止动件63,如图9示例性示出的,弹性止动件63为设置在传动件6上的止挡弹片,止挡弹片优选地,在传动件6左右方向上的中部朝向带仓42顶部的至少一侧翘起。优选地,弹性止动件63整体凸起于传动件6的上表面设置,其高度可以超出带仓42顶部,以确保弹性止动件63朝向带仓42顶部的至少一侧翘起的第二翘起端64能够准确地与带仓42顶部的至少一侧接合,在送带片7往带仓42近端运动以复位时,使得传动件6不发生往近端的运动。
84.在本示例中,弹性止动件63优选地如图9所示,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呈夹角设置的水平部65和倾斜部66,水平部65较倾斜部66位于远侧,且水平部65平行于带仓42的轴线、沿远近方向延伸并位于传动件6左右方向上的中部。水平部65连接于传动件6的固定端67为该弹性止动件63的远端,水平部65另一端与倾斜部66一端相连,倾斜部66由该相连
的端部朝向带仓42顶部的至少一侧倾斜延伸/翘起形成第二翘起端64,也即倾斜部66由该相连的端部往左和/或往右倾斜延伸/翘起。在使用时,水平部65与倾斜部66之间夹角的角度形成为允许所述传动件6在带仓42内向远端移动。固定端67如图10示例性示出的,大致呈“t”型结构。
85.优选地,在带仓42的其中一个侧壁的顶部,垂直于该侧壁延伸一基本与带仓底板平行的侧顶壁44,侧顶壁44与传动件6的弹性止动件63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更为优选地,弹性止动件63的高度可以稍微高于该侧顶壁44,以确保弹性止动件63与该侧顶壁44上开设的第二止挡结构相接合,以避免传动件6出现不希望的向带仓42近端的运动。设置在带仓42的侧顶壁44上的第二止挡结构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本示例中示出了其中一种第二止挡结构为单向止动槽45;如图10所示,该单向止动槽45的开放槽口水平朝向带仓42顶部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以利于整体凸起于传动件6设置的弹性止动件63,从传动件6的中部,水平朝向带仓42侧顶壁44翘起进入单向止动槽45内。其中,单向止动槽45近端壁为止挡壁46,远端壁为适于弹性止动件63滑动以往远端方向上进入下一个单向止动槽45的滑出壁47。弹性止动件63在自然状态下位于一个单向止动槽45中,在送带片7向带仓42远端移动的过程中,由于传动件6与送带片7之间的单向传动连接,传动件6将随送带片7往远端移动,此时滑出壁47对弹性止动件63的第二翘起端64形成偏压,随着传动件6进一步往远端移动,第二翘起端64将滑动脱离原来所在的单向止动槽45,往远端进入下一个单向止动槽45并与其接合;在送带片7向带仓42近端移动时,单向止动槽45的止挡壁46与弹性止动件63的第二翘起端64形成抵接止动,防止传动件6向带仓42近端滑动。
86.在本示例中,通过送带片头部推送待入槽止血带43,为便于送带片头部推送待入槽止血带43,优选地,在止血带的近端端部和/或远端端部开设有用于容纳送带片头部的凹口。如此,通过凹口在相邻止血带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送带片头部的空间,便于送带片头部推送待入槽止血带43。
87.送带结构复位过程中,送带结构向带仓近端前进,由于待入槽止血带43近侧相邻相邻止血带的阻挡以及由于送带片头部具有弹性,送带片头部会越过其近侧相邻的止血带移动至凹口48处停止,为下一次送带、击发做准备。
88.实施例1
89.如图11所示,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供的止血钳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止血钳中,适配器8还包括壳体83,壳体83的远端形成第一插入通道81,驱动轴82穿设在第一插入通道81中(即驱动轴82的近端容纳于壳体83内,驱动轴82的远端位于第一插入通道81中)。管体11的近端可选择地插接于第一插入通道81中,驱动轴82与第一致动件的近端连接,驱动轴82沿其轴向做直线运动,用于驱动第一致动件。
90.可见,止血钳的工作进程主要包括送夹和击发,送夹工作和击发工作是依次实现的,并且均由做直线运动的驱动轴82驱动第一致动件来实现。基于此,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结构的止血钳。
91.如图11至图14所示,适配器8还包括用于指示驱动轴82运动位置的指示结构;该指示结构包括容纳于壳体83内的运动指示针84和形成在壳体83上并与运动指示针84对应设置的观察位,通过观察位能够从壳体83外部观察到壳体83内部;运动指示针84与驱动轴82保持联动设置,运动指示针84跟随驱动轴82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指示针84的指示端始终朝
向观察位;在观察位上或壳体83上靠近运动指示针84指示端运动轨迹的位置标注有由近至远排列的至少两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
92.如此,运动指示针84指示端移动至某一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时,驱动轴82驱动带仓组件1击发该直径血管完成。实现了用户能够在止血钳外部透过观察位根据观察到的运动指针的运动情况来获知止血钳内部的工作进程信息,进而指导用户使用止血钳对不同粗细的血管进行夹闭。
9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观察位为设置在壳体83上的透明罩85。当然,将设置在壳体83上的透明罩85作为观察位仅仅是优选,可以想见,观察位为开设在壳体83上的通孔,也能够实现类似的效果。
94.优选地,运动指示针84垂直于驱动轴82的轴向固定安装于驱动轴82上,运动指示针84位于驱动轴82的近端。如此,结构紧凑的同时,使指示针靠近用户设置,便于用户观察。当然,将运动指示针84设置在驱动轴82的近端仅仅是优选,可以想见,将运动指示针84设置在驱动轴82的中部或远端,也能够实现类似的效果。
95.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指示针84和透明罩85均设置在驱动轴82的左侧。如此,在用户右手握持止血钳时,便于用户观察运动指示针84的运动情况。
96.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罩85为沿远近方向延伸的腰型。
97.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标注在透明罩85上。
98.进一步优选地,在观察位上或壳体83上靠近运动指示针84指示端运动轨迹的位置标注有三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三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分别为由近至远排列的粗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6、中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7和细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8;其中,粗型血管是指直径在5~7mm的血管,中型血管是指直径在3~5mm的血管,细型血管是指直径在1~3mm的血管。
99.当然,在观察位上或壳体83上靠近运动指示针84指示端运动轨迹的位置标注有2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2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分别为由近至远排列的粗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6和细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8;其中,粗型血管是指直径在4~7mm的血管,细型血管是指直径在1~4mm的血管。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
100.进一步优选地,三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的长短不同,其中,粗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6最长,细型血管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88最短。
101.为进一步明显区分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本实施例中,在透明罩85对应于每一个击发完成指示刻度的位置标注有该击发完成指示刻度所属直径血管类型的标识“l”、“m”或“s”,其中“l”表示粗型血管,“m”表示中型血管,“s”表示小型血管。
102.优选地,如图11所示,止血钳还包括驱动组件91;适配器8还包括第二致动件,壳体83上形成有第二插入通道89,第二致动件的动力输入端位于第二插入通道89内,第二致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容纳于壳体83内并与驱动轴82连接,用于驱动驱动轴82;驱动组件91可选择地插接于第二插入通道89中,驱动组件9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致动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致动件。如此设置的适配器2,在使用过程中电失效情境下,可选择人力驱动组件91插接于第二插入通道89中,在实现送夹功能和击发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运动指
示针84提示功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止血钳在电失效情况下依然能够向用户显示止血钳工作进程信息,指导用户完成手术操作。
103.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插入通道89形成于壳体83的底部,止血钳还包括手柄9,驱动组件91容纳于手柄9内,驱动组件91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手柄9的顶端,手柄9顶端可选择地插接于第二插入通道89中,驱动组件9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致动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104.优选地,如图12所示,适配器8还包括控制单元、提示单元和设置在驱动轴82上的位移传感器92,位移传感器92和提示单元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位移传感器92采集驱动轴82的位移数据,控制单元根据位移数据和预设的击发结构行程轨迹确定击发结构的当前行程信息,通过提示单元输出确定结果。如此,在机械结构显示止血钳内部工作进程信息的基础上,集成电气控制显示止血钳内部工作进程信息,更便于指导用户进行夹闭血管操作。
105.进一步地,提醒单元可以为显示单元或者播放单元,首选为显示单元,具体为显示屏。通过该显示单元用户可以看到本次施夹操作中止血钳内部的工作进程信息。
10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为集成在适配器8近端端部的显示屏。
107.实施例2
10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109.适配器8包括容纳于壳体21内与驱动轴保持联动的第一运动指示针和第二运动指示针,壳体21上具有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第一运动指示针的指示端朝向第一透明罩,第二运动指示针的指示端朝向第二透明罩,第一运动指示针指示端跟随驱动轴的运动过程全部发生在第一透明罩,第二运动指示针指示端跟随驱动轴的运动过程全部发生在第二透明罩。在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上靠近运动指示针指示端运动轨迹的位置标注有由近至远排列的至少两个不同直径血管类型的击发完成指示刻度。如此,进一步方便用户观察运动指示针的运动情况。
110.优选地,第一运动指示针和第一透明罩设置在驱动轴的左侧,第二运动指示针和第二透明罩设置在驱动轴的右侧。
111.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112.实施例3
1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114.指示结构还包括用于放大机械运动幅度的放大结构,放大结构具有运动输入端和运动放大输出端,放大结构的运动输入端与驱动轴82连接,放大结构的运动放大输出端与运动指示针84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放大结构将发生在驱动轴82上用于击发行程调整的运动幅度放大,以通过运动指示针84表现出来,方便用户观察。
115.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