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

文档序号:31781183发布日期:2022-10-12 10:2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

1.本发明涉及脊柱修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脊柱发生损伤后,恢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脊柱侧凸,故而需要对损伤后的脊柱进行矫正治疗。
3.申请号为202011309193.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有横板,横板顶侧的左右两端安装齿轮,活塞管内安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杆的内端安装夹板,横板的底侧与底座的顶侧通过数个弹簧杆相连接,底座的顶侧连接立柱的下端,立柱外周的上部开设螺旋导向槽,螺旋导向槽内滑动安装滑杆,立柱外周的下端安装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侧设有齿轮柱,齿轮柱的上端连接移动板的底侧,移动板底侧设有弹性挡板,齿轮柱的一侧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底座上,移动板上设有竖管。本装置能够利用使用者自身的重力形成脊柱矫正所需的夹紧力,并使使用者位于矫正装置的中间,对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使初始夹紧力大小相同,从而节省初始夹紧力调节的时间,但该装置存在一些缺陷,在对患者进行矫正修复时,无法同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导致患者在无意识低头和抬头时造成矫正移位,导致矫正治疗效果较差,同时在矫正时,患者始终保持坐姿的姿势,长时间的坐姿会导致患者身体不舒服。无法记录患者矫正时装置的矫正位置,导致患者下次使用时需要重新调节,造成医生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在对患者脊柱矫正修复时无法对患者脊柱进行物理和药物配合治疗,导致患者在矫正时会感觉脊柱疼痛,同时对脊柱损伤的修复治疗时间周期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具备了可以对患者脊柱进行有效的限位矫正,同时便于医生的使用,同时可对患者的脊柱进行物理和药物的协同式的修复治疗等优点。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转动连接有治疗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与安装板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治疗板上设置有矫正限位机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调节机构,所述治疗板上设置有脊柱治疗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矫正限位机构包括与治疗板上开设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与安装板滑动连接的两个传动齿条,两个所述传动齿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治疗板滑动连接的限位柱,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板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治疗板固定连接的支撑箱,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支撑箱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与治疗板相连接的固定机构。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和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刻度盘,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固定套接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治疗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滑动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固定连接的弹簧。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脊柱治疗机构包括与治疗板上开设的功能槽,所述功能槽内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框,多个所述传动框之间通过传动柱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框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功能槽滑动连接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敲击锤,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传动块固定连接的缓冲弹簧,所述橡胶敲击锤的上方设置有与功能槽固定连接的透气网,所述治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功能槽相连接的供药驱动机构。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药驱动机构包括与治疗板固定连接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箱和治疗板转动连接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传动框的一侧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内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安装箱转动连接的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风扇,所述安装箱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功能槽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药门,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治疗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功能槽相通的泄气槽,所述泄气槽内转动连接有排气门,所述排气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与第三限位板转动连接的第三调节螺栓。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地面相连接的支撑座。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通过驱动机构,治疗板上设置的矫正限位机构,再通过限位调节机构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患者进行充分的限位矫正,防止患者矫正时发生无意的低头或抬头导致脊柱移动,使患者矫正更加可靠,同时通过联动设计和刻度盘的记录,便于了使用者对患者再下次使用时进行更快的限位矫正,便于了医生的使用,同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治疗板进行转动,可使患者进行坐卧两种方式进行限位矫正,使患者在治疗时更加舒适。
18.(2)通过脊柱治疗机构的配合,实现对患者脊柱部位进行间隔式的一上一下的往复敲击,促进了患者治疗时脊柱部位血液的循环,同时也降低了患者脊柱部位矫正的疼痛感,同时在配合药物汽化和物理增加气压,促使药物进入皮肤内,对脊柱进行药物辅助治疗,从而实现了脊柱进行物理和药物协同式的治疗,使患者脊柱更好的恢复。
19.(3)通过液压缸来升降安装板的位置,使安装板的高度可调节,便于患者上到治疗台上,便于患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第一立体图;
22.图2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第二立体图;
23.图3是本发明外部结构主视图;
24.图4是本发明治疗板的内部机构俯视图;
25.图5是本发明治疗板的内部机构主视图;
26.图6是本发明图5中a的放大图。
27.图7是本发明图5中b的放大图。
28.图中:1、安装板;2、安装口;3、治疗板;4、安装槽;41、第一转轴;42、传动齿轮;43、传动齿条;44、第一连接板;45、限位柱;46、第一调节螺栓;47、第一限位板;48、第一锥齿轮;49、第二锥齿轮;490、第二转轴;491、第三锥齿轮;492、第四锥齿轮;493、第一螺纹杆;494、支撑箱;495、第二连接板;496、第二调节螺栓;497、第二限位板;498、刻度盘;499、缓冲垫;450、固定盘;451、固定槽;452、固定杆;5、第一电机;51、第一传动轴;52、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54、第二传动轴;6、功能槽;61、传动框;62、传动杆;63、传动块;64、伸缩杆;65、橡胶敲击锤;66、缓冲弹簧;67、透气网;7、安装箱;71、第二电机;72、第三传动轴;73、加热板;74、第一传动锥齿轮;75、第二传动锥齿轮;76、第四传动轴;77、风扇;78、泄气槽;79、排气门;8、支撑板;81、通槽;82、传动板;83、第三限位板;84、第三调节螺栓;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2,所述安装口2内转动连接有治疗板3,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与安装板1相连接的驱动机构,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治疗板3底部滑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治疗板3上设置有矫正限位机构,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调节机构,所述治疗板3上设置有脊柱治疗机构,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矫正限位机构对患者的脊柱进行限位矫正,随后通过限位调节机构对患者下半身进行限位,随后通过脊柱治疗机构对患者的脊柱进行辅助治疗,同时也减少患者矫正时疼痛,从而实现对患者脊柱进行有效的治疗。
31.实施例一
32.请参阅图1-图5所示,所述矫正限位机构包括治疗板3上开设的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42,所述传动齿轮42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与安装板1滑动连接的两个传动齿条43,两个所述传动齿条4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4,所述第一连接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治疗板3滑动连接的限位柱45,所述第一连接板4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栓46,所述第一调节螺栓4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板44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板47,所述第一转轴4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48,所述第一锥齿轮48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9,所述第二锥齿轮49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3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490,所述第二转轴490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锥齿轮491,所述第三锥齿轮49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492,所述第四锥齿轮492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3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493,所述第一螺纹杆49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与治疗板3固定连接的支撑箱494,所述第一螺纹杆49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支撑箱494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495,所述第二连接板49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栓496,所述第二调节螺栓49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497,所述第一转轴4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与治疗板3相连接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调节螺栓46、第二调节螺栓496和第一转轴41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刻度盘498,所述第一限位板47与第二限位板49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499,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开设有通槽81,所述通槽81内滑动连接有传动板82,所述传动板8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83,所述支撑板8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与第三限位板83转动连接的第三调节螺栓84,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治疗板3转动90
°
,随后患者坐在支撑板8上,将腿伸直,随后根据患者下体腿部的长度,转动第三调节螺栓84,第三调节螺栓84带动传动板82和第三限位板83移动,第三限位板83对患者腿部进行支撑限位,使患者更好的与治疗板3贴合,随后通过转动第一转轴41,第一转轴41带动传动齿轮42转动,传动齿轮42带动传动齿条43移动,传动齿条43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板44相互靠近对患者的身体两侧进行夹持限位,随后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46,第一调节螺栓46带动第一限位板47移动,使第一限位板47移动到合适的限位位置,第一转轴41转动的同时,第一转轴41通过第一锥齿轮48和第二锥齿轮49带动第二转轴490转动,第二转轴490通过第三锥齿轮491和第四锥齿轮492带动第一螺纹杆493转动,第一螺纹杆493带动第二连接板495移动,第二连接板495带动第二调节螺栓496和第二限位板497移动,使第二限位板497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防止患者无意的低头造成脊柱矫正时的损伤,同时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栓496带动第二限位板497移动到舒适的限位位置,同时通过刻度盘记录第一转轴41、第一调节螺栓46和第二调节螺栓496的转动角
度,从而便于记录患者矫正的位置,便于患者下次使用,通过缓冲垫499进行缓冲,防止限位板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限位矫正,同时患者再次使用时,只需将第一调节螺栓46和第二调节螺栓496转动到上次刻度盘498的位置,随后患者坐在支撑板8上,随后转动第一转轴41,将第一转轴41上的刻度盘498转动到相应的位置即可,无需再次调节,便于医生的使用,从而便于了患者进行下次的矫正治疗,当患者坐着较累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反转90
°
,使患者躺着进行矫正治疗,当想坐起来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再次进行调节治疗板,从而使患者在治疗时更加舒适。
3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41固定套接的固定盘450,所述固定盘450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451,所述治疗板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451滑动连接的固定杆452,所述固定杆45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3固定连接的弹簧,通过当第一转轴41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通过将固定杆452插入到固定盘450的固定槽451内,实现对固定盘450和第一转轴41进行限位固定。
3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51,所述第一传动轴5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2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53,所述第二齿轮53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治疗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轴54,所述第二传动轴54的两端与安装板1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传动轴51转动,第一传动轴51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第一齿轮52带动第二齿轮53转动,第二齿轮53带动第二传动轴54转动,第二传动轴54带动治疗板3转动。
35.实施例二
36.请参阅图1、图5所示,所述脊柱治疗机构包括与治疗板3上开设的功能槽6,所述功能槽6内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框61,多个所述传动框61之间通过传动柱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框61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62,所述传动杆6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功能槽6滑动连接传动块63,所述传动块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4,所述伸缩杆6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敲击锤65,所述伸缩杆6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传动块63固定连接的缓冲弹簧66,所述橡胶敲击锤65的上方设置有与功能槽6固定连接的透气网67,所述治疗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功能槽6相连接的供药驱动机构,所述供药驱动机构包括与治疗板3固定连接的安装箱7,所述安装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71,所述第二电机7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箱7和治疗板3转动连接的第三传动轴72,所述第三传动轴7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传动框6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7内固定连接有加热板73,所述第三传动轴7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74,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7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75,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75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安装箱7转动连接的第四传动轴76,所述第四传动轴76的外表面套接有风扇77,所述安装箱7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功能槽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药门,所述安装箱7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塞,当治疗板3转动时通过密封塞将进气口封住,防止药液漏出,同时倒入安装箱7内的药液的水平面远低于进气口和管道,所述治疗板3的一侧开设有与功能槽6相通的泄气槽78,所述泄气槽78内转动连接有排气门79,所述排气门7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第二电机71带动第三传动轴72转动,第三传动轴72带动转动槽6内的多个传动框61转动,多个传动框61一高一低的交叉安装,传动框61通过传动杆62带动多个传动块63往复上下移动,
传动块63通过伸缩杆64和缓冲弹簧66的伸缩缓冲,带动橡胶敲击锤65对患者的脊柱位置进行间隔式的一上一下的敲击,从而缓解患者脊柱矫正时的疼痛,同时也促进的患者脊柱部位的血液循环,更利于脊柱的矫正恢复,通过向安装箱7内倒入液体药液,随后通过加热板73对药液进行加热,加热液体开设汽化,随后第三传动轴72通过第一传动锥齿轮74和第二传动锥齿轮75带动第四传动轴76转动,第四传动轴76带动风扇77转动,风扇77将安装箱7内汽化的药液通过管道输入到功能槽6内,汽化的液体通过透气网67进入到患者脊柱的部位,对脊柱部位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敲击锤的来回移动迫使汽化的液压渗入到人体皮肤内,从而实现对脊柱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由于治疗板3紧密贴合在患者的背部,汽化的气体很难排出,使功能槽6内具备一定的气压,使汽化的药液渗入皮肤内,当功能槽6内部气压过大时,推动泄气槽78内排气门79,使排气门79发生转动,带动弹簧拉伸,随后排气门79打开,使功能槽6内的气体排出,实现泄压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患者的脊柱进行物理和药物同时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
37.实施例三
38.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地面相连接的支撑座,通过液压缸9来升降安装板的位置,使安装板1的高度可调节,便于患者上到治疗台上,便于患者的使用。
3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治疗板3转动90
°
,随后患者坐在支撑板8上,将腿伸直,随后根据患者下体腿部的长度,转动第三调节螺栓84,第三调节螺栓84带动传动板82和第三限位板83移动,第三限位板83对患者腿部进行支撑限位,使患者更好的与治疗板3贴合,随后通过转动第一转轴41,第一转轴41带动传动齿轮42转动,传动齿轮42带动传动齿条43移动,传动齿条43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板44相互靠近对患者的身体两侧进行夹持限位,随后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46,第一调节螺栓46带动第一限位板47移动,使第一限位板47移动到合适的限位位置,第一转轴41转动的同时,第一转轴41通过第一锥齿轮48和第二锥齿轮49带动第二转轴490转动,第二转轴490通过第三锥齿轮491和第四锥齿轮492带动第一螺纹杆493转动,第一螺纹杆493带动第二连接板495移动,第二连接板495带动第二调节螺栓496和第二限位板497移动,使第二限位板497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防止患者无意的低头造成脊柱矫正时的损伤,同时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栓496带动第二限位板497移动到舒适的限位位置,同时通过刻度盘记录第一转轴41、第一调节螺栓46和第二调节螺栓496的转动角度,从而便于记录患者矫正的位置,便于患者下次使用,通过缓冲垫499进行缓冲,防止限位板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限位矫正,同时患者再次使用时,只需将第一调节螺栓46和第二调节螺栓496转动到上次刻度盘498的位置,随后患者坐在支撑板8上,随后转动第一转轴41,将第一转轴41上的刻度盘498转动到相应的位置即可,无需再次调节,从而便于了患者进行下次的矫正治疗,当患者坐着较累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反转90
°
,使患者躺着进行矫正治疗,当想坐起来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再次进行调节治疗板,从而使患者在治疗时更加舒适,通过第二电机71带动第三传动轴72转动,第三传动轴72带动转动槽6内的多个传动框61转动,多个传动框61一高一低的交叉安装,传动框61通过传动杆62带动多个传动块63往复上下移动,传动块63通过伸缩杆64和缓冲弹簧66的伸缩缓冲,带动橡胶敲击锤65对患者的脊柱位置进行间隔式的一上一下的敲击,从而缓解患者脊柱矫正时的疼痛,同时也促进的患者脊柱部位的血液循环,更利于脊柱的矫正恢
复,通过向安装箱7内倒入液体药液,随后通过加热板73对药液进行加热,加热液体开设汽化,随后第三传动轴72通过第一传动锥齿轮74和第二传动锥齿轮75带动第四传动轴76转动,第四传动轴76带动风扇77转动,风扇77将安装箱7内汽化的药液通过管道输入到功能槽6内,汽化的液体通过透气网67进入到患者脊柱的部位,对脊柱部位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敲击锤的来回移动迫使汽化的液压渗入到人体皮肤内,从而实现对脊柱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由于治疗板3紧密贴合在患者的背部,汽化的气体很难排出,使功能槽6内具备一定的气压,使汽化的药液渗入皮肤内,当功能槽6内部气压过大时,推动泄气槽78内排气门79,使排气门79发生转动,带动弹簧拉伸,随后排气门79打开,使功能槽6内的气体排出,实现泄压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患者的脊柱进行物理和药物同时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通过液压缸9来升降安装板的位置,使安装板1的高度可调节,便于患者上到治疗台上,便于患者的使用。
4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