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味道的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06968发布日期:2022-11-09 04:4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味道的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制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多味道的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香一般为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香虽细微,却能集宗教、艺术、医疗、休闲、生活日用诸功能于一体。传统的香味道单一,无法满足同一根香实现多味道的目的,且单纯多种香料混合后制成的香燃烧时无法保持各自香料的味道,无法实现多层次香味的散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味道的香及其制备方法,该香点燃后香味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香体紧实光滑,烟小环保。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木粉、楠木粘粉和至少两种香精;
6.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7.该木粉的质量含量为75%-85%,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5%-10%,该香精的质量含量为5%-20%。
8.本技术在木粉与楠粉共同制作的香主体内添加香精,利用香精具有经久不散的香味和液态的特点,便于使香在不同位置染上不同味道。
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楠木粘粉;
10.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11.该海南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30%,该芽庄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30%,该印尼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30%,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10%-25%。
12.本技术通过在原料上入手,选用不同地产的沉香,利用沉香产地不同产生的香味不同的特点,其中海南沉香味道芳甜浑厚,芽庄沉香有瓜密甘甜的味道,印尼沉香则带有沼泽地水草的香韵,三者味道互不冲突,香味递进,香味悠长。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木粉的粒径为80目-120目。本技术合理控制木粉的粒径,不仅使木粉与楠木粘粉的融合更加紧密,大大增加燃烧时间,而且增加了木粉与香精的接触面积,延长香味保留时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海南沉香的粒径为80目-120目,该芽庄沉香的粒径为80目-120目,该印尼沉香的粒径为80目-120目。本技术合理控制各个沉香的粒径,使沉香与其它成分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且在此范围内的粒径便于后期三种沉香混合连接更紧密。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楠木粘粉的粒径为80目-120目。楠木粘粉的粒径与木粉、沉香的一致,便于融合更加紧密贴切,从而使得香体结构更加紧实,提高香体表面的光滑度,大大延长了燃烧的时间。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香还包括竹香芯,该香体材料包覆在该竹香芯外,该香体材料设置有图案或/和文本。竹香芯外对香体材料起到支撑作用,形成竹签香,减少香的损坏,香体材料设置图案或/和文本,增加美观。
1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研磨,将木粉、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香粉;
19.和泥,在混合香粉内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香泥;
20.成型,将香泥进行塑型、晾晒、烘干,得到香胚;
21.喷香精,将该香胚平铺于网面,分节喷洒香精;
22.晾干,将喷洒后的香胚进行二次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23.本技术将木粉与楠木粘粉混合均匀,经过和泥、成型和初步晾晒形成香的主体,然后依次在香体的不同位置上喷洒不同的香精,使同一根香上能同时具有不同的香味,且香精分层明显,保留原本的香精香味,在香味过渡时也有别样味道,且该制作方法简单,香体紧密光滑,烟小环保。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该香泥的总质量计,该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根据香粉粒径大小确定香粉与水的混合比例,合理控制香泥粘稠程度,便于控制晾晒时间。
25.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研磨,将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和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且分别与楠木粘粉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
27.和泥,往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中分别加入水,搅拌均匀,依次得到第一香泥、第二香泥和第三香泥;
28.成型,将三种香泥注入容器内,通过容器塑型得到香坯;
29.晾干,将成型后的香胚进行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30.本技术从自带香味的木材入手,将不同产地的沉香分别研磨,并分别与楠木粘粉混合、加水、和泥制成三种香泥,随后再将香泥注入容器,简单将三种香泥边缘结合,便进行塑型。先制成香泥后混合,致使不同香味的料的混合不均匀,从而保留原本香粉的味道,在不同香泥混合的过渡段,不同的香粉同时燃烧,也会产生不同的香味。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一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一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基于该第二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二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基于该第三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三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根据香粉粒径大小确定香粉与水的混合比例,合理控制香泥粘稠程度,便于控制晾晒时间。
3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3.1.本技术通过香精制香时,选用多种香精对经过初步晾晒后的香坯进行二次加工,使得同一支香燃烧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香味。
34.2.本技术通过纯香粉制香时,从香体原料入手,选用不同的沉香分别加料、研磨、
成泥,然后再简单混合不同的香泥成型、晾晒,使得同一支香燃烧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香味。
35.3.本技术通过合理控制木粉、沉香和楠木粘粉等粒径的大小,使得香体材料中的各个成分之间融合更加紧密,香体紧实光滑,燃烧后烟更小更环保。
3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37.无疑的,本技术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3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3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4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多味道香制备方法;
4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3、4的多味道香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44.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45.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4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木粉、楠木粘粉和至少两种香精;
47.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48.该木粉的质量含量为75%-85%,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5%-10%,该香精的质量含量为5%-20%。
49.木粉,为木材打成的粉末,常用木粉为收集锯木厂的木屑、竹屑、松叶、木仔壳、花生壳、稻草、松果壳等经粉碎加工而成的粉末,其用途广泛,利用其较强的可燃性可用于制作蚊香、佛香等。
50.楠木粘粉,楠木为一种带有粘性的天然树木,楠木粘粉为楠木的皮、枝、叶、根经加工成的粉。楠木粘粉遇水即产生粘性,呈胶液状拉丝,粘性很强,主要用于粘连木粉。
51.香精,一种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含有两种以上乃至几十种香料(有时也含有合适的溶剂或载体),具有一定香气的混合物,其具有独特香味,可根据客户需求选择香精赋予香香味。
5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和楠木粘粉;
53.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54.该海南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30%,该芽庄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30%,该印尼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30%,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10%-25%。
55.海南沉香,主要分布在崖县、保亭、陵水、昌江、白沙等地,因为海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海南沉香味清,香韵如莲花、梅英、鹅梨、蜜脾之香气,用海南沉香研磨成粉或制成线香、盘香用于熏焚时,产生的香气馥郁芬芳、清醇醉人,具有提神醒脑、舒缓情绪、澄净心灵、理畅呼吸、辅助睡眠、调节内分泌等诸多养生保健的功效。
56.芽庄沉香,芽庄是越南东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依山傍水,由于芽庄地点的纬度、气候以及区域方面导致其盛产奇楠而闻名世界。产自芽庄的沉香大多味道甘甜,熏燃起来的芽庄沉香会营造一种身在蜜饯中的意境,其味甜浓而不腻,使人自然舒适;此外,芽庄沉香也多带果香味,其味道宜人清新,带有一丝凉意。
57.印尼沉香,印尼沉香的种类很多,中部,南部,西部皆有出产,印尼沉香香味大多清新高雅,以印尼安汶产区的水沉为例,其香味中带着印尼水沉那种特有的沼泽地水草的香韵,闻之舒畅,非常适合瑜伽修炼静心时使用。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该木粉的粒径为80目-120目。
59.可选地,该木粉的粒径为80目、85目、90目、95目、100目、105目、110目、115目、120目,或者其数值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合并所获得的范围之内。
60.本技术合理控制木粉的粒径,不仅使木粉与楠木粘粉的融合更加紧密,大大增加燃烧时间,而且增加了木粉与香精的接触面积,延长香味保留时间。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该海南沉香的粒径为80目-120目,该芽庄沉香的粒径为80目-120目,该印尼沉香的粒径为80目-120目。
62.可选地,该海南沉香的粒径为80目、85目、90目、95目、100目、105目、110目、115目、120目,或者其数值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合并所获得的范围之内。
63.可选地,该芽庄沉香的粒径为80目、85目、90目、95目、100目、105目、110目、115目、120目,或者其数值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合并所获得的范围之内。
64.可选地,该印尼沉香的粒径为80目、85目、90目、95目、100目、105目、110目、115目、120目,或者其数值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合并所获得的范围之内。
65.本技术合理控制各个沉香的粒径,使沉香与其它成分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且在此范围内的粒径便于后期三种沉香混合连接更紧密。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该楠木粘粉的粒径为80目-120目。
67.可选地,该楠木粘粉的粒径为80目、85目、90目、95目、100目、105目、110目、115目、120目,或者其数值在上述任意两个数值合并所获得的范围之内。
68.在本技术中,楠木粘粉的粒径与木粉和沉香的一致,便于使融合更加紧密贴切,从而使香体结构更加紧实,提高香体表面的光滑度,大大增加燃烧时间。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竹香芯,该香体材料包覆在该竹香芯外,该香体材料设置有图案或/和文本。竹香芯外对香体材料起到支撑作用,形成竹签香,减少香的损坏,香体材料设置图案或/和文本,增加美观。
7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研磨,将木粉、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香粉;
72.和泥,在混合香粉内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香泥;
73.成型,将香泥进行塑型、晾晒、烘干,得到竹签香或线香的香胚;
74.喷香精,将该香胚平铺于网面,分节喷洒香精;
75.晾干,将喷洒后的香胚进行二次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76.其中,喷香精步骤包括:
77.将香条平铺于网面,用塑料纸遮住香身部分位置,均匀喷洒香精于露出的香身位置,重复操作,直至将不同的香精喷洒在香身的不同位置上。
78.本技术将木粉与楠木粘粉混合均匀,经过和泥、成型和初步晾晒形成香的主体,然后依次在香体的不同节上喷洒不同的香精,使同一根香上能同时具有不同的香精,且香精分层明显,保留原本的香精香味,在香味过渡时也有别样味道,且该制作方法简单,香体紧密光滑,烟小环保。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于该香泥的总质量计,该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根据香粉粒径大小确定香粉与水的混合比例,合理控制香泥粘稠程度,便于控制晾晒时间。
8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研磨,将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和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且分别与楠木粘粉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
82.和泥,往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中分别加入水,搅拌均匀,依次得到第一香泥、第二香泥和第三香泥;
83.成型,将三种香泥注入容器内,通过容器塑型得到香坯;
84.晾干,将成型后的香胚进行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85.其中,成型步骤包括:
86.将三种香泥依次注入容器内,按压泥料使三种香泥表面连接,随后挤压成型,再经过切割得到香坯。
87.本技术从自带香味的木材入手,将不同产地的沉香分别研磨,并分别与楠木粘粉混合、加水、和泥制成三种香泥,随后再将香泥注入容器,简单将三种香泥边缘结合,便进行塑型。先制成香泥后混合,致使不同香味的料的混合不均匀,从而保留原本香粉的味道,在不同香泥混合的过渡段,不同的香粉同时燃烧,也会产生不同的香味。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于该第一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一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基于该第二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二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基于该第三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三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9%。
89.实施例1
90.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多味道香制备方法。
91.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木粉、楠木粘粉、至少两种香精;
92.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93.该木粉的质量含量为75%,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5%,该香精的总质量含量为20%。
94.其中,该楠木粘粉的粒径为80目。
95.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6.研磨,将木粉、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香粉;
97.和泥,在混合香粉内加入水(基于该第一香泥的总质量计,该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搅拌均匀,得到香泥;
98.成型,将香泥进行塑型、晾晒、烘干,得到香胚;
99.喷香精,将该香胚平铺于网面,分节喷洒香精;
100.晾干,将喷洒后的香胚进行二次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101.实施例2
102.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多味道香制备方法。
103.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木粉、楠木粘粉、至少两种香精;
104.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105.该木粉的质量含量为85%,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10%,该香精的质量含量为5%。
106.其中,该楠木粘粉的粒径为120目。
107.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8.研磨,将木粉、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香粉;
109.和泥,在混合香粉内加入水(基于该第一香泥的总质量计,该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9%),搅拌均匀,得到香泥;
110.成型,将香泥进行塑型、晾晒、烘干,得到香胚;
111.喷香精,将该香胚平铺于网面,分节喷洒香精;
112.晾干,将喷洒后的香胚进行二次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113.实施例3
114.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3、4的多味道香制备方法。
115.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楠木粘粉;
116.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117.该海南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该芽庄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该印尼沉香的质量含量为25%,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25%。
118.其中,该海南沉香的粒径为80目,该芽庄沉香的粒径为80目,该印尼沉香的粒径为80目,该楠木粘粉的粒径为80目。
119.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0.研磨,将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和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且分别与楠木粘粉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
121.和泥,往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中分别加入水(基于该第一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一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基于该第二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二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基于该第三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三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89%,该水的质量含量为11%。),搅拌均匀,依次得到第一香泥、第二香泥和第三香泥;
122.成型,将三种香泥注入容器内,通过容器塑型得到香坯;
123.晾干,将成型后的香胚进行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124.实施例4
125.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3、4的多味道香制备方法。
126.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包括香体材料,该香体材料包括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楠木粘粉;
127.基于该香体材料的总质量计,
128.该海南沉香的质量含量为30%,该芽庄沉香的质量含量为30%,该印尼沉香的质量含量为30%,该楠木粘粉的质量含量为10%。
129.其中,该海南沉香的粒径为120目,该芽庄沉香的粒径为120目,该印尼沉香的粒径为120目,该楠木粘粉的粒径为120目。
130.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味道的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1.研磨,将海南沉香、芽庄沉香、印尼沉香和楠木粘粉分别研磨成细粉,且分别与楠木粘粉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
132.和泥,往第一混合香粉、第二混合香粉和第三混合香粉中分别加入水(基于该第一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一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9%;基于该第二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二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9%;基于该第三香泥的总质量计,该第三混合香粉的质量含量为91%,该水的质量含量为9%。),搅拌均匀,依次得到第一香泥、第二香泥和第三香泥;
133.成型,将三种香泥注入容器内,通过容器塑型得到香坯;
134.晾干,将成型后的香胚进行晾晒和烘干,得到成品香。
135.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136.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137.此外,所描述的特征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厚度、数量等,以提供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技术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