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状腺手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1266发布日期:2022-11-23 11:4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状腺手术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甲状腺手术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甲状腺手术支架。


背景技术:

2.甲状腺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类它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为红褐色腺体,犹如盾甲,故以此命名。
3.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指一侧甲状腺全部切除,并非将两叶甲状腺全部切除,是甲状腺切除术的一种,另一种是部分切除。往往保留对侧全部或部分甲状腺组织,维持所需的生理功能。
4.甲状腺切除术分全切除和大部份切除术。全切除适用于甲状腺癌及恶性淋巴瘤。大部分切除适用于压迫气管、食管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或有疑恶性变者;较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经药物治疗一年左右无效者。
5.甲状腺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手术支架对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
6.中国专利cn202011275852.3公开了一种临床外科用甲状腺手术支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倾斜机构和调节机构,底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中设置有保护机构,调节机构中包括转动块、电机箱和支撑板,转动块的底部与底板的顶固定连接,电机箱的底部与转动块的内表面转动连接,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连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内部,且与支撑板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支撑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曲型板,支撑板内腔底部的前后侧均滑动连接有传动齿条,两个传动齿条互相远离的一端均与曲型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传动齿条的外表面与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曲型板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传动齿条的外表面与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本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头部和颈部处于向平位置,不便于将颈部扬起,下颌部会遮挡部分手术视野和手术空间,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甲状腺拉钩拉开切口以暴露手术位置便于操作,而本技术方案缺少拉钩的固定功能,需要有辅助人员手持拉钩,以维持手术视野的开阔,这回造成手术台两侧辅助人员较多,而甲状腺又较小,实际操作空间较为狭小拥挤。
8.中国专利cn201910265633.8公开了一种临床外科用甲状腺手术支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中间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开设有头部凹槽,所述头部凹槽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头部气囊,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头部凹槽一侧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开设有颈部凹槽,所述颈部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颈部气囊ⅰ,所述颈部凹槽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颈部气囊ⅱ,所述支撑板在所述颈部凹槽另一侧内部沿所述支撑板宽度方向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两端分别插接有肩部固定板,两个所述肩部固定板能够沿所述空腔拉出并通过螺栓ⅰ锁定,两个所述肩部固定板位于所述空腔外部一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肩部固定气囊;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空腔一端两侧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板ⅰ,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定位板ⅰ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板ⅱ,所述定位板ⅱ上
螺纹连接有螺栓ⅱ。
9.本技术方案虽然提供了拉钩的固定台,但拉钩处缺少调节功能,不能兼容不同体型的患者,且通过螺纹连接,在拉动过程和定位过程中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10.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状腺手术支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肩枕、颈枕、头枕和底板,所述肩枕和所述颈枕均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头枕和所述颈枕相连,所述底板上有安装机构,所述颈枕上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够调节颈枕的高度,以使用不同的患者,所述头枕连接有滑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滑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联动,通过设置联动机构,能够在调节颈枕和头枕位置的同时,使升降机构同步自动调节;所述底板上还有定位机构,还包括拉钩,所述拉钩和所述定位机构相连,通过定位机构能够固定拉钩位置,从而便于拉钩的定位,减少辅助人员数量,以为主刀医生提供充足的工作空间。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枕包括第一枕垫和第一枕座,所述第一枕垫在所述第一枕座上,所述第一枕座在所述底板上,第一枕垫采用柔软材质,以提高舒适性,枕座提供支撑力。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颈枕包括第二枕垫、第二枕座和第三枕座,所述第二枕垫在所述第三枕座上,所述第二枕座在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枕座连接有定向杆,所述第一枕座上有杆槽,所述定向杆在所述杆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定向杆和所述第一枕座之间有限位机构,所述定向杆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定向杆能够限定颈枕的移动方向,限位机构能够便于对颈枕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联动机构能够在移动颈枕的过程中,联动第二枕垫和头枕。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齿条、上齿轮、下齿轮和弧形齿条,所述联动齿条和所述杆槽内顶面相连,所述定向杆顶面有齿条滑槽,所述联动齿条在所述齿条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联动齿条上下均有齿牙,所述第二枕座内开有第一齿条槽、升降仓、第一齿轮槽和第二齿条槽,所述升降仓在所述第一齿条槽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齿条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齿条槽和所述第一齿轮槽均位于所述第一齿条槽下方,所述第一齿轮槽位于所述第一齿条槽和所述第二齿条槽之间并与二者相连通,所述第一齿条槽和所述第二齿条槽的一端均与外界连通,所述联动齿条在所述第一齿条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仓内有所述升降机构,并轴连接有上齿轮,所述上齿轮和所述联动齿条相啮合,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一齿轮槽内轴连接有下齿轮,所述第二齿条槽内滑动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下齿轮和所述联动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所述弧形齿条端部和所述头枕相连,在拉动颈枕时,联动齿条带动上齿轮和下齿轮转动,上齿轮带动升降机构,下齿轮驱动头枕移动,从而实现联动。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齿条和大齿轮,所述升降仓上方通过升降槽与外界连通,所述升降齿条在所述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大齿轮轴连接在所述升降仓内并与所述升降齿条、所述上齿轮啮合,所述升降齿条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枕座相连,上齿轮能够带动大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二枕垫升降。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齿条槽为弧形槽,所述第二齿条槽和
所述弧形齿条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枕座上开有第二齿轮槽和辊筒槽,所述第二齿轮槽和所述辊筒槽在所述第二齿条槽上下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二齿条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齿轮槽内轴连接有夹持齿轮,所述辊筒槽内轴连接有夹持辊筒,所述夹持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所述夹持辊筒与所述弧形齿条内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枕座还连接有弧形轨,所述弧形轨为弧形板,其圆心与所述弧形齿条圆心同轴,且所述弧形轨的半径与所述弧形齿条半径相同,所述头枕上有弧形轨道槽,所述弧形轨在所述弧形轨道槽内滑动连接,由于将头部扬起以暴露手术位置时,头部为弧线,因此将头枕的移动轨迹设置为弧线,使头枕能够与头更好的贴合。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还包括螺栓头、螺杆和定位牙块,所述螺杆一端连接所述螺栓头,另一端的端面开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为圆柱槽且与所述螺杆同轴,所述铰接槽内同轴设置了连接杆,所述定位牙块为方形块,一端的端面上连接有轴套,另一端开有定位齿牙,所述轴套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杆轴连接;所述定向杆侧面开有定位齿槽,所述定位齿牙与所述定位齿槽相啮合;所述第一枕座上开有螺纹孔和牙块滑槽,所述牙块滑槽和所述螺纹孔、所述杆槽相连通,所述牙块滑槽为方形槽,所述螺杆啮合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定位牙块在所述牙块滑槽内滑动连接,旋拧定位螺栓能够控制定位牙块的位置,通过定位齿槽与定位齿牙相啮合,以对定向杆提供稳定的定位。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枕包括枕块、滑座和第五枕座,所述滑座在所述第五枕座上,所述枕块在所述滑座内滑动连接,所述枕块还包括第三枕垫、左块、右块和第四枕座,所述第四枕座为弧形枕座,所述第三枕垫在所述第四枕座的内弧面且向上设置,所述左块和所述右块均为弧形块且与所述第四枕座同轴且半径大于所述第四枕座的半径,所述左块、所述右块分别与所述第四枕座左右两端相连;所述滑座为两端通透的弧形壳体,所述滑座与所述第四枕座同轴,所述左块、所述右块在所述滑座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座内有隔板将所述滑座内分隔为右仓和左仓,所述右仓和所述左仓内填充有驱动流体,所述左块、所述右块相对的一端均装有活塞,所述右仓和左仓分别通过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连接流体输送机构;所述弧形轨道槽开设在所述第五枕座上;所述枕块上还连接有头带,通过流体输送机构控制驱动流体在左仓和右仓之间流动,能够控制枕块的摇摆,便于医生从不同角度对甲状腺体进行观察,头带便于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枕块上铰接有挂环;所述头带包括魔术贴段和弹性带,所述魔术贴段设在所述弹性带两端,且所述魔术贴段连接在所述挂环上,魔术贴段便于和挂环连接,魔术贴、弹性带能够根据不同的头型尺寸调整大小,以固定患者头部。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体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泵、接管盘、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和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相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接管盘上的第一管道、第七管道相接,所述第一管道依次连接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后连接所述输送泵进口,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之间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七管道依次连接第六管道、第五管道、第四管道后连接所述输送泵出口,所述第七管道和所述第六管道之间、所述第六管道和所述第五管道之间、所述第五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之间分别装有第五阀门、第四阀门和
第三阀门;所述第六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装有第九管道,所述第九管道上装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五管道之间通过第八管道连通,所述第八管道上装有第六阀门通过管道和阀门的调节能够将左仓和右仓中的驱动流体相互流转。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和伸缩杆,所述基座有两组,位于所述颈枕的两侧;所述基座顶面开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上端连接有滑板,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滑板上,所述伸缩杆上装有固定机构,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铰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开有防脱槽;所述t型槽两侧开有夹块槽,所述夹块槽和所述t型槽相连通,所述夹块槽内滑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和所述t型块滑动连接,所述夹块和所述夹块槽之间压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夹块槽下方连通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为l型槽,两个所述连通槽相对设置,且均与转槽连通,所述夹块下方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为l型杆,所述连杆在所述连通槽内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端部连接有推块,所述转槽内转动连接有椭圆轮,所述椭圆轮和所述推块滑动连接,所述基座上还轴连接有旋柄,轴连接处装有扭簧,所述旋柄和所述椭圆轮相连;所述拉钩端部有穿孔,所述穿孔内穿有绳圈,所述绳圈在所述挂钩上滑动连接,通过将滑板滑动到适当位置,将绳圈挂在挂钩上,能够维持拉钩的牵引状态,减少辅助的人员数量。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联动机构,能够在将颈枕向外移动的过程中,颈枕上的第二枕垫同步跟随颈枕的移动向上升起,以使患者颈部向上拱起,从而充分暴露手术位置,便于医生操作;头枕沿弧形轨道板滑动,能够使头枕与患者头部贴合更好。
22.进一步的,在颈枕两侧设置定位机构,能够在医生将切口拉开后通过定位机构定位拉钩的位置,从而减少辅助的人员数量,使主刀医生的工作空间更大,拉钩和定位机构通过绳圈和挂钩的方式连接,操作简便且便于角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之图一;
24.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之图二;
25.图3为本发明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联动齿条与杆槽相连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定位螺栓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螺杆与定位牙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螺纹孔与牙块滑槽截面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头枕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枕块与头带相连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发明头带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流体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35.图13为本发明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14为本发明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37.图15为本发明夹持机构夹持状态结构示意图;
38.图16为本发明拉钩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肩枕;101、第一枕垫;102、第一枕座;103、定位螺栓;1031、螺栓头;1032、手柄;1033、螺杆;1034、定位牙块;1035、连接杆;1036、轴承;1037、轴套;104、联动齿条;105、杆槽;106、螺纹孔;107、牙块滑槽;2、颈枕;201、第二枕垫;202、第二枕座;203、升降齿条;204、大齿轮;205、上齿轮;206、定向杆;2061、齿条滑槽;2062、定位齿槽;207、下齿轮;208、弧形齿条;209、夹持齿轮;210、夹持辊筒;211、升降仓;212、第一齿条槽;213、第二齿条槽;214、第一齿轮槽;215、第二齿轮槽;216、辊筒槽;217、第三枕座;218、弧形轨;3、头枕;301、枕块;3011、第三枕垫;3012、左块;3013、右块;3014、第四枕座;3015、挂环;302、滑座;303、隔板;304、右仓;305、左仓;306、头带;3061、毛面;3062、钩面;3063、弹性带;307、第五枕座;308、第一管口;309、第二管口;4、定位机构;401、基座;402、t型槽;403、旋柄;404、滑板;405、伸缩杆;406、凸轮手柄;407、锁紧套;408、挂钩;4081、防脱槽;409、夹块;410、复位弹簧;411、连杆;412、推块;413、椭圆轮;414、夹块槽;415、连通槽;416、转槽;417、t型块;5、底板;6、流体输送机构;601、输送泵;602、接管盘;603、第一软管;604、第二软管;605、第一管道;606、第二管道;607、第三管道;608、第四管道;609、第五管道;610、第六管道;611、第七管道;612、第八管道;613、第九管道;614、第一阀门;615、第二阀门;616、第三阀门;617、第四阀门;618、第五阀门;619、第六阀门;620、第七阀门;7、安装机构;701、上钳板;702、紧固螺栓;703、下钳板;8、拉钩;801、绳圈。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实施例1
43.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状腺手术支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肩枕1、颈枕2、头枕3、定位机构4、底板5、流体输送机构6、安装机构7和拉钩8,肩枕1、定位机构4、流体输送机构6和安装机构7固定安装在底板5上,安装机构7包括上钳板701和下钳板703,上钳板701为直板,下钳板703为l型板,下钳板703上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孔内啮合有紧固螺栓702,固定时使用上钳板701和下钳板703卡住床板或床梁,旋拧紧固螺栓702即可将该支架固定在手术床上。
44.肩枕1还包括第一枕垫101和第一枕座102,第一枕座102固定在底板5上,第一枕垫101为柔性结构,具体的说,外部为聚氨酯(pu)材质,内部填充有海绵,能够使患者的舒适性更好,颈枕2的第二枕垫201、头枕3的第三枕垫3011与第一枕垫101的组成结构相同,均为聚
氨酯外层包裹海绵,而第一枕垫101将第一枕垫101与底板5相连接的同时,也提供了支撑力,使第一枕垫101能够更好的支撑患者。
45.颈枕2的第二枕座202滑动连接在底板5上,为了能够给不同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颈枕2上设置了第二枕垫201的同时,还设置了升降机构,第二枕垫201设置在第三枕座217上,第三枕座217通过升降机构与第二枕座202相连,同时头枕3也设置了滑动调节机构,且为了更方便的操作,将升降机构、滑动调节机构通过联动机构与颈枕2的滑动联动,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第二枕座202的右侧设置了定向杆206,而肩枕1的第一枕座102上开设了杆槽105,定向杆206在杆槽105内滑动,如图4所示,杆槽105内连接了联动齿条104,所述联动齿条104上下均设有齿牙,再次如图3所示,在定向杆206顶面设置了齿条滑槽2061,在第二枕座202上开设了第一齿条槽212,联动齿条104在齿条滑槽2061和第一齿条槽212内滑动连接,在使颈枕2滑动的过程中,联动齿条104会在齿条滑槽2061和第一齿条槽212内滑动,以此作为联动的驱动力,为了联动升降机构,在第二枕座202的第一齿条槽212上方开设了升降仓211,升降仓211顶面通过升降槽与外界连通,升降仓211内设置了升降齿条203、大齿轮204和上齿轮205,升降齿条203在升降槽内滑动连接,升降齿条203上顶面连接第三枕座217的下底面,升降仓211内轴连接大齿轮204和上齿轮205,上齿轮205和联动齿条104啮合,大齿轮204和上齿轮205、升降齿条203相啮合,在使颈枕2向远离肩枕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枕座202相对联动齿条104向左移动,此时上齿轮205逆时针转动,若直接将上齿轮205与升降齿条203相啮合,则第二枕垫201会趋向向下运动,因此设置大齿轮204调整方向,上齿轮205逆时针转动时,大齿轮204顺时针转动,通过大齿轮204驱动升降齿条203,即可达到颈枕2向左运动,第二枕垫201上升,颈枕2向右运动,第二枕垫201下降的效果。
46.为了联动头枕3,在第一齿条槽212的下方设置了第一齿轮槽214和第二齿条槽213,第一齿条槽212通过第一齿轮槽214和第二齿条槽213相连通,由于在颈枕2将患者颈部向上顶起的过程中,头部处于相对上仰的状态,此时颈部和后脑部分为弧线,因此为了使头枕3更好的贴合患者后脑,将头枕3的滑动设置为弧形滑动轨迹,故而,第二齿条槽213和在第二齿条槽213内滑动的弧形齿条208均为弧形结构,第一齿轮槽214内轴连接有下齿轮207,通过下齿轮207与联动齿条104、弧形齿条208相啮合,在颈枕2向左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下齿轮207的传动,使头枕3发生相对颈枕2向左的移动;为了防止弧形齿条208晃动,在第二齿条槽213上下还开设了第二齿轮槽215和辊筒槽216,第二齿轮槽215内轴连接有夹持齿轮209,从上方与弧形齿条208啮合,辊筒槽216内轴连接有夹持辊筒210,从下方与弧形齿条208滚动连接,夹持齿轮209和夹持辊筒210能够从上下对弧形齿条208形成夹持。
47.在将颈枕2移动的适当位置时,需要对当前位置进行固定,同时为了使定位更加稳定,在定向杆206侧面开设了定位齿槽2062,同时,第一枕座102侧面开设螺纹孔106,如图7所示,螺纹孔106通过牙块滑槽107与杆槽105连通,在螺纹孔106内啮合了定位螺栓103的螺杆1033,如图5、图6所示,螺杆1033一端连接螺栓头1031,另一端的端面开有铰接槽,铰接槽为圆柱槽且与螺杆1033同轴,铰接槽内同轴设置了连接杆1035,定位牙块1034为方形块,一端的端面上连接有轴套1037,另一端开有定位齿牙,轴套1037通过轴承1036与连接杆1035轴连接,定位牙块1034在牙块滑槽107内滑动连接,通过旋拧定位螺栓103即可调整定位牙块1034的位置,定位牙块1034的定位齿牙与定位齿槽2062相啮合时可形成限位,脱离啮合时即可解除限位,为了方便定位螺栓103的旋拧,在螺栓头1031上还连接了手柄1032。
48.如图8所示,头枕3设置了枕块301、滑座302和第五枕座307,枕块301在滑座302内滑动连接,滑座302设置在第五枕座307上,第五枕座307还和弧形齿条208相连,同时为了使其滑动更加稳定,同时为了防止其过度滑动导致弧形齿条208余下齿轮207脱离啮合,在第二枕座202左侧还设置了弧形轨218,弧形轨218为弧形板,端部装有防脱板,第五枕座307上开设了弧形轨道槽,弧形轨218在弧形轨道槽内滑动连接,弧形轨218的圆心与弧形齿条208圆心同轴,且弧形轨218的半径与弧形齿条208半径相同,从而使其能够顺利滑动;枕块301还包括第三枕垫3011、左块3012、右块3013和第四枕座3014,第四枕座3014为弧形枕座,第三枕垫3011在第四枕座3014的内弧面且向上设置,左块3012和右块3013均为弧形块且与第四枕座3014同轴且半径大于第四枕座3014的半径,左块3012、右块3013分别与第四枕座3014左右两端相连;滑座302为两端通透的弧形壳体,滑座302与第四枕座3014同轴,左块3012、右块3013在滑座302内滑动连接;滑座302内有隔板303将滑座302内分隔为右仓304和左仓305,右仓304和左仓305内填充有水,左块3012、右块3013相对的一端均装有活塞,以防止漏液,右仓304和左仓305分别通过第一管口308和第二管口309连接流体输送机构6。
49.如图11所示,流体输送机构6包括输送泵601、接管盘602、第一软管603和第二软管604,第一软管603和第二软管60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管口308和第二管口309相接,另一端分别与接管盘602上的第一管道605、第七管道611相接,通过采用软管,能够使头枕3的移动更加顺利,第一管道605依次连接第二管道606、第三管道607后连接输送泵601进口,第一管道605和第二管道606之间装有第一阀门614,第二管道606和第三管道607之间装有第二阀门615;第七管道611依次连接第六管道610、第五管道609、第四管道608后连接输送泵601出口,第七管道611和第六管道610之间、第六管道610和第五管道609之间、第五管道609和第四管道608之间分别装有第五阀门618、第四阀门617和第三阀门616;第六管道610和第二管道606之间装有第九管道613,第九管道613上装有第七阀门620,第一管道605和第五管道609之间通过第八管道612连通,第八管道612上装有第六阀门619,上述的第一阀门614、第二阀门615、第三阀门616、第四阀门617、第五阀门618、第六阀门619、第七阀门620均为电磁阀,从而便于统一控制,还设置了控制器和操作屏,控制器内有89c51芯片,89c51与电磁阀、输送泵601、操作屏相连,从而便于控制,当需要患者的头向左偏转时,需要将左仓305内的水送入右仓304中,此时即关闭第六阀门619和第七阀门620,以阻断第九管道613和第八管道612,并开启其他阀门,此时输送泵601进口与左仓305相连通,出口与右仓304相连通,启动输送泵601即可将左仓305内的水送入右仓304,为了便于监控水的流速,在输送泵601的进出口还设置了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也与89c51相连;当需要患者头向右偏转时,此时先关闭所有阀门以阻断管路,再打开除了第一阀门614、第四阀门617以外的其他阀门,此时右仓304与输送泵601进口相连通,左仓305与输送泵601出口相连通,启动输送泵601即可将右仓304内的水送入左仓305,使枕块301向右偏转,带动患者的头向右偏转。
50.如图9、图10所示为了防止患者的头部与第三枕垫3011发现相对移动,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因此在枕块301两端铰接了挂环3015,并设置了头带306,头带306中部为弹性带3063,弹性带3063两侧均连接了魔术贴的钩面3062,钩面3062又连接了毛面3061,之所以先连接钩面3062再连接毛面3061,是为了使钩面3062始终向外,在粘合时即使钩面3062和毛面3061没有完全相对,钩面3062也不会与患者皮肤相接,安装头带306时,将毛面3061段穿过挂环3015后粘合在钩面3062上即可。
51.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固定拉钩8,在颈枕2两侧设置了定位机构4,由于患者身材的不同,使用拉钩8将切口拉开后,拉钩8柄部的停留位置高低、左右均不相同,因此在基座401顶面设置了t型槽402,t型槽402内滑动连接有t型块417,t型块417上端连接有滑板404,滑板404上安装伸缩杆405,伸缩杆405的伸缩端铰接有挂钩408,通过滑板404的滑动、伸缩杆405的升降和挂钩408的转动覆盖了大部分的挂钩408停留位置的可能,使通用性更好,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固定伸缩杆405的长度,在伸缩杆405固定段与伸缩段相接处的端口位置安装了锁紧套407,锁紧套407上安装了凸轮手柄406,此处的具体结构与自行车座位的升降锁紧结构相同,如图16所示,拉钩8柄部的端部开设穿孔,穿孔内穿有绳圈801,将绳圈801挂在挂钩408上即可通过挂钩408提供牵引,以维持手术区域的开放状态,如图13所示,为了防止绳圈801脱离挂钩408,在挂钩408上开设了防脱槽4081,绳圈801卡入防脱槽4081即可防止自动脱出;如图14、图15所示,为了便于固定滑板404的位置,在t型槽402两侧开设了夹块槽414,夹块槽414和t型槽402相连通,夹块槽414内滑动连接有夹块409,夹块409和t型块417滑动连接,夹块409和夹块槽414之间压装有复位弹簧410,复位弹簧410通过将夹块409向t型块417方向顶,即可实现夹紧,为了进一步防止滑动,夹块409和t型块417的相对面均设置为了粗糙面,以增大摩擦力,为了便于解除夹紧状态,在夹块槽414下方还开设了连通槽415,连通槽415为l型槽,两个连通槽415相对设置,且均与转槽416连通,夹块409下方连接有连杆411,连杆411为l型杆,连杆411在连通槽415内滑动连接,连杆411端部连接有推块412,转槽416内转动连接有椭圆轮413,椭圆轮413和推块412滑动连接,基座401上还轴连接有旋柄403,轴连接处装有扭簧,旋柄403和椭圆轮413相连,通过旋拧旋柄403即可带动椭圆轮413转动,椭圆轮413使两个推块412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即可使夹块409离开t型块417解除限位,而扭簧的设置便于了椭圆轮413的复位。
5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甲状腺手术支架固定在手术床上,患者躺在手术床上时,使患者的肩部落在肩枕1的第一枕垫101上,颈部落在颈枕2的第二枕垫201上,头部落在头枕3的第三枕垫3011上,根据患者的身材调整颈枕2的位置,握住手柄1032旋拧定位螺栓103,使定位牙块1034与定位牙槽2062脱离啮合,向远离肩枕1的方向拉动颈枕2至适当位置,拉动过程中,联动齿条104带动上齿轮205和下齿轮207转动,上齿轮205通过大齿轮204驱动升降齿条203向上移动,从而推动第二枕垫201向上移动,使患者头部扬起,以充分暴露甲状腺位置,同时下齿轮207驱动弧形齿条208滑动,以推出头枕3,使头枕3能够跟随患者头部的移动轨迹移动,到适当位置后,将头带306的一端穿过挂环3015并固定好,将头带306从上方绕过患者头部并将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挂环3015上,固定好后,反向旋拧定位螺栓103,使定位牙块1034与定位压槽2062啮合,完成肩枕1、颈枕2和头枕3的固定。
53.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开始手术,当用拉钩8将切口拉开后,根据当前拉钩8的位置调整挂钩408的位置:旋拧旋柄403,驱动椭圆轮413旋转,椭圆轮413推动推块412从而推动夹块409滑动,夹块409脱离t型块417,解除限位,移动滑板404至适当位置后,松开旋柄403,椭圆轮413在扭簧作用下复位,夹块409在复位弹簧410作用下复位,对t型块417进行夹紧,再根据拉钩8的高度,打开凸轮手柄407,调整伸缩杆405的高度后,将绳圈801挂在挂钩408上并卡入防脱槽4081,再次调整滑板404的位置至拉直绳圈801,完成挂钩8的定位。
54.在手术后期进行伤口缝合时,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肤质调整手术支架的状态,具体的说,对于肤质较为松软的患者,可直接进行刀口的缝合,对于肤质较为紧致的患者,
可将手术支架复原,使患者的颈椎平直后再进行缝合。
55.本发明涉及的机械及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89c51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
56.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57.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