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按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仪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按摩仪是一种能够对人体一些身体部位进行按摩的保健装置。通过应用按摩仪对人体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能够缓解该身体部位的不适感,降低一些疾病产生的可能性。
2、相关技术中,按摩仪包括按摩电极,按摩电极能够利用电脉冲信号对身体部位进行电刺激,实现电脉冲按摩。相关技术的按摩仪在被佩戴时,通常无法保证按摩电极与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仪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调整按摩仪中按摩电极相对位置,便于提高按摩电极与按摩部位的贴合度。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仪,按摩仪包括:佩戴主体;施力驱动机构,施力驱动机构设置于佩戴主体;按摩电极,按摩电极设于佩戴主体的近肤侧,按摩电极与施力驱动机构传动配合;阻抗检测电路,阻抗检测电路与按摩电极电性连接,以用于获取按摩电极的生物阻抗值;以及控制主板,与阻抗检测电路以及施力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控制主板被配置为根据生物阻抗值控制施力驱动机构驱使按摩电极相对于佩戴主体伸远或缩近,从而调整按摩电极的贴合度。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仪,按摩仪包括按摩电极、施力驱动机构、阻抗检测电路以及控制主板,阻抗检测电路能够获取按摩电极处的生物阻抗值,控制主板被配置为根据生物阻抗值控制施力驱动机构驱使按摩电极相对于佩戴主体伸远或缩近,从而调整按摩电极的贴合度,这样可以调整按摩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阻抗,保证按摩电极对人体按摩时电刺激的强度,保证按摩仪对人体按摩的有效性和舒适性。
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实施方式,控制主板被配置为在生物阻抗值超出预设阻抗范围时,控制主板控制施力驱动机构驱使按摩电极朝向远离佩戴主体的方向伸远,以增加按摩电极与人体的贴合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主板能够将生物阻抗值与贴合度之间建立匹配关系,在生物阻抗值超出预设阻抗范围时,表明按摩电极与人体的贴合度较差,从而控制施力驱动机构驱使按摩电极伸远,及时调整按摩电极与人体的贴合度。
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施力驱动机构包括相配合的驱动部以及伸缩部,驱动部设于佩戴主体内,驱动部与伸缩部传动配合,伸缩部可滑动地设于佩戴主体,伸缩部与按摩电极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施力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伸缩部,驱动部在控制主板的控制下能够精准驱动伸缩部伸缩,从而精准控制按摩电极相对于佩戴主体伸远或缩近,提高对按摩电极调整的精度。
6、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佩戴主体具有位于近肤侧的近肤面,按摩电极与近肤面相对间隔,伸缩部具有远离驱动部的连接端,连接端伸出于近肤面,连接端与按摩电极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部设于佩戴主体内,伸缩部的连接端伸出于佩戴主体的近肤面并与按摩电极连接,在保证佩戴主体能够保护驱动部的前提下保证驱动部驱动按摩电极往复运动的顺畅性。
7、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按摩仪包括供电电源,近肤面设有伸缩通道,伸缩部滑动连接于伸缩通道,伸缩通道内设有与供电电源连接的导电部,伸缩部的外周设有与按摩电极连接的电触部,电触部与导电部电性接触;或者,按摩仪包括供电电源和电连接件,电连接件穿设于伸缩部,电连接件连接于供电电源与按摩电极。在上述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通道内设有导电部,伸缩部的外周设有电触部,电触部与导电部电性接触,使得伸缩部相对伸缩通道滑动时,供电电源也能经由导电部、电触部向所述按摩电极供电,在按摩电极往复运动时实现稳定的供电。在上述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仪包括穿设于伸缩部的电连接件,该电连接件将供电电源与按摩电极电性连接,实现在按摩电极往复运动时得到稳定的供电。
8、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佩戴主体具有位于近肤侧的近肤面,按摩电极包括电极部以及柔性连接部,电极部与伸缩部连接,柔性连接部围设于电极部的外周,柔性连接部连接于近肤面与电极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摩电极包括电极部以及柔性连接部,柔性连接部围设于电极部的外周且连接于近肤面与电极部,当电极部随伸缩部运动时,柔性连接部能够产生相应的形变,以适应电极部与近肤面之间的间距,使得柔性连接部始终覆盖于电极部的外周与近肤面之间,避免外部异物从电极部与近肤面之间的缝隙到达伸缩部处对施力驱动机构造成的破坏。
9、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电极部包括支撑体以及柔性电极层,支撑体与伸缩部连接,柔性电极层敷设于支撑体外,柔性电极层与柔性连接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极部包括支撑体以及柔性电极层,支撑体能够提供大致适合按摩部位的支撑面,柔性电极层敷设于支撑体外,在电极部与人体按摩部位贴附时,柔性电极层能够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形变,从而在电极部与按摩部位贴合时提升贴合的舒适性。
10、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施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力部以及第二磁力部,第一磁力部与第二磁力部相对,第一磁力部设于佩戴主体内,第二磁力部与按摩电极连接,第一磁力部和第二磁力部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体,控制主板与电磁体电性连接,以选择性地改变电磁体的磁极方向。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力部和第二磁力部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体,控制主板能够改变电磁体的磁极方向,使得第一磁力部与第二磁力部相互排斥或吸引,从而实现驱使按摩电极相对于佩戴主体伸远或缩近,通过电磁结构实现按摩电极与人体贴合度的调整。
11、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施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力部、第二磁力部以及线圈,第一磁力部与第二磁力部相对,第一磁力部设于佩戴主体内,第二磁力部与按摩电极连接,线圈卷绕于第一磁力部或者第二磁力部的外周,控制主板与线圈电性连接以调整线圈的通电方向和/或电流大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主板能够调整线圈的通电方向和/或电流大小,从而调整线圈与其中一个磁力部构成的电磁组件对另一磁力部的磁力作用方向和磁力大小,即能够调节对另一磁力部排斥或吸引,以及调节排斥力的大小或吸引力的大小,从而控制按摩电极相对于佩戴主体伸远或缩近,实现按摩电极与人体贴合度的调整。
12、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按摩电极与施力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按摩电极与施力驱动机构转动连接使得按摩电极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按摩部位表面,进一步提高按摩仪佩戴的适应性。
1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佩戴主体包括支架主体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二夹持臂,支架主体连接于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按摩电极设于支架主体,第一夹持臂与支架主体之间、第二夹持臂与支架主体之间分别通过恒力弹性件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夹持臂与支架主体之间、第二夹持臂与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恒力弹性件,能够保证佩戴主体从第一夹持臂至第二夹持臂之间的夹持力大致恒定,保证按摩仪的佩戴稳定性。
14、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仪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按摩仪,按摩仪包括佩戴主体、施力驱动机构、按摩电极以及阻抗检测电路,施力驱动机构设置于佩戴主体,按摩电极设于佩戴主体的近肤侧,按摩电极与施力驱动机构传动配合,阻抗检测电路与按摩电极电性连接,以用于获取按摩电极的生物阻抗值,按摩仪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阻抗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生物阻抗值;根据生物阻抗值控制施力驱动机构驱使按摩电极相对于佩戴主体伸远或缩近,从而调整按摩电极的贴合度。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按摩仪的控制方法,按摩仪包括按摩电极、施力驱动机构、阻抗检测电路以及控制主板,阻抗检测电路能够获取按摩电极处的生物阻抗值,控制主板根据生物阻抗值控制施力驱动机构驱使按摩电极相对于佩戴主体伸远或缩近,从而调整按摩电极的贴合度,实现按摩电极自动保持与人体皮肤之间的紧密贴合,保证按摩电极对人体按摩时电刺激的强度,保证按摩仪对人体按摩的有效性和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