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胃食管反流监测组件

文档序号:32443207发布日期:2022-12-06 22:5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胃食管反流监测组件

1.本发明涉及反流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胃食管反流监测组件。


背景技术:

2.食管因过度接触或暴露胃液而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和/或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包括食管下段抗反流屏障功能的下降(如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食管并发症如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也可出现吞咽痛和吞咽困难;胃反流物刺激机械感受器可引起食管痉挛性疼痛,严重时可表现为剧烈刺痛,酷似心绞痛。
3.食管反流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传统的胃食管反流监测,通常需要将带有反流监测探头的导管伸入食管腔,并固定于鼻腔部位,即传统的胃食管反流监测技术主要还是依赖于商业硬质ph电极和机械固定电极的方式,如缝合、机械固定等,进而会给病人带来一定不适以及造成病人食管内壁的机械损伤,所以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柔性胃食管反流监测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胃食管反流监测组件,通过使第二柔性底板顺着食管的内壁弯曲贴合,而增大传统的第一柔性底板与食管壁的贴合面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胃食管反流监测组件,包括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第一柔性底板,所述第一柔性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限位线。
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柔性底板,所述第一柔性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接线口,所述第一柔性底板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
7.更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接线口相对应的电导线,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集成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牵引限位线外壁的第一固定套,且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外壁设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衔接杆,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的内壁上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固定安装有多个承托杆,且多个所述承托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牵引限位线相贴合的弧形转杆。
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底板与第二柔性底板由水凝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柔性底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柔性底板相连接的转轴;所述第一柔性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限位轴旋转范围的限位轴。
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柔性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
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底板两侧所设置的第二柔性底板通过相应的限位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导线呈蛇形设置并贴合在第一柔性底板上,且所述电导线为金导线。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的外壁铰接有多个球形铰接块,且多个所述球形铰接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吸附垫片。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垫片的外壁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防滑胶条。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垫片由硅胶制成,且所述吸附垫片上开设有多个呈贯穿状设置的分割槽。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固定住牵引限位线后,并将其通过吸附垫片粘合在皮肤上,一方面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另一方面避免在监测过程中,牵引限位线出现晃动而影响监测结果,及发生划伤胃食道内壁和口腔或鼻腔内壁的情况的发生;
17.2、本发明通过使第一柔性底板和第二柔性底板采用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和高粘性的水凝胶材料作为粘粘层,解决第一柔性底板、第二柔性底板与食管壁贴合的问题,同时将第二柔性底板设置在第一柔性底板的两侧,使得第二柔性底板可顺着食管的内壁进行弯曲而贴合,增大传统的第一柔性底板与食管壁的贴合面积,以用于避免第一柔性底板和第二柔性底板在监测过程中,受到反流影响而从食管壁上脱落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监测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22.图5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24.图7为本发明图6的b部结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为:1监测机构、101第一柔性底板、102第二柔性底板、103牵引限位线、104接线口、105温度传感器、106第一电极片、107第二电极片、108电导线、109转轴、110限位轴、111螺纹杆、112限位环、2固定机构、21第一固定套、22第二固定套、23衔接杆、24吸附垫片、25防滑胶条、26分割槽、27球形铰接块、28承托杆、29弧形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7,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柔性胃食管反流监测组件,如图1-2
所示,包括监测机构1,监测机构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用于将监测机构1固定在使用者的口腔或鼻腔部位,监测机构1用于伸入胃食管部位进行反流监测,结合图2所示,监测机构1包括第一柔性底板101,第一柔性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限位线103,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柔性底板102,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接线口104,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5、第一电极片106和第二电极片107,且温度传感器105、第一电极片106和第二电极片1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接线口104相对应的电导线108,其中,如图2所示,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柔性底板101及第二柔性底板102会随着胃食道内的反流产生形变的情况,进而会将电导线108进行拉扯损坏,所以将电导线108呈蛇形设置并贴合在第一柔性底板101上,且电导线108为金导线,并且在将电导线108安装在第一柔性底板101上后,投入使用之前,进行了多次拉伸仿真测试,以用于验证在食管拉伸和膨胀的过程中不会导致电导线108、温度传感器105、第一电极片106和第二电极片107出现破坏,其中,温度传感器105用于连接外置电阻测试装置以检测胃食管反流液体的温度和食管腔体内部温度,第一电极片106和第二电极片107用于连接外置电化学装置以监测胃食管反流液体的ph值,其中,温度传感器105为集成温度传感器,用以解决温度对第一电极片106和第二电极片107的影响,也可以记录食管环境温度的动态变化。
28.同时,如图5所示,固定机构2包括套设在牵引限位线103外壁的第一固定套21,且第一固定套21的外壁设有第二固定套22,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衔接杆23,第二固定套22用于对需要被固定的牵引限位线103进行双重辅助固定,当将第一固定套21套设在牵引限位线103外壁后,将牵引限位线103进行弯折呈u字形状时,将牵引限位线103插入第二固定套22的内腔,对牵引限位线103进行双重固定,然后再将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固定在患者鼻翼部位即可,其中,结合图7所示,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的内壁上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固定安装有多个承托杆28,且多个承托杆28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牵引限位线103相贴合的弧形转杆29,正常情况下,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套设在牵引限位线103的外壁,弧形转杆29通过承托杆28的推抵挤压在牵引限位线103的外壁上,当需要对牵引限位线103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时,可通过用力拉动牵引限位线103滑动在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的内腔,使得与牵引限位线103外壁贴合的弧形转杆29发生转动,即可使得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滑动在牵引限位线103的外壁,从而实现对牵引限位线103固定位置进行调节的作用,进而避免在将牵引限位线103固定在患者口腔或鼻腔部位后,牵引限位线103出现晃动而使牵引限位线103及第一柔性底板101刮伤胃食管及口腔或鼻腔内壁。
29.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牵引限位线103带动第一柔性底板101伸入使用者的口腔或鼻腔内进入食管道,第一柔性底板101贴合在食管道壁上后,将牵引限位线103远离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一端插入进第一固定套21的内腔,之后将牵引限位线103进行弯折呈u字形,最后通过医用胶布将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固定在患者口腔或鼻腔部位的皮肤上,即可避免在监测过程中,牵引限位线103出现晃动而影响监测结果,及发生划伤胃食道内壁和口腔或鼻腔内壁的情况的发生。
3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柔性底板101与第二柔性底板102由水凝胶材料制成,具备生物兼容性、柔性和高粘性的特征,使得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可更好
的贴合在食管壁上,其中,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柔性底板102相连接的转轴109,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限位轴110旋转范围的限位轴110,同时,通过将第二柔性底板102设置在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两侧,使得第二柔性底板102可顺着食管的内壁进行弯曲而贴合,增大传统的第一柔性底板101与食管壁的贴合面积,以用于避免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在监测过程中,受到反流影响而从食管壁上脱落的情况的发生,从而解决第一柔性底板101、第二柔性底板102与食管壁贴合的问题。
31.其中,结合图3所示,第二柔性底板1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11,且螺纹杆1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2,第一柔性底板101两侧所设置的第二柔性底板102通过相应的限位环112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螺纹杆111螺纹连接在第二柔性底板102的一侧,在需要将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伸入食管道内部时,通过旋转螺纹杆111可将其从第二柔性底板102上拆卸下来,从而在常态下时,第一柔性底板101两侧的第二柔性底板102通过转轴109的设置呈卷曲状态支撑在第一柔性底板101的一侧,并且第一柔性底板101两侧的第二柔性底板102通过相应的限位环112固定挂钩在一起,使得在使用前可对第一柔性底板101表面所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05、第一电极片106和第二电极片107进行遮挡防护,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将螺纹杆111拆卸下来后,即可将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放入胃管内,并使得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在放入口腔或鼻腔时,第二柔性底板102呈卷曲状,从而便于顺着食管道下落至胃管处,并且利用第一柔性底板101及第二柔性底板102的柔性可更好的顺着胃食管道的内壁进行贴合,从而提升第一柔性底板101、第二柔性底板102下落的顺畅性及与食管壁贴合的问题。
32.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柔性底板101两侧的第二柔性底板102呈卷曲状被螺纹杆111和限位环112进行限位固定,在使用前,首先将螺纹杆111从第二柔性底板102上转动拆卸下来,然后将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伸入口腔或鼻腔,使得第一柔性底板101及第二柔性底板102贴合食管道内壁下落进食管道内腔,并且在将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固定在食管道内壁上时,第二柔性底板102可顺着食管的内壁进行弯曲而贴合,增大传统的第一柔性底板101与食管壁的贴合面积,以用于避免第一柔性底板101和第二柔性底板102在监测过程中,受到反流影响而从食管壁上脱落的情况的发生。
33.进一步的,结合图5-6所示,为便于将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固定在口腔或鼻腔部位的皮肤上,在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的外壁铰接有多个球形铰接块27,且多个球形铰接块2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吸附垫片24,吸附垫片24的外壁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防滑胶条25,以增大吸附垫片24与皮肤贴合处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同时,吸附垫片24由硅胶制成,其形状呈弧形设置,且吸附垫片24贴合在皮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生物胶,以用于可直接将吸附垫片24粘合在皮肤上,且可反复进行粘合使用,同时,吸附垫片24上开设有多个呈贯穿状设置的分割槽26,将吸附垫片24分隔呈多个小的区域,从而在使用时,可将被分割成多个小区域的吸附垫片24顺着皮肤进行粘合,从而提升对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固定位置进行快速拆装的作用。
34.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牵引限位线103进行弯折呈u字形,然后将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对牵引限位线103的弯折部进行限位后,通过将吸附垫片24粘合在皮肤上,即可将第一固定套21和第二固定套22固定在患者口腔或鼻腔部位的皮肤上,从而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35.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6.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7.最后: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