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醇在制备防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2787253发布日期:2023-01-03 19:3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叶醇在制备防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醇在制备防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之一,核心症状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伴有社交、学业等方面功能损害。全世界儿童adhd的患病率约为7.2%,我国儿童adhd患病率为6.26%。由于其症状多在学龄期出现,因此数十年来adhd被认为是一种局限于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初,相继有许多学者对adhd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0%-60%的adhd患者到青春期后,其症状尤其是社会功能并未缓解,只是adhd的临床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出现了更多的共患病和社会问题,对患者的学业、家庭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明显不良的影响。因此,adhd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广泛地关注。
3.70多年来,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使用单胺能精神刺激药,主要是哌甲酯(mph)和安非他明(amph),外加儿茶胺能非兴奋剂阿托西汀(atx)。然而在临床上大约有20%-30%的患者使用mph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不能达到症状的控制。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mph的副作用(睡眠障碍、食欲降低、头痛、抽搐等)而减少药量甚至停药,也不能达到临床控制。另外由于中枢兴奋药物远期疗效的局限性和潜在的滥用危险,一些家庭拒绝中枢兴奋药物的治疗。因此,寻找副作用小、价格经济且适合预防敏感人群adhd发生的产品,非常的必要和紧迫。
4.叶醇是一种醇类合成香料。叶醇广泛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花和果实中,因而自人类有史以来就随食物链被人体摄取。我国gb2760-1996标准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食品香精。在日本,叶醇广泛应用于有香蕉、草莓、柑桔、玫瑰香葡萄、苹果等天然新鲜风味香精的调配,也与乙酸、戊酸、乳酸等酯类并用,以改变食品口味,主要用于抑制清凉饮料和果汁的甜味余味。在日用化工应用中,叶醇具有强烈的新鲜青草香气,是一种流行的清香型名贵香料。叶醇及其酯类在香精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调香剂。据报道,目前在世界上40多种著名香精配方中均含有叶醇成分,通常只需添加0.5%或更少的叶醇,即可得到显著的叶青香气味。在化妆品行业中,叶醇用于调配各种与天然香料类似的人造精油,如铃兰型、丁香型、橡苔型、薄荷型和熏衣草型精油等,也可用于调配各种花香型香精、使人造精油和香精具有青香的头香香韵。叶醇也是合成茉莉酮和茉莉酮酸甲酯的重要原料。在生物防治中,叶醇还是植物和昆虫两方面不可缺少的生理活性物质。昆虫利用叶醇作为警报、集合等信息素或性激素。如用叶醇与苯琨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可诱导雄性金龟子、甲虫的聚集,从而用以大面积的捕杀诸如此类的森林害虫。在神经行为学方面,有研究发现,拥有“产前压力”的母羊吸入叶醇可以防止后代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和hpa轴对压力的反应性增加。然而,目前尚未有叶醇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节脑肠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缓解与adhd相关的异常心理行为状态的芳香物质—叶醇的功效及及作用原理,为患儿家庭和照顾者带来福音,也为相关营养补充剂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叶醇在制备防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叶醇用于防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且所述叶醇以治疗有效量使用以实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
8.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包括但不限于大脑发育异常引起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9.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叶醇的有效剂量是200mg/kg/day。
10.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叶醇制成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包括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气体制剂中的任一种。
11.进一步,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包括药剂学上可接受的任意一种剂型。
12.进一步,所述药物制剂还包括药剂学上可接受药用辅料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
13.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叶醇的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发明提供了叶醇的一种新用途,用于缓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症状,其主要通过调节脑肠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缓解与adhd相关的异常心理行为状态。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叶醇可以改善adhd多动及冲动行为。并进一步探索发现了叶醇研究还发现叶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皮质醇水平,显著提高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盐皮质激素受体(nr3c2)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显著提高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相关蛋白水平,进而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缓解adhd社会功能障碍,为相关芳香物质缓解adhd的应用前景提供了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7.图1为本发明中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的多动行为、自发性活动水平的影响;
18.图2为本发明中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的冲动行为的影响;
19.图3为本发明中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激素的影响;
20.图4为本发明中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1.图5为本发明中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蛋白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
23.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24.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叶醇溶液的配置方法如下:
25.将叶醇(sigma-aldrich)溶解在玉米油中(2.5ml/kg),然后对cis-3组大鼠进行灌胃,剂量为200mg/kg/day。
26.下述实施例中,所选用的实验动物为:选取16只三周龄shr雄性大鼠,室温保持在23
±
1℃,湿度保持在50
±
60%。光暗循环12小时,可随意获取清洁食品和水进行训化。
27.实验方法:shr大鼠分为vehicle(shr)、叶醇灌胃组(cis-3),每组8只。vehicle每天灌胃给予200μl生理盐水,cis-3组灌胃200μl叶醇溶液。每日给药时间为上午8:00-9:00,连续给予14d,第15天各组大鼠空腹12h,进行行为学实验。第16天,各组大鼠空腹12h,眼眶取血,3000r/min离心,保留血清备用。取脑组织(皮层、海马)用于elisa试剂盒、western blot法、qpcr法等检测。
28.实验数据用平均值
±
标准差(sem)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两组间差异,所有的图表都是由graphpadprism 8.0创建。
29.实施例1叶醇对多动行为、自发性活动水平和冲动行为的影响
30.为了测试叶醇对多动行为、自发性活动水平和冲动行为的影响,本技术对上述实验方法中各组小鼠每日给药时间为上午8:00-9:00,连续给予14d,第15天各组大鼠空腹12h,进行行为学实验,具体为:
31.①
旷场实验
32.旷场实验是用来评估大鼠在新环境中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和焦虑状态。旷场装置为长50cm,宽50cm,高40厘米上部敞开的黑色箱子。旷场装置中正上方有摄像机与电脑相连,记录大鼠在旷场中的活动信息。实验开始前,在电脑中设置好旷场实验系统参数,并让大鼠适应周围环境5min,然后将大鼠放入旷场中,记录大鼠在旷场内5min的活动情况。每只大鼠实验结束后,对矿场实验装置中的大鼠粪便及尿液进行清理,然后用5%的乙酸水溶液对矿场装置彻底清洁,再用纸巾或干布擦干记录的活动信息包括活动总路程,中央活动距离,中央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轨迹图。
33.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的多动行为、自发性活动水平的影响。其中1a为连续灌胃叶醇溶液两周后,cis-3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总活动距离减少;1b为连续灌胃叶醇溶液两周后,cis-3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中心区活动距离显著减少;1c为连续灌胃叶醇溶液两周后,cis-3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中心区活动时间减少。数据表示为平均值
±
标准差,n=8,*p《0.05;**p《0.01;***p《0.001。1d为vehicle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活动轨迹图。1e为cis-3组大鼠在在旷场实验中的活动轨迹图。
34.②
高架十字迷宫
35.高架十字迷宫是由两个闭合壁(50cm
×
10cm)、两个开放壁(50cm
×
10cm)和中央区(10cm
×
10cm)构成的垂直十字,距离地面高50cm。实验开始前2h,将动物放入隔音房间以适
应环境。严格控制房间温度和通风。实验者每次于同一位置将动物放于中央区位置,动物头部朝向其中一个开放壁的方向,实验人员离开实验装置区域后开始实验。实验时间5min,以动物在开臂内停留时间和进入开臂次数占总次数和总时间的百分比为主要指标评价动物冲动行为。
36.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为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的冲动行为的影响。其中2a为连续灌胃叶醇溶液两周后,cis-3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总活动距离显著减少;2b为连续灌胃叶醇溶液两周后,cis-3组大鼠在进入开臂空间次数显著减少;2c为连续灌胃叶醇溶液两周后,cis-3组大鼠在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开臂空间活动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减少。数据表示为平均值
±
标准差,n=8,*p《0.05;**p《0.01;***p《0.001。2d为vehicle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活动轨迹图。2e为cis-3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活动轨迹图。
37.实施例2叶醇对血清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38.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动物试验方法中的血清使用elisa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激素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
39.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为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激素的影响。其中3a为相较于vehicle大鼠,灌胃两周叶醇溶液的大鼠血清中皮质醇(cort)水平显著高于vehicle大鼠。3b为灌胃两周叶醇溶液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数据表示为平均值
±
标准差,n=8,*p《0.05;**p《0.01;***p《0.001。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叶醇可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存在的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调节hpa轴功能。
40.实施例3:叶醇对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动物试验方法中的取脑组织,使用quantitative-pcr法测定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盐皮质激素受体(nr3c2)。
42.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4a为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海马nr3c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4b为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海马nr3c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数据表示为平均值
±
标准差,n=8;灌胃两周假长双歧杆菌菌液后,相较于vehicle组,实验组脑组织中的nr3c1、nr3c2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这些结果表明,叶醇可能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调节脑肠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进而改善adhd相关症状
43.实施4:叶醇对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蛋白的影响
44.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动物试验方法中的取脑组织,使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蛋白水平: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45.结果如图5所示,图5为叶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shr)脑组织中肠脑轴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蛋白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蛋白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蛋白表达水平。wb结果显示,灌胃两周叶醇溶液后,相较于vehicle,实验组脑组织中的gr、mr、crf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这些结果表明,叶醇可能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调节脑肠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进而改善adhd相关症状。
46.本技术所提供的叶醇在制备防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给予
shr大鼠两周叶醇溶液灌胃后,其多动行为、自发性活动水平及冲动行为都有相当显著的改善,hpa轴相关激素、基因及蛋白表达都明显上调,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叶醇可能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调节脑肠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进而缓解adhd症状。
47.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叶醇缓解adhd相关多动及冲动行为症状。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肠脑轴中神经内分泌功能相关的激素水平发挥作用的。本发明对于寻求芳香辅助疗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潜力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及潜在的市场价值。
4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