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1959发布日期:2022-11-12 02:55阅读:1289来源:国知局
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眼科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儿童在常规验光时由于儿童眼内的睫状肌比较强大,如果进行常规的散瞳验光则度数波动比较大,验光度数中很容易存在假性近视,因此需要散瞳,散瞳验光是在验光前使用散瞳眼药水或者眼药膏,暂时的麻痹掉睫状肌,以去掉验光中的假性近视度数,以便得到真实的度数,但散瞳验光整个步骤比较复杂,需要时间从一小时到数天不等,并且在散瞳后需要数小时到数周的时间瞳孔才能恢复,在恢复之前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畏光和看近模糊,所以,如果在每一次度数检查中都进行散瞳验光,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很多不便。
3.cn113288576a披露了一种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验光方法。它要解决现有验光无法做到近视度数充分足矫视网膜清晰成像的同时,又能使孩子眼镜配戴精准舒适的问题。方法:一、问诊;二、电脑验光、综合验光、试镜、调节训练、电脑验光、试镜;三、散瞳后综合验光仪远视力验光,试镜;四、处方:制作眼镜,对散瞳中存在眼睛调节紧张的待测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本发明中的增加了调节训练,真正做到了近视度数充分足矫视网膜清晰成像的同时,又能使孩子眼镜配戴精准舒适,不存在头晕目眩不适应的问题,为足矫配镜扫清了障碍;另外改变了对散瞳前后取值的问题,采用散瞳前屈光度数,真正做到足矫验光配镜。本发明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验光虽然提高了精准度但是并没有解决散瞳带来的麻烦。
4.李晓茹等人发表的文章中,披露了偏心摄影验光法中,采用垂轴线光源并以近视眼为例,分析了眼瞳图像中垂轴子午线上的光强分布,利用任意两端点的光强比值,导出了人眼屈光度的计算公式。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复查时,仍然需要进行验光。关于如何做到复查时不再通过验光也能准确的获得人眼屈光度数值,上述的文献显然并未提及。
5.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减少散瞳次数的验光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最大特点为:只需在第一次检查时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以后的检查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便能得到无限趋近于屈光度数的真实值,既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复查效率,又减少了待测者接受检查时的痛苦。
7.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记录眼轴长度al1和角膜
曲率cc1的数值;(2)然后,依次进行散瞳、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并记录,记作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在验光前先询问待测者症状和视力情况对眼部进行检查,以便于验光检查时获得的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更加准确;散瞳用的药物为阿托品,后马托品,环戊酮,托吡卡胺,或其他一切合适的散瞳(睫麻)药物,详细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药品的说明书以及相关医疗规范;验光检查方法包括:电脑验光,手持式验光筛查仪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剪影验光等;不限于以上的方法;第一次验光得到球镜度数,负球镜度数(d)
×
100即为近视度数,正球镜度数(d)
×
100即为远视度数;(3)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和角膜曲率cc2;(4)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获得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y: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a
×
(337/cc
1-337/cc2)+b
×
(al
1-al2);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负数时判定为近视,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正数时判定为远视。
8.a取值为5~7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5、7这两个端点值,b取值为2~4,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2、4这两个端点值。
9.本发明中,先测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再进行散瞳验光,验光测得的数值为散瞳情况下真实的度数,即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与第二次检查时所测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状态相同,此时推算出的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结果更准确,当然步骤(1)与步骤(2)的顺序可以互换。
10.(3)中,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和角膜曲率cc2的时间与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的时间间隔2~12个月,直接使用a超测量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使用角膜曲率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第二次的角膜曲率cc2;a超测量仪,是眼科所采用的a型超声测量仪,该测量仪为普通的常用的测量仪。
11.(1)和(3)中,利用a超测量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眼轴长度,利用角膜曲率仪或者激光检测设备测得角膜曲率。
12.优选的,(4)中, 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6
×
(337/cc
1-337/cc2)+3
×
(al
1-al2)。
13.角膜曲率半径cr=337/cc;眼轴长度al每增长1mm,近视增加约为3d左右,角膜曲率半径cr每缩小1mm,近视增加约6d左右,远视则与近视相反,眼轴长度al每增长1mm,远视减小约3d,角膜曲率半径cr每缩小1mm,远视减小约6d;以上为临床中常用的计量方法,(1d=100度)。
14.优选的,还包括(5):(5.1)收集多组(4)中所获得的数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5.2)对待测者进行与(5.1)相对应的第二次散瞳、验光检查,获得y
第二次真性屈光度数
; 并将(5.1)与(5.2)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5.3)获得第二次优化预测屈光度数的计算公式:y
第二次优化预测屈光度数
=0.995 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0.12。
15.优选的,当复查n次时,要获得较为准确的第n次预测屈光度数,其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第一次眼轴长度al1和角膜曲率cc1的检测,记录眼轴长度al1和角膜
曲率cc1的数值;(2)然后,依次进行散瞳、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并记录,记作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3)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和角膜曲率cc2;(4)测得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的眼轴长度aln和角膜曲率ccn,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以下(5)中的n取值同;(5)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获得第n次预测屈光度数y:y
第n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a
×
(337/cc
1-337/ccn)+b
×
(al
1-aln);a取值为5~7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5、7这两个端点值,b取值为2~4,之间的任一个数,包含2、4这两个端点值。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取屈光度数值,只需在第一次检查时进行散瞳、验光,通过该检查获得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在以后的多次复查中则无需再进行散瞳验光,只是检查眼轴和角膜曲率,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即可获得屈光度数值,极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散瞳验光的次数,避免了待检测人员多次接受检查所遭受的不适或痛苦;(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取屈光度数值,不仅效率高而且精准度高,根据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推出的度数与正常验光下测得的度数误差极小,完全可以应用在验光配镜工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
19.实施例1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第一次检查,先使用a超测得右眼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2.14,左眼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1.83,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右眼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2.05,左眼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1.32;(2)给待测者散瞳然后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散瞳用的散瞳眼药水为托吡卡胺,详细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药品的说明书。
20.散瞳完成后进行验光,对待测者进行电脑验光检查,获得精确的屈光度;验光前先询问待测者症状和视力情况对眼部进行检查;第一次验光得到右眼球镜度数为3 d,即为远视300度,左眼球镜度数为4.5 d,即远视450度;计算时,对于右眼,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3;对于左眼,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4.5;以下各实施例或对比例均同此取值方法;(3)间隔3个月进行第二次检查,直接使用a超测得第二次的右眼的眼轴长度al2为
22.16,左眼的眼轴长度al2为21.86,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第二次的右眼的角膜曲率cc2为41.81,左眼的角膜曲率cc2为41.03;(4)a取值6,b取值3,通过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6
×
(337/cc
1-337/cc2)+3
×
(al
1-al2)计算得出第二次检查的屈光度数;所获得的数值为:右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22d,左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4.76d。
21.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并且同时使用散瞳验光,得到右眼数据如下:表1
ꢀꢀ
实施例1的结果验证(右眼)上表为病例右眼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时间点1为三个月前,时间点2为三个月后,三个月前先验光测得球镜度数为3d即远视300度,测得眼轴长度为22.14,角膜曲率为42.05,三个月后再检查发现眼轴长度增加,角膜曲率减小,代入公式计算得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22d也就是远视322度,此时经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为3.25d即远视325度,仅有3度的误差,这说明本发明的方法计算的结果与真实值无限接近。
22.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并且同时使用散瞳验光,得到左眼数据如下:表2
ꢀꢀ
实施例1的结果验证(左眼)同样左眼三个月后散瞳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数为4.75d即远视475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出的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4.76d,即远视476度,仅有1度的误差,由此可证明本发明的方法准确性高。
23.实施例2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第一次检查,先使用a超测得右眼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4.51,左眼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4.48,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右眼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2.94,左眼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2.61;(2)给待测者散瞳然后验光得到真性屈光度数;散瞳用的散瞳眼药水为托吡卡胺,详细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药品的说明书。
24.散瞳完成后进行验光,对待测者进行电脑验光检查,获得精确的屈光度。
25.验光前先询问待测者症状和视力情况对眼部进行检查;第一次验光得到右眼球镜度数为-2.25d,即为近视225度,左眼球镜度数为-2d,即
近视200度;(3)间隔3个月进行第二次检查,直接使用a超测得第二次的右眼的眼轴长度al2为24.51,左眼的眼轴长度al2为24.45,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第二次的右眼的角膜曲率cc2为42.99,左眼的角膜曲率cc2为42.51;(4)a取值6,b取值3,将两次测得的数据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
‑ꢀ6×
(337/cc
1-337/cc2)+3
×
(al
1-al2)计算得出第二次检查的屈光度数;右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2.30d,左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1.79d。
26.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并且同时使用散瞳验光,得到右眼数据如下:表3
ꢀꢀ
实施例2的结果验证(右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2.2524.5142.94/2-2.2524.5142.99-2.30上表为病例右眼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时间点1为三个月前,时间点2为三个月后,三个月前先验光测得球镜度数为-2.25d即近视225度,测得眼轴长度为24.51,角膜曲率为42.94,三个月后再检查发现眼轴长度不变,角膜曲率增大,此时应该近视度数增大,代入公式计算得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2.30也就是近视230度,此时经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为-2.25d即近视225度,误差仅为5度。
27.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并且同时使用散瞳验光,得到左眼数据如下:表4
ꢀꢀ
实施例2的结果验证(左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224.4842.61/2-1.7524.4542.51-1.79同样左眼三个月后传统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数为-1.75d即近视175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出的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1.79d,即近视179度,仅有4度的误差,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法准确度高。
28.实施例3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第一次检查,先给待测者散瞳然后验光得到真性屈光度数;散瞳用的散瞳眼药水为托吡卡胺,详细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药品的说明书。
29.散瞳完成后进行验光,对待测者进行电脑验光检查,获得精确的屈光度。
30.验光前先询问待测者症状和视力情况对眼部进行检查;第一次验光得到右眼球镜度数为-2.75d,即为近视275度,左眼球镜度数为-3.5d,即近视350度。
31.(2)使用a超测得右眼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4.15,左眼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4.52,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右眼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3.27,左眼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3.16;(3)间隔3个月进行第二次检查,直接使用a超测得第二次的右眼的眼轴长度al2为24.15,左眼的眼轴长度al2为24.55,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第二次的右眼的角膜曲率cc2为43.16,左眼的角膜曲率cc2为43.1;
(4)a取值6,b取值3,将两次测得的数据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6
×
(337/cc
1-337/cc2)+3
×
(al
1-al2)计算得出第二次检查的屈光度数;右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2.63d,左眼: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52d。
32.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并且同时使用散瞳验光,得到右眼数据如下:表5
ꢀꢀ
实施例3的结果验证(右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2.7524.1543.27/2-2.524.1543.16-2.63上表为病例右眼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时间点1为三个月前,时间点2为三个月后,三个月前先验光测得球镜度数为-2.75d即近视275度,测得眼轴长度为24.15,角膜曲率为43.27,三个月后再检查发现眼轴长度不变,角膜曲率减小,此时应该近视度数减小,代入公式计算得y
第二度数
为-2.63d也就是近视263度,此时经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为-2.5d即近视250度,误差为13度,先散瞳验光再测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最后推算得到的结果误差依然较小,因此步骤(1)、(2)交换后的方法仍然有效。
33.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并且同时使用散瞳验光,得到左眼数据如下:表6
ꢀꢀ
实施例3的结果验证(左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3.524.5243.16/2-3.524.5543.10-3.52同样左眼三个月后散瞳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数为-3.5d即近视350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出的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52d,即远视352度,仅有2度的误差。
34.实施例4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第一次检查,先使用a超测得右眼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4.15,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右眼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3.27;(2)给待测者散瞳然后验光得到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散瞳用的散瞳眼药水为托吡卡胺,详细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药品的说明书。
35.散瞳完成后进行验光,对待测者进行电脑验光检查,获得精确的屈光度。
36.验光前先询问待测者症状和视力情况对眼部(右眼)进行检查。
37.第一次验光得到球镜度数为-2.75d,即为近视275度。
38.(3)间隔4个月进行第二次检查,直接使用a超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为24.22,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第二次的角膜曲率cc2为43.16;(4)a取值6,b取值3,将两次测得的数据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6
×
(337/cc
1-337/cc2)+3
×
(al
1-al2)计算得出第二次检查的屈光度数;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2.84d。
39.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并且同时使用散瞳验光,得到数据如下:表7
ꢀꢀ
实施例4的结果验证(右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2.7524.1543.27/
2-3.0024.2243.16-2.84上表为病例右眼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时间点1为4个月前,时间点2为4个月后,4个月前先验光测得球镜度数为-2.75d即近视275度,测得眼轴长度为24.15,角膜曲率为43.27,4个月后再检查发现眼轴长度增加,角膜曲率减小,代入公式计算得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2.84d也就是近视284度,此时经验光得到的球镜度数为-3d即近视300度,误差为16度。
40.实施例5基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通过计算快速获得屈光度数值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第一次检查,先使用a超测得第一次的眼轴长度al1为24.15,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第一次的角膜曲率cc
1 为43.27;(2)给待测者散瞳然后验光得到真性屈光度数;散瞳用的散瞳眼药水为托吡卡胺,详细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药品的说明书。
41.散瞳完成后进行验光,对待测者进行电脑验光检查,获得精确的屈光度。
42.验光前先询问待测者症状和视力情况对眼部进行检查。
43.第一次验光得到球镜度数为-2.75d,即为近视275度。
44.(3)间隔4个月进行第二次检查,直接使用a超测得第二次的眼轴长度al2为24.22,使用角膜曲率仪测得第二次的角膜曲率cc2为43.16;(4)a取值6,b取值3,将两次测得的数据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6
×
(337/cc
1-337/cc2)+3
×
(al
1-al2)计算得出第二次检查的屈光度数;计算获得: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2.84d。
45.然后,通过公式计算:y
第二次优化预测屈光度数
=0.995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0.12;得到y
第二次优化预测屈光度数
=-2.9458≈-2.95d,即近视295度。
46.验光所得为近视300度,误差为5度,使推测所得到的数值更加精准更贴近验光所得的数据。
47.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时,a取值为5,b取值为4,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5
×
(337/cc
1-337/cc2)+4
×
(al
1-al2)得出:表8
ꢀꢀ
对比例1的检测结果验证(右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3.0022.1442.05/23.2522.1641.813.31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31d即远视331度与正常验光3.25d即远视325度相比,误差为6度;比实施例1的取值误差大;虽然也不影响正常使用,但精准度没有实施例1中a值为6,b取值为3时高。
48.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时,a取值为5,b取值为2,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5
×
(337/cc
1-337/cc2)+2
×
(al
1-al2)得出:表9
ꢀꢀ
对比例2的检测结果验证(右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3.0022.1442.05/
23.2522.1641.813.27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27即远视327度与正常验光3.25即远视325度相比,误差为2度;也不影响正常使用。
49.同一待测者使用本方法测试左眼数据:表10
ꢀꢀ
对比例2的检测结果验证(左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4.521.8341.32/24.7521.8641.034.85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4.85d即远视485度与正常验光4.75d即远视475度相比,误差为10度;虽然右眼误差小但左眼误差大于实施例1,因此仍没有实施例1取值所得的结果精准。
50.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时,a取值为7,b取值为4,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7
×
(337/cc
1-337/cc2)+4
×
(al
1-al2)得出:表11
ꢀꢀ
对比例3的检测结果验证(右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3.0022.1442.05/23.2522.1641.813.40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40d即远视340度与正常验光3.25d即远视325度相比,误差为15度;比实施例1的取值误差大;虽然也不影响正常使用,但精准度没有实施例1高。
51.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时,a取值为7,b取值为2,带入公式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x
第一次真性屈光度数-7
×
(337/cc
1-337/cc2)+2
×
(al
1-al2)得出:表12
ꢀꢀ
对比例4的检测结果验证(右眼)时间点球镜度数(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d)13.0022.1442.05/23.2522.1641.813.36y
第二次预测屈光度数
为3.36d即远视336度与正常验光3.25d即远视325度相比,误差为11度;比实施例1的取值误差大;虽然也不影响正常使用,但精准度没有实施例1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