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及其气囊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0611发布日期:2023-03-31 23:3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及其气囊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气囊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及其气囊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气动式关节智能康复系统是以空气为动力,自动驱使手指手腕等关节被动训练,可有效降低肌张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水肿和增加关节活动度,又能通过训练和运动想象等反射脑部神经,促进脑部神经康复,是目前针对手指痉挛、麻痹等症状最有效的康复治疗设备,其广泛应用于脑卒中、脑瘫、脑血栓、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骨科手术、外伤等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肢体损伤后的肿胀、包括术前术后动静、脉血液循环不畅和淋巴回流不畅引起的肿胀疼痛等。
3.现有的气动康复手套采用气管直接插入手套背面每个手指对应的气囊接头,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与抽气来实现手指的训练,在对气囊进行充气的过程中,处于正压状态的气管容易出现与气囊接头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导致气管脱离气囊接头,甩伤患者或者其他人员,安全隐患高,影响了气动康复手套的训练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及其气囊连接装置。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及锁定装置,所述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二接头内设置有第二输气管,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使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第二输气管连接,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及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用于扣接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输气管内处于正压和/或负压时插接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弹性锁销组件及导向组件,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上,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腔体、管道及滑槽,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支管,所述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第二输气管之间,另一端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第二输气管之间,另一端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锁孔,所述滑槽与所述锁孔相对设置,所述滑槽从所述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腔体,所述导向组件用于控制气体从所述管道内进入所述腔体内,及从所述支管内流出所述腔体,所述弹性锁销组件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底端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底端在所述第一输气管处于正压或负压时插入所述锁孔中。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弧形件及第二弧形件,所述第一弧形件设置于所述管道内靠近所述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件用于控制气体从所述管道流入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二弧形件设置于所述支管内,所述第二弧形件用于控制气体从所述腔体中流出。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锁销组件包括鼓膜及锁销,所述鼓膜与所述腔体连接,所述鼓膜将所述腔体分为与所述管道连通的正压腔及与所述支管连通的负压腔,所述锁销的一端与所述鼓膜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鼓膜用于在所述第一输气管处于正压或负压时推动所述锁销,使所述锁销插于所述锁孔内。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气动锁定组件及第二气动锁定组件,所述第一气动锁定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输气管处于正压时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气动锁定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输气管处于负压时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动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及第一弹性锁销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一管道及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第二输气管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锁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槽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弹性锁销组件包括第一鼓膜及第一锁销,所述第一鼓膜与所述腔体连接,所述第一鼓膜将所述第一腔体分为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的正压腔及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一气腔,所述第一锁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鼓膜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鼓膜用于在所述第一输气管处于正压时推动所述第一锁销,使所述第一锁销插于所述第一锁孔内。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动锁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及第二弹性锁销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管道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第二输气管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第二锁孔,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锁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滑槽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第二弹性锁销组件包括:第二鼓膜及第二锁销,所述第二鼓膜与所述第二腔体连接,所述第二鼓膜将所述第二腔体分为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的负压腔及与所述负压腔处于相对位置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锁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鼓膜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鼓膜用于在所述第一输气管处于负压时推动所述第二锁销,使所述第二锁销插于所述第二锁孔内。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动锁定组件与所述第二气动锁定组件相对设置。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锁扣、锁钩件及弹簧,所述锁扣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上,所述锁钩件与所述第一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锁钩件的手柄端与所述第一接头之间,所述锁钩件的锁钩端用于扣接在所述锁扣上,以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包括上述的所述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的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能同时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通过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锁定机
构双重锁定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提高了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的牢固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二锁定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一锁定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密封胶圈的连接示意图;
22.图5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一接头的截面示意图;
23.图6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二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7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气囊连接装置的锁钩与锁扣完成扣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8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锁钩与锁扣完成扣合的示意图;
26.图9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锁钩与锁扣完成扣合时的放大示意图;
27.图10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二锁定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11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鼓膜在自然位时的截面示意图;
29.图12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鼓膜在内陷时的截面示意图;
30.图13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一气动锁定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14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一鼓膜在自然位时的截面示意图;
32.图15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一鼓膜在内陷时的截面示意图;
33.图16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二气动锁定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7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二鼓膜在自然位时的截面示意图;
35.图18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第二鼓膜在内陷时的截面示意图;
36.图19示出了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的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3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8.100-第一接头;110-第一输气管;200-第二接头;210-第二输气管;300-第一锁定机构;310-锁扣;311-第一斜面;312-第二斜面;320-锁钩件;321-锁钩端;322-手柄端;323-按压区;330-弹簧;340-限位块;350-连接板;400-第二锁定机构;410-固定块;411-第一固定块;412-第二固定块;420-腔体;421-第一腔体;422-第二腔体;430-管道;431-第一管道;432-第二管道;440-支管;450-滑槽;451-第一滑槽;452-第二滑槽;460-鼓膜;461-第一鼓膜;462-第二鼓膜;470-锁销;471-第一锁销;472-第二锁销;480-锁孔;481-第一锁孔;482-第二锁孔;490-导向组件;491-第一弧形件;492-第二弧形件;500-气孔;600-第一间隙;
610-第二间隙;620-第三间隙;630-第一开口;640-第二开口;700-密封胶圈;800-连接环;910-筋条;92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4.实施例一
4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头100、第二接头200及锁定装置。所述第一接头100内设置有第一输气管110,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为平行设置的五个。所述第二接头200内设置有第二输气管210,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为平行设置的五个。所述第二接头200连接各所述第二输气管210。所述第一输气管110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的管径。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及第二接头200,使得所述第一输气管110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与手套连接,所述气囊用于驱动手套内的手指进行康复训练。
46.请参阅图3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之间连接有筋条910。相邻两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之间连接有卡槽920。所述筋条910与所述卡槽920相对设置,所述筋条910与所述卡槽920相互匹配,所述筋条910用于卡接于所述卡槽920中,为防止所述第一输气管110插错对应的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而导致的训练中的大拇指与小指的动作错
误,其中一个所述筋条910的长度小于另外三个所述筋条910的长度。
47.请参阅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还包括:密封胶圈700。所述密封胶圈700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连接的一端,能增大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的连接端的摩擦力,还能增强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的连接端的气密性。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机构300和第二锁定机构400。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00连接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00连接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
49.请参阅图3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00包括:锁扣310、锁钩件320、弹簧330、限位块340及连接板350。所述锁扣31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连接,所述锁扣3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平行设置。所述锁扣31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锁扣3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200的对应的一侧。所述限位块340与所述第一接头100连接,所述限位块340与所述锁扣310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块34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块340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350连接所述第一接头100及所述限位块340,所述连接板35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35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头100的对应的所述限位块340。所述锁钩件320包括手柄端322及锁钩端321。所述手柄端322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平行设置,所述手柄端322的底部放置于所述限位块340上,所述手柄端322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板350转动连接。所述弹簧330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垂直设置,所述弹簧330连接所述手柄端322与所述第一接头100,所述弹簧330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50远离所述限位块340的一侧。
50.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310为凸块,所述锁扣310上设置有第一斜面311与第二斜面312,所述第一斜面311与所述第二斜面312连接,所述第一斜面311靠近所述气囊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端322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板350连接。
52.在本实施例中,将各所述第一输气管110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中,在所述第一输气管110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输气管210的过程中,所述锁钩端321的第一接触面沿所述凸块的第一斜面311移动,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一斜面311的倾斜度相同,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锁钩端321绕所述销轴转动,所述弹簧330处于压缩的状态,所述锁钩端321移动至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斜面312接触时,所述锁钩端321与所述锁扣310完成扣合,使得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处于扣接锁定状态。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斜面312的倾斜度相等。在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扣接锁定后,所述气源向所述气囊充气,所述气囊处于正压时,所述第二输气管210呈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分离的趋势,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斜面312互相扣接增加了锁定的可靠性。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还包括:指示区。所述指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100及所述第二接头200上,所述指示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的插接方向。
54.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端322还包括:按压区323。所述按压区323设置于所述手柄端322上靠近所述气源的一端,所述按压区323为仿形手指肚凹槽,提高了按
压的舒适度,向靠近所述第一输气管110的方向按压所述手柄端322,所述锁钩绕所述销轴向远离所述第二斜面312的方向转动,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扣310完成解锁。
55.请参阅图2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00包括:固定块410、弹性锁销组件及导向组件490。所述固定块41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连接,所述固定块410内设置有腔体420、管道430、支管440及滑槽450。所述固定块41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连接,所述固定块410为棱柱形。所述腔体420设置于所述固定块410内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腔体420为圆柱形,所述腔体420内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管道4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之间,另一端与所述腔体420连通,所述支管440的一端通过所述管道430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之间,另一端与所述腔体420连通。所述第一接头100上设置有锁孔480。所述滑槽450与所述锁孔480相对设置,所述滑槽450从所述腔体420的底部连通所述腔体420。所述锁孔480的开口端位于靠近所述滑槽450的一端。
56.请参阅图11至图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锁销组件包括:鼓膜460及锁销470。所述鼓膜460为弧形鼓膜,所述鼓膜460为软性材质,所述鼓膜460的边缘处固定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锁销470的一端与所述鼓膜46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450内。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管440的一端与所述管道43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腔体420连通,所述支管44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平行设置。所述鼓膜460位于所述支管440上方,所述鼓膜460为向远离所述支管440方向凸出的弧形鼓膜,所述鼓膜460将所述腔体420分为上下两个互不连通的腔体,所述鼓膜460将所述腔体420分为与所述管道430连通的正压腔及与所述支管440连通的负压腔。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490包括:第一弧形件491及第二弧形件492。所述第一弧形件491设置于所述管道430内靠近所述腔体420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件491用于控制所述管道430内的气体从所述管道430内流入所述腔体420中。所述第二弧形件492设置于所述支管440内,所述第二弧形件492用于控制所述腔体420内的气体从所述支管440流出。
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件491为中间开缝的球冠形,所述第一弧形件491向靠近所述腔体420的方向凸出,其边缘有一圈圆环加固,方便安装,边缘到中间渐进变薄,边缘厚度0.5-2mm,中间厚度约0.1-0.5mm,使得气体只能通过所述第一弧形件491流向所述腔体420内,无法从所述腔体420流至所述管道430内,所述第一弧形件491边缘厚中间薄的结构保证了气流通过能迅速打开无压损,反向可以迅速可靠关闭并且承受一定的反向压力。所述第二弧形件492与所述第一弧形件49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弧形件492与所述第一弧形件491反向设置,所述第二弧形件492向远离所述腔体420的方向凸出,使得所述支管440内的气体无法从所述第二弧形件492流向所述腔体420内,所述腔体420内的气体只能从所述腔体420流向所述管道430内。
6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件491为设置于所述管道430内的单向阀,所述第二弧形件492为设置于所述支管440内的单向阀。
61.请参阅图12,当所述气源刚开始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所述气源内的少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内,第一输气管110内的少量气体首先进入所述管道430内,剩余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进入所述气囊内,使得所述气囊处于正压状态,直至所述气囊达到一定的气压以驱动手指进行握拳康复训练,进入所述管道430内的气体流量小于进入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流量,进入所述管道430内的部分气体只能通过所述第一弧形件491进入所述
腔体420,进入所述腔体420内的部分气体向靠近所述滑槽450的方向压于所述鼓膜460上,所述鼓膜460的凸出部分受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向靠近所述滑槽450的方向内陷,从而推动所述锁销470插至所述锁孔480内,所述锁销470能在所述气源开始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时自动插至所述锁孔480内,能迅速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提高了锁定的可靠性,安全性高。
62.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气源从所述气囊内抽气,使所述气囊处于负压时,所述气囊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进入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中被抽出以进行康复训练操作,所述鼓膜460与所述滑槽450之间的所述负压腔中的气体受压从所述腔体420内排出至所述支管440内,从所述第二弧形件492流至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内被抽出,在所述负压腔中的气体排至所述支管440的过程中,所述鼓膜460受压向靠近所述滑槽450的方向内陷,从而推动所述锁销470插至所述锁孔480内,能在所述气囊内处于负压时自动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
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00的数量为1~10个。
64.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还包括:气孔500。所述气孔500设置于所述腔体420上,所述气孔500位于所述鼓膜460上方,所述气孔500用于所述鼓膜460与所述管道430之间的所述正压腔与外部空气进行对流。通过所述气孔500的气体流量远小于所述气源的流量。
65.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450与所述锁孔480之间存在第一间隙600。所述固定块410与所述第一接头100之间存在第二间隙610。所述滑槽450与所述锁销470之间存在第三间隙620。
6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孔500的等效直径为0.1-1mm。所述第一间隙600、第二间隙610及所述第三间隙620的等效直径为0.1-1mm。在所述气囊被充气与抽气的转换过程中,由于所述气孔500、第一间隙600、第二间隙610及所述第三间隙620等效直径比较小,所述正压腔始终维持对应的正压,所述负压腔始终维持对应的负压,在手指进行握拳与背伸训练过程中所述锁销470始终插至所述锁孔480内,保证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始终可靠连接,能减少在所述气囊处于正压时迅速解锁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连接的可靠性,且便于在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完成后更换手套,实用性强。
6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源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驱动手指进行握拳训练,所述气源向所述气囊内抽气以驱动手指进行背伸训练。当需要停止训练时,所述气源停止向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内进行供气时,所述鼓膜460上方的所述腔体420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孔500排放至所述腔体420外,所述鼓膜460上方的所述腔体420内的气压与所述腔体420外的气压一致;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间隙610进入所述第三间隙620,并由所述第三间隙620进入所述第一间隙600,最终进入所述鼓膜460与所述滑槽450之间的所述负压腔中,直至所述负压腔内的气压与所述腔体420外的气压一致;最终,所述鼓膜460带动所述锁销470向远离所述锁孔480的方向移动至所述锁销470脱离所述锁孔480,所述鼓膜460恢复至自然位完成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的解锁。
6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锁钩端与所述锁扣310扣合及所述锁销470插入所述锁孔480的双重锁定方式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提高了所述第一接头100与
所述第二接头200在训练中连接的牢固性,降低了安全隐患,且通过所述气源能驱动所述锁销470自动插入所述锁孔480中,提高了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的锁定效率与可靠性。
69.实施例二
70.请参阅图1、图3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头100、第二接头200、第一输气管110、第二输气管210及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及第二接头200,使得所述第一输气管110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与气囊连接。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机构300和第二锁定机构400。相邻两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之间连接有筋条910。相邻两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之间连接有卡槽920。所述筋条910与所述卡槽920相对设置,所述筋条910与所述卡槽920相互匹配,所述筋条910用于卡接于所述卡槽920中。为防止所述第一输气管110插错对应的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而导致的训练中的大拇指与小指的动作错误,其中一个所述筋条910的长度小于另外三个所述筋条910的长度。
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00与上述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00的结构相同。
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00包括第一气动锁定机构及第二气动锁定机构。所述第一气动锁定机构用于所述气囊内处于正压时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所述第二气动锁定机构用于所述气囊内处于负压时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
73.请参阅图13至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动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411及第一弹性锁销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块411内设置有第一腔体421、第一管道431、第一滑槽451及第一开口630,所述第一固定块411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连接。所述第一腔体42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11内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第一腔体421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腔体421内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管道4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421连通。所述第一接头100上设置有第一锁孔481。所述第一滑槽451与所述第一锁孔48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槽451从所述第一腔体421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腔体421。所述第一锁孔481的开口端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滑槽451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口630从所述第一腔体421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腔体421。
74.请参阅图13至图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锁销组件包括:第一鼓膜461及第一锁销471。所述第一鼓膜461为弧形鼓膜,所述第一鼓膜461为软性材质,所述第一鼓膜461的边缘处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第一锁销47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鼓膜46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451内,所述第一鼓膜461为向远离所述第一滑槽451方向凸出的弧形鼓膜,所述第一鼓膜461将所述第一腔体421分为上下两个互不连通的腔体,所述第一鼓膜461将所述第一腔体421分为与所述第一管道431连通的正压腔及与所述第一滑槽451连通的第一气腔。所述第一开口630与所述第一气腔远离所述第一管道431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开口630为所述第一气腔与外部空气进行对流的通道。
75.请参阅图15,当所述气源刚开始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进行握拳训练时,所述气源内的少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内,第一输气管110内的少量气体首先进入所述第一管道431内,剩余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进入所述气囊内,使得所述气囊处于正压
状态,直至所述气囊达到一定的气压以驱动手指进行握拳康复训练,进入所述第一管道431内的气体流量小于进入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流量,进入所述第一管道431内的部分气体流至所述第一腔体421内,所述第一鼓膜461受到的气体的压力较小,所述第一鼓膜461的凸出部分受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向靠近所述滑槽的方向内陷,从而推动所述第一锁销471插至所述第一锁孔481内,所述第一锁销471能在所述气源刚开始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时自动插至所述第一锁孔481内,能迅速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提高了锁定的可靠性,在所述第一锁销471插至所述第一锁孔481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气腔内的气体排至所述第一腔体421外,能减少所述第一鼓膜461的凸出部分向靠近所述第一滑槽451的方向内陷的阻力,加快了所述第一锁销471插至所述第一锁孔481内的速度与效率。
76.请参阅图16至图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动锁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412及第二弹性锁销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块412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412内设置有第二腔体422、第二管道432、第二滑槽452及第二开口640。所述第一腔体42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412内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第二腔体422为圆柱形,所述第二腔体422内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管道4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与所述第二输气管210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422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第二锁孔482。所述第二滑槽452与所述第二锁孔48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滑槽452从所述第二腔体422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422。所述第二锁孔482的开口端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滑槽452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640从所述第二腔体422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腔体422。
77.请参阅图16至图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锁销组件包括:第二鼓膜462及第二锁销472。所述第二鼓膜462与所述第一鼓膜46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鼓膜462为弧形鼓膜,所述第二鼓膜462为软性材质,所述第二鼓膜462的边缘处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二锁销47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鼓膜46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452内,所述第二鼓膜462为向远离所述第二滑槽452方向凸出的弧形鼓膜,所述第二鼓膜462将所述第二腔体422分为上下两个互不连通的腔体,所述第二鼓膜462将所述第二腔体422分为与所述第二管道432连通的负压腔及与所述负压腔处于相对位置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开口640与所述第二气腔远离所述第二管道432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开口640为所述第二气腔与外部空气进行对流的通道。
78.请参阅图18和图14,当需要从握拳训练切换至手指背伸训练时,所述气源从所述气囊内抽气,所述气囊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输气管210进入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中被抽出以驱动手指进行背伸训练操作,所述负压腔中的气体受压从所述第二腔体422内排出至所述第二管道432内,从所述第二管道432流至所述第一输气管110内被抽出,在所述负压腔中的气体排至所述第二管道432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鼓膜462受压向靠近所述滑槽的方向内陷,从而推动所述第二锁销472插至所述第二锁孔482内,能在所述气囊内处于负压时自动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在此过程中,所述正压腔内的气体被抽出至所述第一输气管110中,使得内陷的所述第一鼓膜461向远离所述第一滑槽451的方向回弹,直至恢复至自然位。
79.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气源向所述气囊充气以驱动手指进行握拳康复训练时,所述气囊处于正压状态,通过所述气源能驱动所述第一锁销471自动插入所述第一锁孔481中,所述第二锁销472处于自然位,当所述气源向所述气囊抽气以驱动手指进行背伸康复训
练时,所述气囊处于负压状态,通过所述气源能驱动所述第二锁销472自动插入所述第二锁孔482中,所述第一锁销471恢复至自然位,能在所述气源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及抽气的交替中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同时,通过第一锁定机构300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能牢固地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锁定效率与可靠性高。
80.请参阅图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环800。所述连接环8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连接,所述连接环80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环800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头200的对应一侧连接,将手套布料与所述连接环800缝合一起,能有效防止训练中手套的转动,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8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动锁定组件与所述第二气动锁定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气动锁定组件与所述第二气动锁定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头200的对应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气动锁定机构的数量为1~5个,所述第二气动锁定机构的数量为1~5个。
8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动锁定组件与所述第二气动锁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200的同侧。
83.实施例三
84.请参阅图1至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包括上述的气动康复手套的气囊连接装置,在所述气动康复手套是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锁定机构300及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00双重锁定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提高了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连接的牢固性,降低了安全隐患,且所述第二锁定机构400通过所述气源自动完成所述第一接头100与所述第二接头200的锁定,提高了所述气动康复手套的训练效率。
8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8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