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麻醉病人专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病人专用恒温被。
背景技术:2.全麻手术后最常见症状有躁动、寒战等,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在手术以后可以及时的给患者增加被褥,调节好房间里的温度,增强患者的体温,从而缓解寒战的情况。如果麻醉患者还没有清醒,需要将患者的肢体约束,防止患者躁动抓伤自己,同时在麻醉到清醒过程较为漫长,些许病人会出现晃动或扭动身体现象,容易导致身上盖着的被子挪动或偏移至其余方向,而现有手术室和观察室中的温度均为恒定温度,当被子挪动时容易导致病人手术后的躯体暴露在外界低温空气中,导致麻醉病人出现寒战现象,进而损伤患者身体,而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2120522670.5的一种抗菌防踢的被子结构,其通过魔术贴使上被子与下被子进行粘连,但这种被子其并不适用于术后麻醉病人,因麻醉病人其术后输液管等管状连接过多,使得上被子与下被子难以进行有效粘连,同时该技术并不存在加热功能,使得病人还是会容易出现寒战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病人专用恒温被,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全麻病人在术后清醒过程中扭动或晃动身体使被子移位导致身体暴露在低温中进而出现寒战现象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病人专用恒温被,包括用于盖在外界麻醉病人身上的主被和供外界麻醉病人躺卧的次被,所述主被上设置有用于使主被边缘处与次被边缘处稳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主被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使主被保持恒温散热状态的加热模块,所述主被上设置有用于启动加热模块使其散热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加热模块通讯连接设置。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在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将病人进行移床操作,此时可将次被垫在病人地下,使病人直接躺在次被上,而后操作人员将主被盖在病人身上并调节主被形状,使得主被上的连接组件能够使主被边缘处与次被边缘处进行稳定连接,确保病人在清醒过程中的身体扭动不会带动主被进行移位,同时还能避免躁动病人大幅度移动主被,进而确保术后患者身体始终不会暴露在低温环境中,进而避免病人出现寒战现象;上述技术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模块来启动加热模块,进而调节主被附近的温度范围,使其保持恒温散热状态,进而减少病人出现寒战的几率。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组件由四处连接组和四处配合组构成,四处所述连接组分设于主被四角处,四处所述配合组分设于次被四角处,所述主被上中空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组由若干第一磁条构成,若干所述第一磁条均居于在空腔中且沿主被宽度方向排布设置,所述配合组由若干第二磁条构成,若干所述第二磁条均设置在次被上,若干所述第一磁条与若干所述第二磁条一一对应且磁吸配合设置。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若干第一磁条与若干第二磁条一一对应且磁吸配合设置使得主被四角处能够与次被四角处稳定贴合,进而实现对患者身躯的包裹,减少热量流失,同时能够避免患者扭动身躯导致主被移位,且如若遇到大体积患者时最边缘的第一磁条仍能与对应的第二磁条磁吸配合,进而实现对患者的包裹,进而提高适配范围,而在患者清醒过程中大幅度扭动身体导致靠主被中心处的第一磁条与对应第二磁条分离时,其余的第一磁条仍能与对应的第二磁条磁吸配合,进而提高了主被与次被之间的连接强度。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次发热片,每个所述第一磁条均与各自相邻的第一磁条之间形成有容槽,若干所述次发热片与若干容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次发热片均居于各自对应的容槽中设置,所述次发热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设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每个容槽中均设置有次发热片,同时次发热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进而使得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模块来启动次发热片,现有技术中被子盖在患者肩膀上时患者肩膀会处于与外部空气暴露的状态,即患者肩膀处于低温环境,此时次发热片加热能够提高患者肩膀处的温度,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寒战现象,上述技术中次发热片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不再过多赘述。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主发热片,所述主发热片设置在空腔中心处且远离次发热片设置,所述主发热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设置。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模块来启动主发热片,使得主发热片启动并快速升温,提高患者胸腹部处的温度,使得患者处于恒温状态,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寒战现象,上述技术中主发热片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不再过多赘述。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磁条上均设置有微型接触式传感器,所述微型接触式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朝向第一磁条两侧设置,所述微型接触式传感器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设置。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主被盖在患者身上时,主被势必会处于隆起状态,此时主被隆起部与主被四角处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面状,即主被空腔内壁会与微型接触式传感器输出端接触,进而使得微型接触式传感器产生信号,该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此时控制模块能够使该微型接触式传感器与主被边缘处之间的所有次发热片均停止运行,只运行该微型接触式传感器与主被盖在患者身上之间的所有次发热片开始运行,进而确保次发热片所发散的温度能够集中在患者身上,进一步的减少患者得寒战的几率;上述技术中微型接触式传感器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不再过多赘述。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小型温控器、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空腔中且其输出端穿出至主被底面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小型温控器通讯连接设置,所述小型温控器与无线传输模块通讯连接设置,所述次发热片、主发热片和微型接触式传感器均与无线传输模块通讯连接设置。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小型温控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通讯连接,使得小型温控器能够实时控制次发热片和主发热片的温度,进而确保主被和次被之间处于恒温状态,上述技术中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温度,避免过高温度伤害患者;上述技术中无线传输模块可与外界微机程序进行通讯连接,进而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上述技术中小型温控器、无线传输模块和小型温控器均为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
能不再过多赘述。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磁条均与各自相邻的第二磁条之间开设有若干次散热孔,所述次被中间部分排布有若干主散热孔。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次散热孔和主散热孔的设置能够避免热力集中,进而避免患者受伤。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空腔两侧均设置有主吸板,所述次被上对应两个主吸板位置设置有次吸板,两个所述主吸板分别靠近主被两侧边缘处设置,所述主吸板和次吸板均由磁性材质制成,所述主吸板和次吸板磁吸配合设置。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主吸板与次吸板磁吸配合,进而提高了主被与次被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能确保患者扭动身体时不会带动主被移位。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三维视图;
21.图2为本发明中主板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中次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病人专用恒温被,包括用于盖在外界麻醉病人身上的主被1和供外界麻醉病人躺卧的次被2,所述主被1上设置有用于使主被1边缘处与次被2边缘处稳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主被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使主被1保持恒温散热状态的加热模块,所述主被1上设置有用于启动加热模块使其散热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加热模块通讯连接设置,所述连接组件由四处连接组和四处配合组构成,四处所述连接组分设于主被1四角处,四处所述配合组分设于次被2四角处,所述主被1上中空开设有空腔11,所述连接组由若干第一磁条12构成,若干所述第一磁条12均居于在空腔11中且沿主被1宽度方向排布设置,所述配合组由若干第二磁条13构成,若干所述第二磁条13均设置在次被2上,若干所述第一磁条12与若干所述第二磁条13一一对应且磁吸配合设置,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次发热片3,每个所述第一磁条12均与各自相邻的第一磁条12之间形成有容槽,若干所述次发热片3与若干容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次发热片3均居于各自对应的容槽中设置,所述次发热片3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设置,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主发热片31,所述主发热片31设置在空腔11中心处且远离次发热片3设置,所述主发热片31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磁条12上均设置有微型接触式传感器4,所述微型接触式传感器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朝向第一磁条12两侧设置,所述微型接触式传感器4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设置,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小型温控器5、无线传输模块51和温度传感器52,所述温度传感器52设置在空腔11中且其输出端穿出至主被1底面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52与小型温控器5通讯连接设置,所述小型温控器5与无线传输模块51通讯连接设置,所述次发热片3、主发热片31和微型接触式传感器4均与无线传输模块51通讯连接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磁条13均与各自相邻的第二磁条13之间开设有若干次散热孔131,所述次被2中间部分排布有若干主散热孔132,所述空腔11两侧均设置有主吸板14,所述次被2上对应两个主吸板14位置设置有次吸板21,两个所述主吸板14分别靠近主被1两侧边缘处设置,所述主吸板14和次吸板21均由磁性材质制成,所述主
吸板14和次吸板21磁吸配合设置。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