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去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03509发布日期:2022-12-02 19:4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针灸去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针灸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针刺麻醉时提高去痛效果、减轻针灸师的工作量,以及广泛应用于疼痛患者减轻疼痛的针灸去痛装置。


背景技术:

2.现行手针式针刺麻醉是麻醉师光手(不戴手套)捻转提插刺入病人特殊穴位的金属针灸针对病人进行麻醉的。因为光手(不戴手套)捻金属针保证了金属针与麻醉师的手是可以通电的,又因为人体相当于一个电容器,所以,针刺麻醉的物理原理是通过插入病人特殊穴位的导电针灸针去中和聚集在病人穴位的带电离子的电荷来达到去痛的效果的。如果病人穴位带负电,则导电针灸针将电子从病人穴位导出至麻醉师人体来中和病人穴位的负电;如果病人穴位带正电,则导电针灸针将电子从麻醉师人体导出至病人穴位来中和病人穴位的正电。病人穴位所带的电荷被持续中和可起到减弱或消除从病人发痛点产生的通过神经系统流经穴位到达病人大脑的电流(脉冲),从而达到减轻或去除病人疼痛感的目的。
3.这种针刺麻醉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4.1、针灸麻醉师的手与金属针灸针之间的导电性不够好。因为和金属导线与金属针焊接点或接触点的导电系数相比,手的皮肤与金属针接触点的导电系数不高。
5.2、针灸麻醉师的手与金属针灸针的接触质量无法保证。虽然麻醉师是光手(不戴手套)持金属针灸针的,但手的皮肤与金属针灸针之间的接触质量难以保证(与麻醉师持针的力度及麻醉师手指皮肤的导电性能有关,持针的力度越大则手指与针的接触面积越大)。
6.3、针灸麻醉师人体的电容量不够大。人体虽然有电容(人体电容量大约100pf),但与电容器(一枚小小的陶瓷电容器的电容量就可达100000pf)相比电容量太小。而麻醉师人体的电容量越大则通过针灸针中和病人穴位所带电荷的效果(麻醉效果)越好。
7.4、针灸麻醉师不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运针,所以针刺麻醉除了用于短时间手术外,无法帮助那些长时间受疼痛折磨的病人减轻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轻针灸医师工作量、提高针灸去痛效果以及可广泛应用于减轻病人疼痛的针灸去痛装置。
9.本发明针灸去痛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10.这种针灸去痛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导电针灸针,其特征在于:
11.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
12.所述导电针灸针与电容器导电连接,使得电子可从病人的插针穴位流过导电针灸针储存在电容器内或从电容器流出经导电针灸针在病人的插针穴位释放。
13.本发明针灸去痛装置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
14.所述导电针灸针与电容器之间是可分开的活动连接。
15.所述导电针灸针与电容器之间是通过导线可分开的活动连接。
16.一种针灸去痛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导电针灸针,其特征在于:
17.还包括至少由一个大型电容器组成的电容器,每个大型电容器设有至少一对正负极引线,其中的负极引线通过导线与一根导电针灸针连接。
18.所述电容器上的正极引线通过导线连接与人体贴合的金属片。
19.所述导电针灸针由金属、合金或高温超导陶瓷材料制成。
20.本发明针灸去痛装置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21.这种针灸去痛装置科学地将电容器应用于针灸去痛,利用电容器的电容量远大于针灸医师人体的电容量之特性,大大提高针灸去痛效果减轻病人疼痛感;利用电容器的电容取替针灸医师人体的电容,大大减轻针灸医师的工作量。由于本发明针灸去痛装置可不受时间限制(如连续多日24小时不间断)的插在病人的穴位里给病人去痛,所以本发明针灸去痛装置除了可用于医院手术外,还可广泛用于减轻疼痛患者(如癌症患者,牙痛患者)的痛苦,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22.本发明针灸去痛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3.图1是针灸去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针灸去痛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针灸去痛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针灸去痛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针灸去痛装置如图1、2所示,由导电针灸针1和一种小型电容器2组成。
28.所述导电针灸针1由金属材料制成。
29.所述电容器2由正导电极板23、负导电极板24及夹在二导电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板25构成(如图1所示),在正、负导电极板上分别焊接有金属引线21、22。为了在尽量小的空间内实现尽量大的电容,一般电容器2的极板23、24与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板25一起卷成一个圆柱体如图2所示。
30.所述导电针灸针1的非针尖端与电容器2的正极板引线21焊接相连(所述导电针灸针1的非针尖端也可直接与电容器2的正极板焊接相连),使得自由电子可流过导电针灸针1储存在电容器2内,或从电容器2流出并经导电针灸针1向外释放。
31.所述电容器2的电容量为1000pf。
32.由于电容器2为小型电容器,所以与导电针灸针1焊接连为一体后不会影响针灸医师对针的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按正常针灸的方法将焊接有电容器2的导电针灸针1扎入病人穴位即可。基于电容器2的电容(1000pf)远远大于针灸医师人体的电容(100pf),当本装置的导电针灸针1刺入病人的相应穴位时,聚集在穴位的离子的电荷会得到及时的中和。如果穴位带负电,则导电针灸针1将电子从穴位导出至电容器2来中和穴位的负电;如果穴位带正电,则导电针灸针1将电子从电容器2导出至穴位来中和穴位的正电。所以,病人由发痛点产生的电流脉冲经病人的神经网络流经该穴位时会被大大减弱或消除,从而大大减小病人由痛点产生的通过神经网络流入病人大脑的电流脉冲强度,即大大减轻病人疼痛感。
33.由于利用电容器2的电容取替了针灸医师人体的电容,所以这种针灸去痛装置插入病人穴位后再无需针灸医师运针,所以可不受时间限制(如连续多日24小时不间断)的插在病人的穴位里给病人去痛。由于这种针灸去痛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可随病人一起运动,所以病人在去痛的同时可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这种产品对于牙痛患者、癌症患者等长时间遭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消除或缓解疼痛非常有用。
34.实施例2:从图3可清楚地看到针灸去痛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由导电针灸针1和一种小型电容器2组成,区别是:
35.为了针灸医师扎针方便,导电针灸针1与电容器2之间为活动式插孔连接(可分离的连接)。如图3所示,电容器2的正极板引线21上焊接有一个金属接头23,导电针灸针1的非针尖端插入金属接头23后,即可与正极板引线21导通。导电针灸针1从金属接头23中拔离后,即可与电容器2分离。
36.这种结构的针灸去痛装置使用时可先让导电针灸针1与电容器2分离,将导电针灸针1插入病人穴位后,再把导电针灸针1的非针尖端插入电容器2的金属接头23。
37.实施列3:如图4所示,这是一种由多根导电针灸针1和多个大型电容器2构成的针灸去痛装置。
38.所述大型电容器2的电容量为10000uf。每个大型电容器均设有一对以上正、负极板引线21、22,多个大型电容器装在一个箱体里组成一个电容器。
39.所述各导电针灸针1均配有分别与各电容器2的正极板引线21连接的导线3,所述导线3两端均设有与电容器极板引线和导电针灸针1非针尖端方便连接的金属夹(图中未示)。各导电针灸针1通过导线3与各电容器2的正极板引线21挟持相连后,均可使导电针灸针所插入的穴位的电子流过导电针灸针1储存在电容器2内,或将自由电子流出电容器2并经导电针灸针在导电针灸针所插入的穴位释放。由于电容器2由多个大容量的大型电容器组成,所以去痛效果更好,可用于医院手术麻醉。
40.使用时,可按正常针灸的方法先将多根导电针灸针1分别扎入病人的不同穴位,然后在每根导电针灸针1上分别夹上导线3一端的金属夹,把导线3另一端的金属夹分别夹在电容器2的每个正极板引线21上。这样,蓄积在病人穴位的负离子的电子就会被导电针灸针1引出,经连接导线3流入并储存在电容器2内;蓄积在病人穴位的正离子就会被导电针释放出来的来自电容器2的自由电子所中和;从而以达到去痛的目的。
41.所述电容器2的各负极板引线22通过导线3与一金属片24相连。针灸时用胶带将金属片24贴在病人身体上,这样电容器2的负极板自由电子可流入病人体,病人体上的电子也可流入电容器2的负极板,以使得电容器2的储电效果更好。
42.由于电容器除了以上实施所给出的电容器外还有多种结构的电容器,其作用都是一样的,所以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器不能局限于此。
4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