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采集信息系统

文档序号:33345633发布日期:2023-03-04 03:3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酸采集信息系统

1.本发明涉及信息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酸采集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方舱医院中,如果需要采集患者的核酸,医护人员首先通过仪器扫描录入试管码,然后再扫描患者的核酸码(健康码)进行录入,并与试管码绑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信息识别,避免出现采集的核酸与患者不对应的情况。但是,在扫描患者的核酸码时,许多患者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从手机中调出核酸码,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患者,使用手机不熟练,花费的时间较多,会严重影响核酸的采集效率。
3.而且,现有的方舱医院的出院条件是两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两次结果必须间隔24小时以上。为了分辨患者是否满足采集条件,医护人员需要在医生工作站中查询上一天的核酸采集时间,效率低,由于方舱患者人数众多,工作量也较大。
4.为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核酸采集效率的核酸采集信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采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核酸采集效率。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核酸采集信息系统,包括扫描模块和服务器,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试管码,识别试管码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还包括设置有识别码的标识带;
8.扫描模块还用于扫描识别码,识别识别码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
9.服务器用于根据识别码信息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将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绑定;接收该试管码信息对应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将核酸检测结果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关联;
10.服务器还用于在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后,查询是否关联有预设时间内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如果关联有,生成间隔时间不足的提醒,并发送至扫描模块;
11.扫描模块还用于显示间隔时间不足的提醒。
12.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13.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标识带,患者可以将标识带佩戴在手腕等位置,在进行核酸采集时,可以直接抬手展示识别码,省去了患者打开智能手机调出识别码的繁琐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核酸采集的效率。服务器根据识别码信息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后,将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绑定。后续核酸检测结果上传后,服务器将核酸检测结果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关联,方便进行查询。
14.本方案在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后,还会自动查询患者预设时间内,例如24小时内,是否有出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即两次核酸检测结果的间隔需要超过24小时,如果没有超过24小时,通过扫描模块进行提醒,医护人员能够立即知晓,不用再通过医生工作站进行查询,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15.进一步,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将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绑定前,查询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关联有预设时间内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如果关联有,不执行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的绑定操作。
16.当患者两次核酸检测结果的间隔没有超过24小时,不能进行核酸采集,如果将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绑定,会浪费一个试管,本优选方案中,通过不执行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的绑定操作,可以节约试管。
17.进一步,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不执行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的绑定操作时,生成绑定失败信息,并发送至扫描模块,扫描模块还用于显示绑定失败信息。
18.方便医护人员知晓,当前未使用的试管可以用于下一位患者的核酸采集。
19.进一步,还包括用户端,用户端用于在验证用户身份后,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用户身份信息的识别码;
20.扫描模块还用于在无法完整识别识别码信息时,将残缺的识别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并显示扫描识别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残缺的识别码信息进行模糊匹配,将模糊匹配成功的用户身份信息标记为待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还用于向待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用户端发送验证请求;
21.用户端还用于在接收到验证请求后,查询当前的状态,判断是否为息屏状态,若是,生成显示识别码请求;还用于在接收到确认信息后,显示识别码。
22.由于标识带采用佩戴的方式,容易产生磨损,导致识别码残缺,进而无法得到完整的识别码信息。本优选方案中,用户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根据残缺的识别码信息进行模糊匹配,能够缩小筛选范围,由于患者在进行核酸采集时,通常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此时判断智能手机是否为息屏状态,能够进一步缩小筛选范围,如果是息屏状态,生成显示识别码请求,当前进行核酸采集的患者拿出智能手机,点击确认后,智能手机就可以显示识别码,省去了患者打开智能手机调出识别码的繁琐步骤,能够有效提高采集的效率。采用生成显示识别码请求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显示识别码,能够降低对非核酸采集患者的影响。
23.进一步,所述扫描模块还用于在上传残缺的识别码信息后,播放预设提示音;
24.用户端还用于在判断当前是息屏状态后,采集环境音,判断环境音是否包含预设提示音,若包含,生成显示识别码请求。
25.在环境音包含预设提示音时,才生成显示识别码请求,能够提高筛选的准确性。
26.进一步,所述用户端还用于在判断当前是息屏状态后,获取加速度数据,基于加速度数据判断用户端当前是否从静止状态到移动状态,如果是,向服务器发送状态变化信息;
27.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状态变化信息后,向扫描模块发送播放指令,向用户端发送采集环境音指令;用于在接收到播放指令后,播放预设提示音,用户端用于在接收采集环境音指令后,采集环境音。
28.患者的智能手机可能放置于口袋、手提包、背包中,由于遮挡,存在接收不到预设提示音的情况,同时,使用处于息屏状态这一筛选条件,如果符合条件的智能手机较多,会影响较多患者,通过增加加速度数据检测这一条件,能够进一步缩小范围,减少对非核酸采集患者的影响,同时,无法从标识带扫描出识别码后,医护人员会让患者通过智能手机出示识别码,此时患者会将智能手机从口袋、手提包、背包中拿出,在拿出后播放预设提示音,能够增加智能手机接到预设提示音的概率。
29.进一步,所述用户端还用于在判断当前是息屏状态后,获取加速度数据,基于加速度数据判断用户端当前是否从静止状态到移动状态,如果是,向服务器发送状态变化信息;
30.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状态变化信息后,向扫描模块发送播放指令,向用户端发送采集环境音指令;扫描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播放指令后,播放预设提示音,用户端用于在接收采集环境音指令后,采集环境音。
31.本优选方案中,由服务器进行协调,能够增大智能手机接收到预设提示音的概率,避免出现患者还没有将智能手机从口袋等拿出,扫描模块已经播放完毕预设提示音的情况。
32.进一步,还包括打印模块,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完整的识别码信息后,将完整的识别码信息转换为识别码,将识别码发送至打印模块;
33.打印模块用于将识别码打印在标识带上。
34.本优选方案中,患者的标识带产生磨损,在采集核酸后,能立即领到一个新的标识带,整个核酸采集服务上形成闭环,患者不用花时间去其他地方领取,也不用再额外安排人员专门发放标识带。
35.进一步,所述预设时间为24小时。
36.进一步,所述识别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附图说明
37.图1为实施例二一种核酸采集信息系统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一
40.本实施例的一种核酸采集信息系统,包括服务器、扫描模块和标识带。
41.本实施例中,用于试管上贴有试管码,具体为条形码,标识带上设置有识别码,识别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本实施例中采用条形码。标识带采用腕带形式,供用户套在手腕处。
42.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试管码,识别试管码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还用于扫描识别码,识别识别码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本实施例中,试管码信息和识别码信息均为具有唯一性的数字串。
43.服务器用于根据识别码信息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将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绑定;接收该试管码信息对应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将核酸检测结果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关联。具体的,服务器中预先录入有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的身份信息绑定有识别码信息,即一个用户对应有一个唯一的数字串,通过输入数字串进行检索,能够确定其绑定的用户。本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
44.服务器还用于在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后,查询是否关联有预设时间内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如果关联有,生成间隔时间不足的提醒,并发送至扫描模块;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为24小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扫描模块还用于显示间隔时间不足的提醒。
45.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还用于在将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绑定前,查询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关联有预设时间内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如果关联有,不执行用户身份信息与试管码信息的绑定操作,并生成绑定失败信息,发送至扫描模块。扫描模块还用于显示绑定失败信息。
46.实施例二
4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户端和打印模块。用户端采用搭载有相应app的智能手机,打印模块具有在空白的标识带上打印识别码的功能。
48.用户端用于在验证用户身份后,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用户身份信息的识别码。
49.扫描模块还用于在无法完整识别识别码信息时,将残缺的识别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显示扫描识别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残缺的识别码信息进行模糊匹配,将模糊匹配成功的用户身份信息标记为待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还用于向待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用户端发送验证请求。本实施例中,模糊匹配时,限定区域,例如,某一放舱医院内的扫描模块扫描得到残缺的识别码信息,则只在该放舱医院的患者内进行模糊匹配,在录入用户的身份信息时,提前标记所在放舱医院即可,残缺的识别码信息为9012*****8,9012111118和9012333338两个用户的识别码信息均视为模糊匹配成功。
50.用户端还用于在接收到验证请求后,查询当前的状态,判断是否为息屏状态,若是,获取加速度数据,基于加速度数据判断用户端当前是否从静止状态到移动状态,如果是,向服务器发送状态变化信息;本实施例中,息屏状态指当前智能手机的屏幕关闭,加速度数据由智能手机内置的重力传感器进行采集,当加速度大于阈值即视为移动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用户手握智能手机的自然摆动视为静止状态,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51.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状态变化信息后,向扫描模块发送播放指令,向用户端发送采集环境音指令;扫描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播放指令后,播放预设提示音,用户端用于在接收采集环境音指令后,采集环境音。用户端还用于判断环境音是否包含预设提示音,若包含,生成显示识别码请求,还用于在接收到确认信息后,显示识别码。在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获取加速度数据,根据不同的静止状态到移动状态,来设置不同的延迟,再发送播放指令及采集环境音指令。例如用户手持智能手机,可以立即发送播放指令及采集环境音指令,用户从口袋或背包中拿出智能手机,需要增加延时。
52.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完整的识别码信息后,将完整的识别码信息转换为识别码,将识别码发送至打印模块;打印模块用于将接收的识别码打印在标识带上。
53.实施例三
5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用户端判断当前为息屏状态后,从智能手机内置的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数据,基于环境光数据判断智能手机当前是否处于收纳状态,如果处于收纳状态,获取加速度数据,进行后续判断;如果未处于收纳状态,向服务器发送就绪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就绪信息后,也向扫描模块发送播放指令,向用户端发送采集环境音指令。本实施例中,收纳状态即智能手机放置于口袋、手提包、背包中,此时环境光较暗或全黑。未处于收纳状态,即用户手持智能手机等,此时环境光亮度高。本实施例通过环境光对智能手机所处的位置进行判断,如果未处于收纳状态,阻挡较少,收
音条件较好,接收到预设提示音的成功率较高。
55.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发明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