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足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但是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却越来越大,亚健康的状态越来越威胁到人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传统中医按摩也越来越被人们使用来改善亚健康的状态。足部按摩是人们普遍常使用的中医按摩方式,足部按摩可以起到诊断、治疗疾病及自我保健养生的效果,已经得到临床实践的充分证明,不少学者对足部按摩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见解和学说,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包括1.中医经络学说2.神经反射学说3.生物全息学说4.血液循环学说等。反射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不自主反应,它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反射的解剖学基础为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一个或多个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神经系统遍布全身,并与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他系统密切相关,由中枢神经的大脑统一管理和调节。人体这几大系统能够保持彼此密切联系,协调合作,主要是依靠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等来进行,在人体的皮肤和脏腑器官中到处都有丰富的感受器,当感受器感受到外界刺激或体内环境的改变时就会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进行综合分析后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至器官、腺体、或肌肉,使之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神经反射的基本过程。这里所说的感受器就是人体的末梢神经,足部的末梢神经十分丰富,足部反射区多为足部神经的聚集地,故足部皮肤感受器对疼痛等感觉十分敏感。早在1913年,美国医学博士威廉
·
菲兹杰拉德(wiiliam fitzgerald))在《反射区健康疗法》(reflexologyforgoodheal)一书中,首次系统的提出了反射学理论。作者认为在人体中有10条从足底发出的可以传递痛觉或其他刺激的纵向排列线,同时在足底还存在横向的线,这些纵、横线的重合点就是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反应点和刺激点,也就是足部反射区。德国人玛鲁卡多与依古哈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反复的临床实践,于1975年出版了《足反射疗法》一书,该书明确的将人体的足部分为56个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所对应的脏腑都有明确的定位,并沿用至今。因为足底是内脏是指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器官的反射区都在足底部,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足底按摩十分受欢迎的原因。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足底按摩仪琳琅满目,这些按摩机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足部通过多种作用方式(包括气囊按摩、机械按摩、水疗等)实现足部的按摩放松。目前市面上销售和使用的按摩机构种类较多,主要分为磁石类、气泡类、机械类。其中机械类主要是利用不断旋转的滚轴,对脚部进行的纯机械按摩,目前市面上的机械类足底按摩仪的机械结构较为单一,使用相似的偏心轮结构以及按摩头对足底按摩,且作用的形式和区域也相似。
4.目前这些足底按摩仪中的足底按摩机构,其不足之处在于:
5.一是足底的按摩区域划分比较少,一般只是上下两个区域,按摩前脚掌和后脚掌,最多是上中下三个区域的划分,按摩区域单一,作用点和作用区域比较少,按摩覆盖范围比较少,按摩效果不理想。
6.二是只是针对足底进行按摩,但是没有针对足跟进行按摩,在按摩足底的时候,没有同时附加按摩脚后跟,按摩的疗效没有达到最优。
技术实现要素: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部按摩仪,该足部按摩仪能够同时对脚底和脚后跟部进行按摩,双管齐下,达到更优按摩效果,而足底按摩机构至少区分了一个摆动按摩区域和至少一个旋转按摩区域,按摩组件单独或组合运行,模仿中医的按摩轨迹和按摩动作,按摩区域更大,适用性更广,可达到良好的放松、预防、保健的效果。
8.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足部按摩仪,包括:
10.足底按摩机构,用于对脚底进行按摩,所述足底按摩机构包括分区设置的按摩区域,所述按摩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摆动按摩区域和至少一个旋转按摩区域;还包括摆动按摩组件和旋转按摩组件,所述摆动按摩组件独立地摆动设置于所述摆动按摩区域内,所述旋转按摩组件独立地旋转设置于所述旋转按摩区域内;
11.足跟按摩机构,用于对足跟进行按摩,所述足跟按摩机构位置可调式设置于所述足底按摩机构上。
12.这样,足底按摩机构对足底进行按摩,而足跟按摩机构对脚后跟进行包覆式按摩,足底和足跟两者同时进行,双管齐下,针对不同的部位同时进行按摩,可以达到最优化的按摩理疗效果。而足底按摩机构首先是区分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按摩组件对应的运行轨迹不同,可以对应中医的不同的按摩方式和按摩手法,而且是针对脚底不同的反射区和穴位区域形成新的按摩区域分区,可在区域范围内覆盖反射区以及穴位区域,可结合按摩组件的动作模仿按摩手法实现较为全面的按摩动作覆盖;并可匹配不同的按摩方式,更加有针对性,按摩效果更好,其次每个按摩组件均是可以被独立控制地运行进行按摩或者不按摩,针对不同区域实现顶按,揉按,刮擦和推拿等不同的中医按摩手法的切换,组合或者针对性按摩,按摩适用性更广,按摩效果更好。利用不同的按摩区域和独立控制的不同的按摩方式来模仿中医手法以神经反射及中医原理来刺激足底反射区,达到良好的放松、预防、保健的效果。另外,由于设置了多个分区,因此整体按摩的面积更大,对足底反射区以及穴位区域的覆盖面更全,解决了目前按摩面积小,按摩只针对局部区域的问题。而且整个足底多分区按摩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覆盖足底较大范围的按摩,并可模拟按摩手法实现各按摩区域的按摩动作。
13.优选地,足跟按摩机构包括脚码调节机构,所述脚码调节机构包括:
14.用于支撑或/和按摩脚底的脚底支撑板;
15.脚面固定部,固定于前述脚底支撑板前部用于容纳用户脚前半部分;
16.脚跟固定部,移动设置于所述脚底支撑板后部用于与脚后跟可解除式接触,所述脚跟固定部对应于脚后跟左右两侧和后侧包覆按摩设置;
17.脚码调节部,位于所述脚底支撑板上用于调节所述脚跟固定部与所述脚面固定部的相对位置。
18.这样,脚面固定部可以将使用者的脚部的脚面固定住,即将使用者的脚的前半部分限定位置。而脚跟固定部则是将脚跟的位置固定住,限定了脚跟的位置,即限定了脚的后
半部分的位置,这样可以将使用者的脚部定位好,同时脚跟固定部对应于脚后跟左右两侧和后侧包覆按摩设置,其脚跟固定部可以对脚后跟进行按摩,增加按摩理疗效果。而设置在脚码调节部上的脚码调节部件可以带动脚跟固定部移动而调节脚跟固定部相对于脚面固定部的位置,进而放大或者缩小脚码,仅仅只是移动脚跟固定部,而不移动按摩机构,移动的部件比较少、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脚码调节部包括脚码固定座和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所述脚码固定座固定于所述脚底支撑板上,所述脚跟固定部通过所述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位置可调式设置于所述脚码固定座上。
20.这样因为脚码调节部是柔性位置可调式设置在脚跟固定部上,因此其对脚跟固定部的调节是柔性的,是逐渐变化的,是可以无级无档位调节限制的,适用范围更大,调节脚码更加精准,定位也更加准确。当然脚码调节部也可以是刚性位置可调式设置于脚跟固定部上,比如使用螺杆或者是使用卡槽等方式卡接等刚性位置可调节设置方式,只要是能够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脚跟固定部上即可。
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充气和放气的调节气囊,所述调节气囊位于所述脚码固定座和所述脚跟固定部之间。
22.这样设置的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可以柔性无级拉伸或者收缩,因此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可以满足脚码调节柔性位置可调式设置在脚跟固定座上。实现脚跟固定部与脚面固定部相对位置的柔性无级无档位调整。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可以是伸缩气缸,优选是调节气囊,调节气囊不仅可以柔性无级拉伸或者收缩且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因此调节气囊更易满足脚码调节部柔性位置可调式设置在脚跟固定座上,实现脚跟固定部与脚面固定部相对位置的柔性无级无档位调整。
23.优选地,所述脚跟固定部滑动连接于所述脚码固定座上。
24.这样两者的滑动连接方式使得脚跟固定部的前移和后退更加顺畅,平稳舒适且安全,避免耗费更多能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噪音。
25.优选地,所述脚跟滑动座或所述脚跟固定部或脚码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脚跟固定部实时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26.这样,因为设置了位置传感器,可以判断到脚码固定部与脚面固定部相对位置关系,即对应的脚码,其可以判断脚码的尺寸以及脚跟固定部的位置,而且可以准确测定不同使用者的具体的脚底大小尺寸,下次需要时可以直接将上一次检测到的尺寸调整到位,避免反复调整,节省时间,按摩效率更高。
27.优选地,所述脚码调节部还包括脚码归位器,所述脚码归位器包括调节弹性件,所述调节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脚码固定座和所述脚跟固定部之间。
28.这样,调节弹性件是可以在调节气囊膨胀变大的时候推动脚跟固定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弹力,调节气囊克服弹力继续向前推进脚跟固定部,调节弹性件的弹力持续变大,当需要归位的时候,打开调节放气电磁阀进行放气,在放气的过程中调节气囊回缩,而减小对抗,同时调节弹性件的弹力也越来越小,在回弹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压缩调节气囊,使得整体的脚跟固定部尽快回到原位。当然调节弹性件的设置在脚码固定座和脚跟滑动座上,这样才能实现两者的弹性作用后恢复原位。
29.优选地,所述脚跟固定部包括包覆脚跟部左右两侧和后部的脚跟气囊,以及位于
所述脚跟气囊内侧的用于按摩脚后跟的脚外侧按摩体。
30.这样,脚跟气囊充气鼓起后包裹住脚后跟左右两侧和后部,使用者脚部增加舒适度,体感更好,当然脚跟气囊内气体的量是可以控制的,当使用者脚部比较大比较厚时,脚跟气囊内充入较少气体,当使用者脚部比较小而薄时,可以增大输入脚跟气囊内的气体的量使得脚跟气囊充分鼓起支撑起脚部上面部位,而设置在脚跟气囊内侧的脚外侧按摩体的作用就是对脚后跟进行按摩,这样可以在按摩足底的同时对脚跟进行按摩,扩大按摩区域、提高舒适性、且按摩理疗效果更好。
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按摩区域包括四个摆动按摩区域,四个所述摆动按摩区域分别对应于脚底中上部内外侧和中下部内外侧。
32.这样,因为摆动按摩组件可以一定的角度扫过扇形的面,扫过的区域均属于摆动按摩区域,相比目前的固定位置击打和旋转针对的一个点位来说,扇形扫过的面积更大,轨迹更长,因此可以按摩头按摩覆盖面积也越大,一次按摩多个反射区域和多个穴位,按摩效率更高,按摩效果更好;并且通过摆动按摩组件形成摆动按摩的方式能够实现按摩手法中的刮手法动作。当然还可以有更多的分区,只要是设置的区域覆盖面积能够对应脚底中上部和中下部即可,设置四个摆动按摩区域的优点是既可以尽可能多的按摩覆盖反射区,达到进一步细化按摩作用部位、精准按摩的作用,又不会因为设置太多的摆动按摩组件而使得整体机构过于庞大、笨重和复杂。
33.优选的是,至少有一个所述旋转按摩区域对应于脚底的脚心区域,和/或至少有一个所述旋转按摩区域对应于脚底的脚跟区域。
34.这样设置是因为脚心处为涌泉穴及与肾脏相关反射区的位置,将该区域设置为旋转按摩区域可以让其内的旋转按摩组件带动按摩头在该区域做旋转运动,可以模仿中医的顶按和刮揉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对穴位和反射区级进行刺激,配合其他的按摩组件的动作,达到综合理疗的效果。在脚跟位置处设置旋转按摩区域是因为足跟处软组织较少,此处不宜做较强烈的顶按,按摩过强反而会导致不适。此处的按摩组件旋转设定,针对性强,在能实现一定程度顶按的同时,增大了旋转时作用的范围,旋转运动可以模仿中医的揉法、摩法、擦法。
35.优选地,所述摆动按摩组件和所述旋转按摩组件均包括对应的按摩头和按摩体,所述按摩头设置于所述按摩体上;所述摆动按摩组件中的按摩体可摆动设置在所述摆动按摩区域;所述旋转按摩组件中的按摩体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旋转按摩区域。
36.这样,按摩头可升降设置于按摩体上,而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体相对于旋转按摩区域做旋转运动,同时摆动按摩区域的按摩体相对于摆动按摩区域做摆动运动,进而带动位于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体上的按摩头在水平方向做相对于旋转按摩区域的旋转运动,带动位于摆动按摩组件上的按摩体在水平方向做相对于摆动按摩区域的摆动运动,再加上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和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进而实现模仿中医按摩中的推法、摩法、擦法、顶按、揉法、刮揉等按摩手法,多种中医按摩手法可以根据需要刺激按摩的区域和穴位以及反射区配置和使用,达到中医足底按摩的效果,而且按摩效率更高,按摩疗效更好。
37.优选地,包括升降传动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升降传动组件动作的升降力输入组件;所述按摩头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组件可升降设置于所述按摩体上。
38.这样,不但有水平方向的按摩体的旋转运动和摆动运动,还有按摩头独立地垂直方向的上升和下降运动,结合后按摩头既有垂直方向的升降运动,又有水平方向的摆动和旋转运动,可以灵活实现模仿中医按摩中的推法、摩法、擦法、顶按、揉法、刮揉等按摩手法,多种中医按摩手法可以根据需要刺激按摩的区域和穴位以及反射区配置和使用,达到中医足底按摩的效果,而且按摩效率更高,按摩疗效更好,同时由于运动的部件比较小,因此需要的动力小,进一步降低能耗。不同的按摩头可以被单独控制上升进行顶压按摩,也可以下降降低按摩力度或者下降后使得按摩头脱离与脚底的接触而不进行按摩,可以实现单独控制按摩组件的按摩头进行按摩还是不进行按摩,达到不同区域不同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组合搭配进行按摩,按摩效率更高,相比传统中医手工按摩,按摩时间大大缩短,使用者体感更加舒服,而且按摩效果更好。升降力输入组件的作用是将升降力输入至按摩机构内,为旋转按摩组件和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升降运动提供升降动力。升降力输入组件与升降传动组件连接,使得升降动力通过升降传动组件传动至旋转按摩组件和摆动按摩组件驱动他们的按摩头上升或者下降。而且由于是每个旋转按摩组件和摆动按摩组件均设置独立的升降传动组件,因此可以独立的控制各个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和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升降,方便进行不同按摩方式和按摩力度的按摩头的组合和搭配,实现不同的理疗按摩方案。当然实现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和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升降的升降力输入组件和升降传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气体驱动,也可以是液压驱动,还可以是其他的机械驱动,可以是齿轮传动也可以是其他简单地机械传动,只要是能够实现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相对按摩体升降运动即可。
39.进一步优选地,包括摆动传动组件以及旋转传动组件,所述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与对应的所述摆动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体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传动组件连接;还包括水平力输入组件,所述水平力输入组件驱动所述摆动传动组件以及所述旋转传动组件动作。
40.这样,水平力输入组件可以是输入电力、液压力也可以是其他的动力源的装置或者设备,只要是可以通过旋转传动组件带动与之连接的对应的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做旋转运动,通过摆动传动组件带动与之连接的对应的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做摆动即可。而摆动传动组件和旋转传动组件可以是齿轮传动组或者是偏心轮传动组、也可以是皮带传动组还可以是液压传动组,还可以是链条传动或者是其他的传动机构或者装置,只要是能够传递水平力给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和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即可。
41.优选地,所述水平力输入组件包括电动机、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蜗杆转动;
42.所述蜗轮与所述摆动传动组件、所述旋转传动组件驱动连接;
43.或
44.所述蜗轮与所述旋转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旋转传动组件与所述摆动传动组件驱动连接;
45.或
46.所述蜗轮与所述摆动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旋转传动组件与所述摆动传动组件驱动连接;
47.所述旋转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按摩组件转动,所述摆动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摆动
按摩组件往复摆动。
48.这样,通过蜗轮蜗杆与电动机旋转轴的连接,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的旋转传动组合和所述摆动传动组件组合的驱动连接模式,最终实现一个水平力输入组件,即一个电动机带动所述旋转按摩组件和所述摆动按摩组件单独地运动,实现独立或者组合驱动所述旋转按摩组件在所述旋转按摩区域内做旋转运动,所述摆动按摩组件在所述摆动按摩区域内做往复摆动运动,进而模拟中医按摩手法,同时也尽可能地进行传动组件的组合和精简,避免设置过多的水平力输入组件和过多设置过多的过于复杂的结构配置的传动组件而造成资源浪费,能耗提高以及重量过重的情况出现。
49.优选地,所述旋转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所述摆动传动组件包括偏心轮组或偏置的连杆组;
50.所述齿轮组连接对应旋转按摩区域内的旋转按摩组件,所述偏心轮组或所述偏置的连杆组连接对应摆动按摩区域内的摆动按摩组件;
51.所述水平力输入组件驱动所述齿轮组转动,驱使所述旋转按摩组件转动;所述旋转按摩组件驱动所述偏心轮组或偏置的连杆组转动,驱使所述摆动按摩组件往复摆动;
52.或
53.所述水平力输入组件驱动所述齿轮组转动,以及所述偏心轮组或偏置的连杆组转动,所述齿轮组驱动所述旋转按摩组件转动,所述偏心轮组或偏置的连杆组驱动所述摆动按摩组件往复摆动。
54.这样通过齿轮组将水平力输入组件输入的水平力传递至所述旋转按摩组件驱动其做旋转运动,由旋转按摩组件旋转驱动偏心轮组或者偏置的连杆带动所述摆动按摩组件进行往复的摆动。另外一种方式可以是水平力输入组件同时驱动齿轮组和偏心轮组或偏置的连杆组运动,两者分别带动所述摆动按摩组件旋转运动和所述摆动按摩组件往复摆动。即通过不同的传动模式达到相同的传动效果。而摆动传动组件和旋转传动组件可以是齿轮传动组或者是偏心轮传动组、也可以是皮带传动组还可以是液压传动组,还可以是链条传动或者是其他的传动机构或者装置,只要是能够传递水平力给旋转按摩组件和摆动按摩组件即可。这样结构的所述摆动传动组件和所述旋转传动组件,驱动按摩头水平方向旋转或者往复摆动,带动按摩头在水平方向做相应的旋转运动和摆动运动。
55.优选地,所述摆动按摩组件和所述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均包括按摩本体,所述按摩本体为球体、偏置的圆弧面棱体、偏置的“一”字棱体或偏置的“十”字棱体结构。
56.这样,不同的按摩本体形状产生不同的按摩效果,结合整体的按摩头的摆动和旋转运动以及升降运动,可以更好地模拟中医按摩手法中的推法、摩法、擦法、顶按、揉法、刮揉等按摩手法,而且可以根据位置选择按摩的力度,实现提高使用者按摩时的舒适度,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可以在摆动按摩区域内的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本体为球体,这样的按摩本体在按摩过程中可以模拟刮法和擦法。还可以是脚心处为涌泉穴及与肾脏相关反射区的位置,将该区域设置旋转按摩组件带动按摩头在该区域做旋转运动,而且按摩本体形状为偏置的弧面棱体,因此可以模拟中医的顶按和刮揉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对穴位和反射区级进行刺激,配合其他的按摩组件的动作,达到综合理疗的效果。在脚跟位置处设置旋转按摩组件是因为足跟处软组织较少,此处不宜做较强烈的顶按,按摩过强反而会导致不适。此处的按摩组件旋转设定,针对性强,在能实现一定程度顶按的同时,增大了旋转时作用的范
47
…
第一传动杆 48
…
第二传动杆 49
…
第三传动杆 50
…
第四传动杆 51
…
第六传动杆 52
…
第二蜗杆 53
…
第二蜗轮 54
…
第七传动杆 55
…
第八传动杆 56
…
第七过渡齿轮 57
…
第八过渡齿轮 59
…
第十二过渡齿轮 60
…
第一固定柄 61
…
第四固定柄 62
…
第五固定柄 63
…
第七固定柄 64
…
第十固定柄 65
…
第十一固定柄 66
…
第四过渡齿轮 67
…
第六过渡齿轮 69
…
按摩本体 70
…
按摩固定套 71
…
按摩固定上盖 72
…
脚码固定座 73
…
调节气囊 74
…
调节气泵 75
…
调节充气电磁阀 76
…
调节放气电磁阀 77
…
脚跟滑动座 78
…
脚码调节滑轨 79
…
脚码调节滑槽 80
…
霍尔传感器 81
…
调节磁铁 82
…
拉簧 83
…
脚跟气囊 84
…
脚外侧按摩体 85
…
脚背气囊 86
…
发热膜 87
…
按摩入口 88
…
脚底支撑板 90
…
按摩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77.现在将参考附图的图1至图14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78.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79.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请参考图1至图14,包括外壳4和容纳于所述外壳4之内的足底按摩机构和足跟按摩机构,足跟按摩机构可以对脚跟进行包覆按摩,而足底按摩机构对脚底进行按摩。所述外壳4顶部设置有脚伸入的按摩入口87,所述按摩头位于所述按摩入口87下方位置处。外壳4内设置了足底按摩机构和足跟按摩机构,使用时使用者将脚部伸入外壳4内,放到脚底支撑板88上,足底按摩机构和足跟按摩机构运行同时对使用者足底和足跟进行按摩。
80.而足底按摩机构的实施例如下:请参考图1至图12,按摩支撑板90上设置有六个按摩区域,分别是四个摆动按摩区域1和两个旋转按摩区域2,四个摆动按摩区域1分别位于按摩支撑板90上对应于脚底的中上部内侧(第一按摩区域)、中上部外侧(第二按摩区域)、中下部内侧(第四按摩区域)和中下部外侧(第五按摩区域),两个摆动按摩区域1分别是位于按摩支撑板90上对应于脚心位置处(第三按摩区域)和脚跟位置处(第六按摩区域),即两个摆动按摩区域1分别对应脚底的脚心区域和脚底的脚跟区域。每个按摩区域内均设置有对应的按摩组件,每个按摩组件中均设置有按摩头,即第一按摩区域上设置的是带有第一按摩头的第一按摩组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按摩区域上对应地设置有带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按摩头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按摩组件。参考图3,位于所述脚底中上位置内外两侧的摆动按摩组件分别为包括第一按摩头11的第一按摩组件5和包括第二按摩头12的第二按摩组件6,位于所述脚底中下位置内外两侧的摆动按摩组件分别为包括第四按摩头14的第四按摩组件8和包括第五按摩头15的第五按摩组件9,位于所述脚底脚心和脚跟位置处的旋转按摩组件分别为包括第三按摩头13的第三按摩组件7和包括第六按摩头16的第六按摩组件10。根据反射学说原理,对应位置为:中线左右内侧缘的位置对应人体脊椎,主要按摩部件为第一按摩组件5、第四按摩组件8和第五按摩组件9;外侧缘对应
人体上、下肢,主要按摩部件为第二按摩组件6、第五按摩组件9和第六按摩组件10;脚趾部分相当于人体头颈部,前脚掌部分对应人体胸腔和上腹部,即主要按摩部件为第一按摩组件5和第二按摩组件6;而足心相当于人体下腹部,主要按摩部件为第三按摩组件7、第四按摩组件8和第五按摩组件9;双足跟相当于人体的臀部,主要按摩部件为第五按摩组件9。即足内反射区对应人体脊椎及盆腔器官;足外反射区对应人体肢体及盆腔器官;足底反射区对应人体脏腑器官;足背反射区对应人体面部组织器官。
81.这样的结构设置将单只脚底按摩的一侧的脚底整个按摩区域划分为六个区域(另一只脚底按摩区域镜像设置)。即两个旋转按摩区域2和四个摆动按摩区域1,在旋转按摩区域2内,旋转按摩组件相对于按摩支撑板90做旋转按摩运动,即做自转运动,旋转按摩组件主要实现的是按摩中的揉和按压的按摩方式,当然在每个旋转按摩区域2内至少要设置一个按摩头,当然在旋转按摩区域2内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的旋转运动的按摩头。而在摆动按摩区域1内,摆动按摩组件整体是每个脚的脚边缘的端部为轴心沿一定的半径旋转一定角度,该摆动按摩组件整体运行轨迹为扇形,而位于摆动按摩区域1中的每个摆动按摩组件中的按摩头至少为一个,该按摩头随着整个摆动按摩组件一起运动,进而实现持续地或间断地推、刮、擦、摩的几种按摩方式。当然还可以设置更多或者更少的按摩区域,但是至少需要设置一个摆动按摩区域1和一个旋转按摩区域2,这样才能够实现不同的按摩方式和按摩区域进行组合,使得按摩覆盖区域更大,且按摩效果更好。也可以是在脚底中上部位和中下部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个摆动按摩区域1,这样相对于设置一个摆动按摩区域1而言,有效增大了按摩覆盖的面积,提高按摩效率和按摩效果,可以是以脚尖中央位置为圆心,脚尖到脚心的距离为半径做摆动运动,或者是以脚心中央位置为圆心,脚尖到脚心的距离为半径做摆动运动,这样均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按摩覆盖率。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的摆动按摩区域1,每个摆动按摩区域1上均设置摆动运动的摆动按摩组件,最优选的为如图1和图3所示的设置四个摆动按摩区域1和对应的四个摆动按摩组件,这样既可以实现尽可能最大化按摩覆盖面积,同时又可以避免设置过多的摆动按摩组件而造成机构过于复杂,体积过于庞大、重量过重的情况出现。而同样地,可以在按摩支撑板90上设置一个旋转按摩区域2,可以设置在脚心位置处或者脚跟位置处,优选是设置在脚心位置处,因为脚心处为涌泉穴及与肾脏相关反射区的位置,将该区域设置为旋转按摩区域2可以让其内的旋转按摩组件带动按摩头在该区域做旋转运动,可以模拟中医的顶按和刮揉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对穴位和反射区级进行刺激,配合其他的按摩组件的动作,达到综合理疗的效果。当然可以设置更多个旋转按摩区域2,只要是能够旋转对反射区做按摩即可。但是最优选的就是设置两个旋转按摩区域2,分别在脚心和脚跟位置处。因为除去设置的四个摆动按摩区域1之外,最重要的反射区比较集中的两个区域在此处,因此设置在此处的按摩效率最高,按摩效果最好。如果设置更多的旋转按摩区域2,则会设置更多的对应的旋转按摩组件,有可能造成机构过于复杂,重量过重,产生相互干扰,能耗提高等问题出现,而且后期维护成本也比较高。
82.在本发明的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12,所述第六按摩组件10位于所述第四按摩组件8和所述第五按摩组件9外方且下方位置处。所述第一按摩组件5位于第一至第三脚趾以及脚掌前部内侧区域位置处。所述第二按摩组件6位于第四和第五脚趾以及脚掌前部外侧区域位置处。所述第四按摩组件8位于脚底的脚心至脚跟之间内侧区域位置处。所述第五按摩组件9位于脚底的脚心至脚跟之间外侧区域位置处。具体而言,第一按
摩组件5分布于1-3足趾及足掌前内侧区,按摩部位对应位于1-3趾骨及1-3跖骨的大部分区域周围的组织,此区域主要对应的反射区为前额、大脑、颈项、眼、斜方肌、甲状腺、胃脊柱等。第二按摩组件6分布于4、5足趾及足掌前外侧区,按摩部位对应位于第4中节趾骨、第4近节趾骨、第5趾骨及第3、4跖骨周围的组织,此区域主要对应前额、耳、斜方肌、肺、心、肩关节等。第三按摩组件7分布于足心即涌泉穴的周围,主要对应的反射区为肾脏等。第四按摩组件8分布于足心与足跟之间的内侧一半位置处,按摩对应的是足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周围的组织,主要对应的反射区为肠道、输尿管、膀胱、胰、脊柱等。第五按摩组件9分布于足心与足跟之间的外侧一半位置处,对应位于骰骨、第三楔骨及第2、3跖骨底周围的组织,主要对应反射区为肠道、肘关节、膝关节、脾。第六按摩组件10分布于足跟附近,按摩对应于跟骨周围的组织,主要对应的反射区为生殖腺、坐骨神经、膝关节、脊柱等。因此,四个摆动按摩区域1对应设置的四个摆动按摩组件,两个旋转按摩区域2对应设置的两个旋转按摩组件,区域划分更加合理,覆盖面更加广,按摩适用范围更广,且针对按摩区域进行对应的按摩手法动作,让足底按摩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理疗效果。本发明的足部按摩仪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开可以是:所述第六按摩组件10上表面为从脚尖方向朝向脚跟方向延伸的长条状。这样第六按摩组件10作用的脚跟面积尽可能最大,而且保证第六按摩组件10的第六按摩头16运行更加平稳,进一步保证按摩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按摩组件5上从脚尖朝向脚心方向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按摩头11。这样在整体的第一按摩组件5进行摆动的过程中,第一按摩组件5上的至少两个按摩头对该区域内的组织尽可能多按摩到,保证按摩效果。上面描述的即为在按摩支撑板9090上设置了多个按摩头,多个按摩头安装在按摩体上,这样可以实现对脚底的多个按摩头同时或者组合后对脚底进行按摩,提高按摩效率而且按摩效果良好。
83.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12,使用按摩气泵18作为驱动气体动力的升降力输入组件,按摩气泵18与按摩用气囊17通过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和按摩用排气电磁阀26流量可调式启闭连通。即按摩用气囊17可充放气式设置在一个按摩体19内,按摩体19内的至少设置一个可充放气的柔性的按摩用气囊17,所述按摩用气囊17的顶部支撑并连接位于所述按摩体19外部的按摩头,因为动力源为气体,按摩气泵18作为气体动力源的驱动装置,所述气体通过所述按摩气泵18流量可控式输入所述按摩用气囊17或从所述按摩用气囊17流量可控式输出。这样,在使用时,如果需要各个按摩区域内各个按摩组件对应的按摩头上抬顶压脚底局部进行独立运行,可以打开按摩气泵18与对应的按摩用充气电磁阀,使得气体动力源与按摩组件之间的输入气路打开,作为动力源的气体输入对应的按摩用气囊17内,按摩用气囊17因为气体的输入而膨胀变大,进而向上顶起被按摩用气囊17支撑的按摩体19外部的对应的按摩头,实现按摩头的上升而对脚底施加顶压的力量进行按摩。当不需要顶压时,打开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和按摩用排气电磁阀26,使得按摩用气囊17与外界连通的输出气路打开并连通外界,按摩用气囊17内气体被流量可调节地输送至外界,按摩用气囊17因其内气体量变小而变瘪而位置变低,其支撑的对应的按摩头随着按摩用气囊17顶部位置下降而下降直至恢复原位。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每个按摩区域的每个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均可以实现上升后的顶压状态,而且因为是气体通过按摩用排气电磁阀26和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输入输出均为流量可控式进行,所以按摩用气囊17内的气体体积量可控,因此上抬的高度以及顶压的力量的力度均是可以调节的,方便以不同的力量进行
按摩和切换,而且是可以逐渐改变力量,实现无级变力,实现更好的组合按摩力度和运动的效果。在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体19内上下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按摩用气囊17,按摩用气囊17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所述最上方的所述按摩用气囊17顶部支撑并驱动连接位于所述按摩体19外部的按摩头。这样,多个按摩用气囊17叠加,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更大,力度可调范围加大,而且运行更加平稳。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按摩区域内的所述按摩用气囊17均通过对应的按摩气管28与所述按摩气泵18流量可调式充气连通和放气连通。按摩气泵18气体输入组件,其作为升降力输入组件的一种,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而且后期维护成本不高,可以实现气体动力源的顺利输入。这样通过按摩气管28流量可调式充气连通和放气连通,使得按摩用气囊17内的气体体积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可控,即可以控制一定时间内的按摩用气囊17膨胀或者缩小的程度,即可以控制单位时间内的各个按摩头的上抬或者下降的幅度进而控制按摩头对脚底施加的压力的大小,可以实现用力使劲按压还是轻度按压还是不进行按压等不同的按摩模式控制选择,增大了整体足部按摩仪的适用性。所述每个按摩区域内的按摩用气囊17一端与所述按摩气泵18连通的按摩充气气管上均设置有对应的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所有按摩区域内的按摩用气囊17另一端汇集形成按摩排气气管与所述外界流量可调式连通,所述排气气管上设置有按摩用排气电磁阀26。这样六个按摩区域有六个按摩气管28,每个按摩气管28上均设置有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设置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或者关闭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对单独的各个按摩组件内的按摩用气囊17进行充气。而所有的按摩用气囊17另一端汇集形成按摩排气气管与外界流量可调式连通,使得只需要在最终汇总后的总的按摩排气气管上设置一个按摩用排气电磁阀26即可排气,具体原理为当需要给单独的一个按摩区域的按摩组件进行充气时,关闭按摩排气气管上的按摩用排气电磁阀26,打开与该按摩组件连通的按摩充气气管上的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气体动力源根据设定的流量输入至该按摩用气囊17内。当该按摩区域内的按摩组件需要放气时,开启与该按摩组件连通的按摩排气气管上设置的按摩用充气电磁阀27,同时开启汇总后总的排气气管上的按摩用排气电磁阀26,因为气体压力的关系,该按摩组件中的按摩用气囊17内的气体被输出至外界,实现按摩头的下降。当然除了使用按摩用气囊17之外,还可以是使用其他的按摩用气体容纳体,即只要是可以容纳气体而且随着气体的充气和放气而膨胀或者缩小的封闭的柔性容器均可以。而且除了气体作为动力源,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动力比如液体作为动力源,可以使用液压驱动各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做升降运动,进而实现独立启动单个或者多个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对脚底进行按摩,所有的这些传动组件都可以称之为升降传动组件,所有这些只要是能够驱动各个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升降设置在摆动按摩区域和旋转按摩区域即可。这样可以独立启动不同位置的脚部区域,可以组合按摩不同位置的脚部区域,可以提高整体按摩的效果。
84.在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12,摆动按摩区域的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底部固定有上下活动轴20,所述第一按摩头11、第二按摩头12、第四按摩头14和第五按摩头15底部分别与位于其下方对应位置处的所述上下活动轴20固定,所述上下活动轴20的中下部插入对应的所述按摩体19内,所述上下活动轴20下部或底部与对应的所述按摩体19内的所述按摩用气囊17顶部或者上部相抵或者固定。上下活动轴20为垂直支撑杆的一种,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垂直支撑杆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带动按摩头无级升降即可。第一按摩组件5、第二按摩组件6、第四按摩组件8和第五按摩组件9这四个摆动按摩组
件中的按摩头下方均采用单独的上下活动轴20来传递按摩用气囊17扩充或者缩小的变化引起的抬升力或者下降力,而这些按摩区域为摆动按摩区域1,这样的结构比较简单,上下活动轴20与对应的按摩头直接固定,固定更加牢固,运动传递过程能量损耗小,节省能源。具体可以是在所述按摩体19顶部设置有活动伸出孔,所述上下活动轴20下部穿过所述活动伸出孔后与所述按摩用气囊17顶部或上部相抵或固定。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应的按摩头随着按摩用气囊17上抬和下降。而且更进一步,所述按摩体19环绕所述活动伸出孔设置有向上纵向延伸的活动导向圈,所述上下活动轴20中下部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导向圈内。这样设置的优点是,活动导向圈可以作为导向方便上下活动轴20上升和下降,同时有利于安装时的导向,更加有利于上下活动轴20在上下活动的过程中提供支撑力避免其因来回晃动而发生折弯或者是发生按摩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按摩效果。而且还可以是上下活动轴20的底部设置支撑固定盘21,支撑固定盘21底部与按摩用气囊17顶部相抵或者固定,且支撑固定盘21的面积大于上下活动轴20底端的面积,这样按摩头的升降运行更加平稳。在另外的具体的实施例中,旋转按摩组件的所述按摩体19包括按摩连接件23,所述升降传动组件包括按摩活动件24,按摩连接件23顶端与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按摩连接件23的底部与按摩活动件24相抵,按摩活动件24的底部与按摩用气囊17顶部相抵或固定,按摩用气囊17膨胀或缩小带动按摩活动件24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带动按摩头上升或者下降,这样可以实现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升降。这样设置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更换各个部件,而且节省空间。当然还是可以采用其他的升降传动机构来升降摆动按摩组件和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只要是可以升降各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均可,但是优选气体动力源的优点是气体来源广泛,可以使用室内空气即可,成本低而且可以实现无级调节。优选使用的升降传动组件是上面描述的,这样的结构简单而且运行平稳。
85.本发明的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12,包括摆动按摩区域旋转轴22,所述摆动按摩区域旋转轴22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按摩头11、第二按摩头12、第四按摩头14和第五按摩头15下方的所述按摩体19一端固定,所述摆动按摩区域旋转轴22带动与之固定的所述按摩体19旋转,旋转角度小于180
°
使得所述按摩体19运动轨迹为扇形,即按摩体19相对于按摩支撑板90而言是做往复摆动运动。这样结构的摆动按摩区域旋转轴22作为旋转传动组件中的一种,这样结构的摆动传动组件即摆动按摩区域旋转轴22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按摩组件5、第二按摩组件6、第四按摩组件8和第五按摩组件9这四个摆动按摩区域1内的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19绕其自身一端为轴心做一定角度的旋转,旋转角度小于180
°
,进而带动整个按摩体19做摆动运动,而相对应的按摩头固定在按摩体19上,因此相对应的按摩头沿着扇形的运动轨迹进行刮、擦运动。这样通过单独的摆动按摩区域旋转轴22这一个简单的部件,就可以控制摆动按摩组件上的所有按摩头一同摆动,动作同步性高,而且结构简单、方便后期维护和更换。当然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19的摆动驱动可以是单独控制,即通过摆动按摩区域旋转轴22可以作为摆动传动组件之一进行联合控制多个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做摆动,也可以驱动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做旋转运动。
86.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12,还包括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所述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按摩活动件24中央内,所述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外周与所述按摩连接件23中央孔圆周方向卡接固定。这样设置的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在被驱动器驱动旋转的时候其可以带动按摩连接件23旋转运动,因为按摩
头底部与按摩连接件23顶部可拆卸固定,因此可以带动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即第三按摩组件7的第三按摩头13和第六按摩组件10的第六按摩头16旋转,进而实现按和揉的效果。同时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与按摩连接件23中央滑动连接,使得按摩连接件23可以上升和下降,进而带动第三按摩头13和第六按摩头16上升或者下降,也可以附加或者不附加两者的360
°
旋转运动。在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上设置有凸起的卡棱,所述按摩连接件23中央孔壁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棱圆周方向卡接固定,所述卡棱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内。这样的卡接方式一方面按摩连接件23的上下活动不影响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的转动,而旋转按摩区域旋转轴25的旋转也不会影响到按摩连接件23的位置高度,即实现可以单独控制第三按摩头13和/或第六按摩头16上升或者下降,也可以单独控制其全角度旋转即自转。来实现模拟中医按摩的顶按、顶揉和单揉的按摩方式。在此处,水平力可以是电力、液压力或者其他的动力源,而水平力输入组件可以是输入这些电力、液压力或者其他动力源的装置,只要是能够输入动力即可。而摆动传动组件和旋转传动组件可以将水平力输入传动至摆动按摩组件做摆动或者传动至旋转按摩组件作旋转运动,只要是能够带动各按摩组件做摆动或者旋转运动即可。具体的旋转传动组件和摆动传动组件结构可以是齿轮传动组或者是偏心轮传动组、也可以是皮带传动组还可以是液压传动组,还可以是链条传动或者是其他的传动机构或者装置,只要是能够传递水平力给旋转按摩组件和摆动按摩组件即可。具体可以是水平力输入组件分别与第一传动旋转轴31、第二传动旋转轴32、第三传动旋转轴33、第四传动旋转轴34、第五传动旋转轴35和第六传动旋转轴36连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旋转轴31、第二传动旋转轴32、第四传动旋转轴34和第五传动旋转轴35往复旋转部分角度,所述旋转角度小于180
°
,驱动所述第三传动旋转轴33和第六传动旋转轴36全角度旋转。这样,每个摆动按摩组件的对应的传动旋转轴(即第一传动旋转轴31、第二传动旋转轴32、第四传动旋转轴34和第五传动旋转轴35)带动其按摩头做摆动,每个旋转按摩组件的对应的传动旋转轴(即第三传动旋转轴33和第六传动旋转轴36)带动其按摩头做360
°
旋转运动。
87.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图8为仰视图,所以在图的左侧为右侧脚按摩区域,图的右侧为左侧脚按摩区域,下面的描述为根据按摩作用的左侧脚和右侧脚的角度来说明是左侧还是右侧。水平力输入组件包括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输出轴上固定或成型有第一蜗杆29,所述第一蜗杆29与第一蜗轮30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蜗轮30通过第一过渡齿轮37与左侧第三旋转齿轮43啮合连接,所述左侧第三旋转齿轮43与右侧第三旋转齿轮43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传动旋转轴33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中央。这样就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电动机将旋转运动通过相同啮合的第一蜗杆29、第一蜗轮30、第一过渡齿轮37将旋转运动传递至左右两侧的第三旋转齿轮43,而固定于第三旋转齿轮43中央的第三传动旋转轴33进而被驱动旋转带动与之固定的第三按摩头13进行360
°
旋转运动。所述左侧第三旋转齿轮43与右侧第三旋转齿轮43通过两个啮合的第二过渡齿轮38啮合连接。所述左侧第三旋转齿轮43通过偏置的第一传动杆47与左侧的第四旋转齿轮44往复旋转部分角度式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47一端沿圆周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上的弧形滑槽内且铰接于所述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传动杆47的另一端与左侧第四旋转齿轮44一侧铰接,所述左侧第四旋转齿轮44与右侧第四旋转齿轮44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第四传动旋转轴34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四旋转齿轮44中央。这样,旋转的第三
旋转齿轮43通过滑动铰接偏置于第三旋转齿轮43一侧的第一传动杆47驱动与第一传动杆47另一端一侧铰接的第四旋转齿轮44,使得第四旋转齿轮44只能够往复旋转一定角度,而该角度小于180
°
。实现第四按摩组件8的按摩头的摆动,这样因为齿轮和偏置的传动杆的传递方式,使得按摩头的摆动更加稳定而且保证两侧的第四按摩组件8的按摩头运行轨迹相同且对称运行,舒适性更好。左侧所述第四旋转齿轮44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四固定柄61,所述第一传动杆47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四固定柄61上。第四固定柄61的优点是使得往复角度旋转更加圆滑而且更加省力。所述第四传动杆50一端沿圆周方向滑动连接于右侧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上的弧形滑槽内且铰接于所述弧形滑槽内,所述第四传动杆50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一旋转齿轮41一侧铰接,右侧第一旋转齿轮41与左侧第一旋转齿轮41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传动旋转轴31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1中央。这样右侧第三旋转齿轮43通过第四传动杆50、右侧第一旋转齿轮41将部分角度的旋转传动至第一传动旋转轴31,最终带动第一按摩头11做摆动。更进一步优选地的是:右侧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1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固定柄60,所述第四传动杆50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柄60上。第一固定柄60的优点是使得往复角度旋转更加圆滑而且更加省力。还可以是:右侧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与右侧第六旋转齿轮46啮合连接,所述右侧第六旋转齿轮46与左侧第六旋转齿轮46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六传动旋转轴36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六旋转齿轮46中央。进一步可以是右侧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与右侧第六旋转齿轮46通过第三过渡齿轮39啮合连接。右侧所述第六旋转齿轮46与左侧第六旋转齿轮46通过两个所述第四过渡齿轮66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第六旋转齿轮46通过偏置的第二传动杆48和第三传动杆49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五旋转齿轮45往复旋转部分角度式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8和第三传动杆49一端沿圆周方向分别滑动连接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六旋转齿轮46上的弧形滑槽内且铰接于所述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二传动杆48和第三传动杆49的另一端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五旋转齿轮45一侧铰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传动旋转轴35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中央。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第五固定柄62,所述第二传动杆48和第三传动杆4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五固定柄62上。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二旋转齿轮42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传动旋转轴32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旋转齿轮42中央。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通过第五过渡齿轮40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二旋转齿轮42啮合连接。上面描述的摆动传动组件和旋转传动组件驱动旋转按摩组件和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做相应的摆动或者是旋转运动,优点均为结构简单,联动比较牢靠,左右侧运动速度一致方向镜像或者对称,符合中医按摩理论同时舒适度很高。
88.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水平力输入组件包括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输出轴上固定或成型有第二蜗杆52,所述第二蜗杆52两侧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的第二蜗轮5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轮53通过第六过渡齿轮67与左侧和右侧第六旋转齿轮46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六传动旋转轴36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六旋转齿轮46中央。还可以是:左侧和右侧第六旋转齿轮46通过分别对应偏置的两个第六传动杆51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五旋转齿轮45往复旋转部分角度式连接,所述第六传动杆51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六旋转齿轮46偏向内侧位置处,所述第六传动杆51的另一端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五旋转齿轮45一侧铰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传动旋转轴35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
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中央。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第十一固定柄65,所述第六传动杆5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十一固定柄65上。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二旋转齿轮42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传动旋转轴32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旋转齿轮42中央。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五旋转齿轮45通过第八过渡齿轮57分别与左侧和右侧第二旋转齿轮42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六旋转齿轮46分别与对应的左侧和右侧第三旋转齿轮43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传动旋转轴33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中央。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六旋转齿轮46分别与对应的左侧和右侧第三旋转齿轮43通过第七过渡齿轮56啮合连接。所述左侧第三旋转齿轮43通过偏置的第七传动杆54与左侧的第四旋转齿轮44往复旋转部分角度式连接,所述第七传动杆54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偏向内侧和上侧位置处,所述第七传动杆54的另一端分别与左侧第四旋转齿轮44一侧铰接,所述左侧第四旋转齿轮44与右侧第四旋转齿轮44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第四传动旋转轴34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四旋转齿轮44中央。左侧所述第四旋转齿轮44上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十固定柄64,所述第七传动杆54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十固定柄64上。所述右侧第三旋转齿轮43通过偏置的第八传动杆55与右侧的第一旋转齿轮41往复旋转部分角度式连接,所述第八传动杆55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旋转齿轮43偏向外侧和上侧位置处,所述第八传动杆55的另一端分别与右侧第一旋转齿轮41一侧铰接,所述右侧第一旋转齿轮41与左侧第一旋转齿轮41啮合连接,左侧和右侧第一传动旋转轴31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1中央。右侧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1上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七固定柄63,所述第八传动杆55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七固定柄63上。因为本实施例与前面所述实施例描述的传动的第一个实施例比较相似,因此这种结构的传动组件均可以驱动旋转按摩组件和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做相应的摆动或者是旋转运动,优点均为结构简单,联动比较牢靠,左右侧运动速度一致方向镜像或者对称,符合中医按摩理论同时舒适度很高。具体的传动过程与上一个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9.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12,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本体69,所述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本体69形状为球体,所述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本体69形状为偏置的圆弧面棱体、偏置的“一”字棱体或偏置的“十”字棱体结构。图3显示不同按摩头的不同角度的视图。这样,不同的按摩本体69形状产生不同的按摩效果,结合整体的按摩头的摆动和旋转运动以及升降运动,可以更好地模拟中医按摩手法中的推法、摩法、擦法、顶按、揉法、刮揉等按摩手法,而且可以根据位置选择按摩的力度,实现提高使用者按摩时的舒适度,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这几种结构都是可以在其构成的按摩头随着按摩体运动而运动,同时结合其自身的运动而综合导致的按摩头在按摩的过程中可以模拟不同的中医按摩手法来针对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按摩手法按摩。具体而言可以是:在按摩支撑板90上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带动按摩头做往复扇形摆动运动,同时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头可以升降运动,这样,从图中可以看到,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按摩本体69可以为球体,其在往复摆动运动和升降运动可以模拟足底按摩手法中的顶按、推法和摩法等手法。当摆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按摩本体69为球体时,按摩头还包括按摩固定套70,按摩固定套70底部通过上下活动轴抵接或者固定在按摩用气囊17顶部上,按摩固定套70是可升降式设置于按摩体上。这样按摩体带动按摩头上的按摩本体69在按摩支撑板90上做扇形往复摆动
加升降运动模拟中医按摩手法。当按摩本体69上升后与脚底接触,其与脚底之间产生摩擦力,当上升后顶压力量不大的时候,球体的按摩本体69不旋转,只是随着按摩体的摆动而在脚底做刮和擦的动作。当按摩头进一步上升,将按摩本体69压紧在脚底的时候,摩擦力变大,此时球体的按摩本体69开始在按摩固定套70中旋转,减小与脚底的摩擦力,模拟中医按摩时涂抹精油降低与脚底之间摩擦力的效果。可以在按摩固定套70上部内侧设置有按摩卡槽,而球体形状的按摩本体69可旋转可接在按摩卡槽内,当然也可以是设置本体旋转轴,按摩本体69固定在本体旋转轴上而实现按摩本体69可旋转设置在按摩固定套70内的结构,可以是其他的结构的连接方式,只要是能够使得按摩本体69可旋转设置在按摩固定套70内即可。而在按摩支撑板90上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体带动按摩头做旋转运动,同时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按摩本体为偏置的圆弧面棱体、偏置的“一”字棱体或偏置的“十”字棱体结构。在脚心位置处的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头为了配合旋转按摩组件(即第三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升降运动,按摩本体69为圆弧面棱体时,按摩本体69与脚底的接触面为弧形,按摩本体69的中间凸起两侧为平面,可以模仿中医中的顶按手法和刮揉的手法。当旋转按摩组件设置在脚跟位置处时,配合旋转按摩组件(比如第六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升降运动和旋转运动,当按摩本体69为偏置的“一”字棱体时和偏置的“十”字棱体时,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顶按的同时,也增大了旋转后的作用范围,模仿中医的揉法、摩法和擦法,因为此处的软组织比较少,不宜做强烈的顶按,按摩头过度上顶反而导致不适应,因此此处的按摩头的按摩本体为弧面的“一”字形或者“十”字形,实现一定程度顶按的同时增加按摩面积。当然按摩本体69为球体时是对称设置的,而当其为“一”字棱体和“十”字棱体时,可以是对称设置的,也可以是偏置设置的,优选为偏置设置的优点是可以在旋转的时候增大作用面积,更多地覆盖并按摩到更多的区域,而且在按摩时可以变更按摩力度和按摩的角度,使得按摩更加舒适且按摩效果更好。具体按摩本体的安装结构为:旋转按摩组件中还设置有按摩固定上盖71,按摩本体69可旋转设置在按摩固定上盖71中央位置处。而具体的实现方式为:旋转按摩组件的按摩本体69底部固定有按摩连接件23,所述按摩连接件23可以与驱动旋转轴固定,驱动旋转轴带动按摩连接件23旋转,而按摩连接件23与按摩本体69底部径向固定,即按摩本体69被按摩连接件23驱动一同旋转,但是驱动旋转轴可以在按摩连接件23中央内上下滑动连接,这样可以实现按摩本体69可旋转设置于所述按摩固定上盖71中央位置处,进而实现模仿按摩手法。当然还可以是采用其他的结构连接组件,使得按摩本体69可旋转设置在按摩支撑板90上。
90.本发明的一种足部按摩仪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至图14,脚码调节机构,包括:脚背气囊85,脚背气囊85固定在脚底支撑板88上,所述脚背气囊85的左右两侧或者前侧固定在所述脚底支撑板88上,所述脚背气囊85与所述脚底支撑板88之间设有脚面容纳腔,所述脚面容纳腔用于容纳脚的前部。在使用的时候脚部的脚面前部分伸入到脚面容纳腔内,将脚面前部分进行限位定位,脚面固定部包括背气囊85;脚跟固定部包括脚跟气囊83,脚跟气囊83可以随着调节气囊73的伸缩和向前或者向后移动,脚跟气囊83从左右两侧和后侧三个侧面充气鼓起后支撑脚后跟位置的左右和后面,使用者脚部增加舒适度,体感更好,当然脚跟气囊83内气体的量是可以控制的,当使用者脚部比较大比较厚时,脚跟气囊83内充入较少气体,当使用者脚部比较小而薄时,可以增大输入脚跟气囊83内的气体的量使得脚跟气囊83充分鼓起支撑起脚部上面部位。而脚部气囊83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
个均可,只要是充放气之后能够调整脚码即可。
91.在本实施例中,脚跟调节部包括脚码固定座72、脚跟滑动座77、调节气囊73和拉簧82,调节气囊73设置在脚码固定座72和脚跟滑动座77之间,拉簧82设置在脚跟滑动座77和脚码固定座72之间。脚码固定座72是可拆卸固定在脚底支撑板88上的,其位置不动。因此当调节气囊73充气膨胀或者放气缩小的时候,其膨胀的推动力推动脚跟滑动座77向前移动,进而其相对于脚背气囊85的相对位置改变,即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对缩小,就是调节按摩适用的脚码变小,因为调节气囊73逐渐变大和变小,因此可以实现无级改变脚码的尺寸,这样适用范围更广,可以精准调节脚码使之更加适应使用者的脚部。反之,当调节气囊73放气缩小的时候,其向前的推力减小。同时,变形的拉簧82产生回弹力带动脚跟滑动座77向后移动,脚跟滑动座77带动脚跟气囊83向后移动,改变脚跟气囊83与脚背气囊73之间的距离,直至恢复原位。
92.另外,本实施例中,脚跟气囊83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按摩脚裸的脚外侧按摩体84。脚外侧按摩体84有半球形凸出的按摩点,当然可以针对不同的按摩需求设置不同形状的脚外侧按摩体84。脚外侧按摩体84可以使得按摩足底的同时进行脚后跟按摩,按摩效果更好,按摩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脚外侧按摩体84位置与脚部太溪穴和昆仑穴位置对应。这两个穴位是脚部内外两侧的外部比较关键的穴位,因此按摩这两个穴位对脚部循环以及脱发等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93.本实施例中,调节气囊73是柔软的,其为一种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其可以实现无级改变脚跟固定部和脚面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即可以实现无级调码。具体使用方式为:在需要根据使用者脚部的码数调节脚跟固定部和脚面固定部之间的距离的时候,如果需要缩短相对位置,即调小脚码的时候,使得调节气囊73充气膨胀,由于其后面顶在脚码固定座72上,而脚码固定座72固定在所述脚底支撑板88上,因此调节气囊73膨胀后变大向前推进脚跟固定部向前运动,而且随着气体源源不断地进入调节气囊73,调节气囊73慢慢膨胀慢慢向前推进脚跟固定部向前,逐渐缩小脚跟固定部和脚面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因为调节气囊73进入的气体是流量可以调节,而且可以随时关闭和开启,因此其缩短的距离是无档位限制的,属于无级变距,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脚的尺寸,适用性更好,按摩效果也更好,舒适度提高。而且因为动力为气体,不需要单独购买资源,室内空气即可,成本低,更加环保,而且本身调节气囊73为柔性的容纳体其变化比较柔和,不会有机械的生硬感,体感更好。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柔软的气体或者液体的容纳体作为改变脚码的驱动动力,即可以采用其他的柔性的距离伸缩装置,只要是柔软的能够改变体积的进而脚跟固定部向前或者向后移动的即可,这样可以实现柔性的无级拉伸和缩回,使得变化比较柔和不生硬,提高体感的舒适度,同时结构也比较简单,成本相对比较低,而且因为是柔性变化,因此安全性更高,可靠性也更高。即除了调节气囊73外,也可以用伸缩气缸作为驱动调码的动力。当然选择气体作为动力源的优点就是成本低,可以直接采用室内空气,而且重量轻,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方便。
94.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气泵74与所述调节气囊73通过调节充气电磁阀75和调节放气电磁阀76流量可调式启闭连通。这样当调节气囊73充气或者放气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开启和/或关闭调节充气电磁阀75和调节放气电磁阀76来实现,同时也可以调节充气和排气时进入或者排出气体的流量,可以任意改变调节脚跟固定部和脚面固定部相对位置的速度,
操作方便而且按需调整,方便使用者选择。当然调节气囊73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调节气囊73叠加并依次连通,可以实现更大距离地调节。如本实施例中调节气囊73为三个叠加在一起。
9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跟固定部滑动连接于所述脚码固定座72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是能够使得脚跟固定部相对于所述脚码固定座72可以相对移动即可。更优选的为:所述脚跟固定部可拆卸设置于脚跟滑动座77上,所述脚跟滑动座77与所述脚码固定座72滑动连接,所述脚跟固定部前侧面与所述脚跟滑动座77相抵或者可拆卸固定。这样通过脚跟滑动座77来实现脚跟固定部与脚码固定座72之间的滑动连接。当然,也可以脚跟固定部直接在脚码固定座72上滑动连接,只不过通过脚跟滑动座来实现脚跟固定部和脚码固定座72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更加流畅,损耗更小。使用时需要调节脚码时,调节气囊73充气膨胀推动脚跟滑动座77向前在脚码固定座72上滑动,省力、省事而且运行更加流畅和平稳,带动脚跟固定部向前移动,进而实现脚码调节。按摩完成之后,打开调节放气电磁阀76,调节气囊73内的气体排出,脚跟滑动座77滑动向后移动进而退回初始位置完成归位。具体滑动的实现方式可以是:所述脚跟滑动座77左右两侧设置有脚码调节滑轨78,所述脚码固定座7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脚码调节滑槽79,所述脚码调节滑轨78与所述脚码调节滑槽79内滑动连接;或者所述脚跟滑动座77左右两侧设置有脚码调节滑槽79,所述脚码固定座7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脚码调节滑轨78,所述脚码调节滑轨78与所述脚码调节滑槽79内滑动连接。这样,脚跟滑动座77在脚码固定座72上滑动的时候是脚码调节滑轨78在脚码调节滑槽79内来回滑动,这样可以更流畅地实现滑动,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具体的滑动结构,只要是能够使得脚跟滑动座77与脚码固定座72滑动连接即可。
9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脚跟滑动座77或者所述脚码固定座72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脚跟固定部实时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这种位置传感器可以为霍尔传感器80,所述霍尔传感器80设置于所述脚码固定座72上,所述脚跟固定部上对应位置处排列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标识不同脚码的调节磁铁81,所述霍尔传感器80与所述调节磁铁81感应式连接。当然可以设置更多的调节磁铁81,方便更加精准地确定使用者脚部大小尺寸。当然也可以是将调节磁铁81设置在脚跟固定部上,但是优选的是设置在脚跟滑动座77上,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脚码调节部设置调节磁铁81而影响脚部体感,也避免脚跟气囊83被损坏。当然霍尔传感器80和调节磁铁81的位置也可以对调,只要是能够精准测量目前脚跟固定部和脚面固定部之间相对位置即可。
97.在实施例中,所述脚码调节部还包括拉簧82,其为调节弹性件,拉簧82可以被拉长而蓄积弹力,可以在没有拉力的情况下带动脚跟固定部或者是脚部滑动座77向后拉回原位。同时由于在脚码固定座72或者是脚码滑动座7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拉簧82,这样脚跟固定部或者是脚跟滑动座77的运行更加平稳,力度更加平均,回归原位的效率越高,使用者体感更好。当然可以采用比如皮带或者是弹性套筒等其他调节弹性件,只要是能够利用产生的回弹力将脚跟固定部或者是脚部滑动座77向后拉回原位即可。当然使用拉簧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弹性方向直接作用,效率高。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非弹性的一些脚码归位装置,其只要是能够在调节气囊73放气的时候将脚跟固定部或者是脚部滑动座77向后拉回原位即可。
98.在本实施例中,足部按摩仪还包括用于按摩脚背的足背按摩机构,所述足背按摩
机构设置于所述脚面固定部上。足背按摩机构可以是脚背气囊85,脚背气囊85内还可以设置用于按摩脚背的脚背按摩体,脚背气囊85膨胀或者收缩带动脚背按摩体对脚背进行按摩,实现足底按摩的同时进行脚跟和脚背按摩。
9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背气囊85内部设置有发热膜86。设置所述发热膜86的优点是可以在按摩脚部和脚底的同时对脚面进行加热,进行热疗,让使用者感觉更加舒服。当然还可以是在足底按摩机构和/或足跟按摩机构中设置发热膜86或者是其他发热的装置,只要是能够在脚部或者脚底按摩的时候启动热敷即可。
10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101.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10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3.以上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