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006286发布日期:2023-01-18 04:2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喉肾相关理论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iga肾病,又称为系膜增生性iga肾病,其特征性的改变是免疫球蛋白iga广泛沉积于肾小球的系膜区,部分患者会伴有igg和igm的沉积,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发生于不同的人群,表现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及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慢性肾衰及高血压等。
3.现代医学对于iga肾病大多采用acei/arb、激素以及免疫抑制药物,但疗效欠佳。对于快速进展型iga肾病,常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存在毒副作用,而且并不改善病人的预后;对于24h尿蛋白》0.5g者,常以acei/arb类药物为主;对于单纯性血尿者仅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有效手段。中医认为上述药物可耗气伤阴、易引起肝肾损伤等方面的毒副作用。尤其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反馈抑制,出现免疫力降低、感染、库欣综合征等各种副作用和并发症。咽部感染是导致iga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肾虚脾亏,卫外不固,邪毒外侵,侵及咽喉及肺,从而导致肾脏疾病,形成咽喉



肾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从中医领域出发,基于喉肾相关理论寻找到一种有效治疗iga肾病的中药方剂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补肾利咽,解毒通络,截断咽喉



肾的演变,有效减少血尿、蛋白尿,用于iga肾病的治疗。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生地15~25份、金荞麦25~35份、女贞子15~25份、蝉蜕5~15份、桔梗5~15份、玄参15~25份、木蝴蝶5~15份、青果5~15份、穿山龙10~20份、蒲黄10~20份、郁金5~15份、连翘15~25份、鬼箭羽10~20份、麦冬15~25份、僵蚕5~15份。
7.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生地18~22份、金荞麦29~34份、女贞子19~23份、蝉蜕8~13份、桔梗8~12份、玄参18~23份、木蝴蝶9~14份、青果8~12份、穿山龙12~17份、蒲黄13~17份、郁金8~12份、连翘19~22份、鬼箭羽12~18份、麦冬18~22份、僵蚕8~12份。
8.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生地20份、金荞麦30份、女贞子20份、蝉蜕10份、桔梗10份、玄参20份、木蝴蝶10份、青果10份、穿山龙15份、蒲黄15份、郁金10份、连翘20份、鬼箭羽15份、麦冬20份、僵蚕10份。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所述原料配比称
取原料药,加水煎煮,过滤得到药液。
10.优选的,所述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6~10倍。
11.优选的,加水煎煮2~3次,每次煎煮1~2h。
12.优选的,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入辅料制成相应的中药复方剂型。
13.优选的,所述中药复方剂型包括颗粒剂、丸剂、膏剂、片剂。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iga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制药中的应用。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iga肾病咽喉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确凿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为手段,基于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的喉肾相关理论,可补肾利咽,解毒通络,截断咽喉



肾的演变,有效减少血尿、蛋白尿,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治疗。
18.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毒聚咽喉证或外感风热证所致的小便黄赤或镜下血尿,泡沫尿,咽喉肿痛(包括喉核肿大、红赤,甚则有黄白脓腐点,或但肿而色淡红,或但咽壁红赤而喉核不大,或咽壁色淡或暗红),腰酸、面浮肢肿,咳嗽,头痛,发热或微恶风寒,舌红或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见上述证候者。与同类药物比较,本发明组方中医理论依据充分,药性平和,配伍严谨,药效学物质清楚,临床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生地15~25份、金荞麦25~35份、女贞子15~25份、蝉蜕5~15份、桔梗5~15份、玄参15~25份、木蝴蝶5~15份、青果5~15份、穿山龙10~20份、蒲黄10~20份、郁金5~15份、连翘15~25份、鬼箭羽10~20份、麦冬15~25份、僵蚕5~15份。
20.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生地18~22份、金荞麦29~34份、女贞子19~23份、蝉蜕8~13份、桔梗8~12份、玄参18~23份、木蝴蝶9~14份、青果8~12份、穿山龙12~17份、蒲黄13~17份、郁金8~12份、连翘19~22份、鬼箭羽12~18份、麦冬18~22份、僵蚕8~12份。
21.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生地20份、金荞麦30份、女贞子20份、蝉蜕10份、桔梗10份、玄参20份、木蝴蝶10份、青果10份、穿山龙15份、蒲黄15份、郁金10份、连翘20份、鬼箭羽15份、麦冬20份、僵蚕10份。
22.本发明提供中药组方中主要药物介绍如下:
23.生地(生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24.金荞麦,为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的功效。主治肺痈,肺热咳嗽,瘰疬疮疖,咽喉肿痛。
25.女贞子,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具有滋补肝肾,清热明目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须发早白,阴虚内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头晕目眩,目暗不明,健忘耳鸣等。
26.蝉蜕,为蝉科华南蚱蝉属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喑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等。
27.桔梗,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音,肺痈吐脓。
28.玄参,为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及北玄参的干燥根。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29.木蝴蝶,为紫葳科木蝴蝶属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30.青果,为使君子科榄仁树属植物橄榄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31.穿山龙,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具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痰热咳喘,胸痹,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
32.蒲黄,为香蒲科香蒲属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33.郁金,为姜科姜黄属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痛证,热病神昏,癫痫痰闭,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
34.连翘,为木樨科连翘属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主治疮痈肿毒,瘰疬痰核,风热外感,温病初起,热淋涩痛。
35.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具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用于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
36.麦冬,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37.僵蚕,为蚕蛾科家蚕蛾属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在未吐丝前,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急慢惊风、癫痫、破伤风等岀现的惊痫抽搐;风中经络,口眼歪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瘰疬痰核等。
38.在本发明所述方剂中,生地滋补肾阴,清热凉血,金荞麦味酸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两药共用补肾养阴,解毒利咽,共为君药;女贞子滋补肝肾,助君药益肾固精;蝉蜕、桔梗,清利咽喉;共为臣药;连翘、青果、木蝴蝶均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玄参清热解毒,麦冬清肺热、养肺阴,两药合用可以达到养阴清热利咽的目的;僵蚕化痰散结、祛风止痛;蒲黄、郁金化瘀止血;鬼箭羽解毒消肿;穿山龙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全方共奏解毒利咽之功。全方共奏补肾利咽,解毒通络的功效,截断咽喉



肾的演变,用于iga肾病的治疗。
3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所述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过滤得到药液。
40.本发明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分别称取原料药,加6~10倍质量的水,使原料药完全浸泡在水中。优选的,本发明加水量为原料药7~9倍,更优选为8倍。优选的,本发明的水为凉白开水或纯净水。
41.本发明对原料药和水直接进行煎煮。本发明所述煎煮条件为:加水煎煮2~3次,每次煎煮1~2h。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自然压力下,加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到药液,药渣采用上述煎煮步骤重复煎煮1~2次,煎液滤过,合并滤液,即为所得药液。
42.本发明将所得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加入辅料制成相应的中药复方剂型。本发明对具体的中药剂型不做限定,所述剂型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丸剂、膏剂、片剂。
4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颗粒剂:在所得清膏中加入适量辅料,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成湿颗粒,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成品。
44.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复方药剂具有补肾利咽,解毒通络功效。
45.本发明所述适应症:用于毒聚咽喉证或外感风热证所致的小便黄赤或镜下血尿,泡沫尿,咽喉肿痛(包括喉核肿大、红赤,甚则有黄白脓腐点,或但肿而色淡红,或但咽壁红赤而喉核不大,或咽壁色淡或暗红),腰酸、面浮肢肿,咳嗽,头痛,发热或微恶风寒,舌红或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见上述证候者。
46.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30天一个疗程(具体可根据临床情况改变)。
4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iga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制药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iga肾病咽喉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4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9.实施例1
50.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为:生地20g、金荞麦30g、女贞子20g、蝉蜕10g、桔梗10g、玄参20g、木蝴蝶10g、青果10g、穿山龙15g、蒲黄15g、郁金10g、连翘20g、鬼箭羽15g、麦冬20g、僵蚕10g。
51.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分别称取原料药,加8倍量水,自然压力下,煎煮3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加入适量淀粉:糊精(1:1)作为辅料,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成湿颗粒,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成品。
52.实施例2
53.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为:生地18g、金荞麦30g、女贞子18g、蝉蜕11g、桔梗12g、玄参18g、木蝴蝶12g、青果11g、穿山龙18g、蒲黄15g、郁金12g、连翘21g、鬼箭羽18g、麦冬21g、僵蚕11g。
54.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分别称取原料药,加9倍量水,自然压力下,煎煮3次,每次1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加入适量淀粉:糊精(1:1)作为辅料,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成湿颗粒,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成品。
55.实施例3
56.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为:生地19g、金荞麦31g、女贞子24g、蝉蜕13g、桔梗11g、玄参22g、木蝴蝶11g、青果13g、穿山龙11g、蒲黄14g、
郁金10g、连翘21g、鬼箭羽16g、麦冬20g、僵蚕10g。
57.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分别称取原料药,加7倍量水,自然压力下,煎煮3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加入适量淀粉:糊精(1:1)作为辅料,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成湿颗粒,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成品。
58.实施例4
59.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为:生地20g、金荞麦34g、女贞子19g、蝉蜕10g、桔梗8g、玄参22g、木蝴蝶10g、青果11g、穿山龙10g、蒲黄12g、郁金6g、连翘22g、鬼箭羽16g、麦冬20g、僵蚕11g。
6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61.实施例5
62.一种治疗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为:生地15g、金荞麦25g、女贞子18g、蝉蜕10g、桔梗10g、玄参16g、木蝴蝶15g、青果8g、穿山龙11g、蒲黄14g、郁金11g、连翘21g、鬼箭羽15g、麦冬20g、僵蚕10g。
63.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64.实施例6
6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颗粒剂进行临床实验。
66.1、疾病诊断
67.1.1、西医诊断标准
68.肾脏免疫荧光病理明确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以畸形红细胞为主的血尿,可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可伴有水肿、高血压,可伴有肾功能损害,排除继发性因素。
69.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70.毒聚咽喉证(外感风热证)
71.主症:小便黄赤或洗肉水色,或镜下血尿,尿中有泡沫,咽喉肿痛;
72.次症:面浮肢肿,发热,或微恶风寒,咳嗽,头痛,腰酸;
73.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74.2、纳入标准
75.(1)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不伴有新月体形成,且gfr≥60ml/min/1.73m2;
76.(2)规范采集中医证候信息,符合毒聚咽喉证的中医诊断标准;
77.(3)年龄35~70岁之间;
78.(4)停用激素1个月以上;
79.(5)签署知情同意书。
80.3、排除标准:
81.(1)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或透析治疗;
82.(2)合并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病毒性肝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等系统性疾病;
83.(3)对研究用药过敏者;
84.(4)合并有严重的呼吸、消化、血液系统等疾病,合并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心肌梗
死、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者;
85.(5)并发感染及精神病者;
86.(6)妊娠、哺乳者。
87.4、研究方法
88.根据纳排标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优质蛋白摄入量约0.8g/kg/d。应用超过6个月足量acei治疗。合并其他情况:伴有难以纠正的高血压者在acei基础上,加用ccb类药物;伴有感染的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药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制剂治疗,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疗程30天。评估疗效性评价指标,包括中医证侯积分量表,并检查肾功、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肾功等,并统计分析。
89.5、疗效标准
90.5.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
91.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
治疗前积分]
×
100%
[0092]
(1)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0093]
(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0094]
(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0095]
(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0096]
5.2、疾病综合疗效评价标准:(参考2007年制定的《iga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试行方案)》拟定的标准疗效评定标准)
[0097]
(1)完全缓解: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5%,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0.8万/ml或≤3个/高倍视野,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肾功能正常。
[0098]
(2)显效: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95%,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较前减少≥50%,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前减少≥50%,肾功能正常。
[0099]
(3)有效: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70%,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较前减少≥5%,《50%,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前减少≥25%,《50%,肾功能正常。
[0100]
(4)无效: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以及上述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0101]
5.3、观察指标
[0102]
(1)中医证候积分方法:评分标准见表1。治疗前及结束时各观察记录一次。
[0103]
表1症状评分标准
[0104]
[0105]
[0106][0107]
表中舌脉用于协助判断证型及兼夹证,不参与评分。
[0108]
(2)西医疗效评价方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尿红细胞计数)、肾功能等。
[0109]
对中药组和对照组治疗30天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见表2~6。
[0110]
表2两组iga肾病患者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
[0111][0112]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0113]
由表2可见,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
[0114]
表3两组iga肾病患者症状量化积分比较
[0115][0116]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0117]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均下降。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量化积分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
[0118]
表4两组iga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比较
[0119][0120]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0121]
由表4可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22]
表5两组iga肾病患者肾功比较
[0123][0124]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0125]
表6两组iga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比较
[0126][0127]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0128]
由表5~6可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及中药组肾功能明显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差异。
[0129]
实施例7
[0130]
本实施例提供了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疗效。
[0131]
栾某某,男,29岁。主诉:间断肉眼血尿3个月,加重伴咽痛1天。现病史:3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未予重视及系统检查。此后,间断出现肉眼血尿,均未重视。2个月前,患者因肉眼血尿加重,于当地医院查血肌酐升高,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查肾功:血肌酐141umol/l,经肾穿刺检查,明确病理类型为iga肾病(lee分级3级),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1天前,患者因劳累再次出现肉眼血尿,伴咽痛,发热,最高体温38.8℃,于辽源市中心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68
×
109/l,给与抗生素(具体不详)静点及自服扑热息痛(2片,1天2次),并且未见改善。现为求中医药进一步系统治疗,就诊于我院。
[0132]
现症:肉眼血尿,咽喉肿痛,发热,怕冷,腰酸腰痛,纳差,眠可,大便正常。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查体:体温37.2℃,咽部充血,扁桃体ii
°
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沉,bp 135/84mmhg。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1,隐血+3,红细胞计数802/ul,红细胞(高倍视野)144.4/hpf,白细胞计数9.24/ul,白细胞+1;血尿定位:红细胞满视野,非均一型占80%;24小时尿蛋白定量0.42g/24h,24小时尿量3.46l;肾功:尿素氮5.1mmol/l,血肌酐130umol/l。
[0133]
中医诊断:慢性肾风,脾肾两虚,毒聚咽喉证,西医诊断:iga肾病。
[0134]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0135]
方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颗粒剂,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
[0136]
服用25日,二诊症见:肉眼血尿消失,咽喉肿痛好转,腰痛好转,无发热。查体:舌淡红,苔薄,脉沉。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隐血+3,红细胞计数50.82/ul,红细胞(高倍视野)9.1/hpf,白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g,24小时尿量2.59/l;肾功:尿素氮3.8mmol/l,血肌酐107umol/l。
[0137]
继续服用5个月,复查:近5个月未见肉眼血尿,无泡沫尿。查体:舌淡红,苔薄,脉沉。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隐血+2,红细胞计数10.56/ul,红细胞(高倍视野)1.9/hpf,白细胞-;肾功:血肌酐91umol/l。
[013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