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部电极。
背景技术:2.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是一种针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病人颅内放置深部电极,记录癫痫病灶源的放电情况,从而实现对病灶的准确定位。相对于开颅切除手术,在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射频热凝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一种相对安全的微创手术替代方案。射频热凝的原理是向电极施加电流,使得电极上相邻触点局部温度升高,从而在每个触点周围的局部范围内形成毁损灶,然而,由于射频热凝过程中会形成局部高温,可能会导致脑组织、蛋白质类等物质受热和电极触点粘连,在拔出电极过程中导致大规模撕扯脑内组织,对病患造成不可逆伤害甚至是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深部电极,能够在射频热凝过程中对电极触点进行冷却,降低电极触点与组织粘连而对病患造成的伤害。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深部电极,包括:
5.管体组件,内部中空以形成管腔;
6.电极触点,连接于所述管体组件的远端的外侧;
7.冷却组件,包括降温部件,所述降温部件至少位于所述管体组件的远端的管腔内,用于冷却所述电极触点。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深部电极,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深部电极包括位于管体组件内的降温部件,降温部件能够在射频热凝过程中对电极触点进行冷却,降低电极触点与组织粘连而对病患造成的伤害。
10.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深部电极包括沿轴向分布的多个所述电极触点,所述降温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管腔内,用于沿轴向冷却不同位置的所述电极触点。
11.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深部电极包括连接于所述管体组件的近端的插头,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降温部件,并与所述降温部件同步移动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装配于所述插头,用于与所述插头配合以将所述降温部件定位至待冷却的所述电极触点。
12.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包括连通所述管腔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具有沿轴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分别对应各所述电极触点设置,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主体部、定位部与弹性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位部通过所述弹性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以使所述定位部件沿轴向移动的第一状态,以及插接于所述定位孔以限制所述定位部件沿轴向移动的第二状态。
13.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还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
述定位部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并伸出至所述插头的外侧。
14.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包括连通所述管腔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插头还具有沿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标识,各所述定位标识分别对应各所述电极触点设置,所述定位部件穿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15.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包括连通所述管腔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滑槽,以及与所述第三滑槽连通,并沿所述第三滑槽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槽,各所述定位槽分别对应各所述电极触点设置,所述定位部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以使所述定位部件沿轴向移动的第一状态,以及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以限制所述定位部件沿轴向移动的第二状态。
16.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降温部件,并与所述降温部件同步移动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能够装配于外部结构,以将所述降温部件定位至待冷却的所述电极触点。
17.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管腔内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内具有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降温部件导热接触,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均向所述管体组件的近端延伸,并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与冷却介质出口。
18.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降温部件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流道,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管腔内的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另一端向所述管体组件的近端延伸并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连通,另一端向所述管体组件的近端延伸并设置有冷却介质出口。
19.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降温部件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三流道,所述降温部件向所述管体组件的近端延伸,并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与冷却介质出口。
20.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组件的远端保持为封闭状态。
21.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深部电极还包括分隔部件与导线,所述分隔部件位于所述管腔内并沿轴向延伸,以将所述管腔分隔为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降温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导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22.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组件包括:
23.内管,限定出所述管腔;
24.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
25.导线,位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所述导线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外管,并与所述电极触点连接。
26.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深部电极包括多根所述导线,多根所述导线形成环绕所述内管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连接于所述外管的内壁,和/或,所述中间层连接于所述内管的外壁。
27.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中间层的外壁贴合,所述内管
的外壁与所述中间层的内壁贴合,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中间层连接为一体结构。
2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深部电极的立体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显示深部电极远端剖面的简要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有定位部件的深部电极的立体示意图;
33.图4为一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与插头配合的简要示意图;
34.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与插头配合的简要示意图;
35.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与插头配合的简要示意图;
36.图7为一实施例中冷却组件的简要示意图;
37.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冷却组件的简要示意图;
38.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冷却组件的简要示意图
3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体组件与电极触点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40.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体组件与电极触点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41.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体组件与电极触点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中隐藏导线;
42.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管体组件与电极触点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43.图14为图13中内管、外管与中间层连接的正视图;
44.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管体组件与电极触点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45.图16为图15中内管、外管与中间层连接的正视图。
46.附图标记:
47.管体组件100、管腔110、内管120、外管130、线槽131、导线140、中间层150、金属弹性管160;
48.冷却组件200、降温部件210、第二流道211、第三流道212、定位部件220、主体部221、定位部222、弹性部223、驱动部224、第一管道230、第一流道231、冷却介质入口240、冷却介质出口250、第二管道260、第三管道270;
49.电极触点300;
50.插头400、安装腔410、定位孔420、第一滑槽430、第二滑槽440、定位标识450、第三滑槽460、定位槽470。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54.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5.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6.参照图1、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深部电极包括管体组件100、冷却组件200与电极触点300,冷却组件200包括设置在管体组件100内的降温部件210,降温部件210能够在射频热凝过程中对电极触点300进行冷却,降低电极触点300与组织粘连而对病患造成的伤害,以下结合附图进行具体描述。
57.电极触点300连接于管体组件100的远端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远端是指植入颅内的一端,近端是指远离颅内的一端),电极触点300可以是图示的电极环,电极环套接在管体组件100的外侧,并相对管体组件100固定。深部电极通常设置有多个电极触点300,各电极触点300沿管体组件100的轴向均匀分布,当深部电极伸入脑内时,对电极触点300施加电流即可进行射频热凝手术。
58.管体组件100的内部中空以形成管腔110,冷却组件200包括降温部件210,为了能够对电极触点300进行快速冷却,降温部件210至少位于管体组件100的远端的管腔110内,如此,降温部件210可以将冷源的冷量传递至管体组件100上与电极触点300相接触的部位,再由管体组件100传递至电极触点300,从而对电极触点300进行降温,减少电极触点300在高温状态下与颅内组织的粘连。
59.降温部件210由具有优良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者陶瓷。
6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降温部件210能够直接与外部的冷源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间接地与外部的冷源连接,后续将通过不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61.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部件210可移动地设置于管腔110内,也即,降温部件210与管体组件100能够沿轴向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冷却不同位置的电极触点300。目前,射频热凝的两种方式分别为:由同一个电极的两个电极触点300构成回路,或者由两个电极的两个电极触点300构成回路,也即,射频热凝过程中一个电极仅有部分电极触点300发热,本实施例通过降温部件210与管体组件100的相对移动,能够针对性地对处于工作状态的电极触点300进行降温,避免非工作状态的电极触点300过度降温而冻伤颅内组织。
62.为了便于降温部件210的移动,降温部件210的外径可以略小于管腔110的直径,当然,降温部件210的外径也可以等于管腔110的直径,即降温部件210的外壁面与管腔110的内壁面贴合,便于提升降温效率。
63.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不同的电极触点300进行冷却时,可以是管体组件100静止,降温部件210主动移动,这样可以避免因移动管体组件100而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
64.还需要说明的是,另一些替代实施例中,降温部件210也可以与管体组件100保持相对固定,也即,降温部件210的冷却范围固定,其中,降温部件210可以同时对全部的电极触点300进行冷却,也可以对部分电极触点300进行冷却。
65.降温部件210位于管腔110,无法从外部直接观测降温部件210的位置,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冷却组件200还包括有与降温部件210同步移动的定位部件220,操作者通过操作定位部件220,能够将降温部件210定位至待冷却的电极触点300处,有助于提高冷却效率,减少其他部位过度冷却而对脑组织的损伤。
6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定位部件220能够与插头400配合进行定位,例如,参照图4,图4中由实线构成的定位部件220处于第二状态,由虚线构成的定位部件220处于第一状态。插头400包括连通管腔110的安装腔410,使得管腔110内的降温部件210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与定位部件220连接,进而使得二者能够同步移动。安装腔410的腔壁具有沿轴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孔420,各定位孔420分别对应各电极触点300设置,此处的对应设置是指:相邻定位孔42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电极触点300之间的距离,且沿图中从向右的方向,第一个定位孔420至第一个电极触点300的轴向距离,等于定位部件220至降温不能部件210的轴向长度,如此,当定位部件220定位至某一定位孔420时,降温部件210必然位于对应的电极触点300处。
67.相应的定位部件220包括主体部221、定位部222与弹性部223,主体部221位于安装腔410内,定位部222通过弹性部223连接于主体部221,具体可以是主体部221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安装孔,定位部222的一部分位于安装孔内,另一部分位于安装孔外,弹性部223位于安装孔内,一端与主体部221抵接,另一端与定位部222抵接,当定位部222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可以向安装孔内的方向移动并压缩弹性部223。定位部222可以是干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弹性部223可以是弹簧或者弹片。
68.使用时,如果需要调整降温部件210的位置,则按压定位部222直至其处于完全位于安装腔410内的第一状态,此时定位部件220能够沿轴向移动,根据待冷却的电极触点300的排序,操作者将定位部件220移动至对应的定位孔420处并释放定位部222,定位部222在弹性部223的作用下复位并插接至当前的定位孔420,此时定位部222处于第二状态,定位部件220不能沿轴向移动,使得降温部件210能够保持在当前位置。本实施例能够通过颅外的定位部件220精确控制颅内降温部件210的位置,能够实现精确降温,并且定位部件220还能够将降温部件210保持在目标位置,能够简化操作。
69.如前所述,当定位部222处于第一状态时,定位部222完全位于安装腔410内,不便于操作者通过定位部222驱动整个定位部件220沿轴向移动,基于此,继续参照图3、图4,安装腔410的腔壁还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430,第一滑槽430的长度不小于定位部件220的移动行程。相应的定位部件220还包括连接于主体部221的驱动部224,驱动部224穿设于第一滑槽430,并始终伸出至插头400的外侧,使用时,操作者将定位部222按压至第一状态后,能够通过驱动部224驱动整个定位部件220轴向移动。
70.第一滑槽430可以设置于定位孔420的相对侧,也可以设置在插头400的其他侧。
71.作为定位部件220与插头400配合进行定位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参照图5,插头
400同样包括连通管腔110的安装腔410,安装腔410的腔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440,第二滑槽440的长度不小于定位部件220的移动行程。此外,插头400还具有沿第二滑槽44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标识450,各定位标识450分别对应各电极触点300设置,此处的对应设置是指:相邻定位标识45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电极触点300之间的距离,且沿图中从向右的方向,第一个定位标识450至第一个电极触点300的轴向距离,等于定位部件220至降温部件210的轴向长度,如此,当定位部件220定位至某一定位标识450时,降温部件210必然位于对应的电极触点300处。
72.定位部件220穿设于第二滑槽440,并能够在第二滑槽440内滑动,定位部件220的端部可以伸出至插头400外侧以便操作者施力。使用时,如果需要调整降温部件210的位置,则驱动定位部件220在第二滑槽440滑动,根据待冷却的电极触点300的排序,操作者将定位部件220对应的定位标识450处,则降温部件210同步移动至待冷却的电极触点300处。
73.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标识450可以是涂覆在插头400表面的图案或者文字,也可以是设置在插头400表面的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
74.还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标识450可以完全设置在第二滑槽440的同一侧,且数量与电极触点300的数量相等,也可以是第二滑槽440的两侧均设置定位标识450,定位标识450的数量为电极触点300的两倍,相对应的一对定位标识450对齐,还可以是定位标识450的数量与电极触点300的数量相等,且定位标识450在第二滑槽440的两侧交错设置。
75.作为定位部件220与插头400配合进行定位的又一种具体实施例,参照图6,插头400同样包括连通管腔110的安装腔410,安装腔410的腔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滑槽460,第二滑槽440的长度不小于定位部件220的移动行程。安装腔410的腔壁还具有与第三滑槽460连通,并沿第三滑槽46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槽470,各定位槽470从第三滑槽460的同一侧向远离第三滑槽460的方向延伸设置,使得定位部件220能够在第三滑槽460与定位槽470之间移动,以图示为例,定位槽470与第三滑槽460相互垂直,能够理解的是,定位槽470也可以相对第三滑槽460倾斜设置。各定位槽470分别对应各电极触点300设置,此处的对应设置是指:相邻定位槽47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电极触点300之间的距离,且沿图中从向右的方向,第一个定位槽470至第一个电极触点300的轴向距离,等于定位部件220至降温部件210的轴向长度,如此,当定位部件220定位至某一定位槽470时,降温部件210必然位于对应的电极触点300处。
76.使用时,如果需要调整降温部件210的位置,则可以驱动定位部件220位于第三滑槽460内,以使定位部件220能够沿第三滑槽460移动,根据待冷却的电极触点300的排序,操作者将定位部件220移动至对应的定位槽470处,并从第三滑槽460滑入该定位槽470内,此时定位部件220处于第二状态,定位部件220不能沿轴向移动,使得降温部件210能够保持在当前位置。
77.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部件220除了可以与插头400配合进行定位之外,还能够与外部结构配合进行定位,该外部结构可以是连接于深部电极或者其他位置,定位部件220与外部结构的配合方式可以参照图4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组件200通过其他部件与冷源连接,例如,参照图7,冷却组件200还包括位于管腔110内的第一管道230,第一管道230内具有用于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231,冷却介质可以是二氧化碳气体或液氮。第一管道230的两端均向管体组件100的
近端延伸,并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240与冷却介质出口250,便于与冷源连接。
79.第一管道230与降温部件210导热接触,使得冷却介质可以持续地带走电极触点300传递至降温部件210的热量。以图中所示为例,第一管道230弯曲设置,包括进液段与出液段,进液段与出液段之间通过弧形段连接,降温部件210将弧形段或者弧形段以及与弧形段连接的部分进液段、部分出液段包覆在内,从而实现降温部件210与第一管道230的导热接触,同时不会阻碍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其中,降温部件210可以是分体结构,例如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均具有对应弧形段或者弧形段以及与弧形段连接的部分进液段、部分出液段设置的凹槽,装配时,将弧形段或者弧形段以及与弧形段连接的部分进液段、部分出液段嵌入第一部分的凹槽内,并将第二部分扣合在第一部分上并进行固定,即可将降温部件210包覆在第一管道230的外侧;又例如,可以通过注塑、烧结等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在第一管道230的弧形段或者弧形段以及与弧形段连接的部分进液段、部分出液段的外侧成型出降温部件210。
80.又例如,参照图8,降温部件210的内部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流道211,冷却组件200还包括位于管腔110内的第二管道260与第三管道270,第二管道260的一端与第二流道211的入口连通,另一端向管体组件100的近端延伸并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240,第三管道270的一端与第二流道21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向管体组件100的近端延伸并设置有冷却介质出口250,第二管道260与第三管道270均能够与外部的冷源连接。冷却介质通过第二管道260流入降温部件210的第二流道211,并从第二流道211回流至第三管道270,从而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
81.冷却组件200可以直接与冷源连接,例如,参照图9,降温部件210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三流道212,降温部件210向管体组件100的近端延伸,并设置有与第三流道212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240与冷却介质出口250,冷却介质从冷却介质入口240流入第三流道212,并从冷却介质出口250流出,从而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
82.在上述实施例中,管体组件100的远端均可以保持为封闭状态,如此,即使冷却介质发生了泄漏,也会留存在管腔110内,不会进一步泄漏至颅内而造成损伤。
83.在一些实施例中,深部电极还包括未示出的分隔部件,分隔部件位于管腔110内,且分隔部件沿管腔110的轴向延伸,以将管腔110分隔为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降温部件210位于第一腔体内,深部电极的导线位于第二腔体内,导线的端部穿过管体组件100后与电极触点300电连接,导线独立设置在第二腔体中,可以避免导线阻碍降温部件210在官腔110内的轴向移动。
8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管体组件包括内管120、外管130与导线140,内管120内放置冷却组件200,内管120与外管130之间放置导线140,从而实现冷却组件200与导线140的分隔,同样能够避免导线阻碍降温部件210的轴向移动,此外,由于导线140不再占用管腔110的空间,因此降温部件210可以在管腔110内更为顺畅地移动。
85.参照图10,图10为管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为了清楚的展示管体组件,图10中对管体组件的两端均进行截断处理,使得图10中管体组件的远端显示为敞开状态,实际管体组件的远端处于封闭状态,内管120限定出管腔110,外管130套接在内管120的外侧,电极触点300套接在外管130的外侧。外管130的管壁设置有线槽131,线槽131沿外管130的径向贯通管壁,从而连通外管130的内侧与外侧。外管130可以作为安装电极触点300的支撑构件,因
此导线140可以设置于内管120与外管130之间,导线140的远端穿设于外管130的线槽131,并与外管130外侧的电极触点300电连接。外管130除了安装电极触点300之外,还能够配合内管120将导线140隐藏在外管130与内管120之间,起到保护与约束导线140的作用。
86.参照图10至图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管120与外管130可以是分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称的分体结构,是指内管120与外管130按照常规手段可以分离成两个独立完整的构件,并非限制内管120与外管130的连接关系,实际上,内管120与外管130之间可以填充未示出的粘接剂,粘接剂一方面能够连接内管120与外管130,另一方面也可以固定内管120与外管130之间的导线140。以图中所示为例,内管120的外径小于外管130的内径,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在内管120与外管130之间设置间隙,可以方便内管120与外管130之间的相互套接,以及将导线140设置在内管120与外管130之间。
87.当内管120与外管130设置为分体结构时,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外管130还可以作为支撑件增加电极阵列部分(电极阵列部分是指深部电极安装电极触点300,且包括内管120与外管130的部分)的整体强度,减少电极阵列部分在插入过程中发生弯折而偏离检测位置。外管130可以包括弹性金属管,弹性金属管位于外管130的远端,从而对应电极触点300设置,弹性金属管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使电极阵列部分维持在直线延伸状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电极阵列部分发生弯曲,也可以在外力消失后复位至直线延伸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外管130可以整体都为弹性金属管,也可以是外管130中靠近远端的部分为弹性金属管段,靠近近端的部分为其他材料制成的管段。
88.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内管120也可以作为支撑件增加电极阵列部分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内管120属于复合管,沿轴向方向,内管120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具体是内管120包括沿轴向设置的金属弹性管段与柔性管段,金属弹性管段向内管120的远端延伸设置,柔性管段向内管120的近端延伸设置,电极阵列部分对应于金属弹性管。内管120的金属弹性管段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使电极阵列部分维持在直线延伸状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电极阵列部分发生弯曲,也可以在外力消失后复位至直线延伸状态。
8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可以组合,也即,外管130采用弹性金属管,内管120上的对应部分为金属弹性管段,如此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极阵列部分的强度。
90.参照图13至图16,图13与图15均为管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为了清楚的展示管体组件,图13与图15中对管体组件的两端均进行截断处理,使得图13与图15中管体组件的远端显示为敞开状态,实际管体组件的远端处于封闭状态,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内管120、外管130与导线140可以连接为一体结构,也即,内管120、外管130与导线140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预先形成组件,然后将组件整体组装形成深部电极,从而省去内管120、外管130与导线140的装配步骤,起到简化工艺、提升效率的目的。
91.具体地,深部电极的多根导线140形成环绕内管120设置的中间层150,中间层150可以连接于外管130的内壁,也可以连接于内管120的外壁,也可以同时与内管120以及外管130连接。
9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中间层150可以是多根导线140通过编制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是多根导线140沿内管120的周向分布的方式形成,当中间层150设置为多根导线140编制形成的编织管时,可有效提高整体导线140的抗拉、抗弯强度,有效降低导线140的断裂风险,也即,本实施例的导线140除了用于传递信号之外,还能够起到增加电极阵列部分强度
的作用。
93.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根导线140可以与多根未示出的加强线混合编织形成上述中间层150,或者,多根加强线与多根导线140沿内管120的周向分布以形成中间层15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强线,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极阵列部分的强度。
9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外管130的内壁与中间层150的外壁贴合,内管120的外壁与中间层150的内部贴合,使得内管120、外管130与导线140形成为一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称的一体结构是指内管120、外管130与中间层150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分离成独立完整的构件,而非限定内管120、外管130与中间层150的材料完全相同。三者形成的一体结构可以直接与电极触点300连接,从而显著降低装配时间,提升装配效率。
95.内管120与外管130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组装时,内管120、中间层150与外管130先按序套接,并将中间层150内导线140的端部从线槽131中伸出,然后通过热熔或者粘接的方式将三者复合为一体。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内管120还可以形成上述的管腔110。
96.为了弥补高分子材料强度的不足,参照图15、图16,本实施例的深部电极还包括金属弹性管160,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金属弹性管160为单独的构件,其插接于内管120中,具体是插接在内管120的远端,以提升电极阵列部分的强度。金属弹性管16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内管120连接。
9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