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2990发布日期:2023-01-20 21:2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心电贴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电贴片。


背景技术:

2.随着通讯技术、智能设备及功能材料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具有智能传感功能且轻便小巧的设备在远程医疗、健康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电信号是心脏本身的电生理信号经人体组织传递至体表,能实时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通过电极感应采集心电信号并将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储存、传递等,可以实现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实时监测。目前市场上的心电贴片为了能够使电极较好地对人体进行采样,各电极之间的距离需要大于一定的值,这就使得心电贴片的尺寸较大。当心电贴片贴附于人体上时,心电贴片的覆盖面积较大,汗液无法顺利排出。进一步地,心电贴片与人体固定时的稳定性较差,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滑移,这会使得心电信号因滑移而产生伪迹,影响信号的真实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电贴片,该心电贴片能够在保证与人体稳定连接的同时,保证信号的传递。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电贴片,包括主机及柔性贴片,所述主机可拆卸地与所述柔性贴片相连,在所述主机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在所述柔性贴片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及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三电极通过导线相连,当所述主机与所述柔性贴片相连时,所述第一电极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相连,所述第三电极在所述柔性贴片上的位置位于所述主机向所述柔性贴片方向的投影区域外。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柔性贴片上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的一侧。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极贯穿所述柔性贴片,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柔性贴片上,并从所述柔性贴片朝向所述主机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贴片包括贴片本体及粘附层,所述粘附层固定于贴片本体朝向所述主机的一侧的侧面上,并与所述主机在所述柔性贴片上的贴附位置相对应,所述粘附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当所述主机与所述柔性贴片结合时,所述主机通过所述粘附层设置于所述柔性贴片上。
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贴片,所述柔性本体与所述柔性贴片相对应的位置均呈透明状。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导电胶贴,所述导电胶贴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胶贴为导电硅胶。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第二电极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连接结构为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第二电极一端的端面上的毛细柱
体。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一电极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连接结构为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一电极一端的端面上的毛细柱体。
13.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柱体端面的最大宽度为0.1-100μm。
14.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主机及柔性贴片分离设置,且在主机与柔性贴片结合时,第三电极、导线、第二电极、连接结构及第一电极组成一个导电线路,以将心电信号传递至主机上。由于第三电极在柔性贴片上的位置位于主机向柔性贴片方向的投影区域外,因此,这能够使得该心电贴片在采集信号范围相等的情况下,减少主机的尺寸;由于柔性贴片的分离设置,使得柔性贴片可以进行替换,而连接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柔性贴片与主机相连的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的稳固。因此,该心电贴片能够在保证与人体稳定连接的同时,保证信号的传递。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6.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心电贴片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7.图2所示为图1中心电贴片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3所示为图1中柔性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所示为图3中柔性贴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心电贴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6所示为第一电极端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电贴片,该心电贴片能够在保证与人体稳定连接的同时,保证信号的传递。
24.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心电贴片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心电贴片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柔性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柔性贴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心电贴片包括主机10及柔性贴片20,柔性贴片20可拆卸地与主机10相连,在主机10上形成有第一电极11,在柔性贴片20上形成有第二电极31及第三电极32,第二电极31与第三电极32之间通过导线33相连,当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相连时,第二电极31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一电极11电性相连,第三电极32在柔性贴片20上的位置位于主机10向柔性贴片20方向的投影区域外。
25.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0及柔性贴片20分离设置,且在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结合时,第三电极32、导线33、第二电极31、连接结构及第一电极11组成一个导电线路,以将第三电机32收集的心电信号传递至主机10上。由于第三电极32在柔性贴片20上的位置位于主机10
向柔性贴片20方向的投影区域外,因此,这能够使得该心电贴片在采集信号范围相等的情况下,减少主机10的尺寸;由于柔性贴片20的分离设置,使得柔性贴片20可以进行替换,而连接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柔性贴片20与主机10相连的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连接的稳固。因此,该心电贴片能够在保证与人体稳定连接的同时,保证信号的传递。
26.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极32位于柔性贴片20上与第二电极31相对的一侧。换句话说,当心电贴片贴附于人体上时,柔性贴片20位于主机10及人体之间。
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极32贯穿柔性贴片20,导线33设置于柔性贴片20上,并从柔性贴片20朝向主机10的一侧,连接于第二电极31及第三电极32之间。
2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贴片20包括贴片本体21及粘附层22,粘附层22固定于贴片本体21朝向主机10一侧的侧面上,并与主机10在柔性贴片20上的贴附位置相对应,粘附层22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极31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21,以使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能够相连。在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结合时,主机10通过粘附层22粘接于柔性贴片20上。以防止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移位,并增加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之间的结合力。
2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贴片20,贴片本体21与柔性贴片20相对应的位置均呈透明状,以便于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的贴合。
30.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可以为导电胶贴41,导电胶贴41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之间。通过导电胶贴41的设置,在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之间形成了牢靠的物理连接;由于导电胶贴41还具有一定的弹性,这可以保证人体肌肉运动带来的柔性贴片20和主机10之间的形变被吸收,使得信号始终能稳定地传输。
31.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胶贴41可以为导电硅胶。需要说明的是,导电硅胶可以为硅橡胶与导电填料配置且固化而成,关于导电硅胶的制备方法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其不作为本发明的发明点,在此不再赘述。
32.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心电贴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第一电极端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至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心电贴片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直接形成于第一电极11朝向第二电极31一端的端面上。连接结构形成于第一电极11朝向第二电极31一端的表面上。该连接结构为间隔设置于第一电极11朝向第二电极31一端的端面上的毛细柱体42。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电极11的端面上设置毛细柱体42,以对壁虎的脚掌进行模拟。当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接触时,第一电极11上的毛细柱体42能够与第二电极31之间产生分子层面上的范德华力,通过该范德华力,能够将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进行结合。
34.由于毛细柱体42是直接形成于第一电极11上的,因此,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的接触即能够实现自身的导电,也能够保持二者结合的稳固。
35.通过毛细柱体42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直接进行连接,且在将柔性贴片20与主机10脱离时,只需要将柔性贴片20掀起一个设定的角度,即可完成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的脱离。该实施例提供的方式中,连接与脱离均较为方便,且不会对柔性贴片20的柔性造成影响。
3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突出于主机10朝向柔性贴片20一侧的表面,以便于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的结合。
3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毛细柱体42端面的最大宽度为0.1-100μm,优选为0.5-50μm。
38.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电极31也可以突出于柔性贴片20朝向主机10一侧的表面,以利于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的结合。进一步地,第一电极11突出于主机10朝向柔性贴片20的表面的同时,第二电极31也同样可以突出于柔性贴片20朝向主机10一侧的表面。
39.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间隔设置的毛细柱体42也可以形成于第二电极朝31朝向第一电极11一端的端面上。
4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毛细柱体42,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1.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主机10及柔性贴片20分离设置,且在主机10与柔性贴片20结合时,第三电极32、导线33、第二电极31、连接结构及第一电极11组成一个导电线路,以将心电信号传递至主机10上。由于第三电极32在柔性贴片20上的位置位于主机10向柔性贴片20方向的投影区域外,因此,这能够使得该心电贴片在采集信号范围相等的情况下,减少主机10的尺寸;由于柔性贴片20的分离设置,使得柔性贴片20可以进行替换,而连接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柔性贴片20与主机10相连的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31连接的稳固。因此,该心电贴片能够在保证与人体稳定连接的同时,保证信号的传递。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