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0031发布日期:2023-03-25 11:0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ial neuropathy,dpn)是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3.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学术界对此有很多争议,包括氧化应激学说、多元醇通路学说,糖基化终产物学说、蛋白激酶c通路学说,氨基己糖途径学说、营养因子学说、离子通道损伤学说等等。它远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应该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近来,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大观点:代谢因素和血管因素,而实际上许多研究证实代谢因素和血管因素都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多样,并且病情往往反复,所以治疗周期很难统一。一般认为,当疼痛开始影响日常活动时是治疗开始的时机,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而非达到具体药物剂量。以下原则可供参考:首先,鉴于治疗措施往往不能完全解除症状,所以应当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使患者对疗效有适度预期;其次,药物剂量必须个体化,多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再次,剂量调整时需要平衡副作用发生风险;最后,尽管有研究支持联合用药以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然而一般认为应当避免多药联合应用。
4.西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方法首先要关注糖尿病的控制,大型研究已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并防止其进一步进展恶化,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应注意注意血脂、血压等达标,还要控制吸烟等。其次就是抗氧化药物:α-硫辛酸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也是目前较临床常用一种抗氧化剂。还有改善神经营养药物
‑‑‑
甲钴胺为蛋氨酸合成酶辅酶,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的再生,恢复神经键的传达延迟。其他还有改善神经微循环药物:主要有血管扩张剂,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己酮可可碱;最后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恢复na+-k+-atp酶活性,减少山梨醇和果糖在周围神经组织的沉积,可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
6.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
7.干石斛10-50份,牛膝10-40份,鸡血藤15-45份,络石藤15-45份,钩藤15-45份,川芎10-40份,当归10-40份,酒地龙10-30份,红花10-30份。
8.中药制剂,由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经水煎煮过滤得到的煎煮液通过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备而成。
9.所述的中药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为汤剂、口服液、膏剂、颗粒剂、胶囊剂。
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11.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12.本发明中的材料详细情况如下:
13.干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茎,归胃、肾经。干石斛性微寒,味甘,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筋骨痿软。
14.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归肝、肾经。牛膝散瘀血,消痈肿,主要用于治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15.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或亮叶岩豆藤等的藤茎,归肝、肾经。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主要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16.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归心、肝、肾经。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主要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17.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归肝、心包经。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主要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
18.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归肝、胆、心包。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19.当归为伞科形植物当归的根,主产于甘肃。味甘、辛,性温,趋向沉降,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凡血虚、血瘀有寒之证均宜。常用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及肠燥便秘。
20.地龙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和威廉环毛蚓、通谷环毛蚓、栉盲环毛蚓等的全体,归肝、脾、膀胱经。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主要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21.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归心、肝经。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主要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22.其中鸡血藤为君活血通络;川芎、络石藤、当归为臣。川芎活血祛风,血中气药,助君药以活血;络石藤凉血通络;当归养血活血;三药共助鸡血藤活血止痛之功。干石斛滋阴生津,牛膝补肾通经,红花活血通经,钩藤清热平肝,四药同为佐药,助君臣通络止痛,滋阴生津而无通散之虞。地龙为使,通络止痛,使药到病所。九药共奏活血通络、祛风除痹之功。
23.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从中医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以活血通络为大法,兼有祛风止痛的功效,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证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给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实施例1
26.糖痹通络组方(即本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工艺研究
27.实验方法:(1)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络石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考察结果认为,糖痹通络组方水煎煮正交优选各因素水平,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提取效果没有显著性影响,考虑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同时结合临床常规煎煮方法,优选的工艺为:加10倍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0分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选水煎煮工艺良好。
28.(2)以络石苷转移率为指标,对水煎煮液进行不同浓缩工艺的考察试验,比较了常压、减压浓缩工艺对考察指标的影响。考察结果认为,两工艺间并无显著差异,在中试放大过程中采用了减压浓缩。
29.实施例2
30.汤剂的制备
31.药物组成:干石斛20g,牛膝20g,鸡血藤30g,络石藤30g,钩藤30g,川芎15g,当归15g,酒地龙20g,红花10g。
32.制备方法: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10倍量水煎煮30分钟,冷却后过滤收集药液,再将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30分钟,过滤并合并两次的药液,并分装成数袋。
33.实施例3
34.口服液的制备
35.药物组成:干石斛20g,牛膝20g,鸡血藤15g,络石藤15g,钩藤15g,川芎15g,当归15g,酒地龙15g,红花10g。
36.制备方法: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10倍量水煎煮,冷却后过滤弃去残渣,加入蔗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酸钾。
37.实施例4
38.糖痹通络膏剂的制备
39.药物组成:干石斛40g,牛膝30g,鸡血藤20g,络石藤20g,钩藤20g,川芎20g,当归20g,酒地龙20g,红花20g。
40.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10倍量水煎煮30分钟,冷却后过滤收集药液,再将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30分钟,过滤并合并两次的药液,将药液减压蒸发至膏状,加蜂蜜50ml搅拌均匀。
41.实施例5
42.糖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
43.药物组成:干石斛30g,牛膝30g,鸡血藤20g,络石藤20g,钩藤20g,川芎20g,当归20g,酒地龙20g,红花15g
44.制备方法:以上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3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左右(60℃)。取糊精适量置流化床中,设置进风温度为100℃,当物料温度升至70℃时,开始进液,进液速度控制在80~150r/min,雾化压力外0.2mpa,内0.15mpa。喷雾结束后70℃继续干燥1小时,整粒,总混。
45.实施例6
46.胶囊剂的制备
47.药物组成:干石斛30g,牛膝30g,鸡血藤20g,络石藤20g,钩藤20g,川芎20g,当归
20g,酒地龙20g,红花15g。
48.制备方法:将实施例5所得颗粒剂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49.实施例7
50.按照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放大生产糖痹通络颗粒剂。
51.干石斛277.7g、牛膝277.7g、鸡血藤208.3g、络石藤208.3g、钩藤208.3g、川芎208.3g、当归208.3g、酒地龙208.3g、红花138.8g
52.糊精加入量(g)=1000-制粒前清膏总量*固含物得率
53.成品得率(%)=本批次实际生产成品量/本批次理论成品量
×
100%。
54.以上九味饮片处方总量为1944g,共制成颗粒1000g,每袋装12g。每1g相当于饮片1.94g。本品用法为每日开水冲服2~3次,每次2袋。
55.实施例8
56.共收集58例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的患者,治疗方案是予以实施例4的糖痹通络膏每日一剂两次分服。采集患者基本信息,检测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并运用肌电图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感觉分支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价临床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见bril v,perkins ba.validation of the 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for diabetic polyneuropathy.diabetes care.2002;25(11):2048-2052.
57.在安全性观察方面,未观测到明显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
58.tcss评分内容包括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振动觉和位置觉)、神经反射(膝反射、踝反射)和症状(足部疼痛、麻木、针刺感、无力、共济失调、上肢症状)。其中,症状评分总分6分,存在计1分,无症状为0分。神经反射总分8分,正常为0分,减弱1分,消失2分。感觉总分5分,正常为0分,异常为1分。tcss总分19分,将6-8分定义为轻度dpn;9-11分定义为中度dpn;12-19分定义为重度dpn。
59.表1总体tcss评分疗效对比(x
±
s,分,n=58)
[0060][0061]
与治疗前比较,*p<0.05;
[0062]
结论:治疗后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0063]
表2轻度dpn与中度dpn患者tcss评分疗效对比(x
±
s,分)
[0064][0065]
与治疗前比较,*p<0.05;
[0066]
治疗前轻度、中度dpn人数分别为22、36人,总数58人。治疗后原轻度dpn中13人评分小于6分,9人仍为轻度dpn;原中度dpn中3人评分小于6分,26人转为轻度dpn,剩余4人仍为中度dpn。
[0067]
结论:轻度dpn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度dpn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
[0068]
表3肌电图疗效对比(x
±
s,m/s,n=58)
[0069][007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0071]
结果:服用糖痹通络膏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感觉支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