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转诊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12176发布日期:2023-02-01 02:1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转诊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转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转诊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部分优势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因设备简陋、医疗服务能力低,未能被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导致综合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出现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成为了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3.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流程为:当社区医院的医生遇急重症、疑难病患者时,即推荐患者转至上级综合医院诊治,此时需要医生开具书面转诊证明,患者携带病历本和书面转诊证明到上级医院挂号就医。在上级医院完成必要的诊疗后,患者再携带病历本和书面转诊证明回到社区医院进行康复观察。
4.但是现有的转诊流程存在以下缺点:转诊手续繁琐、纸质转诊证明易丢失和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之间患者的健康档案不能互联互通,最终导致转诊困难。
5.如cn113628729a,其通过获取患者的转诊请求,所述转诊请求中包括患者的健康档案和转诊方式;根据所述转诊方式匹配转诊接收方,如所述转诊接收方接受转诊,则将所述患者的健康档案发送至所述转诊接收方,解决了传统的转诊方法存在的转诊手续繁琐、转诊困难的技术问题。但该种转诊平台和方式,不能够为下级医院提供较优质的转诊医院选择,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便捷地为下级医院提供较优质的转诊医院选择,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转诊方法和系统。
7.本技术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向转诊方法和系统,包括:用于第一机构端,一个第一机构端关联于多个第二机构端,一个第二机构端关联于多个第一机构端,包括:接收来自第二机构端的转诊请求,所述转诊请求携带有申请单;根据所述申请单进行病情分析以得到转诊特征;根据所述转诊特征在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筛选出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在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中择选出优质机构端;发送推荐请求信息给多个第二机构端,第二机构端的管理员接收到推荐请求信息后返回推荐机构端给第一机构端,所述推荐机构端为所述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的第一机构端;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推荐机构端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机构端在接受到来自第二机构端的转诊请求后,能够根据申请单分析得到该次转诊的转诊特征,然后根据该些转诊特征在其所关联的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进行筛选,以得到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所对应的评估机构端,然后在该些评估机构端中选择出优质机构端,再结合每个第二机构端的管理人员所推荐的各自认为较优的推荐机构端,综合进行计算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从而能够便捷地为下级医院提供较优质的转诊医院选择。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简要病情信息、初步诊断信息、转诊说明信息和图片说明信息;根据所述申请单进行病情分析以得到转诊特征,包括:将初步诊断信息、转诊说明信息输入第一模型进行推理,得到第一特征;将和第一特征和图片说明信息输入第二模型进行推理,得到第二特征;根据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生成转诊特征,所述转诊特征包括病症和严重程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能够精确推理得到最终的转诊特征,即病症和该病症的严重程度,供后续计算参考。
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历史转诊记录包括第二机构端关联的多条历史转诊信息,所述历史转诊信息包括病症、严重程度、第一机构名称、第一机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所述第一机构治疗情况分为多个治疗评分等级,所述康复情况分为多个康复评分等级;根据所述转诊特征在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筛选出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包括:根据病症和严重程度在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筛选出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第一机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根据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第一机构治疗情况的治疗评分等级和康复情况的康复评分等级生成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多个第一机构的评分等级,所述评估等级分为多个等级;将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多个第一机构中评分等级最高的第一机构作为评估机构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选出治疗情况和后续的康复情况均较佳的第一机构作为评估机构端。
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中择选出优质机构端,包括:将所有的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按照评估等级的高低进行排序;将排名最高的评分等级的评估机构中所关联的所有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第一机构端数量最少的作为优质机构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明该第一机构端负荷较少,则优选作为接诊单位。
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推荐机构端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包括:根据每个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生成每个推荐机构端的推荐值,第二机构端具有初始的权重值;
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每个推荐机构端的推荐值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
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每个推荐机构端的推荐值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包括:若优质机构端和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一致,则将优质机构端作为最终转诊机构端;若优质机构端和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不一致,则将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作为最终转诊机构端。
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若优质机构端和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不一致,则对每个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进行调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对应机构端的权重值进行调整,对后续的机构选择参考更为精确。
19.本技术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双向转诊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机构端的转诊请求,所述转诊请求携带有申请单;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申请单进行病情分析以得到转诊特征;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诊特征在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筛选出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择选模块,用于在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中择选出优质机构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推荐请求信息给多个第二机构端,第二机构端的管理员接收到推荐请求信息后返回推荐机构端给第一机构端,所述推荐机构端为所述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的第一机构端;机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推荐机构端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第一机构端在接受到来自第二机构端的转诊请求后,能够根据申请单分析得到该次转诊的转诊特征,然后根据该些转诊特征在其所关联的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进行筛选,以得到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所对应的评估机构端,然后在该些评估机构端中选择出优质机构端,再结合每个第二机构端的管理人员所推荐的各自认为较优的推荐机构端,综合进行计算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从而能够便捷地为下级医院提供较优质的转诊医院选择;2、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能够精确推理得到最终的转诊特征,即病症和该病症的严重程度,供后续计算参考。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向转诊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向转诊方法中s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向转诊方法中s3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向转诊方法中s4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向转诊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24.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向转诊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双向转诊方法用于第一机构端,一个第一机构端关联于多个第二机构端,一个第二机构端关联于多个第一机构端,其中,第一机构端为接诊医疗机构所配置的客户端,第二机构端为送诊医疗机构所配置的客户端,转诊请求自送诊医疗机构发出,送至其所关联的接诊医疗机构。
26.双向转诊方法包括:s1、接收来自第二机构端的转诊请求;转诊请求携带有申请单;其中,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简要病情信息、初步诊断信息、转诊说明信息和图片说明信息。
27.图片说明信息用以图示病情严重程度,可以是身体病症照片也可以是身体检测数据表等等;患者基本信息例如姓名、住址、联系人、身份证号码等,简要病情信息例如历史病症、治疗病症,已采取的治疗措施,目前症状等,初步诊断信息为第二机构的医生作出的诊断信息,例如病症、病发时间、症状表征、治疗建议等等,转诊说明信息记载医生对于病人转诊所需要注意事项等等。
28.s2、根据申请单进行病情分析以得到转诊特征。
29.结合图2,具体包括:s21、将初步诊断信息、转诊说明信息输入第一模型进行推理,得到第一特征。
30.s22、将和第一特征和图片说明信息输入第二模型进行推理,得到第二特征。
31.s23、根据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生成转诊特征,转诊特征包括病症和严重程度。
32.具体地,第一模型通过以下方式训练得到:对第一信息样本训练集中的每个第一信息样本进行标注处理,以标注出每个第一信息的第一特征,第一特征与第一信息样本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相关联;以及通过经过标注处理的第一信息样本训练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第一模型。
33.其中,每个第一信息样本均包括一个历史申请单中的初步诊断信息、转诊说明信息,第一特征包括病症、初步严重程度,由人为进行标记。
34.第二模型通过以下方式训练得到:对第二信息样本训练集中的每个第二信息样本进行标注处理,以标注出每个第二信息的第二特征,第人特征与第二信息样本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相关联;以及通过经过标
注处理的第二信息样本训练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第二模型。
35.其中,每个第二信息样本均包括一个第一模型训练得到的第一特征,以及该第一特征对应的第一信息样本所位于的历史申请单中的图片说明信息;第二特征包括病症、严重程度,由人为进行标记,进而实现通过图片说明信息对该病症的初步严重程度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真实的严重程度。
36.s3、根据转诊特征在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筛选出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
37.历史转诊记录包括第二机构端关联的多条历史转诊信息,即该第二机构端以往的转诊信息,一条历史转诊信息包括病症、严重程度、第一机构名称、第一机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还可以包含该条历史转诊信息的时间戳信息便于追溯,第一机构治疗情况分为多个治疗评分等级,康复情况分为多个康复评分等级,评估等级分为多个等级,例如,评分等级可以是为a、b、c、d、e五个等级,评分等级由第一机构或第二机构的医护人员后续进行跟进和登记。
38.结合图3,具体包括:s31、根据病症和严重程度在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筛选出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第一机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
39.s32、根据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第一机构治疗情况的治疗评分等级和康复情况的康复评分等级生成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多个第一机构的评分等级。
40.例如,某一第二机构端p对应关联于a、b、c、d、e、f六个第一机构端,a第一机构端的第一机构治疗情况的治疗评分等级为a,康复情况的康复评分等级为c,则a第一机构端的评分等级为c,b第一机构端的第一机构治疗情况的治疗评分等级为b,康复情况的康复评分等级为c,则a第一机构端的评分等级为c+,如此可得该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的六个第一机构端的评分等级。
41.s33、将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多个第一机构中评分等级最高的第一机构作为评估机构端。
42.接上例,若上述第二机构端p所关联的多个第一机构中a第一机构端的评分等级最高,则将该机构作为评估机构端。
43.s4、在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中择选出优质机构端。
44.结合图4,具体包括:s41、将所有的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按照评估等级的高低进行排序;s42、将排名最高的评分等级的评估机构中所关联的所有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第一机构端数量最少的作为优质机构端。
45.所关联的所有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第一机构端数量最少是指,例如a第一机构端对应关联于p、q、r、s、t五个第二机构端,第二机构端q对应关联于六个第一机构端,第二机构端q对应关联于三个第一机构端,第二机构端r对应关联于三个第一机构端,第二机构端s对应关联于四个第一机构端,第二机构端t对应关联于三个第一机构端,则该a第一机构端所关联的所有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第一机构端数量为6+3+3+4+3=19个。
46.例如,排名最高的评分等级的评估机构存在a第一机构端和f第一机构端,则取其中所关联的所有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第一机构端数量最少的为优质机构端,表明该第一机构
端负荷较少,则优选作为接诊单位。
47.s5、发送推荐请求信息给多个第二机构端。
48.第二机构端的管理员接收到推荐请求信息后返回推荐机构端给第一机构端,推荐机构端为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的第一机构端,推荐机构端是由管理员所选择发送的。
49.s6、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推荐机构端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
50.s6包括:s61、根据每个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生成每个推荐机构端的推荐值。
51.第二机构端具有初始的权重值,例如每隔第二机构端初始的权重值被配置为1。
52.可以理解的是,推荐值为相同推荐机构端的权重值总和。
53.s62、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每个推荐机构端的推荐值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
54.具体包括:s621、计算相同推荐机构端的推荐值。
55.其中,推荐值为相同推荐机构端的权重值总和。
56.s622、若优质机构端和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一致,则将优质机构端作为最终转诊机构端。
57.s623、若优质机构端和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不一致,则将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作为最终转诊机构端。
58.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s7、若优质机构端和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不一致,则对每个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进行调整。
59.具体地,则对每个推荐机构与优质机构端不一致的第二机构端,以及每个推荐机构与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不一致的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进行调整,例如,优质机构端和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不一致,则将推荐机构与优质机构端不一致的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降低0.1,则将推荐机构与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不一致的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降低0.1,因此可能存在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下降0.2;相应地,将推荐机构与优质机构端一致的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提高0.1,则将推荐机构与推荐值最高的推荐机构端一致的第二机构端的权重值提高0.1。
60.申请单中还可以包括接诊机构端和期望接诊时间,确定了最终转诊机构端后,对应的该最终转诊机构端可以根据接诊机构端和期望接诊时间自动预约门诊号源。
61.第一机构端能够向第二机构端进行授权,第二机构端也能够向第一机构端申请授权,被授权机构能向本机构发起转诊申请;新增授权时,进行双向授权,方便管理员操作。如

xx第一人民医院’向

xx妇幼保健院’授予转诊申请权限时,

xx妇幼保健院’也向

xx第一人民医院’授予转诊申请权限。
6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向转诊系统,参照图5,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机构端的转诊请求,转诊请求携带有申请单;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申请单进行病情分析以得到转诊特征;筛选模块,用于根据转诊特征在其余第二机构端的历史转诊记录中筛选出其余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择选模块,用于在每个第二机构端对应的评估机构端中择选出优质机构端;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推荐请求信息给多个第二机构端,第二机构端的管理员接收到推荐请求信息后返回推荐机构端给第一机构端,推荐机构端为第二机构端所关联的第一机构端;机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优质机构端和推荐机构端确定最终转诊机构端关于双向转诊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双向转诊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双向转诊方法的各个步骤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
63.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64.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65.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66.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67.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68.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