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1897发布日期:2023-01-24 23:2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实验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


背景技术:

2.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且影响严重的疾患,其诱发的因素包括了外耳因素、内耳因素以及中枢性因素,其中内耳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诱发因素。
3.为了研究内耳因素,常对动物的耳蜗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的重点需要提取动物的耳蜗的基底膜进行实验,然而,现在剥离耳蜗时是通过手指硬掰,导致很容易在剥离时被掰断或者捏碎,并且在清理耳蜗表面软组织时,通常使用镊子进行固定,但是镊子固定的效果不佳,操作时容易滑脱,甚至令耳蜗弹飞,均不利于动物的耳蜗取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可应用于耳蜗的提取剥离操作,从而防止或减少耳蜗被掰断或者捏碎,也可应用于耳蜗的清洗操作,对耳蜗进行固定,清洗时便不易发生移位,提高清洗的效率。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包括相互铰接成交叉式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
7.第一支撑柱的端部设有第一握把,第二支撑柱的端部设有第二握把;
8.第一活动杆的端部设有夹具部;
9.第二活动杆的端部设有凸起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部呈叉状结构或开槽结构。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部呈圆柱状或锥台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部位于凸起部的上方。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把呈圆环状,且竖直设置。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握把包括挡板与横板,挡板与第二支撑柱连接,横板水平设置的连接于挡板。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进行交叉式的铰接;
16.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进行交叉式的铰接;
17.第一支撑柱远离第一握把的端部与第一活动杆的端部铰接;
18.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二握把的端部与第二活动杆的端部铰接。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均可通过销轴结构实现铰接。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可应用于耳蜗的提取剥离操作,从而防止或减少耳蜗被掰断或者捏碎,也可应用于耳蜗的清洗操作,对耳蜗进行固定,清洗时便不易发生移位,提高清洗的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的主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的侧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于提取剥离操作中夹紧耳蜗时的状态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于清洗操作中夹紧耳蜗时的状态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于清洗操作中夹紧耳蜗时的状态图,其中耳蜗被转动或反转;
26.其中:1-第一支撑柱;11-第一握把;2-第二支撑柱;21-第二握把;211-挡板;212-横板;3-第一活动杆;31-夹具部;4-第二活动杆;41-凸起部;100-耳蜗;200-外耳道;300-颞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参考图1至图5,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应用于医疗实验仪器领域,辅助式的对动物的耳蜗100进行提取或清洗时对动物的耳蜗100进行辅助固定,动物的耳蜗100提取与清洗后,便可进行相应的实验与研究。
29.动物耳蜗提取固定器包括相互铰接成交叉式的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第一活动杆3与第二活动杆4,即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第一活动杆3与第二活动杆4构成可活动的多连杆结构;
30.第一支撑柱1的端部设有第一握把11,第二支撑柱2的端部设有第二握把21;
31.第一活动杆3的端部设有夹具部31;
32.第二活动杆4的端部设有凸起部41;
33.第一支撑柱1与第二支撑柱2相互转动时,可带动第一活动杆3与第二活动杆4转动,从而带动夹具部31与凸起部41作相互靠近与远离运动。
34.该固定器可应用于耳蜗100的提取剥离操作,也可应用于耳蜗100的清洗操作;
35.提取剥离操作:参考图3,将耳蜗100从颞骨300中剥离出来,操作时,凸起部41插入动物的外耳道200,夹具部31卡住动物的颞骨300,例如卡住或固定于颞骨300远离耳蜗100的一侧,如此,剥离操作时,耳蜗100相对被固定或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剥离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动作,例如剥离力过大时,耳蜗100会产生过大的移位或变形,若耳蜗100被预先固定,位移量或变形量就会得到一定的控制或限制,从而防止或减少耳蜗100被掰断或者捏碎,防止或减少耳蜗100从颞骨300剥离时造成耳蜗100的损伤。
36.清洗操作:参考图4与图5,将剥离后的耳蜗100的清洗面朝上,凸起部41插入动物的外耳道200,夹具部31卡住耳蜗100远离凸起部41的一侧,从而实现对耳蜗100的固定,在处理耳蜗100表面以及耳蜗100开窗排血排淋巴液时,耳蜗100便不会或不易发生移位或滑脱,从而方便清洗,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清洗耳蜗100时可能需要对耳蜗100进行转动,从而对多个表面进行清洗,当耳蜗100的其中一表面清洗完成后,可松开夹具部31,将耳蜗100适当转动,然后,再夹紧夹具部31,如此,清洗时便不易发生滑动或滑落等情况,清洗更方便。
37.参考图1,夹具部31呈叉状结构或开槽结构。于提取剥离操作时,叉状结构或开槽结构的夹具部31能够卡住外耳道200的外周,减少或防止移位,固定或限位更稳定;于清洗操作操作时,叉状结构或开槽结构的夹具部31能够卡住外耳道200的外周,减少或防止耳蜗
100滑动或转动等。
38.凸起部41呈圆柱状或锥台状,方便插入外耳道200。
39.夹具部31位于凸起部41的上方,使得具部31能够根据耳蜗的构造对耳蜗进行有效的夹紧或固定。
40.进一步说明,第一握把11呈圆环状,且竖直设置。
41.第二握把21包括挡板211与横板212,挡板211与第二支撑柱2连接,横板212水平设置的连接于挡板211。
42.该固定器可单手进行操作,食与中指等握住第二握把21,拇指以驱动或扣动第一握把11,如此握把组合便于实验操作,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手可以放到显微镜托盘等支撑物上,呈现出一种放松的操作体位,操作更灵活方便。
43.进一步说明,第一支撑柱1与第二支撑柱2进行交叉式的铰接,两支撑柱大致于其的中部位置进行铰接;
44.第一活动杆3与第二活动杆4进行交叉式的铰接,两活动杆大致于其的中部位置进行铰接;
45.第一支撑柱1远离第一握把11的端部与第一活动杆3的端部铰接,第一活动杆3远离第一支撑柱1的端部设有夹具部31;
46.第二支撑柱2远离第二握把21的端部与第二活动杆4的端部铰接,第二活动杆4远离第二支撑柱2的端部设有凸起部41;
47.进一步说明,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第一活动杆3与第二活动杆4之间均可通过销轴结构实现铰接,例如通过轴孔与插轴或插销结构实现铰接。
48.以上公开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