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刀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8191发布日期:2023-02-04 07:2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刀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医微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刀镜。


背景技术:

2.针刀技术又称为小针刀技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朱汉章教授所创,是目前中医八大微创技术之一。针刀是针刀技术所使用的操作工具,其外形类似于一个微小的手术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上,针刀有自己独特的操作原理(松解剥离)。因其具有简、便、廉的特点,广受基层医院的欢迎。由于针刀小巧,直径为1.0mm左右,松解剥离的时候,无手术切口,组织暴露不充分,主要依靠操作者的经验进行松解剥离,其小巧的优点也同时就是缺点,安全事故频出,针刀的松解剥离,寻找病灶全靠x线定位、超声定位或操作者的经验,被人称为“盲视操作”,由于无法直视,针刀操作无法明了病灶性质,无法明了操作(松解剥离)是否彻底。如腱鞘炎的松解,松解后无法明了操作后是否松解完全,疗效大打折扣。更大范围的松解剥离就更不可靠了,如椎间盘突出的松解。针刀再小也是刀,针刀盲视操作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医疗事故在所难免。
3.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针刀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刀镜,是符合中医操作特点、用于针刀操作的针刀内窥镜,为中医针法技术提供了可视操作平台,中医盲视针法变可视针法,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可靠途径,提高了针刀操作的安全性。
5.(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针刀镜,包括针刀结构和超细内窥镜结构,所述超细内窥镜结构的前段套装在所述针刀结构的内部,所述针刀结构包括中空的针刀柄和管状的针刀体,所述针刀体的一端设有针头,另一端与所述针刀柄的端部同轴连接,所述针刀柄的侧面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针刀柄远离针刀体的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套接有锁口装置,所述锁口装置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管外侧的锁紧套环和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端部的固定套管,所述锁紧套环的内侧滑动套接在固定套管的外侧;所述超细内窥镜结构由整体成型的物镜端、传像转像部和目镜端组成,所述物镜端通过传像转像部与目镜端连接,所述物镜端的外侧包覆有不锈钢保护环,所述传像转像部由传像光纤和导光光纤构成,所述传像转像部的前段和后段外侧分别包覆有内窥镜插入管和软性保护层,且所述不锈钢保护环与内窥镜插入管的端面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管设为柔性管状结构,所述固定套管靠近锁紧套环的一端外侧设有锥形环,且所述锥形环滑动连接在锁紧套环的内壁。
7.优选的,所述物镜端采用一体式物镜系统,所述目镜端包括目镜壳体,所述目镜壳
体内部安装有目镜系统,所述目镜壳体的一端设有观察部,所述目镜壳体远离观察部的一端侧面连接有冷光源接口。
8.优选的,所述物镜端和传像转像部的前段依次贯穿所述锁口装置和针刀柄的内侧并延伸至所述针刀体的内侧,且所述物镜端靠近在所述针刀体的针头端。
9.优选的,所述内窥镜插入管的外径和所述不锈钢保护环的外径相同,所述物镜端和传像转像部前段的外径小于或等于1.0mm,且所述针刀体的内径大于1.0mm。
10.优选的,所述传像转像部的后段采用1500mm的软性结构,所述软性保护层采用pvc螺旋管。
11.优选的,所述针刀体的外径设为1.5mm,所述针刀体的长度设为150mm。
12.优选的,所述连接通道的端部设有接头,且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针刀柄的内腔相连通。
13.优选的,所述针刀柄的外侧设有多个防滑凹槽。
14.(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刀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是一种符合中医操作特点、用于针刀操作的针刀内窥镜,通过设置的超细内窥镜结构和针刀结构的配合,形成了超细针刀内窥镜,仅仅1.0mm左右的穿刺孔,真正做到了近乎无损伤的诊治,为中医针法技术提供了可视操作平台,中医盲视针法变可视针法,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可靠途径,提高了针刀操作的安全性;(2)通过设置的锁口装置,能够将超细内窥镜结构的前段锁住固定在针刀结构内部,在操作时,使得针刀内窥镜的物镜端更稳定,对患者病灶处的观察更清晰准确;(3)通过物镜端采用一体式物镜系统,并在其外侧设有不锈钢保护环,整体结构紧凑,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便于消毒和清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针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超细内窥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针刀结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的图3中b处的放大图。
16.图中:1、针刀结构;11、针刀柄;12、针刀体;13、连接通道;14、连接管;2、超细内窥镜结构;21、物镜端;211、不锈钢保护环;22、传像转像部;221、内窥镜插入管;222、软性保护层;23、目镜端;231、目镜壳体;232、观察部;233、冷光源接口;3、锁口装置;31、锁紧套环;32、固定套管;321、锥形环。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刀镜,包括针刀结构1和超细内窥镜结构2,超细内窥镜结构2的前段套装在针刀结构1的内部,针刀结构1包括中空的针刀柄11和管状的针刀体12,针刀体12的一端设有针头,用于穿刺,另一端与针刀柄11的端部同轴连接,便于超细内窥镜结构2穿过针刀柄11延伸到针刀体12内,针刀柄11的侧面连接有连接通道13,针刀柄11远离针刀体12的一端设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的外侧套接有锁口装置3,锁口装置3包括螺纹连接在连接管14外侧的锁紧套环31和连接在连接管14端部的固定套管32,锁紧套环31的内侧滑动套接在固定套管32的外侧;超细内窥镜结构2由整体成型的物镜端21、传像转像部22和目镜端23组成,物镜端21通过传像转像部22与目镜端23连接,物镜端21的外侧包覆有不锈钢保护环211,传像转像部22由传像光纤和导光光纤构成,传像转像部22的前段和后段外侧分别包覆有内窥镜插入管221和软性保护层222,且不锈钢保护环211与内窥镜插入管221的端面固定连接。
19.需要说明的是:物镜端21和传像转像部22的前段依次贯穿锁口装置3和针刀柄11的内侧并延伸至针刀体12的内侧,且物镜端21靠近在针刀体12的针头端;连接通道13的端部设有接头,且连接通道13与针刀柄11的内腔相连通,用于与外界的工作器械连接。
20.在本实施方案中:在使用时,将超细内窥镜结构2的前段插入针刀结构1的工作端,将超细内窥镜结构2后段的目镜端23连接成像系统,打开成像系统,使得病灶处画面出现,通过连接通道13与外界的工作器械连接,能够实现穿刺、注水、注气和注药及抽吸的功能,通过设置的锁口装置3,能够将超细内窥镜结构2的前段锁住固定在针刀结构1内部,在操作时,使得针刀内窥镜的物镜端21更稳定,对患者病灶处的观察更清晰准确,为中医针法技术提供了可视操作平台,将中医盲视针法变为可视针法,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可靠途径。
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套管32设为柔性管状结构,固定套管32靠近锁紧套环31的一端外侧设有锥形环321,且锥形环321滑动连接在锁紧套环31的内壁,旋转锁紧套环31使其沿着连接管14移动,在锥形环321的作用下,使得锁紧套环31将固定套管32向内侧挤压收紧,从而能够将传像转像部22的前段固定。
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物镜端21采用一体式物镜系统,采用一组透镜、棱镜整体成型后制成,整体物镜外径为0.47mm,纤维传像束采用0.47mm、15000像素传像,目镜端23包括目镜壳体231,目镜壳体231内部安装有目镜系统,目镜壳体231的一端设有观察部232,目镜壳体231远离观察部232的一端侧面连接有冷光源接口233,可以与外部的成像系统连接,便于观察病灶处的画面。
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内窥镜插入管221的外径和不锈钢保护环211的外径相同,整体结构紧凑,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便于消毒和清理;物镜端21和传像转像部22前段的外径小于或等于1.0mm,且针刀体12的内径大于1.0mm,符合中医操作特点,形成了超细针刀内窥镜,仅仅1.0mm左右的穿刺孔,真正做到了近乎无损伤的诊治。
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传像转像部22的后段采用1500mm的软性结构,软性保护层222采用pvc螺旋管,柔韧性好,方便操作人员使用,使得目镜端23延伸到外部与成像系统连接,这样操作人员无须接触易污染的成像系统,减少了污染环节。
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针刀体12的外径设为1.5mm,针刀
体12的长度设为150mm,用于针刀松解剥离操作,具有穿刺、注水、注气和注药及抽吸功能,针刀柄11的外侧设有多个防滑凹槽,具有防滑作用,方便操作使用。
2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x线或b超定位病灶部位,用龙胆紫在体表投影处的皮肤上做标记,用1%的利多卡因于标记处皮肤处做皮丘,工作套管向病灶处边穿刺边局麻,直达病灶;用10-20ml左右生理盐水顺针刀体12内壁注入病灶附近,插入超细内窥镜结构2的前段,通过锁口装置3将超细内窥镜结构2的前段锁住固定在针刀结构1内部,然后将其后段的目镜端23连接成像系统,打开成像系统,病灶处画面出现,调节成像系统光学接口的调节阀至图像清晰;通过连接通道13与外界的工作器械连接,边生理盐水灌注边抽吸,保持术野洁净,也可于术野粘贴医用手术接水贴膜,病灶图像清晰、超细内窥镜下明了病灶性质后,在超细内窥镜监护下施行针刀松解剥离操作。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