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医疗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2.目前,人们在医疗机构的就医的时候,特别是在住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医疗数据;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通过纸质病历或者电子版病历的方式来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但是,通过病历记录的方式,通常仅会记录医生开具的诊疗数据;针对患者的诊疗数据或者患者本身的感受,缺少系统性的记录,导致了医疗数据记录缺失或者片面的情况,不符合现代医疗服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医疗服务系统。
4.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医疗服务系统,包括云服务平台,其中云服务平台包括:档案管理模块、患者记录模块、医嘱管理模块、护理管理模块、医疗管理模块和关系管理模块;其中,
6.档案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医疗机构用户上传的患者基本信息,并根据患者基本信息创建患者档案并构建患者数据库;
7.患者记录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用户上传的患者记录数据;并将患者记录数据存储到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8.医嘱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医生用户上传的患者诊疗数据,并将患者诊疗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9.护理管理模块用于获取护士用户上传的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并将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10.医疗管理模块用于对患者数据库中的患者记录数据、患者诊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生成诊疗日志,将诊疗日志更新到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档案中;
11.关系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医疗机构用户上传的医疗关系数据,并根据获取的医疗关系数据将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档案和患者数据库与相应的医生用户关联,以使得医生用户能够访问患者用户的患者档案。
12.一种实施方式中,云服务平台还包括登录管理模块;
13.登录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登录云服务平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以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访问权限访问相应的功能模块。
14.一种实施方式中,云服务平台还包括智能分析模块;
15.智能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患者数据库中的患者记录数据和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进行康复状况分析,得到康复状况分析结果并记录到患者诊疗日志中。
16.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患者终端、医生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疗机构终端:
其中,
17.患者终端用于获取患者记录数据,并将患者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平台;其中患者是
18.医生终端用于获取医生用户输入的患者诊疗数据,并将患者诊疗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平台;
19.护士终端用于获取护士用户记录的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并将患者医疗护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平台;
20.医疗机构终端用于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并将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平台;以及获取患者用户的授权信息,根据患者用户的授权信息生成医疗关系数据并传输到云服务平台。
21.一种实施方式中,档案管理模块包括档案创建单元和数据库单元;
22.档案创建单元用于获取医疗机构用户上传的患者基本信息,并根据换车基本信息创建患者档案,其中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身高、体重、过敏源、血型、联系方式、住址、出生日期等患者基本数据;
23.数据库单元用于在患者创建患者档案后,为患者生成患者数据库,其中患者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的相关医疗数据,包括患者档案、患者记录数据、患者诊疗数据、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诊疗日志、医疗关联数据等。
24.一种实施方式中,患者记录数据包记录表单和视频记录数据;其中,
25.患者记录模块包括表单记录单元和视频记录单元;
26.表单记录单元用于为患者用户提供记录表单,并获取用户填写的表单信息,将获取的表单信息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其中记录表单用于反馈患者用户的健康状况;
27.视频记录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用户的视频记录数据,并将获取的视频记录数据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其中视频记录数据为患者用户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录制的视频数据。
28.一种实施方式中,患者终端包括视频采集单元;
29.视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患者用户的视频记录数据,并将采集到的视频记录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平台。
30.一种实施方式中,医嘱管理模块包括诊疗记录单元和处方记录单元;
31.诊疗记录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上传患者诊疗数据,并将患者诊疗数据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其中患者诊疗数据包括患者的病情诊断信息和复诊记录信息;
32.处方记录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上传开具的处方信息,并将开具的处方信息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
33.一种实施方式中,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包括护理数据和化验数据,其中,
34.护理管理模块包括护理记录单元和化验记录单元;
35.护理记录单元用于获取护士用户上传的护理数据,并将护理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其中护理数据包括护理记录数据和护理结果数据;
36.化验记录数据用户获取护士用户上传的化验数据,并将化验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37.一种实施方式中,医疗管理模块包括统计单元和日志生成单元;其中,
38.统计单元用于根据患者数据库中的患者记录数据、患者诊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得到数据统计结果;
39.日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统计结果生成患者用户的诊疗日志,并将诊疗日志更新到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档案中。
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搭建云服务平台,来对医疗机构、患者用户、医生用户、护士用户产生的患者医疗相关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记录,借助云服务平台的海量存储空间的特点,构建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有助于提高患者医疗数据的统一管理水平;
41.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能够基于自身的医疗数据进行查看,有助于医生和患者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对病情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判断。
42.基于构建的患者数据库,对其中存储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处理,能够进一步对数据库中的医疗数据进行利用,提高数据利用率。
附图说明
43.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44.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图。
45.图2为本发明云服务平台的框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47.参见图1、图2,其示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医疗服务系统,包括云服务平台,其中云服务平台包括:档案管理模块、患者记录模块、医嘱管理模块、护理管理模块、医疗管理模块和关系管理模块;其中,
48.档案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医疗机构用户上传的患者基本信息,并根据患者基本信息创建患者档案并构建患者数据库;
49.患者记录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用户上传的患者记录数据;并将患者记录数据存储到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50.医嘱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医生用户上传的患者诊疗数据,并将患者诊疗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51.护理管理模块用于获取护士用户上传的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并将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52.医疗管理模块用于对患者数据库中的患者记录数据、患者诊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生成诊疗日志,将诊疗日志更新到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档案中;
53.关系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医疗机构用户上传的医疗关系数据,并根据获取的医疗关系数据将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档案和患者数据库与相应的医生用户关联,以使得医生用户能够访问患者用户的患者档案。
54.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通过搭建云服务平台,来对医疗机构、患者用户、医生用户、护士用户产生的患者医疗相关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记录,借助云服务平台的海量存储空间的特点,构建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有助于提高患者医疗数据的统一管理水平;
55.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能够基于自身的医疗数据进行查看,有助
于医生和患者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对病情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判断;其中,患者用户本身能够记录自身的患者记录数据,通过对患者自身的数据进行记录,有助于提高医疗数据记录的主客观性和全面性,为后续医生根据患者医疗数据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56.其中,通过关系管理模块,能够在患者用户转院或者到达新的医疗机构就诊的时候,通过向医疗机构授权,以使得医疗机构能够通过关系管理模块上传患者用户的授权数据后,使得新医疗机构的医生用户(例如是患者用户挂号的医生,或者患者用户对应的主治医生)能够得到患者用户的授权并允许通过系统得到患者用户相关的患者档案和数据,实现了患者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可靠共享,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
57.基于构建的患者数据库,对其中存储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处理,能够进一步对数据库中的医疗数据进行利用,提高数据利用率。
58.一种实施方式中,云服务平台还包括登录管理模块;
59.登录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登录云服务平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以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访问权限访问相应的功能模块。
60.其中用户包括医疗机构用户、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护士用户;
61.功能模块包括档案管理模块、患者记录模块、医嘱管理模块、护理管理模块和医疗管理模块等。
62.通过登录管理模块,能够对云服务平台的登录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提高云服务平台的数据管理水平和数据安全性。
63.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患者终端、医生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疗机构终端:其中,患者终端用于获取患者记录数据,并将患者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平台;其中患者是
64.医生终端用于获取医生用户输入的患者诊疗数据,并将患者诊疗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平台;
65.护士终端用于获取护士用户记录的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并将患者医疗护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平台;
66.医疗机构终端用于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并将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平台;以及获取患者用户的授权信息,根据患者用户的授权信息生成医疗关系数据并传输到云服务平台。
67.一种场景中,用户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患者终端获取自身的患者记录数据,并通过患者终端登录云服务平台,通过访问患者记录模块将患者记录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平台并记录到患者数据库中;当医生对患者进行日常复诊的时候,通过医生终端访问云服务平台,通过医嘱管理模块将患者诊疗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平台,并记录到患者数据库中;而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巡查后,也通过护士终端访问云服务平台并通过护理管理模块将患者医疗护理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平台并记录到患者数据库中;
68.患者用户能够随时登录云服务平台,访问自身的患者数据库,来查看相应的医疗数据或者诊疗日志,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的病情;
69.医生用户也能够通过登录云服务平台,对患者用户的患者档案和相关的医疗数据进行查阅,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用户的情况进行跟踪,协助医生根据患者相关的医疗数据进行病情判断和分析,以针对性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70.一种实施方式中,档案管理模块包括档案创建单元和数据库单元;
71.档案创建单元用于获取医疗机构用户上传的患者基本信息,并根据换车基本信息创建患者档案,其中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身高、体重、过敏源、血型、联系方式、住址、出生日期等患者基本数据;
72.数据库单元用于在患者创建患者档案后,为患者生成患者数据库,其中患者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的相关医疗数据,包括患者档案、患者记录数据、患者诊疗数据、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诊疗日志、医疗关联数据等。
73.一种场景中,在患者用户第一次到达医疗机构就医的时候,医疗机构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为患者在云服务平台中建立于患者对应患者档案和创建患者数据库,以完成患者用户的注册。
74.一种实施方式中,患者记录数据包记录表单和视频记录数据;其中,
75.患者记录模块包括表单记录单元和视频记录单元;
76.表单记录单元用于为患者用户提供记录表单,并获取用户填写的表单信息,将获取的表单信息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其中记录表单用于反馈患者用户的健康状况;
77.视频记录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用户的视频记录数据,并将获取的视频记录数据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其中视频记录数据为患者用户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录制的视频数据。
78.一种实施方式中,患者终端包括视频采集单元;
79.视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患者用户的视频记录数据,并将采集到的视频记录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平台。
80.一种场景中,患者用户能够通过填写记录表单(例如包括不同身体状况选项的表单)或者通过拍摄视频记录数据的方式来得到患者记录数据,并将患者记录数据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能够对患者治疗中患者自身的主观状况进行记录,有助于日后根据患者自身记录的患者记录数据进行病情跟踪和分析,提高了医疗数据记录的维度,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靠性。
81.针对患者用户在采集视频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采集的视频记录数据清晰度不高的情况,影响视频记录数据的记录质量。一种实施方式中,视频记录单元还包括视频增强单元,视频增强单元用于对获取视频记录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并将增强处理后的视频记录数据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
82.一种实施方式中,视频增强单元,对获取视频记录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具体包括:
83.对接收到的视频记录数据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各视频帧画面,并依次对各视频帧画面进行增强处理,包括:
84.根据当前时刻的视频帧画面x
t
,将视频帧画面x
t
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i颜色空间,分别得到视频帧画面的色调分量h
t
、饱和度分量s
t
和亮度分量i
t
,其中t表示当前时刻;
85.根据得到的亮度分量i
t
,分别计算各个像素点的异常特征因子,其中采用的异常特征因子计算函数为:
[0086][0087]
式中,y
t
(x,y)表示像素点(x,y)的异常特征因子,i
t
(x,y)表示当前时刻像素点(x,
y)的明度分量级,i
t-1
(x,y)表示上一时刻像素点(x,y)的明度分量级,表示当前时刻以像素点(x,y)为中心的邻域范围内各像素点的明度分量级平均值,f(|i
t
(x,y)-0.5|,0.3)表示条件判断函数,当|i
t
(x,y)-0.5|≥0.3时,f(|i
t
(x,y)-0.5|,0.3)=1,否则f(|i
t
(x,y)-0.5|,0.3)=0;α表示设定的时间特征因子,其中α∈[0.5,0.8],β表示设定的空间特征因子,其中β∈[0.5,0.8],γ表示设定的像素点特征调节因子,其中γ∈[0.4,0.5];
[0088]
根据得到的各个像素点的异常特征因子y
t
(x,y)与设定的阈值t进行比较,当y
t
(x,y)》t,则标记像素点(x,y)为异常像素点,否则标记像素点(x,y)为一般像素点;
[0089]
根据异常像素点统计异常像素点集合a,根据一般像素点统计一般像素点集合b;
[0090]
将视频帧画面重新转换到灰度空间,得到灰度视频帧画面h
t
;
[0091]
根据得到的灰度视频帧画面进行灰度调节,其中采用的灰度调节函数为:
[0092][0093]
式中,hy(x,y)表示灰度调节后像素点(x,y)的灰度值,h
t
(x,y)表示当前时刻灰度视频帧画面中像素点(x,y)的灰度值,h
t-1
(x,y)示上一时刻灰度视频帧画面中像素点(x,y)的灰度值;表示当前时刻灰度视频帧画面中以像素点(x,y)为中心的邻域范围内各邻域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ht表示设定的标准灰度值,其中ht∈[140,160];δ表示设定的时刻特征因子,μ表示设定的区域特征因子,其中δ+μ∈[0.9,1];τ表示时刻补偿因子,其中τ∈[0.1,0.2];
[0094]
根据灰度调节后的灰度视频帧画面重新转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增强处理后的视频帧画面;
[0095]
根据各个增强处理后的视频帧画面进行重构,得到增强处理后的视频记录数据。
[0096]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针对患者用户在采集视频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采集的视频记录数据清晰度不高的情况,影响视频记录数据的记录质量。特别提出通过视频增强单元对获取视频记录数据首先进行增强处理的技术方案,以提高视频记录数据的质量,其中,在进行增强处理的过程中,首先根据视频记录数据进行分帧得到每个视频帧画面,根据得到的视频帧画面提出了一种基于his颜色空间进行异常像素点检测的技术方案,考虑到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收到噪声影响的像素点起亮度分量级会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突变,因此通过像素点的亮度分量级计算像素点的异常特征因子,并基于异常特征因子进一步判断异常像素点,能够有效提高视频帧画面中异常像素点检测的准确性。根据检测的异常像素点进一步进行灰度调节,其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灰度调节函数,能够根据视频画面帧像素点位置的时空灰度特征来对异常像素点进行自适应的灰度调节,其中在调节的过程中,特别添加了针对像素点灰度值随时间变化的灰度补偿部分,能够避免灰度调节导致像素点的失真情况,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局部清晰度。同时针对一般像素点进行整体的灰度调节,有助于提高图像的整体清晰度。根据上述方式得到的增强后的视频记录数据,提高了视频记录数据的清晰度和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记录数据存储管理的可靠性。
[0097]
一种实施方式中,医嘱管理模块包括诊疗记录单元和处方记录单元;
[0098]
诊疗记录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上传患者诊疗数据,并将患者诊疗数据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其中患者诊疗数据包括患者的病情诊断信息和复诊记录信息;
[0099]
处方记录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上传开具的处方信息,并将开具的处方信息存储到患者数据库中。
[0100]
医生用户通过医疗终端登录系统后,通过医嘱管理模块上传患者的诊疗数据,由系统对诊疗数据进行归档记录,方便后续其他关联的医生用户或者新聊机构的医生用户能够通过访问患者相关的医疗数据库获取历史诊疗信息,帮助医生快速、全面的了解患者用户的情况;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0101]
一种实施方式中,患者医疗护理数据包括护理数据和化验数据,其中,
[0102]
护理管理模块包括护理记录单元和化验记录单元;
[0103]
护理记录单元用于获取护士用户上传的护理数据,并将护理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其中护理数据包括护理记录数据和护理结果数据;
[0104]
化验记录数据用户获取护士用户上传的化验数据,并将化验数据存储到与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数据库中。
[0105]
一种场景中,针对患者住院的过程中,在护士每天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通过护理管理模块上传患者的护理数据,包括护理种类、次数和效果等,并记录到患者数据库中进行留底,方便医生能够远程对患者用户的情况进行掌握,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边界程度。
[0106]
一种实施方式中,医疗管理模块包括统计单元和日志生成单元;其中,
[0107]
统计单元用于根据患者数据库中的患者记录数据、患者诊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得到数据统计结果;
[0108]
日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统计结果生成患者用户的诊疗日志,并将诊疗日志更新到患者用户对应的患者档案中。
[0109]
通过生成诊疗日志,能够直观、全面记录患者用户的医疗数据,提高数据归档的服务水平。
[0110]
一种实施方式中,云服务平台还包括智能分析模块;
[0111]
智能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患者数据库中的患者记录数据和患者医疗护理数据进行康复状况分析,得到康复状况分析结果并记录到患者诊疗日志中。
[0112]
通过智能分析模块,基于现有的ai医疗数据分析引擎,能够对患者数据库中的医疗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得到相关的康复状况分析结果。能够基于智能分析技术来对数据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医疗数据的利用率和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011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模块的形式实现。
[0114]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应当理解,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代码或其任何恰当组合来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下列单元中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
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实现这里所描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对于软件实现,实施例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实现时,可以将上述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011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分析,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