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被动式踝关节康复用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3547552发布日期:2023-03-22 10:0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主被动式踝关节康复用固定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主被动式踝关节康复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3.申请号为:201921070521.9的中国授权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踝关节假肢,包括假脚、脚踝连接座、踝关节助力装置和用于连接小腿连接件的踝关节支撑架,脚踝连接座与踝关节支撑架转动连接,脚踝连接座的底部固定于假脚上;踝关节助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踝关节传动机构和蓄能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踝关节假肢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杠的丝杠轴转动,使沿着丝杠轴作直线运动的螺母驱动拉杆,拉杆带动脚踝连接座与踝关节支撑架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在固定于踝关节支撑架上的支撑台与螺母之间设有助力弹簧,通过助力弹簧将压缩形变所产生的弹性势能瞬时释放,以足够大的瞬时助力力矩对踝关节假肢进行驱动,能够较好地辅助踝关节的假脚蹬地行走,使截肢患者能够保持平稳自然步态行走;
4.虽然上述方案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驱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导致助力效果不佳,造成截肢患者难以保持平稳自然的步态进行长时间的行走问题,上述方案还存在难以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自动带动活动,导致难以对踝关节处进行被动踝关节康复训练,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
5.申请号为:201210525570.3的中国授权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主被动式双自由度踝关节假肢,包括碳纤维储能脚板、电机、减速器、电机固定支座、带轮传动装置、碳纤维管、滚珠丝杠、储能弹簧、关节轴承、储能橡胶卷、关节支撑座;所述碳纤维储能脚板通过所述关节支撑座与所述碳纤维管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支座通过活动销与所述碳纤维管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支座一端固定所述电机,一端固定所述滚珠丝杠,两端通过所述带轮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储能弹簧与所述滚珠丝杠螺母连接;所述储能橡胶圈通过轴与所述关节轴承以及所述关节支撑座连接。本发明中的踝关节假肢不仅可以完全提供人体步态所需的能量,还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此外,该踝关节假肢可以完全模拟人体踝关节在矢状面以及冠状面上的活动角度,因此可以更好的满足截肢患者的正常行走要求;
6.虽然上述方案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多数踝关节假肢均为单自由度或者类单自由度,只能保证王截肢患者在矢状面的运动,因此环境适应性较差的问题,上述方案还存在难以对患者穿戴的松紧度与不同大小的脚部进行调节穿戴,从而降低了穿戴的舒适性与牢固性,为此,提出主被动式踝关节康复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主被动式踝关节康复用固定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8.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主被动式踝关节康复用固定装置,包括:
9.小腿固定板,铰接在所述小腿固定板内侧壁的第一足托壳,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足托壳内部的第二足托壳;
10.固定安装在所述小腿固定板一侧的支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持板一侧的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持板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轮;
11.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轴杆贯穿所述小腿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足托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一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张紧连接;
12.足垫,所述足垫分别铺设在所述小腿固定板,第一足托壳与第二足托壳的内部;
13.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小腿固定板另一侧的多个第一卡槽板,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小腿固定板端面的软性齿板,所述软性齿板与所述第一卡槽板之间相插接。
1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通过轴杆活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卡槽板内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软性齿板之间啮合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齿轮的顶部通过轴杆贯穿所述第一卡槽板连接有转钮,所述第一卡槽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丝,所述第一手拧丝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卡槽板的内部与所述软性齿板的一侧相接触。
16.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板的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卡槽板,多个所述第二卡槽板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卡槽板的一侧。
17.优选的:所述第一足托壳的内底壁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二足托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与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第一足托壳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丝,所述第二手拧丝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足托壳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足托壳的两侧相接触。
19.优选的:所述第二足托壳顶部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所述第二足托壳顶部的另一端面固定安装有矩形环,所述矩形环与所述固定带之间相穿接。
20.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一侧分别缝设有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勾面位于所述魔术贴毛面的一侧,所述魔术贴毛面与所述魔术贴勾面之间相粘接。
21.优选的:所述支持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所述第一足托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硅胶防护垫。
22.优选的:所述第二足托壳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硅胶防护垫与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硅胶防护垫的一侧。
23.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24.一、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足托壳与小腿固定板设置铰接型,患者穿戴后可对踝关节自己进行活动,有效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主动踝关节康复训练,通过马达带动第一同步轮旋转,在同步带的作用下联动第二同步轮进行旋转、轴杆联动第一足托壳在小腿固定板内部进行铰接,用于对穿戴后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带动活动,有效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被动踝关节康复训练。
25.二、本发明通过将软性齿板穿入第一卡槽板的内部,使软性齿板与齿轮之间啮合连接,转动转钮轴杆联动齿轮旋转,软性齿板会在第一卡槽板内部进行滑动,用于对小腿固定板与小腿固定的松紧度调节,调节到合适松紧度后,旋转第一手拧丝,第一手拧丝的一端与软性齿板的一侧接触,有效对调节后的软性齿板进行固定,防止造成滑丝松动,提高了小腿固定的稳定性。
26.二、本发明通过旋转第二手拧丝,第二足托壳与第一足托壳之间发生松动,拉动第二足托壳,联动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用于对不同大小的脚部进行调节穿戴,调节后,旋转第二手拧丝,第二手拧丝的一端与第一足托壳的一侧相接触,用于对调节后的第二足托壳与第一足托壳之间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2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30.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立体结构图;
31.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32.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第二足托壳的剖视立体结构图;
33.图5为本发明软性齿板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34.图6为本发明小腿固定板的剖视立体结构图;
35.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第二足托壳的剖视立体结构图。
36.附图标记:1、小腿固定板;2、第一足托壳;3、第二足托壳;4、第二同步轮;5、支持板;6、马达;7、第一同步轮;8、足垫;9、软性齿板;10、第一卡槽板;11、齿轮;12、转钮;13、第一手拧丝;14、第二卡槽板;15、滑块;16、滑槽;17、第二手拧丝;18、防护壳;19、固定带;20、矩形环;21、弧形固定板;22、魔术贴勾面;23、魔术贴勾面;24、第一硅胶防护垫;25、第二硅胶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3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9.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主被动式踝关节康复用固定装置,包括:小腿固定板1,铰接在小腿固定板1内侧壁的第一足托壳2,活动连接在第一足托壳2内部的第二足托壳3,固定安装在小腿固定板1一侧的支持板5,固定安装在支持板5一侧的马达6,马达6
的输出端贯穿支持板5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轮7,第二同步轮4,第二同步轮4通过轴杆贯穿小腿固定板1与第一足托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同步轮4与第一同步轮7之间通过同步带张紧连接,足垫8,足垫8分别铺设在小腿固定板1,第一足托壳2与第二足托壳3的内部,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在小腿固定板1另一侧的多个第一卡槽板10,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在小腿固定板1端面的软性齿板9,软性齿板9与第一卡槽板10之间相插接;
40.通过第二足托壳3可在第一足托壳2内部进行前后滑动,从而用于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穿戴使用;
41.通过将第一足托壳2与小腿固定板1之间设置铰接,患者穿戴后可对踝关节自己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主动踝关节康复训练;
42.通过马达6带动第一同步轮7旋转,在同步带的作用下联动第二同步轮4进行旋转,并通过轴杆联动第一足托壳2在小腿固定板1内部进行自动铰接,用于对穿戴后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自动活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被动踝关节康复训练。
4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机构还包括通过轴杆活动连接在多个第一卡槽板10内部的齿轮11,齿轮11与软性齿板9之间啮合连接,齿轮11的顶部通过轴杆贯穿第一卡槽板10连接有转钮12,第一卡槽板10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手拧丝13,第一手拧丝13的一端穿入第一卡槽板10的内部与软性齿板9的一侧相接触,小腿固定板1的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卡槽板14,多个第二卡槽板14位于多个第一卡槽板10的一侧;
44.通过第二卡槽板14用于对软性齿板9进行卡接,防止固定后的软性齿板9造成滑丝,导致穿戴行走不便;
45.当脚部穿戴后,手动将软性齿板9穿入第一卡槽板10的内部,穿入后,使软性齿板9与齿轮11之间啮合连接,手动转动转钮12,在轴杆的联动下,使软性齿板9在第一卡槽板10内进行滑动,从而使小腿固定板1与小腿固定的松紧度调节,调节到合适松紧度时,手动旋转第一手拧丝13,第一手拧丝13的一端穿入第一卡槽板10的内部与软性齿板9的一侧相接触,直到旋转不动为止,从而实现对度调后的软性齿板9进行固定,防止造成滑丝松动,提高了小腿固定的稳定性。
4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足托壳2的内底壁开设有两个滑槽16,第二足托壳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块15,两个滑块15与两个滑槽16之间滑动连接,第一足托壳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丝17,第二手拧丝17的一端插入第一足托壳2的内部与第二足托壳3的两侧相接触;
47.通过手动旋转第二手拧丝17,使第二足托壳3与第一足托壳2之间产生松动,松动后,手动拉动第二足托壳3,联动滑块15在滑槽16内部进行滑动,从而有效对不到大小的脚部进行调节穿戴,调节完成后,手动再次旋转第二手拧丝17,使第二手拧丝17的一端与第一足托壳2的一侧相接触,用于对调节后的第二足托壳3与第一足托壳2之间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4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足托壳3顶部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带19,第二足托壳3顶部的另一端面固定安装有矩形环20,矩形环20与固定带19之间相穿接,固定带19的一侧分别缝设有魔术贴毛面22与魔术贴勾面23,魔术贴勾面23位于魔术贴毛面22的一侧,魔术贴毛面22与魔术贴勾面23之间相粘接;
49.当脚部穿入后,手动将固定带19穿入矩形环20的内部,并绕过来,使魔术贴勾面23与魔术贴毛面22成上下对齐状态,向下按压,使魔术贴勾面23与魔术贴毛面22之间相粘接,从而实现对脚部进行固定;
50.通过手动拉动固定带19可进行调节松紧度,有效对不同大小的脚部进行固定穿戴。
5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持板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18,第一足托壳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硅胶防护垫24;
52.通过防护壳18用于对第二同步轮4与第一同步轮7进行罩住,避免在旋转时,外部物体旋入内部,导致同步带断裂,同时可防止手部旋入压伤,从而实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
53.通过第一硅胶防护垫24,可防止第一足托壳2与地面产生侧滑,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
5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足托壳3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硅胶防护垫25与弧形固定板21,弧形固定板21位于第二硅胶防护垫25的一侧;
55.通过弧形固定板21用于将第二足托壳3与第一足托壳2的底部成一齐状态,使第二足托壳3、第一足托壳2与地面接触一平,提高了行走的稳定性;
56.通过第二硅胶防护垫25可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防止在行走发生侧滑,导致摔倒。
57.本发明在工作时:通过手动旋转第二手拧丝17,使第二足托壳3与第一足托壳2之间产生松动,松动后,手动拉动第二足托壳3,联动滑块15在滑槽16内部进行滑动,从而有效对不到大小的脚部进行调节穿戴,调节完成后,手动再次旋转第二手拧丝17,使第二手拧丝17的一端与第一足托壳2的一侧相接触,用于对调节后的第二足托壳3与第一足托壳2之间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58.当脚部穿戴后,手动将软性齿板9穿入第一卡槽板10的内部,穿入后,使软性齿板9与齿轮11之间啮合连接,手动转动转钮12,在轴杆的联动下,使软性齿板9在第一卡槽板10内进行滑动,从而使小腿固定板1与小腿固定的松紧度调节,调节到合适松紧度时,手动旋转第一手拧丝13,第一手拧丝13的一端穿入第一卡槽板10的内部与软性齿板9的一侧相接触,直到旋转不动为止,从而实现对度调后的软性齿板9进行固定,防止造成滑丝松动,提高了小腿固定的稳定性;
59.通过将第一足托壳2与小腿固定板1之间设置铰接,患者穿戴后可对踝关节自己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主动踝关节康复训练;
60.通过马达6带动第一同步轮7旋转,在同步带的作用下联动第二同步轮4进行旋转,并通过轴杆联动第一足托壳2在小腿固定板1内部进行自动铰接,用于对穿戴后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自动活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被动踝关节康复训练。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