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及电极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33379192发布日期:2023-03-08 05: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皮肤表面处理的等离子体电极(2),所述等离子电极(2)和电源箱(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1)设置在固定绑带(3)上,所述固定绑带(3)中设置有凹槽(302),所述等离子电极(2)固定在凹槽(302)中,所述凹槽(302)中含有两个连接着电源箱(2)中高压端和地端的金属触点,能将等离子电极(2)的高压电极、地电极(203)与电源对应相连,所述凹槽(302)的形状和等离子电极(2)形状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2)的边框上设置有距离调节旋钮(304),从左向右移动距离调节旋钮(304),等离子电极(2)与皮肤间距增大,等离子体放电减弱,距离调节旋钮(304)下方的a点连接有垂直于旋钮的移动杆ab、bc、cd和de,ab垂直于bc,且ab与bc均位于凹槽(302)内,c点处有一个围绕杆bc为轴旋转的球形关节,关节上连接着杆cd与杆de,cd与de均位于所述凹槽(302)内表面,与安装的等离子电极(2)的侧面相邻,距离调节旋钮(304)从a向b移动时,带动杆cd和de形成的夹角由钝角向直角变化,推动杆末端e点在垂直方向上由c点向d点移动,从而达到电极在垂直方向上间距的调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等离子电极(2)包括贴合用户待处理皮肤形貌的电极骨架(202),所述电极骨架(202)中装有作为高压电极的金属粉末或导电液体,地电极(203)位于电极骨架(202)下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1)上设有电源总成开关(101),弱电按键自锁式的按键开关(102)和强电按键自锁式的按键开关(103),所述弱电按键自锁式的按键开关(102)在总成开关(101)闭合时,按下按键可接通电源,使电极放电产生放电相对较弱的等离子体,所述强电键自锁式的按键开关(103)在总成开关(101)闭合时,按下按键可接通电源,使电极放电产生放电相对较强的等离子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1)上设有充电端口(104),能够通过连接线接入市电对电源箱进行充电。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电极(2)旁设有红外温度传感器(4),所述电源箱(1)上设有数显表(105),所述数显表(105)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等离子电极(2)的温度和剩余处理时间,所述剩余处理时间是根据自定义的总时长倒计时。7.如权利要求1-2、5-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绑带(3)由编织物构成的绑带,还包括电极固定件(303)是非柔性结构,其中含有与电源箱相连的两根绝缘线,同时在机械上具有连接左右两段绑带的作用。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书所述的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的电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通过3d打印,将液态树脂制成设计好的贴合用户待处理皮肤形貌的电极骨架(202):;步骤s02:将金属粉末或导电液体:通过注射方式灌入电极骨架(202)中,由此制得的高压电极;步骤s03:地电极(203)设置在电极骨架(202)下方,制得等离子电极(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1:中,电极骨架(202)的设计方法为:第一步:目标区域医学扫描成像:针对不同用户、不同处理部位,医学成像设备获得用户
待处理区域医学影像数据;第二步:目标功能区影像分割:对该区域影像根据其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区域;第三步:三维重建目标区几何模型:借助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第四步:设计反应器结构形态:设计出能够完美贴合待处理部位的电极骨架;第五步:3d打印并制作反应器: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电极骨架,在电极骨架中填充导电金属粉末或者导电液体,以此作为高压电极以制作的电极骨架为介质,完成高压电极及绝缘介质的设计与制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个性化定制型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装置及电极设计方法,固定绑带中设置有凹槽,等离子电极固定在凹槽中,凹槽中含有两个连接着电源箱中高压端和地端的金属触点,能高压电极、地电极与电源对应相连,凹槽的形状和等离子电极形状相匹配。本发明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皮肤状态以及待处理部位特点,3D打印个性化电极,可以灵活更换电极反应器,实现不同功能的等离子体皮肤表面处理,既能在紧急情况下完成常见伤口的杀菌消毒和治疗,也能日常生活中实现皮肤护理,而且具有立体几何形状、贴合皮肤电极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并根据应用背景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运行参数,从而实现装置多功能化和治疗精准化。从而实现装置多功能化和治疗精准化。从而实现装置多功能化和治疗精准化。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军 刘祉燕 张旭 黄雨晴 金珊珊 方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3/3/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