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黑眼袋粉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5528发布日期:2023-03-03 23:0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去黑眼袋粉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黑眼圈多是由于熬夜,情绪波动大,眼疲劳、衰老导致眼部皮肤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形成滞流;组织供氧不足,血管中代谢废物积累过多,造成眼部色素沉着。眼袋是指下眼睑皮肤下垂、臃肿,呈袋状。黑眼圈和眼袋的存在易造成人物形象缺乏元气和精神,尤其是眼袋,是化妆技术难以掩盖的面部问题,严重影响个人形象,是困扰广大群众尤其是女性同胞多年的难题。
3.目前,市场上的去眼袋化妆品往往存在去眼袋效果不明显、容易复发、致敏性高等不足。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得化妆品具有显著去除黑眼袋的效果,同时,还具有长期改善黑眼圈和眼袋不易复发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去黑眼袋粉及其制备工艺。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去黑眼袋粉及其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去黑眼袋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油相:保湿剂20-50%;苯氧乙醇0.5-1%;乙基己基甘油0.05-0.1%;润肤剂2-10%;水相:水20-45%;山布枯叶提取物0.4-5%;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0.5-5%;百脉根籽提取物0.6-5%;菊薯根汁1-3%;粉相:二氧化钛1-10%;硅石1-8%;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1-10%;ci 77499 0-1%;三乙氧基辛基硅烷0.01-0.05%;ci 77492 0-2%;ci 77491 0-1%;总质量百分比为100%。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山布枯叶提取物可以在脂肪细胞内持续释放多倍热能,加速带动及燃烧脂肪,有利于改善由于眼袋处血液不流畅和毛细血管持续收缩等引起的黑眼圈和眼袋问题。但是,发明人在实际研发过程中发现,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使得皮肤容易出现过敏的现象。于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加入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山布枯叶提取物协同配合,有利于减轻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同时,在粉相中加入硅石,利用硅石的特殊结构,将水相中的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包裹在其中,以此使得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没有任何刺激,并且,还可以有效滋润肌肤,舒缓修复肌肤,避免肌肤干燥,提高细胞修复能力,以此减少皮肤表面微小折皱的深度,具有较佳的去皱的效果。
7.因此,本技术采用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以及菊薯根汁互相配合,并且,协同硅石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在其中,使得去黑眼袋粉涂抹于眼部时有出水感,使用时清爽,即时填平皱纹,有很自然的遮盖填充效果,并且,还具有明显去除黑眼袋的效果,同时,还具有
长期改善黑眼圈和眼袋不易复发的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抗皱、紧实眼部肌肤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去黑眼袋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油相:保湿剂30-40%;苯氧乙醇0.6-0.7%;乙基己基甘油0.06-0.08%;润肤剂5-7%;水相:水22-35%;山布枯叶提取物2-4%;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1-3%;百脉根籽提取物2-4%;菊薯根汁1-2%;粉相:二氧化钛4-6%;硅石3-5%;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6-8%;ci 77499 0.07-0.1%;三乙氧基辛基硅烷0.01-0.02%;ci 77492 1-2%;ci 77491 0.2-0.4%;总质量百分比为100%。
9.优选的,所述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硅石的质量比为3:2:3:1:4。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特定比例的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硅石互相配合,使得硅石更好地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在其中,不容易出现包裹失败的情况,从而使得去黑眼袋粉达到更好地去除眼袋,增加皮肤弹性的目的。
11.优选的,所述皮肤调理剂还包括玉米淀粉、大豆卵磷脂、泛醇、麦芽糊精、烟酰胺、丁二醇、乙酰基四肽-5、甜菜碱中的多种。
12.优选的,所述皮肤调理剂还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玉米淀粉0.2-1%;大豆卵磷脂0.2-1%;泛醇1-2%;麦芽糊精0.5-1%;烟酰胺1-2%;丁二醇0.1-0.5%;乙酰基四肽-5 0.08-0.1%;甜菜碱0.5-2%。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玉米淀粉、大豆卵磷脂、泛醇、麦芽糊精、烟酰胺、丁二醇、乙酰基四肽-5、甜菜碱互相配合,有利于改善眼角皱纹、提高皮肤弹性、改善眼袋以及淡化黑眼圈,同时,还可以起到紧致肌肤的作用,对人体皮肤具有抗老化及延长细胞寿命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丁二醇的复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去黑眼袋粉具有较佳的保湿补水的功效。
16.优选的,所述润肤剂包括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氢化聚异丁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复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去黑眼袋粉对眼部肌肤具有较佳的去除眼袋的效果,并且,涂敷皮肤后能形成一层均匀的具有防水性的保护膜,不会有油腻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去黑眼袋粉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去黑眼袋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相中的各组分分别加入配料锅中,以3500-40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混
合均匀;s2:将水相中的各组分预先在容器中搅拌溶解,混合均匀,再加入配料锅中,以2800-38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s3:将油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然后投入配料锅中,以2500-35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均匀,出锅,取样送检,即得到去黑眼袋粉。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特定转速再配合特定的组分来制备去黑眼袋粉,使得硅石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地更加均匀,不容易出现由于粉末不能包裹水相导致包裹不均的现象,以此使得去黑眼袋粉具有改善眼部微循环,舒缓眼部疲劳的功效,并且,去黑眼袋粉的透气性好,具有明显的防尘效果,将去黑眼袋粉涂抹在眼部也不会影响汗液的排出,具有良好的体验感。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加入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山布枯叶提取物协同配合,同时,在粉相中加入硅石,利用硅石的特殊结构,将水相中的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包裹在其中,以此使得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没有任何刺激,并且,还具有明显去除黑眼袋的效果,同时,还具有长期改善黑眼圈和眼袋不易复发的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抗皱、紧实眼部肌肤的作用。
21.2.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硅石互相配合,使得硅石更好地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在其中,不容易出现包裹失败的情况,从而使得去黑眼袋粉达到更好地去除眼袋,增加皮肤弹性的目的。
22.3.通过采用特定转速再配合特定的组分来制备去黑眼袋粉,使得硅石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地更加均匀,不容易出现由于粉末不能包裹水相导致包裹不均的现象,以此使得去黑眼袋粉具有改善眼部微循环,舒缓眼部疲劳的功效,并且,去黑眼袋粉的透气性好,具有明显的防尘效果,将去黑眼袋粉涂抹在眼部也不会影响汗液的排出,具有良好的体验感。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一种去黑眼袋粉,包括以下组分:油相:保湿剂;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润肤剂;水相:水;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粉相:二氧化钛;硅石;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ci 77499;三乙氧基辛基硅烷;ci 77492;ci 77491。
25.一种去黑眼袋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相中的各组分分别加入配料锅中,以35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混合均匀;s2:将水相中的各组分预先在容器中搅拌溶解,以1500r/min的转速混合均匀,再
加入配料锅中,以28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s3:将油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然后投入配料锅中,以25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均匀,出锅,取样送检,即得到去黑眼袋粉。
26.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种去黑眼袋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相中的各组分分别加入配料锅中,以40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混合均匀;s2:将水相中的各组分预先在容器中搅拌溶解,以2000r/min的转速混合均匀,再加入配料锅中,以38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s3:将油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然后投入配料锅中,以35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均匀,出锅,取样送检,即得到去黑眼袋粉。
27.实施例3-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组分以及用量不同。
28.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硅石的质量比为3:2:3:1:4。
29.实施例1-5中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1,表1中用量的单位为kg。
30.表1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水相还包括玉米淀粉1kg、大豆卵磷脂1kg、泛醇2kg、麦芽糊精0.5kg、烟酰胺1kg、丁二醇0.1kg、乙酰基四肽-5 0.08kg、甜菜碱0.5kg,则水为21.52kg。
31.实施例7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水相还包括玉米淀粉0.2kg、大豆卵磷脂0.2kg、泛醇1kg、麦芽糊精1kg、烟酰胺2kg、丁二醇0.5kg、乙酰基四肽-5 0.1kg、甜菜碱2kg,则水为20.7kg。
32.实施例8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s2中水相与粉相的搅拌速度为4000r/min。
33.实施例9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s3中油相与粉相以及水相的搅拌速度为4000r/min。
34.对比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水相中不加入山布枯叶提取物。
35.对比例2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水相中不加入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
36.对比例3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水相中不加入百脉根籽提取物。
37.对比例4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水相中不加入菊薯根汁。
38.对比例5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粉相中不加入硅石。
39.对比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硅石的用量均与实施例5不同,即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硅石的用量分别为6kg、6kg、7kg、5kg。
40.实验1皮肤斑贴测试试验人数50人,均符合受试者标准。将实施例1-9以及对比例1-6中所制备得到的去黑眼袋粉分别放入斑试器小室内,用量约为0.020g-0.025g。对照孔为空白对照(不置任何物质),将加有受试物的斑试器用低致敏胶带贴敷于受试者的背部或前臂曲侧,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24h。分别于去除受试物斑试器后30min(待压痕消失后)、24h按下表标准观察皮肤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其结果,分级标准见表2。
41.表2皮肤封闭斑贴试验皮肤反应分级标准实验2去眼袋效果1、测试仪器: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primos,美国canfield;2、测试原理:通过测试照射到皮肤表面条纹光的位置变化和所有图像点的灰度值,得到测试皮肤表面的数字三维图像,由系统软件分析得到眼袋体积;3、测试样品:实施例1-9以及对比例1-6;4、测试方法:选取150名受试者,每组10名,符合受试者标准。采用皮肤快速三维成
像系统primos拍摄受试者在使用去黑眼袋粉前和使用后眼袋图像,并分析得到眼袋体积数值,使用后眼袋体积较使用前有显著性降低,说明去黑眼袋粉长期使用有改善眼袋的效果。
42.测试指标:变化率=(使用后测量值-使用前测量值)/使用前测量值
×
100%。
43.以上实验结果见表3。
44.表3根据表3中对比例1-5分别与实施例5对比可得,对比例1中没有加入山布枯叶提取物,去黑眼袋粉对皮肤不会产生刺激,对比例2中没有加入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对比例3中没有加入百脉根籽提取物,对比例4中没有加入菊薯根汁,对比例2-4均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性,这是由于对比例2-4中都加入了山布枯叶提取物,而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对比例5中同时加入了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山布枯叶提取物,皮肤反应等级降低,说明加入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山布枯叶提取物协同配合,有利于减轻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的刺激性。
45.实施例5在对比例5的基础上还加入了硅石,皮肤反应等级降低,说明加入硅石与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协同作用,使得山
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没有刺激,这是由于利用硅石的特殊结构,将水相中的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包裹在其中,以此使得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没有任何刺激。
46.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硅石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在其中,大大降低山布枯叶提取物对皮肤的刺激性,使得人们拥有舒适的体验。而缺少硅石与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中的任一物质均不能达到本技术的效果。
47.根据表3中对比例6与实施例5对比可得,对比例6中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硅石的用量均不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使用去黑眼袋28天后变化率升高,说明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硅石的用量不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容易使得眼袋复发。因此,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硅石的用量只有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才具有较佳的去除眼袋的效果,且长期使用不容易复发。并不是任意的配比都能达到本技术的效果。
48.根据表3中实施例8与实施例5对比可得,实施例8中水相与粉相的搅拌速度为4000r/min,在此下的转速硅石不能很好地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在其内,从而使得去黑眼袋粉对皮肤产生刺激,同时,去黑眼袋粉的去眼袋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49.根据表3中实施例9与实施例5对比可得,实施例9中油相与粉相以及水相的搅拌速度为4000r/min,在此下的转速使得硅石不能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地更加均匀,容易出现包裹不均的现象,以此使得去黑眼袋粉的性能受到影响。
50.因此,只有采用本技术的转速再协同硅石包裹山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在其内,才具有显著去除黑眼袋的效果,同时,还具有长期改善黑眼圈和眼袋不易复发的效果。
51.实验3受试者使用感受测试测试环境温度为20℃-22℃,湿度为40%-60%,并且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受试者的年龄均为18-45岁,男女均有,受试者共30名,分别进行编号,每个受试者就实施例1-9以及对比例1-6所制备得到的去黑眼袋粉使用相同的方法涂抹于脸部以及颈部。
52.测试前的准备:受试部位测试前2-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化妆品或外用药品),1h-3h不能接触水。试验前,受试者需要统一清洁脸部以及颈部,用干的面巾纸擦拭干净。清洁后,在受试者脸部以及颈部做好测量区域标记。正式测试前,应该在符合标准的房间内静坐30min,不能喝水,呈测试状态放置,保持放松。
53.测试步骤:实验中,脸部以及颈部标记2cm*2cm试验区域,脸部以及颈部同时标记多个区域,区域间隔1cm。多个区域均匀分布于脸部以及颈部。受试者分别涂抹去黑眼袋粉以及空白对照组,测试样品按(3.00.1)mg/cm2的用量,使用乳胶指套将试验产品均匀涂布于试验区内,并且每款样品早上和晚上分别涂抹各一周的时间。
54.涂布后,让30名志愿者分别对皮肤的水润度、皮肤弹性以及皱纹变化对不同项目进行评分(0-100分)。
55.上述各项目的评分标准见表4:表4通过受试者对皮肤的水润度的评分,可以得出去黑眼袋粉的保湿补水效果是否较好;通过受试者对皮肤的皱纹变化和皮肤弹性的评分,可以得出去黑眼袋粉的抗皱效果是否较好。实验结果见表5。
56.表5根据表5中对比例1-5分别与实施例1-5对比可得,实施例1-5中均采用布枯叶提取物、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百脉根籽提取物、菊薯根汁与硅石互相配合,使得去黑眼袋粉不仅具有较佳的去除眼袋的效果,还使得去黑眼袋粉具有较佳的保湿补水以及抗皱的效果。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