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跌打镇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2.跌打镇痛膏是一种中药产品,国药准字号为z44022504,主要含有土鳖虫、生乌草、马钱子、大黄、降香、两面针、黄芩、黄柏、虎杖、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等。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散瘀消肿、祛风胜湿,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扭挫伤,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剂型为:橡胶膏剂。在治疗急、慢性扭挫伤,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3.目前制备跌打镇痛膏工艺为:用压延法涂膏制备,将处方的9种中药材(土鳖虫、生乌草、马钱子、大黄、降香、两面针、黄芩、黄柏和虎杖)粉碎后,药粉与0.7~0.9倍重的橡胶、松香组成的基质混合,经过混练、塑练、粗练后进行压延涂膏,再分切成规定规格包装。
4.目前制备跌打镇痛膏用的橡胶为天然橡胶,天然橡胶除了橡胶烃外还有蛋白质、脂肪酸等非橡胶物质,容易引起患者过敏;天然橡胶的炼胶工艺,比如时间和次数等,没法量化,主要靠工人的经验来把握,因而质量很难稳定。此外,天然橡胶因产地、季节的不同,批次间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不可控的差异。目前的跌打镇痛膏还存在传统工艺落后、产品容易烂胶、黏附性不好、患者易过敏和消费者体念感差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跌打镇痛膏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跌打镇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膏的制备方法。
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药膏。
8.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药膏在制备贴膏剂中的应用。
9.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贴膏剂的制备方法。
10.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贴膏剂。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12.一种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s1:充分搅拌融化热熔胶;
14.s2:将步骤s1融化热熔胶调节温度至145~155℃,再与樟脑和水杨酸甲酯混合,密封条件下充分混合均匀至无分离油相,得混合物1;
15.s3:混合步骤s2的混合物1、冰片、薄荷脑、薄荷素油和中药药粉,密封条件下充分混合均匀至目视无干粉,调节温度至100~110℃,得药膏;
16.所述中药含有土鳖虫、生乌草、马钱子、大黄、降香、两面针、黄芩、黄柏和虎杖。
17.优选地,步骤s1的温度为170~190℃,步骤s2的温度为150℃。
18.更优选地,步骤s1的温度为190℃,步骤s3的温度为100℃。
19.优选地,步骤s1的热熔胶含有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0.更优选地,所述热熔胶还含有松香、石蜡和防老剂。
21.更优选地,所述石蜡为轻质液状石蜡。
22.更优选地,所述防老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
23.更优选地,所述热熔胶,按重量计,由40~70份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20~40份松香、5~15份轻质液状石蜡和1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组成。
24.更优选地,所述热熔胶,按重量计,由56份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35份松香、8份轻质液状石蜡和1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组成。
25.优选地,步骤s2中樟脑和水杨酸甲酯为樟脑和水杨酸甲酯的混合油。
26.优选地,步骤s2所述中药中土鳖虫、生乌草、马钱子、大黄、降香、两面针、黄芩、黄柏和虎杖的质量比为16:16:16:16:16:16:16:16:4.9~5.1。
27.更优选地,所述中药土鳖虫、生乌草、马钱子、大黄、降香、两面针、黄芩、黄柏和虎杖的质量比为16:16:16:16:16:16:16:16:5。
28.优选的,所述中药药粉、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的质量比为398.9~400.1:23.9~24.1:29.9~30.1:59.9~60.1:59.9~60.1:29.9~30.1,所述热熔胶为所述中药药粉、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总质量的0.7~0.9倍。
29.更优选的,所述中药药粉、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的质量比为399:24:30:60:60:30,所述热熔胶为所述中药药粉、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总质量的0.73倍。
30.优选地,步骤s3中冰片、薄荷脑、薄荷素油为冰片、薄荷脑和薄荷素油的混合油。
3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药膏。
32.所述药膏在制备贴膏剂中的应用。
33.一种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药膏涂布于涤棉布上,涂布后覆盖盖衬,得贴膏剂成品。
34.优选地,涂布温度为80~100℃,覆盖盖衬,用压辊机压紧,切片,得贴膏剂成品。
35.更优选地,涂布温度为100℃,覆盖盖衬后冷却至18~26℃,冷却时间为1~5min。
36.更优选地,冷却时间为1min。
37.优选地,涂布厚度为0.35~0.6mm。
38.更优选地,涂布厚度为0.4mm
39.优选的,所述盖衬层材料为格拉辛纸。
40.更优选地,所述涤棉布为涤棉白布。
4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贴膏剂。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跌打镇痛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了传统跌打镇痛膏的制备工艺,将天然橡胶换为合成橡胶,改进了制备工艺中各种物料和中药药粉的添加顺序和温度,同时确定了药膏涂布过程的温度,制备得到新的跌打镇痛膏。本发明的跌打镇痛膏在制备过程中,直接将中药粉与热熔胶混合,不需要将中药粉提取浓缩制成稠膏后,再与热熔胶混合,简化了制备方法,且仍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新的跌打镇痛膏表面光滑,富有油光,具有黏附性佳、耐寒耐热性好、含膏量优,确保挥发性成分不流失,不易烂胶,使
用者不容易过敏,质量可控,体感好。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45.实施例1工艺流程及参数设置
46.实施例1中使用的药效成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记载的跌打镇痛膏的组分配置。
47.所述药效成分为中药粉、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
48.中药粉为土鳖虫、生乌草、马钱子、大黄、降香、两面针、黄芩、黄柏和虎杖,其质量比依次为16:16:16:16:16:16:16:16:5,过120目筛。
49.中药药粉、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的质量比为399:24:30:60:60:30。
50.所述热熔胶为所述中药药粉、冰片、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和薄荷脑总质量的0.73倍。
51.所述热熔胶,按重量计,由56份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35份松香、8份轻质液状石蜡和1份防老剂组成。
52.所述防老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53.一、实验方法
54.下述工艺中搅拌速度都是60r/min。
55.实验工艺1:
56.(1)将热熔胶升温至190℃融化,密闭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融化的热熔胶;
57.(2)将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降温至150℃,快速混合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樟脑和水杨酸甲酯的混合油,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目视无分离油相,得混合物1;
58.(3)快速混合步骤(2)的混合物1,冰片、薄荷脑和薄荷素油的混合油,以及中药药粉,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目视无干粉,降温至100℃,得药膏;
59.(4)涂布:将步骤(3)的药膏涂布于涤棉白布上,涂布温度为100℃,涂布厚度为0.4mm,覆盖盖衬(格拉辛纸)后冷却至18~26℃,冷却时间为1min,切片,即得贴膏。
60.实验工艺2:
61.对实验工艺1步骤(1)的热熔胶融化温度进行改变,将热熔胶升温至170℃融化,其他参数与实验工艺1相同。
62.实验工艺3:
63.对实验工艺1步骤(2)的热熔胶温度进行改变,将融化的热熔胶降温至145℃,其他参数与实验工艺1相同。
64.实验工艺4:
65.对实验工艺1步骤(2)的热熔胶温度进行改变,将融化的热熔胶降温至155℃,其他参数与实验工艺1相同。
66.实验工艺5:
67.对实验工艺1步骤(3)的温度进行改变,快速混合步骤(2)的混合物1,冰片、薄荷脑和薄荷素油的混合油,以及中药药粉,立即密封,降温至110℃,其他参数与实验工艺1相同。
68.实验工艺6:
69.对实验工艺1步骤(4)的涂布厚度改变为0.35mm,其他参数与实验工艺1相同。
70.对比工艺1:
71.(1)将热熔胶升温至190℃融化,密闭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融化的热熔胶;
72.(2)将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降温至150℃,快速混合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与冰片、樟脑和水杨酸甲酯,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目视无分离油相,得混合物1;
73.(3)快速混合步骤(2)的混合物1、中药药粉,与薄荷脑和薄荷素油,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目视无干粉,降温至120℃,得药膏;
74.(4)涂布:改变实验工艺1的涂布参数,其中,涂布温度为110℃,涂布厚度为0.6mm,其他参数与实验工艺1的涂布参数相同。
75.对比工艺2:
76.(1)将热熔胶升温至190℃融化,密闭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融化的热熔胶;
77.(2)将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降温至150℃,快速混合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与冰片、樟脑和水杨酸甲酯和中药药粉,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目视无分离油相,无干粉,得混合物1;
78.(3)快速混合步骤(2)的混合物1、薄荷脑和薄荷素油,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120℃,得药膏;
79.(4)按照实施例1对比工艺1的涂布方法进行涂布。
80.对比工艺3:
81.(1)将热熔胶升温至190℃融化,密闭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融化的热熔胶;
82.(2)将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降温至150℃,快速混合步骤1融化的热熔胶,樟脑和水杨酸甲酯的混合油,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目视无分离油相,得混合物1;
83.(3)快速混合步骤(2)的混合物1,冰片、薄荷脑和薄荷素油的混合油,以及中药药粉,立即密封,搅拌混合均匀,目视无干粉,降温至120℃,得药膏;
84.(4)按照实施例1对比工艺1的涂布方法进行涂布。
85.实施例2对实施例1的4种工艺进行测试
86.一、实验方法
87.1、挥发性成分测定
88.取实施例1对比工艺1~3、实验工艺1制备得到的贴片,和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生产的跌打镇痛膏(生产批号为:j1068)各2片,每片切取50cm2,除去盖衬,剪碎,照挥发油测定法(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规定的用于挥发油的测定方法(通则2204)甲法)测定,每100cm2贴片不得少于0.3ml挥发油。
89.2、持黏性测试
90.将实施例1对比工艺1~3、实验工艺1制备得到的贴片,和j1068贴片的黏性面粘贴于实验板表面,垂直放置,沿贴片的长度方向悬挂砝码,记录供试品滑移直至脱落的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位移的距离。
91.1)试验装置
92.实验架:由可调节水平的底座和悬挂、固定试验板的支架组成。试验架应使悬挂在支架上的实验板的工作面保持竖直方向。
93.实验板:为厚1.5~2.0mm、宽125mm和长125mm的不锈钢板,试验板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4μm。
94.压辊:为用橡胶包覆的钢轴,重2000g。
95.加载板:材质、尺寸及表面要求同实验板。
96.2)测定方法
97.实验前,将贴片于室温(18~25℃)、相对湿度40%~70%条件下放置2h以上。
98.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擦拭材料擦洗实验板和加载板,用干净的无尘布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3次以上,直至实验板和加载板表面经目测检查达到洁净为止。洁净后的实验板和加载板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取对比工艺1~3、实验工艺1制备得到的贴片和j1068贴片各3片,分别将贴片平行于板的纵向,黏贴在紧挨着的实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用压辗在贴片上来回滚压三次,贴片在板上黏贴后,滚压时注意保持约300mm/min的速度,并只能用产生于压质量的力,施加于贴片上。滚压后,贴片在室温放置20min,固定于实验架,记录实验起始的时间和位置。30min后,测量贴片的位移值,或记录贴片从实验板上脱落的时间。
99.3)结果判断
100.位移量或脱落时间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101.实验结果以一组供试品的位移量或脱落时间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102.3、耐热性测试
103.取实施例1对比工艺1~3、实验工艺1制备得到的贴片,和j1068贴片各2片,在60℃加热2h,放冷至25℃后,观察背衬应无渗油现象;膏面应有光泽,用手指触试应仍有黏性。
104.4、耐寒耐热性测试
105.取实施例1对比工艺1~3、实验工艺1制备得到的贴片,和j1068贴片各2片,放4℃冰箱中72h,取出,放至25℃后,观察,再放至40℃稳定性实验箱中,放72h,取出,放冷至25℃后,观察,背衬应无渗油现象;膏面应有光泽,用手指触试应仍有黏性。
106.5、含膏量测定
107.取实施例1对比工艺1~3、实验工艺1制备得到的贴片,和j1068的贴片各2片,用乙醚作溶剂,依法(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122贴膏剂含膏量第一法)检查。每100cm2贴片含膏量不得低于3.0g。
108.二、实验结果
109.1、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
110.如表1所示,为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结果表明5个工艺的挥发油总量都大于0.3ml,都符合药典要求。
111.表1
[0112][0113]
2、持黏性测试结果
[0114]
如表2和表3所示,为持黏性测试结果(在30min内,因不得脱离且平均位移均不超过2.5mm),结果表明在30min内,5个工艺的位移都不超过2.5mm,且实验工艺1的位移最短,表明实验工艺1的持黏性效果最好。
[0115]
表2(板+砝码:250g)
[0116][0117]
表3(板+砝码:450g)
[0118][0119]
3、耐热性及耐寒耐热性测试结果
[0120]
如表4所示,对比工艺3和实验工艺1的贴片在4℃~60℃范围内,都无渗油,有黏性。而j1068的贴片在40℃和60℃有渗油,黏性降低;对比工艺1的贴片在40℃和60℃黏性降低;对比工艺2的贴片在4℃~60℃范围内,黏性降低且有渗油。
[0121]
表4
[0122][0123]
4、含膏量测定
[0124]
如表5所示,为含膏量测定结果,表明5个工艺的贴片的含膏量都大于3.0g/100cm2,符合药典规定。
[0125]
表5
[0126][0127]
实施例3中药粉粒度对贴膏剂黏性的影响
[0128]
一、实验方法
[0129]
贴膏剂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实验工艺1相同,其中,中药粉粒度分别设置为120目、200目和400目。
[0130]
上述不同粒度中药粉制备成贴膏剂后,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持黏性测试。并观察贴膏剂的背衬有无渗油现象,用手指触试膏面的黏性。
[0131]
二、实验结果
[0132]
如表6和表7所示所示,药粉粒度对贴膏剂的黏性无影响。
[0133]
表6
[0134] 120目200目400目外观无渗油无渗油无渗油黏性黏性好,无残留黏性好,无残留黏性好,无残留
[0135]
表7(板+砝码:250g)
[0136][0137]
对比例1初步工艺
[0138]
对比例1中使用的药效成分和热熔胶成分与实施例1的相同,其中,热熔胶与药效成分的质量比做改动。
[0139]
一、实验方法
[0140]
对比工艺4:
[0141]
将质量比40%的热熔胶搅拌加热至190℃,降温至120℃,再加入质量比60%的药效成分,用混合微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后,涂布于涤棉白布上,涂布温度为110℃,涂布厚度为0.60mm,覆盖盖衬(格拉辛纸),冷却至25℃,冷却时间为1min,切片,即得贴膏片。目测其外表情况。
[0142]
对比工艺5:
[0143]
将质量比40%的热熔胶搅拌加热至130℃,降温至120℃,再加入质量比60%的药效成分,用混合微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后,涂布于涤棉白布上,涂布温度为110℃,涂布厚度为0.60mm,覆盖盖衬(格拉辛纸),冷却至25℃,冷却时间为1min,切片,即得贴膏片。目测其外表情况。
[0144]
二、实验结果
[0145]
1、对比工艺4制备的样品,表面有浅层坑洼,手指压后无黏性,常温避光保存放置7天观察,贴膏有冷流现象。
[0146]
2、对比工艺5在各成分混合过程中,目视到混合未完全,涂布温度下药膏无流动性,在涂布后冷却过程即见冷流问题。实验方法二制备的样品在常温避光保存2h后黏性已完全消失,不能进行接下来的实验。降低温度后不能更好的进行混合。药粉含量过大,对胶的要求过高,需要继续调整热熔胶和药效成分比例,同时需要改变温度条件。
[0147]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