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31494发布日期:2023-01-20 20:5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w/v%的氯化钙和0.0051 w/v%的氯化镁。
10.在第一方面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剂为0.4-0.5w/v%的乳酸钠。
11.在第一方面更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剂为0.448w/v%的乳酸钠。
12.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的配比将各组分原料混合溶解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
13.在第二方面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在121℃下高压灭菌30min。
14.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在制造腹膜透析药物中的应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或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通过加入聚赖氨酸复配,一方面基于聚赖氨酸的氨基的静电作用能够实现广谱抗菌的特性,使得腹膜透析液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且不产生耐药性,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以及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聚赖氨酸能够与有毒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发生席夫碱反应,使得有毒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含量降低,从而有效保护腹膜功能。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9制备的腹膜透析液g1-g9的抗菌性能表征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腹膜透析液g1-g4和对比例1制备的腹膜透析液dg1的细胞相容性表征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9制备的腹膜透析液g5-g9和对比例1制备的腹膜透析液dg1的细胞相容性表征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腹膜透析液g1-g5和对比例1制备的腹膜透析液dg1的紫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施例以下描述中,术语“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和同时存在a和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0.在本实施例以下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2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以下描述中,序号的先后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2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该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包括:1-5w/v%的葡萄糖;0.005-0.1w/v%的聚赖氨酸;以及,腹膜透析液中可接受的电解质和缓冲剂。
2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通过在葡萄糖腹膜透析液中加入聚赖氨酸作为抗菌成分,基于聚赖氨酸的氨基的静电作用可以实现广谱抗菌,使得腹膜透析液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且不产生耐药性,从而有效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以及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聚赖氨酸能够与有毒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发生席夫碱反应,使得有毒的葡萄糖降解产物的含量降低,从而有效保护腹膜功能;第三方面通过控制聚赖氨酸的复配浓度,从而在使腹膜透析液具备抗菌和降低葡萄糖降解产物含量的同时,能够保证腹膜透析液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25.需要说明的是,该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中的组分配比是指每100 ml的腹膜透析液中所溶解组分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例如:1-5w/v%的葡萄糖是指每100 ml的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中溶解有1-5g的葡萄糖;0.005-0.1w/v%的聚赖氨酸是指每100 ml的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中溶解有0.005-0.1g的聚赖氨酸。其中,水优选为无菌水,例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
26.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该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优选包括:1.5-4.25w/v%的葡萄糖;0.005-0.02w/v%的聚赖氨酸;以及,腹膜透析液中可接受的电解质和缓冲剂。
27.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腹膜透析液中所含葡萄糖的浓度为1.5-4.25w/v%,以及聚赖氨酸的浓度为0.005-0.02w/v%,使得腹膜透析液在具有抗菌功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同时具有减少有毒葡萄糖降解产物的能力。
28.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电解质优选为0.5-0.6w/v%的氯化钠、0.01-0.03w/v%的氯化钙和0.004-0.006w/v%的氯化镁形成的群组,使得腹膜透析液与人体内环境相接近,避免造成人体内环境紊乱。其中,电解质更优选为0.538w/v%的氯化钠、0.0183w/v%的氯化钙和0.0051w/v%的氯化镁。
29.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缓冲剂优选为0.4-0.5w/v%的乳酸钠,不仅能够使腹膜透析液进入人体后快速平衡酸碱,避免发生机体紊乱,而且该浓度的乳酸钠作为缓冲剂能够相适应人体内环境,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缓冲剂更优选为0.448w/v%的乳酸钠。
30.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的配比将各组分原料混合溶解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
31.其中,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第一方面的配比分别称取:1-5w/v%的葡萄糖、0.005-0.1w/v%的聚赖氨酸、0.5-0.6w/v%的氯化钠、0.01-0.03w/v%的氯化钙、0.004-0.006w/v%的氯化镁、0.4-0.5w/v%的乳酸钠,余量为水;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乳酸钠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即得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
32.本发明制备方法能够使得各配方组分混合均匀,各组分充分溶解于水中制备得到均匀稳定的腹膜透析液。本发明在腹膜透析液中加入聚赖氨酸作为抗菌成分,一方面基于聚赖氨酸的氨基的静电作用能够实现广谱抗菌的特性,从而使得腹膜透析液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且不产生耐药性,有效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以及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聚赖氨酸能够与有毒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发生席夫碱反应,使得有毒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含量降低,从而有效保护腹膜功能;第三方面通过控制聚赖氨酸的复配浓度,从而在使腹膜透析液具备抗菌和降低葡萄糖降解产物含量的同时,保证腹膜透析液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33.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制备方法优选还包括:将所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在121℃下高压灭菌30min,从而避免腹膜透析液生产中微生物滋生,有效防止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发生。
34.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在制造腹膜透析治疗用药物中的应用。
3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阐述。
36.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1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025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1。
37.实施例2本实施例2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2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
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05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2。
38.实施例3本实施例3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3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075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3。
39.实施例4本实施例4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4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1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4。
40.实施例5本实施例5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5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2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5。
41.实施例6本实施例6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6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4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
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6。
42.实施例7本实施例7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7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6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7。
43.实施例8本实施例8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8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08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8。
44.实施例9本实施例9提供了腹膜透析液g9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0.448g的乳酸钠和0.1g的聚赖氨酸;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步骤s101中称取的聚赖氨酸并搅拌溶解,然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下高压灭菌30 min,即得腹膜透析液g9。
45.为了验证本技术实施例制备的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还设置了对比例1,并表征了实施例1-9制备的预防腹膜感染的腹膜透析液g1-g9和对比例1制备的腹膜透析液dg1的性能。其中,对比例1的腹膜透析液具体如下:对比例1对比例1提供了腹膜透析液dg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按照以下配比分别称取:1.5g的葡萄糖、0.538g的氯化钠、0.0183g的氯化钙、0.0051g的氯化镁和0.448g的乳酸钠;s102:将步骤s101称取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钠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并继续加入蒸馏水定容到100ml,混合均匀;
s103:将步骤s102搅拌溶解的混合液灌装后在121℃的温度下高压灭菌30 min,得到腹膜透析液dg1。
46.实施例1-9制备的腹膜透析液g1-g9和对比例1的腹膜透析液dg1的性能表征结果如下:1. 抗菌性能检测,该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如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模型菌,腹膜透析液dg1为对照组,腹膜透析液g1-g9为实验组。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原菌液接种于营养肉汤中,并在37℃的恒温摇床活化培养12-16h,得到活化菌悬液;使用麦氏比浊仪测量并将活化菌悬液的细菌浓度调整为1
×
106cfu/ml,得到菌液。吸取150μl的稀释菌液至48孔板中,加入150μl双倍聚赖氨酸浓度的腹膜透析液,混合均匀后放置于37
°
c的恒温箱培养12h。到达共培养终点,混合均匀共培养液,进行一系列10倍梯度稀释,并吸取20μl(稀释106倍)共培养稀释液到平板上,均匀涂板。倒置在37 ℃恒温箱中培养12h。拍照记录菌落生长情况并计算抗菌率。其中,图1示出了腹膜透析液g1-g9的抗菌性能表征图。
47.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腹膜透析液g1-g9的抗菌率依次为0%、36%、53%、67%、73.2%、100%、100%、100%和100%。同时结合图1可知,腹膜透析液的抗菌性能随着聚赖氨酸含量的提高而增强,当聚赖氨酸的添加量≥0.005w/v%时,抗菌腹膜透析液具有抗菌功能,并且聚赖氨酸的添加量≥0.04w/v%时,腹膜透析液的抗菌率均为100%。
48.2. 细胞毒性试验,该细胞毒性实验方法如下:将状态良好的腹膜间皮细胞(hmrsv5)细胞铺于96孔板,每孔2000个细胞,每组样品设置4个平行复孔,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将完全培养基与不同抗菌腹膜透析液以1:1的方式配置工作液,对照组用完全培养基与无血清培养基1:1配置,每孔100μl,放置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4h;到培养终点,用无血清培养基配置cck-8工作液(cck-8:培养基=1:10),加进去后反应1 h,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其中,图2和图3示出了腹膜透析液g1-g9和腹膜透析液dg1的细胞相容性表征图。
49.根据图2和图3可以看出:腹膜透析液g1-g9相比于腹膜透析液dg1,当聚赖氨酸添加量小于等于0.005w/v%时,聚赖氨酸对腹膜透析液的细胞相容性影响不大,但随着聚赖氨酸添加量的提高,腹膜透析液的细胞相容性变差。
50.3. 葡萄糖降解产物的紫外表征葡萄糖作为最为常用的腹膜透析液中的渗透剂,虽然其本身无直接的生物学毒性,但在高温灭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性的葡萄糖降解产物(主要为5-羟甲基糠醛),聚赖氨酸可与5-羟甲基糠醛发生席夫碱反应,从而减少5-羟甲基糠醛含量。
5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腹膜透析液g1-g5和腹膜透析液dg1进行紫外光谱表征,结果如图4所示。
52.根据图4可以看出:腹膜透析液dg1在280nm附近出现了葡萄糖降解产物的吸收峰,说明葡萄糖腹膜透析液中产生了葡萄糖降解产物;同时,腹膜透析液g1-g5在280nm附近的吸收峰变弱,说明聚赖氨酸的加入能够减少腹膜透析液中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含量,并且随着聚赖氨酸浓度的增加,葡萄糖降解产物的含量变低。
53.综合考虑腹膜透析液的抗菌性能、细胞相容性和减少葡萄糖降解产物的能力,聚赖氨酸的浓度优选为0.005-0.02%,从而在保证腹膜透析液具有抗菌性能和减少葡萄糖降
解产物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5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互相参见,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5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