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1525发布日期:2023-04-29 15:3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外科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科工具。


背景技术:

1、生物补片作为生物工程支架可通过空间诱导和组织替代作用修复组织缺损,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领域的缺损组织修复,例如,肌腱等组织损伤可在腔镜微创手术下通过补片进行修补,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一种能够将补片输送到待修复或增强的组织部位,且能将补片贴合在目标组织面上的工具。但组织的损伤部位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在平面型的组织上,有些是在凸起型的组织面上,还有很多是在下凹型的组织面或上拱型组织面内侧的凹形面上,而现有补片输送工具往往仅能满足部分组织面的修补,通常是平面上的补片输送和贴合,不能够同时满足其他组织面,特别是凹型组织面上的补片输送和贴合,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科工具。

2、一种外科工具,包括:

3、手柄;

4、第一杆体,延伸出所述手柄,所述第一杆体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相对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

5、第二杆体,延伸出所述手柄,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二杆体相对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

6、辅助杆体,延伸出所述手柄;

7、其中,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旋转,以使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第二操作部之间能够相互靠近以形成收叠状态或相互远离以形成展开状态。

8、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能够将生物补片输送至需要修复的组织处,第一杆体的第一操作部与第二杆体的第二操作部之间能够旋转配合带动生物补片展开形成平面或者松弛面与平面形的组织面或者凸起形的组织面相贴附;而辅助杆体能够配合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将生物补片铺展成不同的凹度,使生物补片亦能够与不同凹度的凹形组织面良好贴附,且辅助杆体还能够提供一定的抵持固定作用,有效避免在固定生物补片的过程中生物补片出现褶皱或者偏移的情况,有效提高修补效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杆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伸缩。

10、如此设置,医生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选择是否使用辅助杆体进行辅助,无需辅助杆体进行辅助时,可将辅助杆体收缩,仅使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杆体能够沿自身轴向伸缩;或者,所述辅助杆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滑动,从而相对于所述手柄伸缩。

12、如此设置,能够根据辅助杆体的伸缩方式灵活增加其所能发挥的辅助功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科工具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及/或所述第二杆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杆体及/或所述第二杆体的转动;

14、所述控制组件还连接于所述辅助杆体,用于控制所述辅助杆体的伸缩。

15、如此设置,医生能够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辅助杆体的运动,便于进行手术操作。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操控件、第二操控件及第三操控件,所述第一操控件、所述第二操控件及所述第三操控件设置于所述手柄上;

17、所述第一操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杆体的转动;所述第二操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杆体的转动;所述第三操控件连接于所述辅助杆体,用于控制所述辅助杆体的伸缩。

18、如此设置,医生能够通过第一操控件、第二操控件及第三操控件分别控制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辅助杆体。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上开设有槽,所述槽沿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20、优选地,所述槽采用条形槽;

21、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所述辅助杆体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螺旋槽;

22、所述控制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螺旋槽内,另一端经由所述槽伸出所述手柄外。

23、如此设置,条形槽与螺旋槽的相互配合能够使控制组件通过轴向方向的移动控制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辅助杆体的一者或者多者在径向方向上转动,有效提高外科工具的使用便捷性。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科工具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和拨动部,所述限位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操控件、所述第二操控件或者所述第三操控件;

25、所述锁定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及释放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拨动部抵靠于所述手柄的外壁,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槽的内壁卡紧;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拨动部离开所述手柄,并带动部分所述限位部脱出所述槽;

26、优选地,所述锁定装置采用锁定旋钮。

27、如此设置,可通过拨动部控制限位部的转动,进而使锁定装置的限位部能够与槽形成卡接或者分离的状态,实现对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转动的限位以及对辅助杆体伸缩的限位,进而固定第一操作部、第二操作部的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以及固定辅助杆体的伸缩长度。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科工具还包括线带传动组件,所述线带传动组件包括线带及联动件,所述线带的两端分别缠绕至所述第一杆体及所述联动件,及/或,所述线带的两端分别缠绕至所述第二杆体及所述联动件;转动所述联动件,所述线带的一端收紧,另一端释放,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杆体或者所述第二杆体旋转。

29、如此设置,线带的两端能够起到联动作用,使联动件能够带动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转动。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包括绕线杆及设置于所述绕线杆上的转轮,所述线带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绕线杆,所述手柄的侧边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轮部分凸出于所述通孔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转动。

31、如此设置,可在手柄外侧通过通孔转动转轮,向不同方向旋转转轮以及控制转轮转动的度数(360度为一圈)即可控制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带传动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线带传动组件分别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旋转,所述手柄的两侧边对应每个所述转轮处的位置开设有一个所述通孔。

33、如此设置,每个线带传动组件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转动,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转动互不干扰。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的远端、所述第二杆体的远端以及完全伸长后的所述辅助杆体的远端齐平;及/或,完全收缩后的所述辅助杆体的远端不超过所述第一杆体靠近所述手柄的弯折处。

35、如此设置,能够避免辅助杆体过长导致干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配合或者出现损伤组织面的风险。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杆体的远端设置有刻度;及/或,所述辅助杆体的远端设置有套圈;及/或,所述辅助杆体的远端设置有夹持件,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四操控件,所述第四操控件连接于所述夹持件,并用于控制所述夹持件的开合。

37、如此设置,可通过刻度定位生物补片及固定钉的位置,以及可通过套圈及夹持件夹持体内异物,进而通过辅助杆体的收缩将异物取出。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杆体为空心杆。

39、如此设置,空心杆形成的内腔可作为体外和体内空间的一条通道,外部器械如取异物的导丝等可通过空心通道进入或退出体内。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缝线穿过的过线孔。

41、如此设置,便于医护人员讲固定生物补片的缝线定位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外科工具,通过手柄及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辅助杆体的配合不但能够将生物补片铺展形成平面、凸起面,还可以将生物补片铺展形成下凹形面或者上拱起形面,满足生物补片与不同组织面的贴附,提高外科工具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有效满足多种手术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