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开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做手术的牵开器。
背景技术:2.牵开器又称拉钩,用以牵开组织,显露需手术范围,便于探查和操作,可分为手持拉钩和自动拉钩两类。有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规格,可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拉钩,而在手术上医生会根据需要使用到不同型号的牵开器,用于打开病人背部上的皮肤,从而进行手术。
3.目前,现有的牵开器的钳柄与钳口都是一体化的,使用时医生用手指操作钳口将病人身上的皮肤撑开后,钳柄与钳口都会留在病人的身体上,而过长的钳柄可能会影响到医生之后的手术,现发明一种做手术的牵开器在撑开病人的皮肤后,可以方便医生直接将钳子底部的钳柄取下来,从而方便之后的手术。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开器,该设计方案具备可以方便医生直接将钳子底部的钳柄取下来,从而方便之后的手术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牵开器的钳柄与钳口都是一体化的,使用时医生用手指操作钳口将病人身上的皮肤撑开后,钳柄与钳口都会留在病人的身体上,而过长的钳柄可能会影响到医生之后的手术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开器,包括左侧钳杆、右侧钳杆和连接杆;左侧钳杆杆身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合叶,合叶的右侧与右侧钳杆之间固定连接,左侧钳杆与右侧钳杆杆身顶部的背部均固定连接有齿状曲板,左侧钳杆与右侧钳杆杆身的底部均开设有插口,左侧钳杆与右侧钳杆杆身靠近底部的正面与背部的中央均开设有圆孔;连接杆杆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凸块,空心凸块块身内腔的中央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板身的正面与背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卡块;右侧钳杆杆身正面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环身内腔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卡柱,卡柱柱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活动柱柱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形板,右侧钳杆杆身正面靠近底部中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弧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侧钳杆杆身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曲形板,曲形板的板身的顶部沿曲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齿条,曲形板板身的右侧贯穿于右侧钳杆杆身的底部。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益于曲形板活动时可以带动左侧钳杆一起活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右侧钳杆杆身底部内腔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右侧钳杆杆身底部正面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与转动齿轮之间相互垂直且传动连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益于转动盘旋转时可以带动转动齿轮一起旋转。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动齿轮位于曲形板贯穿于右侧钳杆杆身内腔的
板身的顶部,且转动齿轮与曲形板顶部的齿条相互啮合。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益于转动齿轮旋转时可以带动曲形板进行活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动盘的盘身上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开口,该开口正面的形状与大小与卡柱底部柱身正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转动盘位于卡柱柱身的底部。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益于卡柱可以卡在转动盘的开口内从而防止其再次旋转。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杆杆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指环,空心凸块俯视面的形状与大小和插口俯视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圆孔正面的直径与圆柱卡块正面的直径相契合。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益于圆柱卡块可以卡在圆孔的孔身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顶部设计的空心凸块与左侧钳杆以及右侧钳杆底部杆身底部的开设有插口,使一体化的牵开器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同时通过插口上开设有圆孔,以及复位弹簧与圆柱卡块以及隔板之间的结构设计,能使连接杆可以卡接在左侧钳杆和右侧钳杆底部的插槽内,从而实现牵开器钳柄与钳口之间的分离与组合,使牵开器达到了可以方便医生直接将钳子底部的钳柄取下来,从而方便之后的手术的目的。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曲形板与转动齿轮以及转动盘之间的结构设计,使医生可以通过旋转转动盘带动转动齿轮旋转,从而调整左侧钳杆与右侧钳杆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活动柱与固定环以及卡柱之间的结构设计,能使卡住可以卡在转动盘上的凹槽内,从而防止转动盘自动旋转,而通过转动弧板与弧板之间的结构设计,能使转动弧板可以抵住弧板从而抵住活动柱无法再次移动,从而使该用于手术的牵开器达到无需医生使手指也能调整牵开器扩张的弧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钳杆与曲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心凸块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侧钳杆正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左侧钳杆;2、合叶;3、右侧钳杆;4、指环;5、连接杆;6、曲形板;7、圆孔;8、齿状曲板;9、转动齿轮;10、空心凸块;11、隔板;12、复位弹簧;13、圆柱卡块;14、转动弧板;15、凹形板;16、活动柱;17、固定环;18、卡柱;19、转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
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开器,包括左侧钳杆1、右侧钳杆3和连接杆5;左侧钳杆1杆身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合叶2,合叶2的右侧与右侧钳杆 3之间固定连接,左侧钳杆1与右侧钳杆3杆身顶部的背部均固定连接有齿状曲板8,左侧钳杆1与右侧钳杆3杆身的底部均开设有插口,左侧钳杆1与右侧钳杆3杆身靠近底部的正面与背部的中央均开设有圆孔7;连接杆5杆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凸块10,空心凸块10块身内腔的中央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板身的正面与背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远离隔板 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卡块13;右侧钳杆3杆身正面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7,固定环17环身内腔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卡柱18,卡柱18柱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16,活动柱16柱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形板15,右侧钳杆3杆身正面靠近底部中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弧板14。
28.请参阅图2,左侧钳杆1杆身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曲形板6,曲形板6的板身的顶部沿曲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齿条,曲形板6板身的右侧贯穿于右侧钳杆3杆身的底部,该设计有益于曲形板6活动时可以带动左侧钳杆1一起活动。
29.请参阅图1,2,右侧钳杆3杆身底部内腔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9,右侧钳杆3杆身底部正面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9,转动盘19与转动齿轮9 之间相互垂直且传动连接,该设计有益于转动盘19旋转时可以带动转动齿轮9 一起旋转。转动齿轮9位于曲形板6贯穿于右侧钳杆3杆身内腔的板身的顶部,且转动齿轮9与曲形板6顶部的齿条相互啮合,该设计有益于转动齿轮9旋转时可以带动曲形板6进行活动。
30.请参阅图4,转动盘19的盘身上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开口,该开口正面的形状与大小与卡柱18底部柱身正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转动盘19位于卡柱 18柱身的底部,该设计有益于卡柱18可以卡在转动盘19的开口内从而防止其再次旋转。
31.请参阅图1,连接杆5杆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指环4,空心凸块10俯视面的形状与大小和插口俯视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圆孔7正面的直径与圆柱卡块13正面的直径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圆柱卡块13可以卡在圆孔7的孔身内。
3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生先将两个连接杆5分别插入到左侧钳杆1与右侧钳杆3底部的插口内,当出入时圆柱卡块13会受到挤压从而收缩到空心凸块10的内腔中,当圆柱卡块13与左侧钳杆1杆身底部的圆孔7相互垂直时圆柱卡块13就会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弹出从而卡在圆孔7内,使左侧钳杆1与右侧钳杆3与连接杆5之间完成连接,当工作人员使用该牵开器将皮肤扩张后,需要取下连接杆5时可以压住圆孔7上突出的圆柱卡块13使其向空心凸块10 内移动,并向下拉动连接杆5使其与左侧钳杆1或右侧钳杆3分离,当分离后需要调整左侧钳杆1与右侧钳杆3之间扩张的幅度时,可以先旋转转动弧板14 使其不再抵住
凹形板15,并拉动活动柱16使卡柱18不再卡在转动盘19的凹槽内,此时转动转动盘19使其带动转动齿轮9旋转,从而使与转动齿轮9相互啮合的曲形板6开始活动,从而调整左侧钳杆1与右侧钳杆3之间的距离。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