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0983044发布日期:2022-08-03 01:0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痛苦小的肿瘤治疗方法,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肿瘤进行局部治疗。此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肿瘤疾病。
3.动脉灌注化疗术可将几种最有效的抗癌药搭配在一起,通过导管技术找到肿瘤的供养动脉,把抗癌药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组织。这种疗法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对全身毒副作用小,使绝大部分患者能接受治疗;另一方面,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使肿瘤失去血供饿死。肿瘤综合治疗专家郭跃生认为,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胃、肾、盆腔、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具备创口小、手术时间短、副作用小、靶向性(针对性)强、康复快、安全率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4.肝癌患者一般会采用动脉灌注化疗的方式进行化疗,需要从患者腹股沟处插入导管,且导管需要留置与人体外20-30cm,现目前针对该留置导管的固定存在以下不足:
5.在临床中该导管的固定一般采用敷贴加上纱布的形式进行固定,此类固定方式存在固定不稳、固定时患者不舒适等问题,一方面影响化疗的质量,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操作固定,影响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整体采用弹性带的形式对该导管进行固定,可将导管以环形收缩的形式固定在患者的大腿内侧,摒弃了传统的敷贴固定形式,使得导管固定更稳定、患者感受更舒适、导管操作固定更简单,提高了整个化疗过程中导管工作的稳定性,一方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提升了该主动脉化疗的质量与效率;其次,该装置在导管于人体接触部位,设计了整块承载隔绝导管的承载布块,避免导管直接与人体接触,给人体带来不适感,同时该承载布带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使得在整个过定过程中因长期覆盖于人体表面而产生出汗,不适的感觉。
7.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固定带、第一半圆弧承载块、第一捆紧、第二半圆弧承载块、第二捆紧带;
8.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第二半圆弧承载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弹性固定带上端面的
两侧,所述第一捆紧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半圆弧承载块的侧边,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弹性固定带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二捆紧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圆承载块的侧边,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弹性固定带上表面右侧;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固定带分为第一约束带、中间承载布带、第二约束带三部分,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承载布带的两端;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第二半圆弧承载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承载布带的两端;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约束带上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下表面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捆紧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魔术贴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约束带上表面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二捆紧带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三魔术贴上;
12.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承载布带整体呈圆饼状,开设有透气孔;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外侧设有第四魔术贴;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捆紧带下表面设有第五魔术贴,第一捆紧带通过第五魔术贴一次黏贴于第一半圆弧承载块外表面、弹性固定带上表面;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半圆弧承载块和第一半圆弧承载块结构造型完全相同,所述第二捆紧带与第一捆紧带结构造型完全相同;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固定装置整体采用弹性带的形式对该导管进行固定,可将导管以环形收缩的形式固定在患者的大腿内侧,摒弃了传统的敷贴固定形式,使得导管固定更稳定、患者感受更舒适、导管操作固定更简单,提高了整个化疗过程中导管工作的稳定性,一方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提升了该主动脉化疗的质量与效率;
18.2、该装置在导管于人体接触部位,设计了整块承载隔绝导管的承载布块,避免导管直接与人体接触,给人体带来不适感,同时该承载布带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使得在整个过定过程中因长期覆盖于人体表面而产生出汗,不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附图1中部位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5是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的第一半圆弧承载块和第一捆紧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弹性固定带,101-第一约束带,102-第二约束带,103-中间承载布带,104-第一魔术贴,105-第三魔术贴,106-第二魔术贴,107-透气孔,2-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01-第四魔
术贴,3-第一捆紧,301-第五魔术贴,4-第二半圆弧承载块,5-第二捆紧带,6-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固定带1、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一捆紧带3、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第二捆紧带5;
30.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分别固定连接在弹性固定带1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捆紧带3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的侧边,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弹性固定带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二捆紧带5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圆承载块4的侧边,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弹性固定带1上表面右侧;该固定装置整体采用弹性带的形式对该导管进行固定,可将导管以环形收缩的形式固定在患者的大腿内侧,摒弃了传统的敷贴固定形式,使得导管固定更稳定、患者感受更舒适、导管操作固定更简单,提高了整个化疗过程中导管工作的稳定性,一方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提升了该主动脉化疗的质量与效率;
31.所述弹性固定带1分为第一约束带101、中间承载布带103、第二约束带102三部分,第一约束带101、第二约束带102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承载布带103的两端;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承载布带103的两端;
32.所述第一约束带101上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104,下表面设有第二魔术贴106,所述第一捆紧带3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魔术贴104上;
33.所述第二约束带102上表面设有第三魔术贴105,所述第二捆紧带5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三魔术贴105上;
34.所述中间承载布带103整体呈圆饼状,开设有透气孔107,中间承载布带103的设置能避免导管直接与人体接触,给人体带来不适感,同时该中间承载布带103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07,使得在整个过定过程中因长期覆盖于人体表面而产生出汗,不适的感觉。
35.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外侧设有第四魔术贴201;
36.所述第一捆紧带3下表面设有第五魔术贴301,第一捆紧带3通过第五魔术贴301依次黏贴于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外表面、弹性固定带1上表面;
37.所述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和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结构造型完全相同,所述第二捆紧带5与第一捆紧带3结构造型完全相同。
38.实施例2
39.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为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一种肝动脉化疗用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固定带1、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一捆紧带3、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第二捆紧带5;
40.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分别固定连接在弹性固定带1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捆紧带3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的侧边,另一端可拆卸的
连接在弹性固定带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二捆紧带5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圆承载块4的侧边,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弹性固定带1上表面右侧;所述弹性固定带1分为第一约束带101、中间承载布带103、第二约束带102三部分,第一约束带101、第二约束带102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承载布带103的两端;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承载布带103的两端;所述第一约束带101上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104,下表面设有第二魔术贴106,所述第一捆紧带3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魔术贴104上;所述第二约束带102上表面设有第三魔术贴105,所述第二捆紧带5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三魔术贴105上;所述中间承载布带103整体呈圆饼状,开设有透气孔107;所述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外侧设有第四魔术贴201;所述第一捆紧带3下表面设有第五魔术贴301,第一捆紧带3通过第五魔术贴301依次黏贴于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外表面、弹性固定带1上表面;所述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和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结构造型完全相同,所述第二捆紧带5与第一捆紧带3结构造型完全相同。
41.该装置的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第一捆紧带3、第二捆紧带5用于捆紧固定导管,如图2所示,将导管呈环状叠加收缩,使得的两端分别卡持在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上,再通过第一捆紧带3环绕导管黏贴于第一半圆弧承载块2的外表面,于其余部分黏贴于弹性固定带1的上表面;通过通过第二捆紧带5环绕导管黏贴于第二半圆弧承载块4的外表面,于其余部分黏贴于弹性固定带1的上表面;最后整个装置贴附于患者大腿内侧,通过第一束紧带101绕大腿一周黏贴于第二束紧带102上固定整个装置。
42.综上所述,1、该固定装置整体采用弹性带的形式对该导管进行固定,可将导管以环形收缩的形式固定在患者的大腿内侧,摒弃了传统的敷贴固定形式,使得导管固定更稳定、患者感受更舒适、导管操作固定更简单,提高了整个化疗过程中导管工作的稳定性,一方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提升了该主动脉化疗的质量与效率;
43.2、该装置在导管于人体接触部位,设计了整块承载隔绝导管的承载布块,避免导管直接与人体接触,给人体带来不适感,同时该承载布带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使得在整个过定过程中因长期覆盖于人体表面而产生出汗,不适的感觉。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