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

文档序号:31806886发布日期:2022-10-14 20:2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


背景技术:

2.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生理或化学指标或相关目标分子的表达情况预示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及健康情况。因此在以小鼠为对象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往往需要活体情况下反复多次提取其脑脊液,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采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玻璃毛细管从小鼠枕骨大孔直接穿刺提取。
3.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
4.一、由于小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狭小和其内血管丰富,非常容易损伤血管导致出血,造成脑脊液污染;
5.二、玻璃毛细管过细难以精准把控和获得充足的脑脊液,且后期不易收集;
6.三、在脑脊液采取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补液(补充同体积生理盐水,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力),然而在目前的所有采集装置中并不能同时满足此要求,事后再行补液操作繁琐,还可能导致二次创伤与感染。
7.因此,需要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以实现方便获得检测标本的同时,还能够减轻对小鼠的伤害。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选择套筒以及穿刺针;所述选择套筒转动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选择套筒内部设置有三通腔室;所述三通腔室包括收集腔、补液腔和封闭腔;所述穿刺针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所述穿刺针与所述收集腔和所述补液腔选择性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腔为真空腔室。
11.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腔和所述补液腔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穿刺针相匹配的通孔。
12.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选择套筒转动;所述选择套筒上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于方便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等间距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源组件、微型电机以及控制按钮;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微型电机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套筒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微型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上,用于对所述微型电机输送电力。
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和多个限位孔;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限位孔相匹配;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选择套筒的外壁上;多个所述限位孔以所述选择套筒的转动中心为圆心呈环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
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设置为三个。
16.进一步的,所述补液腔内部设置有用于推送平衡液的电动推杆。
17.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外壁设置有推送按钮,所述推送按钮与所述电动推杆无线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端部套接有用于对所述穿刺针进行保护的保护盖。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将穿刺针与三通腔室选择性连通在一起,当无需使用时,穿刺针与封闭腔连接在一起,整个装置处于封闭状态;当使用时,可将穿刺针与收集腔相连通进行采集,然后将补液腔转动至与穿刺针相连通,进行补液输送,无需反复利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有效降低对小鼠的伤害,且提取时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中限位组件处的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中驱动组件处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小鼠脑脊液采集与补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选择套筒2以及穿刺针4。
27.所述选择套筒2转动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选择套筒2内部设置有三通腔室3,具体的,所述三通腔室3包括收集腔31、补液腔32和封闭腔33;所述的收集腔31和补液腔32分别用于对小鼠脊髓液进行收集和补液。
28.其中,所述穿刺针4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上,且所述穿刺针4与所述收集腔31和所述补液腔32选择性连通,利用穿刺针4与不同腔室的配合连通,分别达到收集小鼠脊髓液和对小鼠补液的目的。
29.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穿刺针4与所述三通腔室3的一端恰好贴合,使得穿刺针4能够正常地与所述收集腔31或补液腔32相连通。
30.通过令选择套筒2发生转动,即可令收集腔31或补液腔32与穿刺针4选择性连通。
31.此外,由于通过同一个穿刺针4进行采集和补液,进而无需多次利用穿刺针4进行穿刺,有效降低对小鼠的伤害,且还能够降低小鼠因多次穿刺而感染的几率。
32.所述装置主体1的端部套接有用于对所述穿刺针4进行保护的保护盖9。
33.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时,先令穿刺针4与收集腔31连通,来对小鼠脊髓液进行提取,当提取完成后,令穿刺针4与补液腔32相连通,对小鼠进行补液,保证小鼠的健康;当使
用完成后,令穿刺针4与封闭腔33相贴合,即可令整个装置处于封闭状态。
34.其中,为了方便收集腔31对小鼠脊髓液进行提取收集,所述收集腔31为真空腔室,利用负压吸附的特性将小鼠的脊髓液收集至收集腔31中。
35.为了方便收集腔31与穿刺针4选择性连通,所述收集腔31和所述补液腔32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穿刺针4相匹配的通孔5。进一步的,通孔5内壁上还设置有橡胶垫圈,令收集腔31内所采集的小鼠脊髓液和补液腔32内部的平衡液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不会溢出。
36.优选的,橡胶垫圈设置为圆环凸起状,当穿刺针4与收集腔31或补液腔32连通时,橡胶垫圈凸起部位恰好围绕在所述穿刺针4的外壁上,以使得穿刺针4与收集腔31或补液腔32连通时的密封效果较佳。
37.为了方便控制选择套筒2转动,所述装置主体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6,用于带动所述选择套筒2转动。
38.请参阅图3,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电源组件61、微型电机62以及控制按钮63。
39.所述电源组件61和所述微型电机62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微型电机62的输出端与所述选择套筒2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电源组件61与所述微型电机6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63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壁上,用于对所述微型电机62输送电力。其中,所述电源组件61可设置为微型纽扣电池。
40.通过控制按钮63的启动,令电源组件61为微型电机62提供电力,进而令微型电机62带动选择套筒2转动(即可令穿刺针4与不同的腔室相连通),完成与穿刺针4连通腔室的快速转换。
41.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每次选择套筒2转动完成后都能够快速令穿刺针4与使用者所需求的腔室相连通,所述选择套筒2上设置有限位组件7,用于方便控制所述驱动组件6等间距转动。通过令驱动组件6等距转动(即控制选择套筒2单次所转动的角度),以实现穿刺针4能够快速与使用者所需求的腔室相连通。
42.请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弹性连接件71和多个限位孔72;所述弹性连接件71与所述限位孔72相匹配;所述弹性连接件71设置在所述选择套筒2的外壁上;多个所述限位孔72以所述选择套筒2的转动中心为圆心呈环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
43.通过弹性连接件71与限位孔72之间相卡接时所带来的阻塞感来判断,即触发控制按钮63时,当选择套筒2转动至一定位置时会出现相应的阻塞感,如停止转动,此时表示已将穿刺针4与下一个腔室相连通,可以松开控制按钮63。
44.由于限位孔72是等距设置,从而达到方便令驱动组件6等距转动的目的其中,弹性连接件71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卡扣件(如雨伞中的伞珠,呈圆弧形结构),当弹性连接件71与限位孔72卡接时,选择套筒2会暂时停止转动或者转动很缓慢,当持续受力时,选择套筒2也能够继续转动。于是,需要转到下一个腔室时,继续按动控制按钮63,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弹性连接件71与限位孔72将从配合状态分离,直至弹性连接件71与下一个限位孔72接触而又呈现阻塞感。
4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选择套筒2内部设置的为三通腔室3,故将所述限位孔72设置为三个(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适应调整),以方便与三通腔室3一一对应。
46.为了方便完成对小鼠进行补液,所述补液腔32内部设置有用于推送平衡液的电动
推杆8,所述装置主体1外壁设置有推送按钮81,所述推送按钮81与所述电动推杆8有线或无线连接。当为有线连接时,连接线可以主要设置在主体1壁中,在远离穿刺针4一端与电动推杆8连接,并预留一定的长度以便于满足至少一圈的旋转;当为无线连接时,可以在推送按钮81和电动推杆8上分别设置无线发射端和接收端。通过按压推送按钮81,控制电动推杆8伸缩,以此来完成平衡液的推送。
47.此外,通过将穿刺针4与补液腔32相连通,穿刺针4与平衡液存放瓶相接触,电动推杆8的反向收缩,还能够完成平衡液的提取功能。
4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49.使用前,超净台中拔去保护盖9,按压控制按钮63,令补液腔32与穿刺针4相连通,通过电动推杆8反向收缩,完成平衡液的提取,再旋转至封闭腔33位置,此时整个装置处于封闭状态,盖上保护盖9。
50.小鼠麻醉后,对小鼠头部固定并用穿刺针4进行穿刺,此时保持装置位置不动,右手食指立即按动控制按钮63至收集腔31,由收集腔31负压作用将脑脊液回抽至收集腔31内。
51.采集完毕后,按动控制按钮63,令穿刺针4与补液腔32连通,拇指按压推送按钮81,通过电动推杆8将平衡液缓缓推进脑脊髓腔内,以维护脑脊髓腔内的压力。
52.补液完毕后,缝合小鼠外层肌肉、皮肤并撒上青霉素粉末防止感染。
53.本实用新型无需多次利用穿刺针4对小鼠穿刺来分别完成采集和补液,有效降低对小鼠的伤害,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即完成穿刺后,仅需通过按压控制按钮63和推送按钮81即可现采集与补液的功能),且还能够单手操作,操作起来较为便捷。
5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