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4828发布日期:2022-10-05 00:1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灌注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泵。


背景技术:

2.灌注泵也称为灌注泵或加压器,灌注泵用于宫腔镜的膨宫加压和泌尿外科手术的液体灌注,也可用于关镜、腹腔镜等手术的液体灌注。
3.灌注泵朝向工作人员的前侧面具有工作面板,在工作面板上设有触控显示屏等操控部件,工作面板上设有用于给管路加压的压管组件。目前的产品中,操控部件和压管组件安装在同一平面的工作面板上,压管组件完全凸出于工作面板,压管组件安装管路后,管路也凸出工作面板,在操作操控部件时容易误触压管组件和管路,误触到压管组件和管路将影响灌注泵的运行及工作人员安全,并且凸出的压管组件也影响灌注泵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灌注泵,包括工作面板、操控组件和压管组件:
5.所述工作面板上设有操控区和耗材安装区,所述操控组件设置在所述操控区,所述操控组件用于操控灌注泵注液;所述压管组件设置在所述耗材安装区,所述压管组件用于安装输液管及驱动所述输液管内的液体流动;
6.在所述工作面板上,所述压管组件低于或平齐所述操控组件;或者,所述压管组件高于所述操控组件,但不高于所述压管组件的一定高度。
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管组件包括压管壁和转动件,所述压管壁和转动件之间形成相对所述操控区内沉的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用于安装输液管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安装区与所述操控区连接的侧壁为所述压管壁。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安装区设有止档件,所述止档件的侧壁形成所述压管壁。
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安装区具有延伸至所述工作面板的上侧、下侧和/或远离所述压管组件的一侧边缘的开口或开孔,所述开孔或开孔用于穿设管路。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管壁为曲面,所述压管壁与所述转动件围合成弧形的挤压通道。
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管壁为c型或u型结构,所述压管壁与所述转动件围合成c型或u型的挤压通道。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通道的中部比两端更宽。
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操控区和耗材安装区分别位于所述工作面板的左右两侧。
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安装区上设有并排设置的所述压管组件。
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单元和围绕所述转动单元设置的至少一个从动单元,所述从动单元在转动过程中相对所述转动单元的距离保持不变。
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为转动轮,所述从动单元为挤压轮,所述转动轮用于带动所述挤压轮周向转动,所述挤压轮用于挤压输液管,以驱动输液管内液体流动。
1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轮的圆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挤压轮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管组件上安装有盖板或保护罩。
1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或保护罩为透明结构。
2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安装区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与耗材接触,以检测耗材内液体的压力。
2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挤压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挤压通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耗材输入端内液体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耗材输出端内液体的压力。
22.依据上述实施例的灌注泵,由于在工作面板上设有相对操控区内沉的耗材安装区,将压管组件设置在内沉的耗材安装区内,使得压管组件和安装在压管组件上的管路相对操控组件内沉,进而操作工作面板上的操控组件时,不会误触到压管组件和管路,保证了灌注泵的运行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压管组件内沉隐藏设置,使得工作面板更整洁,美化了灌注泵的外观。
附图说明
23.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灌注泵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工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灌注泵装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从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一种实施例中工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一种实施例中灌注泵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31.1-箱体,11-工作面板,11a-操控区,11b-耗材安装区,2-操控组件,21-显示屏,22-按键,3-压管组件,31-压管壁,32-转动件,321-主动单元,3211-环形凹槽,322-从动单元,4-输液管,5-压管板,51-连接部,6-限位件,7-止档件,8-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33.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
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34.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5.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灌注泵,本灌注泵也称为膨宫泵或外科泵,灌注泵作为一个驱动源,用于通过挤压的方式驱动液体介质输入到人体内,如输入到宫腔内。本灌注泵将压管组件相对工作面板内沉隐藏式设置,能够避免压管组件及管路的误触,还能提升美观度。
36.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灌注泵主要包括箱体1,箱体1为一个长方形结构,类似电脑主机的外形。箱体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高度,使得箱体1能够平稳的放置使用。箱体1内具有一个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安装控制器、电源、电机等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的外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如箱体1为圆柱形或多边形结构。
37.本实施例中,箱体1朝向工作人员的面为正面,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工作面板11,工作面板11作为箱体的前侧板,工作面板11与其他三个侧面、顶板和底板围合成箱体1。工作面板11也可为单独额外安装的部件,工作面板11安装在箱体1的前侧板上;或者工作面板11与其他板为一体式结构,均能够围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容置腔的箱体。
38.工作面板11为长方形板,工作面板11为一体成型的金属钣金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工作面板11也可以为塑料结构,塑料材质能够降低灌注泵的重量。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效果和作用,工作面板11的材质可根据需要选择。
39.工作面板11具有一定的厚度,工作面板11分为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位于工作面板11的左右两侧。在垂直工作面板11的方向上,耗材安装区11b相对操控区11a内沉设置,即耗材安装区11b的厚度小于操控区11a的厚度。其中,灌注使用状态下,工作面板11的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分别位于竖直面上,耗材安装区11b的内沉方向为自前向后凹陷。
40.工作面板11上安装有操控组件2和压管组件3,操控组件2安装在操控区11a上,操控组件2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屏21和按键22,其中显示屏21可以为普通显示屏,也可以为触控显示屏,显示屏21用于展示灌注泵的工作状态及相应参数。按键22用于操作灌注泵的启停,及对相应的工作参数进行设置,按键2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
41.在其他实施例中,操控组件2仅包括触控显示屏,或者操控组件2仅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通过单独操作触控显示屏或按键也能够实现对灌注泵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42.本实施例中,压管组件3安装在耗材安装区11b,压管组件3包括压管壁31和转动件32,转动件32安装在耗材安装区11b内,压管壁31与耗材安装区11b与对操控区11a连接的侧壁,该内沉面由耗材安装区11b相对操控区11a内凹内沉形成。压管组件3还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安装在箱体1的容置腔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从耗材安装区11b穿出与转动件32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件32的转动挤压。
43.具体的,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之间的连接处为上下排列的两个c型的曲面侧壁,两个c型结构曲面侧壁形成两个压管壁31,每个压管壁31对应安装一个转动件32,转
动件32为泵轮,转动件32与压管壁31之间形成挤压通道33,挤压通道33用于安装输液管,挤压通道33的宽度略小于输液管4的外径,以使得转动件32的转动能够通过挤压输液管4驱动输液管4内的液体流动。
44.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管壁31也可以为u型或者半圆型结构,均可以与转动件32形成弧形的挤压通道33。
45.本实施例中,压管组件3具有上下分布的两组,能够同时或分别对两条管路进行挤压驱动。耗材安装区11b的右侧、上侧和下侧均为开放式结构的开口,耗材安装区11b的右侧为开放式,用于避让输液管4与其他管路连接。耗材安装区11b的上侧和下侧为开放式结构方便输液管4的安装。
46.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仅设置右侧为开放式结构,耗材安装区11b的上侧和下侧不内沉设置,也能够实现输液管4的安装。
47.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的上侧或下侧的开放式结构用于避让输液管4与其他管路连接,两个半圆结构的开口方向朝上或朝下设置,也能够安装两组压管组件3。
48.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的四周均为封闭结构,在耗材安装区11b的右侧设有开孔,输液管4通过连接孔与其他管道连接,也能够实现输液管4的安装。
49.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内仅安装一个压管组件3,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半圆结构,压管组件3用于驱动一条输液管4,也能够实现一定的灌注功能。
50.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内也可以安装更多的压管组件3,如安装有3个压管组件3,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三个半圆结构,每个半圆结构对应一个转动件32。三个压管组件3能够驱动三条输液管4,能够实现多通道的灌注功能。
51.本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的内沉深度等于转动件32的厚度(转动件32的轴向长度),使得转动件32远离耗材安装区11b的端面与操控区11a所在的平面平齐,压管壁31和转动件32相对操控区11a(工作面板11)完全内沉设置。同时,转动件32的厚度(垂直工作面板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输液管4的外径,使得装管后,输液管4不凸出转动件32。使得在操作操控组件2时,很难误触到转动件32和输液管4,保证了灌注泵的正常运行,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能够安心操作。
52.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相对操控区11a的内凹内沉深度大于转动件32的厚度(垂直工作面板方向上的高度),同样能够将压管壁31、转动件32和输液管4完全内沉隐藏,保证了灌注泵的正常运行,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53.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相对操控区11a的内凹内沉深度小于转动件32的厚度,转动件32高于操控组件2,转动件32高出操控组件2的部分不高于转动件32厚度的一半,即转动件32至少一半以上的厚度内沉设置,装管后输液管4的至少一半内沉隐藏。或者,转动件32高出操控组件2的部分的不高于5mm,压管组件3的大部分隐藏设置,少部分高出操控组件2,也能够避免大部分情况的误触,相比现有技术中转动件32和输液管4完全凸出,仍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能够保证灌注泵的基本正常运行,及保证操作人员的基本安全。
54.本实施例中,压管壁31为c型的半圆曲面,该半圆曲面由上中下三段曲面组成,其中上段和下端的曲面对称设置,中段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上段和下段曲面。即压管壁31与转动件32之间的挤压通道33分为三段结构,挤压通道33的中段宽度大于上段和下段。装管
后,输液管4在挤压通道33内中部的弯曲角度最大,因此挤压通道33的中部稍微设置宽一点,有利于输液管4的弯曲变形,进而优化挤压输液流畅性。
55.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管壁31为u型曲面,也能够起到限位输液管4的作用。
56.请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2包括转动单元321和从动单元322,转动单元321为转动轮(主动轮),转动轮通过螺钉或螺纹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转动321转动。转动单元321的圆周面设有环形凹槽3211,从动单元322为圆柱形的挤压轮,挤压轮通过转轴安装在环形凹槽3211内。环形凹槽3211内均匀分布有6个从动单元322,从动单元322与输液管4接触,在转动单元321的转动驱动下,从动单元322将随着转动单元321公转,从动单元322在挤压输液管4的同时还将进行自转,进而驱动输液管4内的液体流动。
57.从动单元322为分布在转动单元321外侧的卫星轮,转动单元321在转动过程中,从动单元322相对转动单元321的间距不变,同时进行公转和自转,通过滚动挤压的方式驱动输液管4内的液体流动,可以避免从动单元322与输液管4挤压磨损。
58.在其他实施例中,从动单元322设置为固定结构,从动单元322随着转动单元321公转,从动单元322相对转动单元321固定,从动单元322自身不自转,也能够实现一定的驱动作用,但从动单元322与输液管4之间的摩擦会损耗驱动能量及磨损输液管4。从动单元322设置为固定结构的情况下,从动单元322与转动单元321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从动单元322作为转动单元321的凸起结构。
59.在其他实施例中,从动单元3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设置均匀分布的3个或4个。
60.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的右侧还安装有压管板5,压管板5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与工作面板11可拆卸固定安装管板5用于安装固定输液管4,两条输液管4可以通过一个较长的压管板5同时固定。两条输液管4也可通过两个较短的压管板5分别固定。压管板5的下端设有两个连接部51,输液管4通过两个连接部51与其他管路连接。
61.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压管组件3上盖装有盖板或保护罩,盖板或保护罩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与工作面板1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拆装输液管4。盖板或保护罩优选为透明结构,使得盖板或保护罩能够对压管组件3和输液管4起到防护的同时,还能够观察压管组件3和输液管4的工作状态。
62.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或保护罩安装在压管板5上,或盖板或保护罩与压管板5为一体式结构,使得盖板或保护罩与压管板5一同安装,能够简化安装结构。
63.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上设有限位件6,限位件6安装在转动件32的右侧,限位件6为一个隔档块,限位件6用于限位安装压管板5,以使得压管板5能够安装固定到合适的位置。限位件6能够避免压管板5覆盖住转动件32。
64.具体的,耗材安装区11b上设有2个限位件6,2个限位件6和2个转动件32一一对应。耗材安装区11b还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压管板5。
65.本实施例的灌注泵,由于在工作面板11上设有相对操控区11a内沉的耗材安装区11b,将压管组件3设置在内沉的耗材安装区11b内,使得压管组件3和安装在压管组件3上的管路相对操控组件2内沉,进而操作工作面板11上的操控组件2时,不会误触到压管组件3和管路,保证了灌注泵的运行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压管组件3内沉隐藏设置,使得工作面板更整洁,美化了灌注泵的外观。
66.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灌注泵,本实施例的灌注泵与上述实施例的灌注泵区别在于:压管壁不同。
67.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之间的连接处为直线结构,耗材安装区11b为一个方形区域,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之间设有为直线结构,相比设为c型结构,有利于工作面板11的制备,耗材安装区11b的区域相比上述实施例更大,更大的耗材安装区11b用于安装在压管组件3和止档件7。操控区11a和耗材安装区11b之间的连接处也可为其他形状。
68.耗材安装区11b内安装有止档件7,止档件7为c型结构,止档件7朝向转动件32的面形成c型的压管壁31。止档件7也可以为u型结构,止档件7朝向转动件32的面形成u型的压管壁31。
69.止档件7的设置同样能够形成挤压通道33,该结构的设置能够降低耗材安装区11b内沉设置的难度。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耗材安装区11b合理设置安装止档件7的数量,如本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内安装有两个止档件7,两个止档件7与两个转动件32对应设置。
70.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止档件7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止档件7根据需要设置对应数量的压管壁31,以适配不同数量的转动件32。
71.本实施例中,采用止档件7形成压管壁31,同样能够实现对输液管4的限位,进而同样能够实现驱动输液管4进行输液。
72.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灌注泵,本实施例的灌注泵与上述实施例的灌注泵区别在于:增加了压力传感器。
73.本实施例中,在工作面板1的耗材安装区11b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耗材与耗材安装区11b贴靠的位置处,并且压力传感器位于挤压通道外,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耗材内液体的压力,以实现实时检测预警及压力的精确控制。
74.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一压力传感器8位于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上端,第一压力传感器8靠近挤压通道的上端(输入端),并且位于挤压通道的上端延伸出的轨迹上,以使得第一压力传感器8能够检测耗材输入端内液体的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8用于检测耗材上端液袋的压力,用于对液袋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实现空瓶报警;第一压力传感器8检测的压力,还用于调节液袋高度,以对压力精度补偿。第二压力传感器9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8的下端,第二压力传感器9靠近挤压通道的下端(输出端),并且位于挤压通道的下端延伸出的轨迹上,以使得第二压力传感器9能够检测耗材输出端内液体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9用于检测耗材与腔镜连接部分内的液体压力,进而能够实时检测腔内的实时压力,有助于精确控制灌注泵输入腔内的液压。
75.在其他实施例中,耗材安装区11b在仅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8,或者仅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9,也能够对应的压力检测作用,满足一定场景的使用需要。
7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