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7623发布日期:2022-10-29 00:4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可视化眼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眼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眼罩。


背景技术:

2.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逐渐地成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增长会使我们的眼睛出现眼干、眼涩、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问题,而使用眼罩能够对眼睛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3.现有的眼罩一般设置有遮挡件来将眼罩上的透视孔遮盖,在用户同时需要进行眼部药敷和使用眼睛处理其他事务时,则需要将遮挡件从眼罩上完全撕开,但大多数眼罩都是一次性的,遮挡件从眼罩上完全撕开后,不仅容易丢失,同时也较难地再次与眼罩连接,即使可以再次连接,通常连接稳定性也会有所下降,耐用性差,并且遮挡件从眼罩上完全撕开后也容易沾染灰尘,再次使用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化眼罩,不仅结构简单,还便于遮挡件与眼罩主体多次盖合或展开,提高耐用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眼罩,其包括:
6.眼罩主体,所述眼罩主体开设有透视孔,所述眼罩主体远离眼睛的一侧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可相对所述眼罩主体盖合或展开以使所述遮挡件盖住或者暴露所述透视孔,所述眼罩主体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遮挡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分离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于所述遮挡件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7.眼罩带,所述眼罩带分别连接在所述眼罩主体的两端,所述眼罩带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分离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所述遮挡件可朝向所述眼罩带展开,借由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的连接可使所述遮挡件保持在与所述眼罩带结合的状态。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及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分别包括磁吸件和/或魔术贴。
9.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可沿所述眼罩带移动。
10.可选地,所述透视孔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透视孔并列设置在所述眼罩主体且两所述透视孔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
11.所述遮挡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遮挡件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眼罩主体的相对两端,两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结构;
12.所述眼罩带对应两所述遮挡件的第二连接结构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三连接结构。
13.可选地,所述眼罩主体内设置有发热装置和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被配置为与智能设备进行通讯,以使智能设备可对所述发热装置进行控制。
14.可选地,所述发热装置围绕所述透视孔设置。
15.可选地,所述眼罩主体内还放置有爆珠,所述爆珠被按压挤破时,所述爆珠流出液体并通过所述发热装置的发热作用使所述液体挥发。
16.可选地,所述眼罩主体内设置有开口袋,所述开口袋被配置为放置药包。
17.可选地,所述眼罩主体内设置有杀菌灯,所述杀菌灯发射的光线能够穿透所述眼罩主体,以对所述可视化眼罩进行消毒。
18.可选地,所述眼罩主体靠近眼睛的一侧设置有可置换的清洁布,所述清洁布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所述眼罩主体。
19.本技术设置有眼罩主体和眼罩带,眼罩主体设置有遮挡件,眼罩主体和遮挡件分别设置有可相互分离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眼罩带设有与第二连接结构可分离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遮挡件可相对眼罩主体盖合或展开以使遮挡件盖住或者暴露透视孔。于遮挡件处于盖合状态时,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另外遮挡件可朝向眼罩带展开,借由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的连接可使遮挡件保持在与眼罩带结合的状态。本技术通过在眼罩主体、眼罩带和遮挡件分别设有连接结构,借由连接结构使得遮挡件可相对眼罩主体盖合以使遮挡件盖住透视孔,而在暴露透视孔时,遮挡件能够保持在与眼罩带结合的状态,无需将遮挡件完全从眼罩主体上拆卸,不仅结构简单,还便于遮挡件与眼罩主体多次盖合或展开,提高耐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可视化眼罩的结构图。
21.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22.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4.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眼罩,包括眼罩主体1和眼罩带2。眼罩主体1开设有透视孔11,眼罩主体1远离眼睛的一侧设置有遮挡件3,遮挡件3可相对眼罩主体1盖合或展开以使遮挡件3盖住或者暴露透视孔11,眼罩主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12,遮挡件3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结构12可分离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31。于遮挡件3处于盖合状态时,第二连接结构31与第一连接结构12连接。眼罩带2分别连接在眼罩主体1的两端,眼罩带2设有与第二连接结构31可分离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21,遮挡件3可朝向眼罩带2展开,借由第二连接结构31和第三连接结构21的连接可使遮挡件3保持在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
25.本技术设置有眼罩主体1和眼罩带2,眼罩主体1设置有遮挡件3,眼罩主体1和遮挡件3分别设置有可相互分离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12和第二连接结构31,眼罩带2设有与第二连接结构31可分离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21,遮挡件3可相对眼罩主体1盖合或展开以使遮挡件3盖住或者暴露透视孔11。于遮挡件3处于盖合状态时,第二连接结构31与第一连接结构12连接,另外遮挡件3可朝向眼罩带2展开,借由第二连接结构31和第三连接结构21的连接可使遮挡件3保持在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本技术通过在眼罩主体1、眼罩带2和遮挡件3分别设有连接结构,借由连接结构使得遮挡件3可相对眼罩主体1盖合以使遮挡件3盖住透视
孔11,而在暴露透视孔11时,遮挡件3能够保持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无需将遮挡件3完全从眼罩主体1上拆卸,不仅结构简单,还便于遮挡件3与眼罩主体1多次盖合或展开,提高耐用性。
26.具体地,透视孔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如一个狭长通孔,以给两眼睛同时提供视野,当然透视孔11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用来分别给两眼睛提供视野,在此不作限定。
27.具体地,遮挡件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如透视孔11的数量为一个时,通常将遮挡件3设置为一个,当然也可以是设置两个。另外当透视孔11的数量为两个时,通常将遮挡件3设置为两个,当然也可以是设置为一个,只需能够将透视孔11完全覆盖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28.具体地,眼罩带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当眼罩带2的数量为一个时,眼罩带2的两端分别与眼罩主体1连接,眼罩带2的两端和眼罩主体1之间围绕形成佩戴空间。在使用时,用户的头部穿过佩戴空间来进行佩戴。当眼罩带2的数量为两个时,两眼罩带2的一端分别与眼罩主体1的两端连接,在使用时,用户通过将眼罩带2佩戴在两耳朵上来使用。另外通常将第三连接结构21设置在靠近遮挡件3展开方向上,便于遮挡件3在展开时,能方便与眼罩带2结合,如在设置为一个眼罩带2时,第三连接结构21位于该眼罩带2上且靠近遮挡件3展开方向设置,在设置为两个眼罩带2时,第三连接结构21位于靠近遮挡件3展开方向的其中一个眼罩带2上,当然也可以是两个眼罩带2同时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21,在此不作限定。
29.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31及第三连接结构21分别包括磁吸件4和/或魔术贴5。
30.通过设置磁吸件4和/或魔术贴5的形式,便于遮挡件3可相对眼罩主体1盖合或展开,或者遮挡件3能保持在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还可以保障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
31.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31及第三连接结构21可以同时设置为魔术贴5,遮挡件3的一端连接在眼罩主体1的一端,遮挡件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31(魔术贴5),眼罩主体1设置有与遮挡件3配合的第一连接结构12(魔术贴5),当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魔术贴5)与眼罩主体1的第一连接结构12(魔术贴5)粘合时,遮挡件3盖住透视孔11。眼罩带2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结构31(魔术贴5)配合的第三连接结构21(魔术贴5),当需要将透视孔11暴露时,则将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与眼罩主体1的第一连接结构12分离(将魔术贴5分开),并沿遮挡件3与眼罩主体1的连接端展开至眼罩带2的第三连接结构21上,第二连接结构31(魔术贴5)粘在第三连接结构21(魔术贴5),以将遮挡件3保持在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相反地,需要解除遮挡件3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则将第二连接结构31(魔术贴5)与第三连接结构21(魔术贴5)分离。
32.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31及第三连接结构21可以同时设置为磁性件4,遮挡件3的一端连接在眼罩主体1的一端,遮挡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31(磁性件4),眼罩主体1设置有与遮挡件3配合的第一连接结构12(磁性件4),当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磁性件4)与眼罩主体1的第一连接结构12(磁性件4)吸附时,遮挡件3盖住透视孔11。眼罩带2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结构31(磁性件4)配合的第三连接结构21(磁性件4),当需要将透视孔11暴露时,则将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与眼罩主体1的第一连接结构12分离(将磁性件4分离),并沿遮挡件3与眼罩主体1的连接端展开至眼罩带2的第三连接结构
21,第二连接结构31(磁性件4)吸附在第三连接结构21(磁性件4),以将遮挡件3保持在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相反地,需要解除遮挡件3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则将第二连接结构31(磁性件4)与第三连接结构21(磁性件4)分离。
33.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31及第三连接结构21设置为磁性件4时,三者可均带有磁性,如第一连接结构12的磁性为正,第二连接结构31的磁性为负,则第三连接结构21磁性为正,当然三者的磁性也可以相反设置。另外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31及第三连接结构21也可以设置为部分带有磁性、部分为金属、合金等能够与磁性材料吸附的物质,如第一连接结构12和第三连接结构21均带有磁性,第二连接结构31为金属、合金等能够与磁性材料吸附的物质,或者第一连接结构12和第三连接结构21为金属、合金等能够与磁性材料吸附的物质,第二连接结构31带有磁性,在此不作限定,只有第一连接结构12和第三连接结构21能够分别吸附第二连接结构31即可。
34.当然,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31及第三连接结构21可以同时设置有磁吸件4和魔术贴5。遮挡件3的一端连接在眼罩主体1的一端,遮挡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磁吸件4,遮挡件3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5,遮挡件3的内侧也设置有魔术贴5,眼罩主体1设置有磁性件4和魔术贴5,当需要盖住透视孔11时,将遮挡件3的磁性件4和内侧的魔术贴5分别与眼罩主体1的磁性件4和魔术贴5连接。眼罩带2上设置有与磁性件4和魔术贴5,当需要将透视孔11暴露时,遮挡件3与眼罩主体1分离(分别分离磁性件4和内侧的魔术贴5),并沿遮挡件3与眼罩主体1的连接端展开至眼罩带2,将遮挡件3外侧的魔术贴5粘在眼罩带2的魔术贴5上,且遮挡件3的磁性件4吸附在眼罩带2的磁性件4,以将遮挡件3保持在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相反地,需要解除遮挡件3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则分别将磁吸件4和魔术贴5分离。
35.进一步地,第三连接结构21可沿眼罩带2移动。通过将第三连接结构21沿眼罩带2移动,能够调整第三连接结构21在眼罩带2上的位置,确保第三连接结构21能够顺利与第二连接结构31进行连接,避免在用户佩戴时,眼罩带2发生形变而导致第三连接结构21的位置发生改变,使得遮挡件3在展开时,第三连接结构21无法与第二连接结构31顺利结合。
36.具体地,第三连接结构21可以是卡扣带,第三连接结构21穿设在眼罩带2来进行滑动。
37.进一步地,透视孔11的数量为两个,两透视孔11并列设置在眼罩主体1且两透视孔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2。遮挡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遮挡件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眼罩主体1的相对两端,两遮挡件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31。眼罩带2对应两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21。
38.通过设置两遮挡件3和在眼罩带2上设置对应的第三连接结构21,便于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需要视野的透视孔11,可以同时打开也可以只打开一个,增加使用场景。
39.具体地,眼罩带2的数量为一个时,眼罩带2上设置有两个第三连接结构21,以分别与两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对应。当眼罩带2的数量为两个时,两眼罩带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21,以分别与两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对应,在此不作限定。
40.在用户不需要视野时,可将两遮挡件3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31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两透视孔11之间的第一连接结构12,以使两遮挡件3分别盖住透视孔11。在用户需要视野时,则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遮挡件3的第二连接结构31与两透视孔11之间的第一连接结构12分离,并沿遮挡件3与眼罩主体1的连接端展开至眼罩带2的第三连接结构21,第二连接结
构31与第三连接结构21连接,以将遮挡件3保持在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相反地,需要解除遮挡件3与眼罩带2结合的状态,则将第二连接结构31与第三连接结构21分离。
41.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眼罩主体1内设置有发热装置6和无线模块7,无线模块7被配置为与智能设备进行通讯,以使智能设备可对发热装置6进行控制。
42.通过设置有发热装置6,能够对眼部进行热敷,便于缓解眼部的疲劳。而设置有无线模块7,便于与智能设备进行通讯,使得智能设备可对发热装置6进行控制,有利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去调节合适的温度,使眼部热敷更加个性化。
43.当然,眼罩主体1内还可以设置有按摩装置(图未示),无线模块7被配置为与智能设备进行通讯,以使智能设备可对按摩装置进行控制,便于用户根据需求调整按摩装置的工作模式。
44.进一步地,发热装置6围绕透视孔11设置。通过将发热装置6设置在眼罩主体1内且围绕透视孔11设置,不仅能够保护眼部,避免烫伤,还能对眼部的边缘进行热敷,提供不同程度的眼部舒缓。
45.具体地,发热装置6可以是加热片,在此不作限定。
46.进一步地,眼罩主体1内还放置有爆珠8,爆珠8被按压挤破时,爆珠8流出液体并通过发热装置6的发热作用使液体挥发。
47.通过放置爆珠8,能够利用爆珠8流出的液体并通过发热装置6使液体挥发,便于用户吸收,减缓眼部疲劳。
48.具体地,爆珠8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放置,在此不作限定。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眼罩主体1内设置有开口袋9,开口袋9被配置为放置药包10。
50.通过在眼罩主体1内设置开口袋9,以形成存储空间,能够自行放置或者更换不同的药包10,给用户提供不同的功效。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眼罩主体1内设置有杀菌灯20,杀菌灯20发射的光线能够穿透眼罩主体1,以对可视化眼罩进行消毒。
52.通过在眼罩主体1内设置有杀菌灯20,便于利用杀菌灯20发射的光线来对可视化眼罩进行消毒,能够杀死细菌,避免眼部受到感染。
53.具体地,杀菌灯20可以是紫外线杀菌灯,当然不限于此。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眼罩主体1靠近眼睛的一侧设置有可置换的清洁布30,清洁布30通过魔术贴(图未示)粘贴在眼罩主体1。
55.通过将清洁布30利用魔术贴粘贴在眼罩主体1,便于在用户需要清洁时进行使用,如用户有佩戴眼镜的情况,用户可取下清洁布30来对眼镜进行清洁,或者利用清洁布30对眼罩进行清洁等。
56.具体地,眼罩主体1靠近眼睛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图未示),清洁布30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凹槽上,以节省空间。
5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