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磁刺激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2177发布日期:2023-02-28 20:1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磁刺激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功能磁刺激治疗仪。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功能康复的治疗中,电刺激治疗仪已成为重要治疗设备,现有的刺激仪若长时间不使用,过多的灰尘与湿度较高的空气都将对刺激治疗仪造成损害,使得治疗仪使用寿命缩短,且常规的治疗仪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不易进行固定,使得治疗部位出现偏差,影响治疗效果,且治疗仪上的导联线过长容易造成线路混乱、影响使用与美观。现有申请号为20202060466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尘型刺激治疗仪,通过防尘盖可避免电磁治疗仪放置时沾染过多尘埃,使得治疗仪具有防尘功能;而放置槽内放置的干燥剂可避免空气中的水分经对刺激治疗仪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延长治疗仪的使用寿命;而吸盘和绑带可对治疗部位进行固定和缠绕,使得贴片治疗时固定牢固,不易出现位移,提高治疗效果。但是该治疗仪设置防尘组件仅仅只能对治疗仪进行遮挡,无法起到防尘效果,且会影响治疗仪的正常通风和散热问题;另外,该治疗仪不方便进行移动,搬运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治疗仪带通风散热功能以及治疗仪方便移动的功能磁刺激治疗仪。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功能磁刺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侧边设置有防尘通风组件;所述防尘通风组件包括散热组件、防尘盖、防尘网、插块、第一弹簧、固定块、安装槽、固定槽和插槽,其中,所述治疗仪本体的侧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设置有防尘盖,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防尘盖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防尘盖的内部设置有对应固定块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由内向外设置有插块并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对应插块的插槽。
5.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治疗仪本体的侧边对应防尘盖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
6.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第二转动杆、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一转动杆和双向电机,其中,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的侧边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侧边设置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侧边设置有风扇。
7.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治疗
仪本体转动连接。
8.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防尘通风组件还包括调节板、滑槽、第二弹簧和导杆,其中,所述防尘盖的侧边靠近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板,所述导杆的表面位于调节板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弹簧。
9.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治疗仪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升降板、安装座、滑轮、转把、双向丝杆、底座、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滑座,其中,所述治疗仪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位于底座的侧边设置有转把,所述双向丝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端设置有滑轮。
10.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其中,所述升降板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有对应限位块的限位槽。
11.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滑座和限位杆,其中,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双向丝杆的位置横向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通过铰链将防尘盖打开,再打开双向电机,双向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带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带动风扇转动,从而实现对治疗仪本体的散热,当需要对治疗仪本体进行防尘处理时,将防尘网安装在防尘盖上,按压插块,插块压缩第一弹簧并深入安装槽的内部,此时将防尘网侧边的固定块与防尘盖内部的固定槽相对应安装,此时第一弹簧会回弹,从而将插块弹出并卡进固定槽内部的插槽内部,以实现对防尘网的固定,当需要对防尘网进行拆卸时,滑动调节板,调节板通过导杆和滑槽的限位作用,可以将插块从插槽中推出,从而实现对防尘网的拆卸,通过设置了第二弹簧,可以使调节板在对插块进行调节后能够自动复位;当需要对治疗仪本体进行移动时,转动转把,转把转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转动带动两组第一滑座在双向丝杆上相互靠近,通过在第一滑座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安装座,可以带动升降板进行下降,通过在升降板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底座的侧边设置有对应限位块的限位槽,可以提升升降板升降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在底座的内部靠近双向丝杆的位置横向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可以提升移动组件对治疗仪本体的支撑性,最终带动滑轮下降与地面接触,从而方便对治疗仪本体的移动,同样的,反向转动转把,即可将滑轮升上去,从而保证治疗仪本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防尘通风组件,该组件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治疗仪的内部,从而影响内部元件的使用,通过将防尘网设置成快速拆卸结构,可以方便对防尘网进行拆卸清洗,从而保持治疗仪的干净整洁,通过设置了散热组件,可以提升治疗仪的散
热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移动组件,该组件通过转动转把即可对滑轮进行升降,从而带动治疗仪进行移动,同时可以在治疗仪使用时将滑轮升上去,从而保持治疗仪的稳定性;
16.(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治疗仪防尘组件的缺陷,并使之更能为方便移动,其实用性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组件的剖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杆的剖视图。
24.其中:1—治疗仪本体,2—移动组件,201—升降板,202—安装座,203—滑轮,204—限位槽,205—限位块,206—转把,207—双向丝杆,208—底座,209—第一连接杆,210—第一滑座,211—第二连接杆,212—第二滑座,213—限位杆,3—防尘通风组件,301—密封条,302—散热组件,3021—风扇,3022—第二转动杆,3023—第三锥形齿轮,3024—第四锥形齿轮,3025—第二锥形齿轮,3026—第一锥形齿轮,3027—第一转动杆,3028—双向电机,303—防尘盖,304—防尘网,305—插块,306—第一弹簧,307—固定块,308—安装槽,309—调节板,310—滑槽,311—固定槽,312—第二弹簧,313—导杆,314—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1:
29.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治疗仪本体1,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侧边设置有防尘通风组件3;所述防尘通风组件3包括散热组件302、防尘盖303、防尘网304、插块305、第一弹簧306、固定块307、安装槽308、固定槽311和插槽314,其中,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侧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设置有防尘盖303,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302,所述防尘盖303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304,所述防尘网304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块307,所述防尘盖303的内部设置有对应固定块307的固定槽311,所述固定块307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308,所述安装槽30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306,所述安装槽308的内部由内向外设置有插块305并与第一弹簧30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311的内部设置有对应插块305的插槽314。
30.具体实施方式为,首先通过铰链将防尘盖303打开,再打开双向电机3028,双向电机3028带动第一转动杆3027转动,第一转动杆3027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3026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026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3025转动,第二锥形齿轮3025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3022转动,第二转动杆3022转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3023转动,第三锥形齿轮3023转动带动第四锥形齿轮3024转动,第四锥形齿轮3024转动带动风扇3021转动,从而实现对治疗仪本体1的散热,当需要对治疗仪本体1进行防尘处理时,将防尘网304安装在防尘盖303上,按压插块305,插块305压缩第一弹簧306并深入安装槽308的内部,此时将防尘网304侧边的固定块307与防尘盖303内部的固定槽311相对应安装,此时第一弹簧306会回弹,从而将插块305弹出并卡进固定槽311内部的插槽314内部,以实现对防尘网304的固定,当需要对防尘网304进行拆卸时,滑动调节板309,调节板309通过导杆313和滑槽310的限位作用,可以将插块305从插槽314中推出,从而实现对防尘网304的拆卸,通过设置了第二弹簧312,可以使调节板309在对插块305进行调节后能够自动复位。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防尘通风组件3的结构,如图1~4所示,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侧边对应防尘盖303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301。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可以提升防尘通风组件3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3.实施例3:
3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散热组件302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组件302包括风扇3021、第二转动杆3022、第三锥形齿轮3023、第四锥形齿轮3024、第二锥形齿轮3025、第一锥形齿轮3026、第一转动杆3027和双向电机3028,其中,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双向电机3028,所述双向电机3028的侧边设置有第一转动杆3027,所述第一转动杆302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302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026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302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02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转动杆3022,所述第二转动杆3022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3023,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023的侧边设置有第四锥形齿轮3024,所述第四锥形齿轮3024的侧边设置有风扇3021。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可以提升治疗仪本体1的散热效率。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5.实施例4:
3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散热组件302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转动杆302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治疗仪本体1转动连接。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可以避免第一锥形齿轮3026和第二锥形齿轮3025齿轮啮合错位。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7.实施例5:
3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防尘通风组件3的结构,如图1~4所示,所述防尘通风组件3还包括调节板309、滑槽310、第二弹簧312和导杆313,其中,所述防尘盖303的侧边靠近固定槽311的位置设置有滑槽310,所述滑槽310的内部设置有导杆313,所述导杆313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板309,所述导杆313的表面位于调节板309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弹簧312。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可以快速对安装后的防尘网304进行拆卸。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9.实施例6:
4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移动组件2,如图1,图5,图6所示,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2;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升降板201、安装座202、滑轮203、转把206、双向丝杆207、底座208、第一连接杆209和第一滑座210,其中,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08,所述底座208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双向丝杆207,所述双向丝杆207的一端位于底座208的侧边设置有转把206,所述双向丝杆20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座210,所述第一滑座210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9,所述第一连接杆209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安装座202,所述安装座202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201,所述升降板201的下端设置有滑轮203。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可以实现对治疗仪本体1的移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1.实施例7:
4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移动组件2的结构,图5,图6所示,所述移动组件2还包括限位槽204和限位块205,其中,所述升降板201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205,所述底座208的侧边设置有对应限位块205的限位槽204。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可以提升升降板201升降过程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3.实施例8:
4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移动组件2的结构,图5,图6所示,所述移动组件2还包括第二连接杆211、第二滑座212和限位杆213,其中,所述底座208的内部靠近双向丝杆207的位置横向设置有限位杆213,所述限位杆21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滑座212,所述第二滑座212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1,所述第二连接杆211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座202转动连接。如此设置的优势为,可以提升移动组件2对治疗仪本体1的支撑性。
45.当需要对治疗仪本体1进行移动时,转动转把206,转把206转动带动双向丝杆207转动,双向丝杆207转动带动两组第一滑座210在双向丝杆207上相互靠近,通过在第一滑座210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9,第一连接杆209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安装座202,可以带动升降板201进行下降,通过在升降板201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205,底座208的侧边设置有对应限位块205的限位槽204,可以提升升降板201升降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在底
座208的内部靠近双向丝杆207的位置横向设置有限位杆213,限位杆21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滑座212,第二滑座212的侧边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杆211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安装座202转动连接,可以提升移动组件2对治疗仪本体1的支撑性,最终带动滑轮203下降与地面接触,从而方便对治疗仪本体1的移动,同样的,反向转动转把206,即可将滑轮203升上去,从而保证治疗仪本体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6.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治疗仪的防尘通风结构结构,例如风扇3021和防尘网304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