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1336发布日期:2022-11-02 18:1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撑开器。


背景技术:

2.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
3.现市面上的口腔撑开器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存在以下问题:
4.1.传统的在针对该口腔撑开器进行使用时,当患者在针对该撑开器进行使用时,其底部的舌档将与底部的口腔接触,舌档太过冰冷不能够给予患者舒适感,同时舌档较硬,会对患者的口腔造成划伤,应用时较为麻烦;
5.2.传统的在针对该口腔撑开器进行使用时,患者张嘴的时间较长时,所张嘴的距离会慢慢缩短,导致医护人员不好操作口腔作业,同时所操作口腔位置的不同,所需要张嘴的大小均不同,传统撑开器的高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非常的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撑开器,解决了现有传统的在针对该口腔撑开器进行使用时,当患者在针对该撑开器进行使用时,其底部的舌档将与底部的口腔接触,舌档太过冰冷不能够给予患者舒适感,同时舌档较硬,会对患者的口腔造成划伤,应用时较为麻烦;传统的在针对该口腔撑开器进行使用时,患者张嘴的时间较长时,所张嘴的距离会慢慢缩短,导致医护人员不好操作口腔作业,同时所操作口腔位置的不同,所需要张嘴的大小均不同,传统撑开器的高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非常的不便捷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口腔撑开器,包括上撑开器、下撑开器、上咬槽以及下咬板,所述下撑开器的底部设有舌挡,所述舌挡外壁的两侧均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磁块,所述舌挡的外部设有塑料舌片,所述塑料舌片的外部设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外壁设有第二磁块,所述插块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通过吸附的方式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上撑开器外壁的右侧开设限位插孔,所述下撑开器外壁的右侧设有限位插孔,所述限位插孔的外部设有支撑块。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插孔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限位插杆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限位插孔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上撑开器外壁的左侧设有上咬槽,所述上咬槽的外部设有上支撑架。
13.优选的,所述下撑开器的左侧设有下咬板,所述下咬板的底部设有下支撑架。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撑开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口腔撑开器,通过在舌档的两侧设有的塑料舌片,医护人员可将上撑开器和下撑开器整体的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内部,舌档两侧的塑料舌片将与口腔的底部接触,避免放置时间较长时,舌档对患者的口腔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利用插块与凹槽分离,从而将塑料舌片拆卸更换,再次利用插块与凹槽连接,其内部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吸附,从而提升塑料舌片安装后的稳定性,操作简单,使用时非常的便捷;
17.(2)、该口腔撑开器,通过设有的限位插杆和限位插孔,所操作口腔位置的不同,所需要张嘴的大小均不同,该上撑开器可在下撑开器的内部伸缩进行高低的调节,以便达到医护人员方便操作的高度,较好的解决了患者张嘴的时间较长时,所张嘴的距离会慢慢缩短,导致医护人员不好操作口腔作业的问题,应用时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撑开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舌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上撑开器;2、下撑开器;3、上咬槽;4、下咬板;5、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7、舌档;8、凹槽;9、第一磁块;10、塑料舌片;11、插块;12、第二磁块;13、支撑块;14、限位插杆;15、限位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撑开器,包括上撑开器1、下撑开器2、上咬槽3以及下咬板4,所述下撑开器2的底部设有舌挡,所述舌挡外壁的两侧均开设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部设有第一磁块9,所述舌挡的外部设有塑料舌片10,所述塑料舌片10的外部设有插块11,所述插块11的外壁设有第二磁块12,所述插块11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凹槽8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块9和第二磁块12通过吸附的方式相连接;
25.其中医护人员可将上撑开器1和下撑开器2整体的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内部,舌档7两侧的塑料舌片10将与口腔的底部接触,避免放置时间较长时,舌档7对患者的口腔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利用插块11与凹槽8分离,从而将塑料舌片10拆卸更换,再次利用插块11与凹槽8连接,其内部的第一磁块9和第二磁块12吸附,从而提升塑料舌片10安装后的稳定性。
26.所述上撑开器1外壁的右侧开设限位插孔15,所述下撑开器2外壁的右侧设有限位插孔15,所述限位插孔15的外部设有支撑块13,通过设有的限位插杆14和限位插孔15,所操作口腔位置的不同,所需要张嘴的大小均不同,该上撑开器1可在下撑开器2的内部伸缩进行高低的调节,以便达到医护人员方便操作的高度,使用时非常的便捷。
27.所述限位插孔15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限位插杆14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限位插孔15的内部,所分布的多个限位插孔15,可根据所需要使用不同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使用的方式存在多样性。
28.所述上撑开器1外壁的左侧设有上咬槽3,所述上咬槽3的外部设有上支撑架5,可将上支撑架5的内部放置一些吸附棉,利用吸附棉针对口腔内部所产生的唾液进行吸附。
29.所述下撑开器2的左侧设有下咬板4,所述下咬板4的底部设有下支撑架6,可将下支撑架6的内部放置一些吸附棉,利用吸附棉针对口腔内部所产生的唾液进行吸附。
3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口腔撑开器时,首先医护人员可将上撑开器1在下撑开器2的内部进行调节,以便达到医护人员方便操作的高度,然后将限位插杆14插入限位插孔15的内部,将上撑开器1所调节的高度进行固定,然后在上支撑架5和下支撑架6的内部放置一些吸附棉,然后即可将上撑开器1和下撑开器2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内部,上牙齿将咬合在上咬槽3的内部,下咬板4支撑在下牙齿的上端,然后舌档7两侧的塑料舌片10将与口腔的底部接触,避免放置时间较长时,舌档7对患者的口腔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然后医护人员即可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操作,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利用插块11与凹槽8分离,从而将塑料舌片10拆卸更换,再次利用插块11与凹槽8连接,其内部的第一磁块9和第二磁块12吸附,从而提升塑料舌片10安装后的稳定性,使用时非常的便捷。
31.本实用新型的1上撑开器;2下撑开器;3上咬槽;4下咬板;5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7舌档;8凹槽;9第一磁块;10塑料舌片;11插块;12第二磁块;13支撑块;14限位插杆;15限位插孔,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在针对该口腔撑开器进行使用时,当患者在针对该撑开器进行使用时,其底部的舌档7将与底部的口腔接触,舌档7太过冰冷不能够给予患者舒适感,同时舌档7较硬,会对患者的口腔造成划伤,应用时较为麻烦;传统的在针对该口腔撑开器进行使用时,患者张嘴的时间较长时,所张嘴的距离会慢慢缩短,导致医护人员不好操作口腔作业,同时所操作口腔位置的不同,所需要张嘴的大小均不同,传统撑开器的高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非常的不便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舌档7的两侧设有的塑料舌片10,医护人员可将上撑开器1和下撑开器2整体的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内部,舌档7两侧的塑料舌片10将与口腔的底部接触,避免放置时间较长时,舌档7对患者的口腔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通过设有的限位插杆14和限位插孔15,所操作口腔位置的不同,所需要张嘴的大小均不同,该上撑开器1可在下撑开器2的内部伸缩进行高低的调节,以便达到医护人员方便操作的高度。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