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仓拆卸装置及钉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7638发布日期:2022-10-05 01: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钉仓拆卸装置及钉仓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仓拆卸装置及钉仓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医用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吻合器本体的操作把手以及位于远端的钉头部,钉头部包括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第一钳夹包括钉仓架和可拆卸地设置于钉仓架的内部的钉仓。在更换钉仓时,需要采用钉仓拆卸装置,将钉仓从钉仓架中取出。然而,现有的钉仓拆卸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给钉仓,并且拆卸的过程中操作不方便。所述吻合器的远端和近端是相对于操作吻合器的操作者来说的,操作者手持吻合器进行手术时,远端为远离操作者即靠近手术部位的一端,近端为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仓拆卸装置及钉仓组件,在分离钉仓与钉仓架时无需施加很大的作用力,操作方便。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钉仓拆卸装置,用于分离钉仓架与钉仓,所述装置包括握持部和拆卸部,所述拆卸部设于所述握持部的远端,所述拆卸部包括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位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的远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抵持部在所述装置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持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装置的延伸平面具有第一倾斜角;所述装置安装于所述钉仓时,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钉仓的底面。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在垂直于所述装置的延伸平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侧臂,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均位于所述侧臂的内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设于所述握持部的远端和/或所述侧臂的近端,所述第二抵持部设于所述侧臂的远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拆卸部包括两个所述侧臂,两个所述侧臂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抵持部,或者,两个所述侧臂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抵持部;
9.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设于同一所述侧臂,或者,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拆卸部包括两个所述侧臂,两个所述侧臂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所述握持部和所述拆卸部的两个侧臂之间形成有一视窗。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刚性连接部或弹性连接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拆卸部的侧臂相对于所述装置的中心轴方向向外侧倾斜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台。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的第一表面为曲面。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的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装置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钉仓组件,包括钉仓、钉仓架和所述的钉仓拆卸装置,所述钉仓的远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抵持部相配合的第三抵持部,所述钉仓架的远端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抵持部相配合的第四抵持部,拆卸所述钉仓时,所述第一抵持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抵持部的底面相抵持,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四抵持部之间形成可分离的嵌设结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三抵持部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拆卸所述钉仓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形成可分离的嵌设结构。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抵持部的底面分别为相配合的曲面。
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钉仓拆卸装置及钉仓组件具有如下优点: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钉仓架与钉仓的装置,其握持部供使用者握持,拆卸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第一抵持部的第一表面倾斜设置,在拆卸钉仓时,具有倾斜表面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分别与钉仓以及钉仓架相配合,无需施加很大的作用力即可将钉仓从钉仓架中拆除,并且操作方便,可以实现钉仓的快速拆卸。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的立体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的俯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与钉头部配合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钉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与钉头部配合的俯视图;
30.图7是图6中a1-a1方向的剖视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与钉头部配合的俯视图;
33.图10是图9中a2-a2方向的剖视图;
34.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0036]1ꢀꢀꢀꢀꢀꢀ
钉仓拆卸装置
ꢀꢀꢀꢀꢀꢀꢀꢀꢀꢀ
124
ꢀꢀꢀꢀ
第二抵持部
[0037]
11
ꢀꢀꢀꢀꢀ
握持部
ꢀꢀꢀꢀꢀꢀꢀꢀꢀꢀꢀꢀꢀꢀꢀꢀ
125
ꢀꢀꢀꢀ
视窗
[0038]
111
ꢀꢀꢀꢀꢀ
凹陷部
ꢀꢀꢀꢀꢀꢀꢀꢀꢀꢀꢀꢀꢀꢀꢀꢀꢀ
126
ꢀꢀꢀꢀ
连接部
[0039]
12
ꢀꢀꢀꢀꢀꢀ
拆卸部
ꢀꢀꢀꢀꢀꢀꢀꢀꢀꢀꢀꢀꢀꢀꢀꢀꢀ2ꢀꢀꢀꢀꢀꢀ
钉仓架
[0040]
121
ꢀꢀꢀꢀꢀ
第一侧臂
ꢀꢀꢀꢀꢀꢀꢀꢀꢀꢀꢀꢀꢀꢀꢀ
21
ꢀꢀꢀꢀꢀ
第四抵持部
[0041]
122
ꢀꢀꢀꢀꢀ
第二侧臂
ꢀꢀꢀꢀꢀꢀꢀꢀꢀꢀꢀꢀꢀꢀꢀ3ꢀꢀꢀꢀꢀꢀ
钉仓
[0042]
123
ꢀꢀꢀꢀꢀ
第一抵持部
ꢀꢀꢀꢀꢀꢀꢀꢀꢀꢀꢀꢀꢀ
31
ꢀꢀꢀꢀꢀ
第三抵持部
[0043]
1231
ꢀꢀꢀꢀ
第一表面
ꢀꢀꢀꢀꢀꢀꢀꢀꢀꢀꢀꢀꢀꢀꢀ
311
ꢀꢀꢀꢀ
底面
[0044]
1232
ꢀꢀꢀꢀ
第一配合部
ꢀꢀꢀꢀꢀꢀꢀꢀꢀꢀꢀꢀꢀ
312
ꢀꢀꢀꢀ
第二配合部
[0045]
1233
ꢀꢀꢀꢀ
第二表面
ꢀꢀꢀꢀꢀꢀꢀꢀꢀꢀꢀꢀꢀꢀꢀ
313
ꢀꢀꢀꢀ
远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说明书中的“或”、“或者”均可能表示“和”或者“或”。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上”、“下”、“之间”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说明书中虽然采用“第一”或“第二”等来表示某些特征,但其仅为表示作用,而作为具体特征的数量和重要性的限制。
[004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钉仓拆卸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钉仓组件。该钉仓拆卸装置用于分离钉仓架与钉仓,所述装置包括握持部和拆卸部,所述拆卸部设于所述握持部的远端,所述拆卸部包括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位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的远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抵持部在所述装置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持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装置的延伸平面具有第一倾斜角;所述装置安装于所述钉仓时,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钉仓远端的底面。在分离钉仓架与钉仓时,具有倾斜表面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分别与钉仓以及钉仓架相配合,无需施加很大的作用力即可将钉仓从钉仓架中取出,操作方便。
[0048]
所述钉仓拆卸装置的远端和近端是相对于使用该装置的操作者来说的,操作者手持该装置的握持部分离钉仓和钉仓架时,远端为远离操作者即靠近钉仓的一端,近端为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0049]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钉仓组件包括该钉仓拆卸装置、钉仓以及钉仓架。钉仓的远端设置有与第一抵持部相配合的第三抵持部,所述钉仓架的远端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抵持部相配合的第四抵持部,拆卸所述钉仓时,所述第一抵持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抵持部的底面相抵持,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四抵持部之间形成可分离的嵌设结构,使用者无需施加很大的作用力,操作方便。
[0050]
所述吻合器的远端和近端是相对于操作吻合器的操作者来说的,操作者手持吻合器进行手术时,远端为远离操作者即靠近手术部位的一端,近端为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0051]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各个具体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和钉仓组件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具体实施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2]
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包括握持部11和拆卸部12,所述握持部11供使用者握持。所述拆卸部12设置于所述握持部11的远端。所述拆卸部12包括至少一个侧臂,所述侧臂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握持部11。所述侧臂的近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123,所述第一抵持部123包括第一表面1231,所述第一表面1231相对于所述装置1的延伸平面具有第一倾斜角a1,该第一倾斜角a1为一个锐角。
[0053]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整体沿d1方向延伸,即d1为装置1的延伸方向即长度方向,d2为装置1的宽度方向,d3为装置1的高度方向。该实施例中,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的延伸平面为平行于d1方向和d2方向的平面。该钉仓拆卸装置1的中心轴s也沿d1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中所指装置的“内侧”和“外侧”是相对于中心轴s来说的,靠近中心轴s的一侧为内侧,远离中心轴s的一侧为外侧。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拆卸部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臂: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第一侧臂121的近端和第二侧臂122的近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第一侧臂121的远端和第二侧臂122的远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抵持部124,第二抵持部124为朝向所述装置1的中心轴s凸出的凸起。该第二抵持部124与第一抵持部123在d1方向上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抵持部124与所述第一抵持部123在d3方向上间隔设置。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123和第二抵持部124不必然设置在侧臂的近端和远端,只要满足第一抵持部123和第二抵持部124之间在d1方向上有一定距离即可。
[0054]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抵持部123还包括第二表面1233,所述第二表面1233平行于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的延伸平面设置,所述第一抵持部123为楔形。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二表面1233与所述第一侧臂121和所述第二侧臂122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与所述装置1的延伸平面之间的第一倾斜角a1,即等于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与第二表面1233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抵持部124延伸至所述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的底面。
[0055]
如图4~7所示,所述钉仓3的远端设置有第三抵持部31,所述第三抵持部31包括远端面313和底面311,在采用该装置1拆卸钉仓3时,该第三抵持部31的底面311与装置1的第一抵持部123相抵持。所述第三抵持部31的远端面313和底面311之间具有第二倾斜角a2,所述第一倾斜角a1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倾斜角a2。所述钉仓架2的远端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抵持部124相配合的第四抵持部21,该第四抵持部21为孔或凹槽结构。在采用该装置1拆卸钉仓3时,该第二抵持部124和第四抵持部21形成可分离的嵌设配合,进行定位,并且在操作该装置1将钉仓3的远端与钉仓架2分离时,该装置1以该第二抵持部124和第四抵持部21的结合位置为中心旋转。在本实用新型中,钉仓3和钉仓架2的远端和近端是相对于使用吻合器进行手术的操作者来说的,远端是指远离吻合器的操作者的一端,即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近端是指靠近吻合器的操作者的一端。如图5所示,钉仓3的远端为其左端,近端为其右端,钉仓架2的远端为其左端,近端为其右端。
[0056]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还设置有两个第一配合部1232,两个第一配合部1232沿第二方向d2排列。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232为凸台。所述第三抵持部31的底面311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312,该第二配合部312为至
少一个凹槽。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232的数量可以不为两个,而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并且排列方式也不限于该实施例中的排列方式,例如沿第一方向d1排列,或者随机分布在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等。所述第一配合部1232的形状也不限于圆台,也可以为方台、梯形凸台或者其他形状的凸台。通过该第一配合部1232与钉仓3的第二配合部312的配合,在装置1与钉仓3配合时可以起到定位和防滑的作用。
[0057]
在使用该钉仓拆卸装置1从钉仓架2中拆卸所述钉仓3时,首先使得钉仓拆卸装置1与钉仓架2呈一定角度设置,钉仓3和钉仓架2从钉仓拆卸装置1的底部开口处插入装置1,安装到如图4和图7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与所述第三抵持部31的底面311相抵持,所述第一配合部123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12之间形成可分离的嵌设结构。所述第二抵持部124和所述第四抵持部21之间形成可分离的嵌设结构。在此状态下,握住所述握持部11并将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的握持部11的尾部向上抬起,使得该装置1绕第二抵持部124和第四抵持部21的配合位置顺时针旋转,可以轻松地将所述钉仓3的远端与钉仓架2的远端分离。此时,由于所述第一抵持部123和所述第三抵持部31之间的抵持作用,以及所述第一配合部1232和第二配合部312的保持作用,可以通过操作所述装置1将钉仓3从钉仓架2中取出,同时装置1的第二抵持部124也与钉仓架2的第四抵持部21分离,然后将装置1与钉仓3分离,即完成了钉仓3的拆卸。通过采用该钉仓拆卸装置1,在拆卸钉仓3时无需施加很大的作用力,并且操作方便,可以实现钉仓3的快速拆卸。
[0058]
如图1~3所示,第一侧臂121的远端和第二侧臂122的远端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126,该连接部126可以增加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的远端的连接刚性,防止因为第一侧臂121和/或第二侧臂122的变形,而导致在拆卸钉仓3时,第二抵持部124不能与钉仓架2的第四抵持部21稳定地配合。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26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的其他位置之间,而不必然设置于远端。该连接部126可以是刚性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连接部126也可以为弹性的,且可沿第二方向d2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初始状态下,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之间的距离小于钉仓架2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在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与钉仓架2配合的状态下,受到外力时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容易向钉仓架2外侧滑脱,而弹性的连接部126可以使得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有向内侧收紧的力,保证其配合的稳定性。
[0059]
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部126、所述握持部11和所述拆卸部12的两个侧臂121、122之间形成有一视窗125。通过所述视窗125,在采用该装置1拆卸钉仓3时,将钉仓3和钉仓架2插入到装置1的底部开口后,操作者可以从视窗125中观察和调整装置1与钉仓3和钉仓架2的连接和配合。该视窗125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可选大于第一抵持部123沿d1方向的长度,获得更大的视角。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拆卸部12的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分别相对于所述装置1的中心轴s方向向外侧倾斜设置,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与中心轴s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视窗125的视角。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连接部126的长度增大,相应地缩小视窗125的长度。在再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连接部126的长度进一步增大,使得连接部126的一端连接到握持部11的一端,也就没有视窗125,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拆卸部12整体刚性较大,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0060]
如图1~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11的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111,所述凹陷部111沿所述装置1的中心轴s方向延伸,使得所述握持部11的表面形成类似波浪
形表面,方便使用者握持,并且不容易从手中滑脱。所述凹陷部111可以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1的一侧表面(如上表面或下表面),也可以在所述握持部11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所述凹陷部11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部11的表面也可以不设置该凹陷部111,而是设置一些防滑纹、防滑凸起等结构。
[0061]
如图8~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1、钉仓3以及钉仓架2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的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为平面,所述钉仓3的第三抵持部31的底面311也对应为平面。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的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为曲面,所述钉仓3的第三抵持部31的底面311也对应为曲面,且形状与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相适应。第一抵持部123和第三抵持部31的曲面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加装置1与钉仓3配合的稳定性。在该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的第一表面1231与所述装置1的延伸平面之间的第一倾斜角可以是所述第一表面1231的切面与所述装置1的延伸平面之间的夹角。采用该实施例的装置1拆卸钉仓3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此处不予赘述。此外,在该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的握持部11的两个表面分别为平行于所述装置1的延伸平面的平面。此外,也可以在握持部11的表面设置凹陷部、防滑结构等。
[0062]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钉仓拆卸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侧臂121和第二侧臂12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抵持部123。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侧臂121的内侧和第二侧臂12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抵持部123。在采用该装置1拆卸钉仓时,两个第一抵持部123分别与所述钉仓的第三抵持部的底面抵持。该两个第一抵持部123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1232,与所述钉仓的第二配合部形成嵌设配合。采用该实施例的装置1拆卸钉仓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此处不予赘述。
[0063]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的拆卸部12均包括两个侧臂121、122,且两个侧臂121、122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部126,两个侧壁121、122相对于中心轴s向外侧倾斜。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的两个侧臂也可以沿d1方向延伸,即不再向外倾斜设置。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的两个侧臂121、122之间也可以不设置连接部126,而使得两个侧臂121、122形成悬臂梁的形式。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的拆卸部12也可以只包括一个侧臂,例如只包括第一侧臂121或者只包括第二侧臂122,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该说明书中提到的各种变形也可以相互进行组合,例如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将拆卸部12变形为只包括一个侧臂,且侧臂沿d1方向延伸,或者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拆卸部12包括两个沿d1方向延伸的侧臂,且两个侧臂之间没有形成视窗125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4]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钉仓拆卸装置1包括一个或两个第一抵持部12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123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其他数值,例如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第一抵持部123。第一抵持部123也不限于设置在侧臂的内侧。具体地,所述第一抵持部123可以设置在所述握持部11的远端而不与所述侧臂连接,所述第一抵持部123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侧臂的内侧而不与所述握持部11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抵持部123也可以同时连接所述侧臂的近端和所述握持部11的远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可以设于同一个所述侧臂。或者,所述第二抵
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也可以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臂,例如,第二抵持部只设置于第一侧臂,第二抵持部只设置于第二侧臂等。
[0065]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