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灭菌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6159发布日期:2022-07-09 03:1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灭菌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物料灭菌框。


背景技术:

2.灭菌框主要用于给各种需要高温蒸汽消毒的物料使用。在使用时将物料放入此灭菌框后,将其整体放入灭菌柜或者其他灭菌设备进行消杀灭菌。现有的灭菌框存在容易积水、蒸汽穿透效果不佳的问题。此外,灭菌框大多采用顶部开口的设计,需要将手动将物料提起或者拿起才能放入灭菌框或者从灭菌框中取出,操作较为繁琐且容易打翻物料,增加了物料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灭菌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灭菌框,包括有框体及提手,所述框体为长方体壳体结构,其顶面设有第一开口,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框体包括有底盘、端壁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提手的截面呈平底u型结构,其包括有端盖及两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框体的外侧面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端盖配合的底板,所述端盖在向下翻转时与所述底板接触并与所述第二开口盖合在一起;所述底盘、所述端壁、所述侧壁、所述端盖及所述连接臂上均设置有多个条状的通孔。
4.优选地,当所述提手向下翻折时,所述连接臂上的各个通孔与对应的所述侧壁的各个通孔一一对齐。
5.优选地,所述端盖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侧壁的顶部向内延伸有凸缘,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对应凸缘相配合的避位槽。
6.优选地,所述框体为一块钢板弯折而成,相邻的所述端壁与所述侧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提手为一块钢板弯折而成。
7.优选地,所述框体及所述提手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8.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内侧设有限位柱。
9.优选地,还包括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及第一弹簧,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弹簧配合的卡孔,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框体的侧壁顶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孔连接。
10.优选地,还包括有设于所述框体外侧面上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提手相配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锁紧座、锁柱、拉手及第二弹簧;所述锁紧座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锁柱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锁紧座上,所述锁柱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拉手,另一端设有斜坡面;所述锁柱上设有第一卡簧及第二卡簧,所述第一卡簧位于所述拉手与所述锁紧座之间,所述第二卡簧设于所述锁紧座与所述斜坡面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紧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框体和提手,并在框
体及提手上分别设置了多个条状的通孔,有助于提升蒸汽的穿透率以及排水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提手通过连接臂和框体可转动连接,通过使得提手能够翻转,当需要将物料输送进入灭菌框时,可将提手向上翻折,此时框体一端的第二开口可供物料进入,然后通过提手可将灭菌框手动提起并送入灭菌设备,再将提手向下翻折并盖住第二开口,起到降低灭菌框整体高度以及防止物料掉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翻转提手能够打开快速第二开口,方便物料进出,并且提手可用于提起灭菌框,有助于物料的转运。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灭菌框的打开状态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灭菌框的侧面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灭菌框的闭合状态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灭菌框的拉紧机构的结构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灭菌框的锁紧机构的结构图;
17.在图1至图5中,其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18]1‑‑
框体、11
‑‑
第二开口、12
‑‑
底盘、13
‑‑
端壁、14
‑‑
侧壁、15
‑‑
底板、16
‑‑
凸缘、2
‑‑
提手、21
‑‑
端盖、22
‑‑
连接臂、23
‑‑
挡板、24
‑‑
避位槽、25
‑‑
限位柱、26
‑‑
卡孔、3
‑‑
通孔、4
‑‑
拉紧机构、41
‑‑
固定座、42
‑‑
第一弹簧、5
‑‑
锁紧机构、51
‑‑
锁紧座、52
‑‑
锁柱、521
‑‑
斜坡面、522
‑‑
第一卡簧、523
‑‑
第二卡簧、53
‑‑
拉手、54
‑‑
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灭菌框,包括有框体1及提手2,所述框体1为长方体壳体结构,其顶面设有第一开口,一端设有第二开口11;所述框体1包括有底盘12、端壁13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4;所述提手2的截面呈平底u型结构,其包括有端盖21及两个连接臂22,所述连接臂22与所述框体1的外侧面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开口11处设有与所述端盖21配合的底板15,所述端盖21在向下翻转时与所述底板15接触并与所述第二开口11盖合在一起;所述底盘12、所述端壁13、所述侧壁14、所述端盖21及所述连接臂22上均设置有多个条状的通孔3。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灭菌框由框体1和提手2组成,框体1是一个长方体结构,顶部和一端分别设置了开口,顶部为第一开口,端部为第二开口11,以便放入物料。提手2通过两侧的连接臂22与框体1连接,当需要将物料输送进入灭菌框时,可将提手2向上翻折,此时框体1一端的第二开口11可供物料进入,可以和输送线配合,将物料直接推送进入灭菌框,然后通过提手2提起送入灭菌设备。在送入灭菌设备时,可将提手2向下翻折并盖住第二开口11,起到降低灭菌框整体高度以及防止物料从第二开口11掉落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底盘12、端壁13、侧壁14、端盖21及连接臂22上均设置有多个条状的通孔3,这些条状的通孔3均匀分布,增加了通透性,便于使得灭菌箱中的蒸汽或者气体能够顺畅地穿过通孔3。
[0024]
优选地,当所述提手2向下翻折时,所述连接臂22上的各个通孔3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4的各个通孔3一一对齐;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提手2向下翻转时,框体1和提手2的通孔3能够保持一一对齐,使得灭菌箱中的蒸汽或者气体能够顺畅地穿过通孔3,保证蒸汽或者气体穿透率最大,消毒效果更好。
[0025]
优选地,所述端盖21的一侧设有挡板23,所述侧壁14的顶部向内延伸有凸缘16,所述挡板2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对应凸缘16相配合的避位槽24。在本实施例中,端盖21设置挡板23以及侧壁14的顶部向内延伸设置凸缘16,使得端盖21及侧壁14顶部过渡更流畅,不易划伤使用者,还能提升结构强度。挡板23的两端设置避位槽24,避免在翻转的时候挡板23卡住凸缘16。
[0026]
优选地,所述框体1为一块钢板弯折而成,相邻的所述端壁13与所述侧壁1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提手2为一块钢板弯折而成。
[0027]
优选地,所述框体1及所述提手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本实施例中的灭菌框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板材制作而成,在保证蒸汽穿透率最大的前提下,能够确保灭菌框负重不变型。
[0028]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22的内侧设有限位柱25;当提手2转动到竖直向上的位置时,在限位柱25的作用下,提手2无法朝框体1中没有开口的一端继续翻转,能够避免提手2翻转过度。
[0029]
优选地,还包括有拉紧机构4,所述拉紧机构4包括有固定座41及第一弹簧42,所述连接臂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弹簧42配合的卡孔26,所述固定座41设于所述框体1的侧壁14顶部,所述第一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孔26连接。通过设置拉紧机构4,其中第一弹簧42的两端分别和固定座41及连接臂22连接,在第一弹簧42的作用下,整个提手2往框体1没有开口的一端转,并在限位柱25的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上的状态,也就是可供手动提起整个灭菌框。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使灭菌框能够保持提手2向上的状态,提手2不会在自重的作用下自行滑落,以免砸坏物料或者砸伤使用者。
[0030]
优选地,还包括有设于所述框体1外侧面上的锁紧机构5,所述锁紧机构5与所述提手2相配合;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有锁紧座51、锁柱52、拉手53及第二弹簧54;所述锁紧座51与所述框体1连接,所述锁柱52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锁紧座51上,所述锁柱5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拉手53,另一端设有斜坡面521;所述锁柱52上设有第一卡簧522及第二卡簧523,所述第一卡簧522位于所述拉手53与所述锁紧座51之间,所述第二卡簧523设于所述锁紧座51与所述斜坡面52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54的一端与所述锁紧座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簧523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提手2向下翻转时,连接臂22触碰到锁柱52的斜坡面521并挤压第二弹簧54使得锁柱52后退,接着锁柱52遇到通孔3并在第二弹簧54的作用下卡住通
孔3,继续向提手2施加下压的力,提手2继续向下挤压所述,直至提手2旋转到位,锁柱52将对应的通孔3卡住,此时提手2保持和第二开口11盖合的状态,并在在第二弹簧54的作用下,提手2能够保持稳定不晃动,避免在承载物料的时候发生翻转导致物料掉落。当需要向上翻转提手2时,手动握住拉手53并往外拉,此时锁柱52后退,提手2处于可活动的状态,在第一弹簧42的作用下,提手2复位并用于提起灭菌框。
[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框体和提手,并在框体及提手上分别设置了多个条状的通孔,有助于提升蒸汽的穿透率以及排水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提手通过连接臂和框体可转动连接,通过使得提手能够翻转,当需要将物料输送进入灭菌框时,可将提手向上翻折,此时框体一端的第二开口可供物料进入,然后通过提手可将灭菌框手动提起并送入灭菌设备,再将提手向下翻折并盖住第二开口,起到降低灭菌框整体高度以及防止物料掉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翻转提手能够打开快速第二开口,方便物料进出,并且提手可用于提起灭菌框,有助于物料的转运。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