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呼气试验检测集气袋开口关闭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3839发布日期:2023-02-21 16:1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呼气试验检测集气袋开口关闭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呼气试验检测集气袋开口关闭阀。


背景技术:

2.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胃部黏膜的微需氧菌,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甚至是胃癌等消化道疾病。尿素13碳呼气试验检测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准确性高,无毒无放射性,孕妇及儿童都可以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安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普遍使用于临床。但因呼气的集气袋没有关闭阀门,吹起后如关闭盖子的时间慢了,气体溢出,气量不够,造成检测不出或检测值不准确,影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5078940u公开的一种碳-13呼气试验集气袋中,通过在呼气管内设置控制阀,使得患者呼进集气袋的气体能及时地被密封住,减少气体的泄漏,呼出的气体吹动弹性橡胶片发生局部性变或者使弹性橡胶片整体下移使弹性橡胶片的上表面部分或全部脱离管体的下表面,在弹性橡胶片与管体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通道,呼出的气体就进入袋体内;停止吹气后,在弹性橡胶片弹力或弹簧的作用下弹性橡胶片恢复初始状态或初始位置,弹性橡胶片的上表面重新与脱离管体的下表面接触,减少袋体内气体的泄漏。
4.上述集气袋中的控制阀能减少袋体内的气体泄漏,但实际使用时,需要人员的吹气才能控制弹性橡胶片脱离管体的下表面,较为费力,且后续集气袋中气体进行检测时不方便排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碳呼气试验检测集气袋开口关闭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呼气试验检测集气袋开口关闭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碳呼气试验检测集气袋开口关闭阀,包括套管和连接在套管底部的衔接管,所述衔接管底部设有密封垫;
8.所述套管顶部连接固定管,所述套管内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顶部连接延伸出固定管的吹气管,所述密封垫顶部连接两组穿过封板的压杆,所述压杆顶部通过衔接件连接定位盖,所述定位盖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定位盖在固定管轴向上位置的调节件。
9.优选的,所述衔接件包括连接在压杆顶部的移动块,所述定位盖内腔顶部连接有用于移动块滑动的环形轨道,所述封板上设有用于压杆穿过的穿孔。
10.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外径大于衔接管外径,所述封板靠近密封垫一侧设有套接在压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封板,另一端连接密封垫。
11.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在定位盖环形内壁底部的两组限位块,两组限位块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管外壁设有用于限位块滑动的竖槽,所述竖槽底部连接横槽,所述横
槽远离竖槽一端顶部设有限位槽。
12.优选的,所述定位盖上设有用于吹气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封板上设有与吹气管底部连通的孔,所述吹气管与封板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套管外壁设有用于连接集气袋封盖的螺纹。
14.优选的,所述套管外径大于衔接管外径,且套管外径大于定位盖外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盖在固定管轴向下移时能通过压杆推动密封垫远离衔接管,之后固定管的移动位置固定,方便人员进行吹气操作,且后续方便人员对集气袋中的气体进行取出检测;
17.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盖在固定管轴向上移时能带动密封垫接触衔接管,从而对衔接管底部进行封闭,避免气体的泄漏,利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控制集气袋内部与外部的连通;
18.本实用新型中吹气管的设置,方便人员进行吹气操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2.图中:11、套管;12、固定管;13、定位盖;14、吹气管;15、衔接管;16、密封垫; 17、竖槽;18、横槽;19、限位块;20、压杆;21、环形轨道;22、移动块;23、弹簧; 24、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碳呼气试验检测集气袋开口关闭阀,包括套管11和连接在套管11底部的衔接管15,所述衔接管15底部设有密封垫16;
24.密封垫16能对衔接管15底部进行封闭,密封垫16远离衔接管15时,能使套管11 和衔接管15内部与外部连通;实际使用时,能将衔接管15连接在集气袋的开口处固定,使衔接管15底部能延伸至集气袋内部。套管11置于集气袋外部。
25.所述套管11顶部连接固定管12,所述套管11内连接有封板24,所述封板24顶部连接延伸出固定管12的吹气管14,所述密封垫16顶部连接两组穿过封板24的压杆20,所述压杆20顶部通过衔接件连接定位盖13,所述定位盖13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定位盖13在固定管12轴向上位置的调节件。
26.所述衔接件包括连接在压杆20顶部的移动块22,所述定位盖13内腔顶部连接有用于移动块22滑动的环形轨道21,所述封板24上设有用于压杆20穿过的穿孔;定位盖13在转动时,移动块22能在环形轨道21内滑动,从而使压杆20的位置稳定不动,而定位盖 13在固定管12的轴向上移动时,压杆20也能随定位盖13移动。
27.所述密封垫16外径大于衔接管15外径,所述封板24靠近密封垫16一侧设有套接在压杆20上的弹簧23,所述弹簧23一端连接封板24,另一端连接密封垫16;本技术中密封垫16接触衔接管15时,弹簧23能辅助拉动密封垫16靠近衔接管15,密封垫16远离衔接管15时,弹簧23处于拉伸状态。
28.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在定位盖13环形内壁底部的两组限位块19,两组限位块19呈
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管12外壁设有用于限位块19滑动的竖槽17,所述竖槽17底部连接横槽18,所述横槽18远离竖槽17一端顶部设有限位槽;
29.需要吹气时,能按动定位盖13,使限位块19在竖槽17内向下滑动,从而通过压杆20推动密封垫16远离衔接管15,之后转动定位盖13,压杆20位置不动,限位块19在横槽18内滑动,限位块19滑动至横槽18远离竖槽17一端时,受弹簧23的拉力,限位块 19能置于限位槽内,从而固定此时定位盖13的位置,压杆20能保持对密封垫16的推动。
30.所述定位盖13上设有用于吹气管14穿过的通孔,所述封板24上设有与吹气管14底部连通的孔,所述吹气管14与封板24固定连接;密封垫16远离衔接管15时,人员通过吹气管14将气体吹动至封板24底部,之后从密封垫16和衔接管15之间的缝隙流入集气袋内。
31.所述套管11外壁设有用于连接集气袋封盖的螺纹,所述套管11外径大于衔接管15 外径,且套管11外径大于定位盖13外径,方便套管11连接集气袋封盖,封盖能进一步防护,方便集气袋的转移。
3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动定位盖13,使限位块19在竖槽17内向下滑动,从而通过压杆20推动密封垫16远离衔接管15,之后转动定位盖13,压杆20位置不动,限位块19 在横槽18内滑动,限位块19滑动至横槽18远离竖槽17一端时,受弹簧23的拉力,限位块19能置于限位槽内,从而固定此时定位盖13的位置,人员通过吹气管14将气体吹动至封板24底部,之后从密封垫16和衔接管15之间的缝隙流入集气袋内,气体收集完毕后,转动定位盖13复位,同时受弹簧23拉力,密封垫16接触衔接管15,能及时切断集气袋与外部的连通,减少气体溢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