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5867发布日期:2022-12-24 00:5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小儿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但是目前的小儿针灸装置,由于小儿在进行针灸时身体可能会产生移动,导致艾灸针难以精准的插入小儿身体的相应位置进行治疗,增加了操作失误,甚至会扎伤小儿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即使可以通过透明针筒将艾灸针插入小儿身体的相应位置,但是艾灸针难以方便的与透明针筒进行分离,若操作不当,透明针筒与艾灸针分离时可能会导致艾灸针产生倾斜,不但会影响针灸效果,还会刺痛小儿,导致装置实用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小儿针灸装置,利于精准的将艾灸针插入小儿的身体内,减少操作失误,且防止扎伤小儿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方便的将透明针筒与艾灸针分离,防止艾灸针产生倾斜。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小儿针灸装置,包括透明针筒和艾灸针,所述艾灸针设于所述透明针筒下端:
7.所述透明针筒内上端的中部开有上针槽,所述透明针筒内下端的中部开有与所述上针槽相通的下针槽,所述艾灸针上端固定有往上依次延伸进所述下针槽和上针槽内的针杆,所述针杆上端固定有与所述上针槽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针杆左右两端均设有夹紧组件;
8.所述透明针筒下端设有支撑组件。
9.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压块、压杆、夹块及回力弹簧,所述压块共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所述透明针筒左右端,所述压杆共设有两根且一一固定于两块所述压块内端。
10.进一步地,所述上针槽内壁且位于每块所述压块内侧均开有活动槽,所述压杆内端均滑动穿插进所述透明针筒并延伸进相邻的所述活动槽内,所述下针槽的活动空间大于所述上针槽的活动空间。
11.进一步地,所述夹块共设有两块且一一固定于两根所述压杆内端,所述回力弹簧共设有两个且一一固定于两块所述夹块外端,所述回力弹簧外端均与相邻的所述活动槽内壁相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外螺纹套、内螺纹套及弹簧伸缩杆,所述外螺纹套固定于所述透明针筒下端,所述内螺纹套螺纹套接于所述外螺纹套外围,所述弹簧伸缩杆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内螺纹套下端两侧。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环和上下贯通的软胶盘,所述支撑环固定于两根所述弹簧伸缩杆下端,所述软胶盘相接于所述支撑环下端。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夹块将针杆夹紧,防止艾灸针移动,再使艾灸针对准小儿身体待针灸的位置,且使软胶盘盖在小儿身体待针灸的位置上,当小儿身体产生移动时会带动软胶盘、透明针筒及艾灸针一起移动,此时艾灸针会继续对准小儿身体待针灸的位置,以免艾灸针位置产生偏移,保证了针灸精准性,从而减少操作失误,且通过软胶盘对小儿进行保护,从而防止艾灸针误伤小儿身体的其他部位,减小了操作时的安全隐患,最终通过弹簧伸缩杆的收缩,从而方便将艾灸针插入小儿身体的待针灸位置,保证了针灸效果。
16.2.当艾灸针插入完毕后,松动压块,且使夹块不再夹紧针杆,往上抬透明针筒,利于使限位块快速进入到下针槽内,由于下针槽活动空间比上针槽的活动空间大,从而防止限位块再次与透明针筒产生碰撞,以免艾灸针因透明针筒的碰撞产生倾斜,防止艾灸针倾斜而刺痛小儿,保证了针灸效果,且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针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针筒外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灸针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透明针筒1、艾灸针2、针杆3、上针槽4、下针槽5、压块6、限位块7、内螺纹套8、外螺纹套9、支撑环10、软胶盘11、弹簧伸缩杆12、夹块13、活动槽14、压杆15、回力弹簧16。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6.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小儿针灸装置,包括透明针筒1和艾灸针2,所述艾灸针2设于所述透明针筒1下端,所述透明针筒1内上端的中部开有上针槽4,所述透明针筒1内下端的中部开有与所述上针槽4相通的下针槽5,所述艾灸针2上端固定有往上依次延伸进所述下针槽5和上针槽4内的针杆3,所述针杆3上端固定有与所述上针槽4相匹配的限位块7,所述针杆3左右两端均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压块6、压杆15、夹块13及回力弹簧16,所述压块6共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所述透明针筒1左右端,所述压杆15共设有两根且一一固定于两块所述压块6内端,所述上针槽4内壁且位于每块所述压块6内侧均开有活动槽14,所述压杆15内端均滑动穿插进所述透明针筒1并延伸进相邻的所述活动槽14内,所述下针槽5的活动空间大于所述上针槽4的活动空间,所述夹块13共设有两块且一一固定于两根所述压杆15内端,所述回力弹簧16共设有两个且一一固定于两块所述夹块13外端,所述回力弹簧16外端均与相邻的所述活动槽14内壁相接,所述透明针筒1下端设有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环10和上下贯通的软胶盘11,所述支撑环10固定于两根所述弹簧伸缩杆12下端,所述软胶盘11相接于所述支撑环10下端。
27.具体地,通过将艾灸针2依次穿插过上针槽4和下针槽5,结合透明针筒1的透明性利于看到艾灸针2、针杆3及限位块7的下滑位置,以免针杆3和限位块7过度下滑,方便使针杆3遗留在上针槽4和下针槽5内,由于限位块7沿着上针槽4下滑,且限位块7是与上针槽4相匹配的,利于使艾灸针2精准的位于透明针筒1的下端中部,将夹块13初始位置设置在完全收缩至活动槽14内的,因此按压压块6且带动压杆15往上针槽4内推动夹块13,同时夹块13会拉伸回力弹簧16,夹块13进入上针槽4后则将针杆3夹紧,防止艾灸针2继续移动,再使艾灸针2对准小儿身体待针灸的位置,且使软胶盘11盖在小儿身体待针灸的位置上,当小儿身体产生移动时会带动软胶盘11、透明针筒1及艾灸针2一起移动,此时艾灸针2会继续对准小儿身体待针灸的位置,以免艾灸针2位置产生偏移,保证了针灸精准性,从而减少操作失误。
28.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外螺纹套9、内螺纹套8及弹簧伸缩杆12,所述外螺纹套9固定于所述透明针筒1下端,所述内螺纹套8螺纹套接于所述外螺纹套9外围,所述弹簧伸缩杆12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内螺纹套8下端两侧,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环10和上下贯通的软胶盘11,所述支撑环10固定于两根所述弹簧伸缩杆12下端,所述软胶盘11相接于所述支撑环10下端。
29.并且通过软胶盘11对小儿进行保护,此时艾灸针2是远离小儿身体的,从而防止艾灸针2误伤小儿身体的其他部位,减小了操作时的安全隐患,然后通过透明针筒1带动外螺纹套9和内螺纹套8往下按压弹簧伸缩杆12,由于弹簧伸缩杆12通过支撑环10支撑,从而使弹簧伸缩杆12进行收缩,再将艾灸针2往下依次穿过支撑环10和软胶盘11内围,从而方便将艾灸针2插入小儿身体的待针灸位置,保证了针灸效果。
30.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压块6、压杆15、夹块13及回力弹簧16,所述压块6共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所述透明针筒1左右端,所述压杆15共设有两根且一一固定于两块所述压块6内端,所述上针槽4内壁且位于每块所述压块6内侧均开有活动槽14,所述压杆15内端均滑动穿插进所述透明针筒1并延伸进相邻的所述活动槽14内,所述下针槽5的活动空间大于所述上针槽4的活动空间,所述夹块13共设有两块且一一固定于两根所述压杆15内端,所述回力弹簧16共设有两个且一一固定于两块所述夹块13外端,所述回力弹簧16外端均与相邻的所述活动槽14内壁相接。
31.当艾灸针2插入至小儿身体后,松动压块6,由于压杆15不再按压夹块13,结合回力弹簧16的回弹力会将夹块13拉入活动槽14内,且夹块13完全进入到活动槽14内,此时夹块13不再夹紧针杆3,接着往上抬透明针筒1,利于使限位块7快速进入到下针槽5内,由于下针槽5活动空间比上针槽4的活动空间大,从而防止限位块7再次与透明针筒1产生碰撞,以免艾灸针2因透明针筒1的碰撞产生倾斜,防止艾灸针2倾斜而刺痛小儿,保证了针灸效果,且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
32.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外螺纹套9、内螺纹套8及弹簧伸缩杆12,所述外螺纹套9固定于所述透明针筒1下端,所述内螺纹套8螺纹套接于所述外螺纹套9外围,所述弹簧伸缩杆12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内螺纹套8下端两侧。
33.当不需要使用软胶盘11对其他年龄段的人进行辅助针灸时,将外螺纹套9与内螺纹套8进行拆卸分离,从而方便将艾灸针2直接裸露出来进行针灸操作,利于使该装置具有
多种操作方式,且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针灸,更好的保证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4.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35.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